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期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和运用(共22分)
1.(6分)(1)斟 qiáo(每空各1分,共2分) (2)D(2分)
(3)在“神秘”的后面添上“……的地方(远方)”(2分)
2.A(3分)
3.(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每空1分,若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1)①示例一:老子曰:“轻诺必寡信。” 示例二: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示例三:言不信者,行不果。 示例四:言必信,行必果。 ② 示例一:曾子杀彘(曾子杀猪) 示例二:商鞅立木 示例三:一诺千金(季布一诺)
(每空一分,共2分)
(2)示例一:xx(称呼),你(您)从学校南面正门进来(进去),向东行至实验楼前,再向北直行经过宿舍楼,继续直行就到了艺体中心。
示例二:xx(称呼),你(您)从学校正门进来(进去),向右转行至实验楼前,再左转后直行经过宿舍楼,继续直行就到了艺体中心。(有其它路线,表述合理意思对即可,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12分)
5.(1)鲁迅先生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陪客人。 (2)鲁迅先生从下半夜开始工作直到早晨才休息。 (3)家人不忍打扰鲁迅先生的休息。(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6.不同意。(1分)原文连用7个“陪”,是为了不断强化鲁迅先生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陪客人一事,以致挤占了他宝贵的工作时间。这种事次数很多,所以在作者印象中很深。(2分)从中也能看出鲁迅先生待客的真诚、和善。(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7.“整整齐齐”“压”体现了鲁迅先生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写作习惯,(1分)从细节处还原和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工作状态,彰显了鲁迅先生认真的工作态度。(1分)(意思对即可,2分)
8.反复强调“鲁迅先生还是坐着”,从鸡鸣到汽车叫起来,鲁迅先生一直在工作,突出了他工作的专注和勤奋。(1分)表达了对鲁迅先生这种为了事业不懈努力、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仰与心疼。(2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二) (16分)
9.①每到吃饭时,“我”就帮忙摆放碗筷;②饭做好后,奶奶总要用粗瓷碗把第一碗饭盛给爷爷;③每天早晨,母亲会雷打不动地用粗瓷碗给父亲冲鸡蛋茶;④“我”生病时,妈妈为“我”煎中药并将药端到床前;⑤朋友来家做客,“我”拿出粗瓷碗救急,而粗瓷碗成了“我”和朋友整晚的话题;⑥每逢节假日,“我”便拖家带口去田间乡野,过几天农家生活,用粗瓷大碗吃饭、喝粥。(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共4分)
10.①文章以粗瓷碗为线索,将粗瓷碗中有家庭的温馨、爱情、亲情和友情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②按时间顺序写和粗瓷碗有关的故事,使文章脉络清楚。(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果从其它角度分析合理也可酌情给分,共4分)
11.(1)动作描写。(1分)运用“打”“滴”“加”“搅和”“冲”“搅动”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写出母亲冲鸡蛋茶的全过程,突出母亲动作的娴熟和细致,表现母亲对父亲深沉的爱。(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守”字表现母亲不敢离开煤炉,“严格”表现她对中药的谨慎、重视。(1分)两个词语共同表现出母亲高度认真对待“我的病情,体现出对“我”的关心和关爱。(1分) (意思对即可,共2分)
12.①记叙“我”拖家带口去田间乡野,用粗瓷大碗吃饭、喝粥这一情节,表现出“我”是一个看重亲情,有着较重家庭观念的人。(2分)②表现了“我”对亲人的思念,对逝去岁月中的家庭温情的眷恋,深化了文章“家的温情与美好”这一主题,同时也体现出“家文化”的传承。(2分)(围绕人物形象和主旨分析,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13.(1)坠落 (2)全,都 (每小题各1分,共2分)
14.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关键字不译或错译扣1分,扣完为止,2分)
15.“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清晨热烈欢快的气氛;(1分)“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写出了“跃”的状态,鱼儿争相跳跃,写出了热闹的气氛。(1分)这两个字写出了山间的生机勃勃。(1分) (意思对即可,共3分)
16.示例一:动静结合。[甲]文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有静有动,写出了峰高、水清的特点,画面感极强。[乙]文中“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石门山山高谷翠的特点。
示例二:多感官描写。[甲]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猿鸟乱鸣”视觉、听觉相结合,突出了山川之美这一特点。[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视觉、听觉相结合,描写出石门山的翠色以及山中的各种声音,显示出山高水深的特点。
示例三:多个观察角度相结合。[甲]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既有仰视角度,也有俯视角度,多个观察角度相结合,展现了风景的秀美。乙文“幽岫含云,深溪蓄翠”仰视、俯视相结合,展现了石门山山谷高深、青翠的特点。
(选取一个角度分析合理即可,角度1分,分析3分,共4分)
17.①写出黄鹤楼历史悠久的特点。②表现黄鹤楼壮丽的景象和凌空欲飞、高耸入云的雄姿。③给黄鹤楼增添了神秘色彩。④从神话传说着笔,引出诗人内心感受,寓情于景。(答出两点即可,每点各1分,共2分)
