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荥