18.①“萋萋”指草木茂盛的样子,表现了鹦鹉洲上芳草碧绿、茂盛的景象,展示了黄鹤楼周边生机勃勃的景物特点。②渲染了轻松愉快的气氛,为后文抒发思乡之情做铺垫。(答出一点且意思对即可,共2分)
四、整本书阅读(共5分)
19.(1)①飞夺泸定桥 ②爬雪山(每空1分,共2分)
(2)①红军领导人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毛泽东、朱德等人都跟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菜。
②红军帮助穷人,受到广泛支持。当地老乡说“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
③红军战士英勇无畏,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飞夺泸定桥时,桥上的木板被敌人抽掉了,30个勇士站了出来,组成敢死队,用血肉之躯成功抢夺泸定桥。
(写出一点得1分,写出两点及两点以上得3分,符合原著内容即可,3分)
五、作文(50分)
(一)评分标准:
一类(46—50分):思想感情健康,立意深刻,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文从字顺,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好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二类(40—45分):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文从字顺,表达较好结构完整,层次比较清楚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三类(35—39分):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语言通顺,病句少结构基本完整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少量涂改
四类(30—34分):思想感情基本健康,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语言基本通顺,病句不太多结构不够完整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卷面不整洁
五类(29分以下):思想感情不健康,内容不具体,中心不明确语言不通顺,病句多结构不完整字迹不易辨认,错别字多,卷面很不整洁。
(二)评分说明:
1.作文满分的比例掌握在5%左右。
2.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1—4分,加到满分50分为止。
(1)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人生、社会、自然有独特感受。(2)立意新颖、深刻。(3)结构巧妙。(4)有文采。
3.没有写题目扣2分。2025——2026 学年度上期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不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及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学校开展以“与自然对话,探索未知世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你班准备投稿的文章选段,请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在那浩瀚无垠的夜空之下,我独自凌空站立于山巅,四周万籁俱寂,唯有星辰与我对话。手中的酒杯轻轻摇曳,月光如水,我细细 zhēn( )酌着这杯中的佳酿,仿佛能品出岁月【甲】 的味道,每一滴都【乙】 着过往的风霜雨露。翘首远望,天际边似乎有未知的奥秘在【丙】 ,心中那份对未知世界的渴望被无限放大。此刻,我仿佛融入了宇宙的怀抱,渺小而又自由,思绪随着夜风飘向那遥远而神秘,【丁】 着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
zhēn酌( ) 翘首( )
(2)结合语境,依次填入甲、乙、丙、丁四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蕴含 召唤 找寻 沉淀
B.蕴含 沉淀 召唤 找寻
C.沉淀 召唤 蕴含 找寻
D.沉淀 蕴含 召唤 找寻
(3)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2分)
2.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已成为全球导航领域的璀璨明显。了解我国北斗系统的研发之路后,学校团委写了一段感言,下面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航天事业是中国勇于攀登、执着创新的一个缩影。 , 。 。 ,以智慧和勇气去探寻未知世界的奥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①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航天精神的坚定支撑
②以航天精神为代表的一组组创新强音,感动并激励着人们披荆斩棘、追逐梦想
③青少年要有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④从“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嫦娥”奔月、“长五”飞天,再到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六号在太空会师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①③②④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1/6
3.徜徉于古诗文中,我们可以领略其优美的画面及内涵。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原句补充完整。(8分)
浩瀚的古典诗文,犹如美丽的中国画卷,等待我们去品鉴、去传承。行走在西北大漠,你可以欣赏到王维诗中“(1)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的壮美风光;游览钱塘湖,你可以捕捉到白居易诗中“(2) 几处早莺暖树 , 谁家新春泥 ”(《钱塘湖春行》)的禽鸟生机;徜徉在山水间,可以直接感受到三峡“(3) , ”(《三峡》)的遮天蔽日高峻之美。于美景美物中,我们可以寄情天地大美,放下名利之心,如吴均笔下的“(4) , ”(《与朱元思书》)。赏绮丽美景,传诗画中国!
4.某校为了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举办了以“充盈心灵,绽放自我”为主题的竞赛活动,你作为选手参加了本次竞赛。(5分)
(1)下面是你准备的演讲稿开头的草稿,请你继续完善。(2分)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诚信,伴我行”。① (填有关诚信的名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 (填有关诚信的典故)讲的就是诚信的故事……
(2)决赛时,学校邀请选手的亲友作为嘉宾来观看比赛,比赛地点在艺体中心。请你根据校园平面图(见图),向你的亲友介绍从学校正门前往比赛地点的路线。(不得出现真实姓名)(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完成5-8题。(共12分)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6 页
2/6
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5.简要概括选文记叙的三件事。(3分)
6.选文第一段虽然仅两句话,但出现了7个“陪”字。有人说,将这两句话修改为“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就陪客人,一直陪到夜里十二点”,语言会更简洁。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要阐明理由。(4分)
7.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妙处。(2分)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8.回忆性散文在记叙回忆对象的言行时,往往会融入作者的情感。细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其中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3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共16分)
粗瓷碗
吕峰
①我家厨柜里有四个外形粗犷的粗瓷碗,是那种最普通的白瓷碗,表面有些小坑洼或杂质,瓷色并不纯白,略略有些发灰,碗边有两圈蓝色的釉纹,口大肚浅,一副大腹便便的样子。这是当年爷爷因为家里添丁而购置的。
②自从我有记忆开始,饭桌上就有它们的身影。每到吃饭时,我就喜欢帮忙摆放碗筷,一边摆着,一边念叨着:“这是爷爷的,这是奶奶的,这是我的……眼前的碗,对应着一个个正急着往家走的亲人。有时,遇到我喜欢吃的东西,奶奶会捏起一块,放进我的嘴里,母亲则佯装愠怒,瞪我一眼,那种感觉温暖、祥和。
③家里有一条规矩,饭做好后,第一碗要盛给爷爷。奶奶给爷爷盛饭时总是说:“你爷爷是家里的大劳力,家里的活儿全指望他干呢,饭做好啊就得先给他吃。”奶奶去世时,面对鬼子的刺刀也面不改色、号称“铁打汉子”的爷爷痛哭流涕,一个劲儿地用手拍打着奶奶的棺木念叨:“你走了,谁给我盛第一碗饭啊!”那副悲恸欲绝的神情,让前来吊唁的人无不动容。
④粗瓷碗也见证了父母亲几十年的相濡以沫。他们之间没有浪漫的事,有的只是每日三餐、添饭夹菜,虽朴实平淡,却无限温暖。每天早晨,母亲会雷打不动地给父亲冲鸡蛋茶。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6 页
3/6
在粗瓷碗里,打上两枚鸡蛋,滴上几滴香油,再加一勺白砂糖,用筷子搅和均匀,将刚烧开的水慢慢地冲到碗里,边冲边用筷子搅动,那碗里就慢慢形成了一梭又一梭的鸡蛋穗,略微沉淀后,上面变成稀清的蛋汤,下面是稠状的蛋花。这是母亲最熟练也最拿手的活儿,原因很简单:父亲最好这一口!
⑤当时,我对母亲的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后来看到作家张晓风写道:“看见有人当街亲热,竟也熟视无睹,但每看到一对人手牵手提着一把青菜、一条鱼从菜场走出来,一颗心就忍不住恻恻地痛了起来,一蔬一饭里的天长地久原是如此味永难言啊!”原来,碗可盛爱啊!所谓的白头到老的爱情,所谓的天长地久,就蕴藏在寻常的一日三餐中,蕴藏在精心盛好的一碗饭里。那一刻,我才明白,粗瓷碗中的爱情,因为有日日的惦念,才有天长地久的丰盈。
⑥粗瓷碗里除了有爱情,还有满满的亲情。有一次,我生病了,一直高烧不退。母亲觉得服用汤剂比打针副作用小,就开了一大包中草药回家煎。她守在厨房的煤炉前,严格按照老中医的要求去煎药,先用大火煮沸,然后用文火细细地熬。随着母亲的辛劳,那带点儿苦涩味儿的药香便弥漫了整个房间。
⑦近两个小时的工夫,那碗黑褐色泛着泡沫的汤药被端到了床前,我只呷了一口,便受不了那份沁入心脾的苦,不由得呕吐起来。母亲慌忙为我捶背,清扫秽物,焦急万分。望着她忙碌而辛劳的身影,我内疚极了,真白费了她煎中草药的苦心。
⑧粗瓷碗原本有十个,后来只剩下了四个。再后来这四个碗也很少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又一套精美的细瓷碗。有一次,朋友来家里做客,临时发现碗不够用,我突然想起了厨柜里的粗瓷碗,便把它们拿出来用以解燃眉之急。端着那早已退出了生活圈子的粗瓷碗,朋友顿时乐了。那天晚上我和朋友之间的话题没有离开过粗瓷碗。再后来,朋友去了日本留学,每次回国,捎来的礼物都是图案各并的碗碟。看着那饱含心意的礼物,我知道碗里还藏着友情。
⑨粗瓷碗里有美好的回忆,那是逝去的懵懂岁月,那是千金不换的温情与美好。因为它,家的概念更加清晰,家也在无情的光阴里侧影翩跹。每逢节假日,我便拖家带口去田间乡野,过几天农家生活,用粗瓷大碗吃饭、喝粥。夜晚坐在农家小院里,天上一轮明月,碗中似乎有月光在荡漾,让人心醉。
⑩人生很复杂,又何其简单,简单到只是由两个动作组成的一条线。一个动作是捧起碗,另一个动作是放下碗。在捧起与放下的过程中,生命一点一点变得绚烂,又一点一点走向枯萎、终结,直到那个碗最后一次被放下,永不被捧起。
(选自吕峰散文集《一器一物:遇见旧时光》)
9.粗瓷碗里有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请梳理文章围绕粗瓷碗写了哪些事情。(4分)
10.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是如何把这些事件恰到好处地组织在一起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4分)
11.按要求赏析句子。 (4分)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 6 页
4/6
(1)在粗瓷碗里,打上两枚鸡蛋,滴上几滴香油,再加一勺白砂糖,用筷子搅和均匀,将刚烧开的水慢慢地冲到碗里,边冲边用筷子搅动。(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2)她守在厨房的煤炉前,严格按照老中医的要求去煎药。(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2.请分析文章第⑨段划横线的句子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作用。(4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 (11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歌,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仆①去月②谢病,还觅薜萝③。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节选自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仆:自己的简称。②去月:上月。③还觅薜萝:薜萝,一种山中生长的藤本植物,后面用来指隐士的服饰。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准备隐居。④幽岫:幽深的山穴。
1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词义解释
(1)夕日欲颓 词语推断法:山岳崩颓
(2)四时俱备 课内迁移法:风烟俱净
14.请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5.【甲】文中“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中的“乱”“竞”两字用得好,请分析好在哪里。(3分)
16.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运用的一种相同的写景方法。(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4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 6 页
5/6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7.这首诗从神话传说写起,请你探究其有哪些作用。(2分)
18.默写古诗时,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萋萋”常被误写成“凄凄”,请根据诗中描写的景物特点和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萋萋”。(2分)
知识卡片:“萋萋”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原指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后来, “萋萋”逐渐演变成形容植物或景色绿色浓郁、清新而有生气的意思。
四、整本书阅读 (5分)
19.(1)在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我们重读《红星照耀中国》。请结合名著和下面的图片提示,在方框中补充长征中的重大事件。(2分)
(2)埃德加·斯诺在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结合整本书内容,说说斯诺预言的依据有哪些。(3分)
五、作文(50分)
20.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请以“藏在岁月里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2)“原来”,意味着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请以“原来,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6/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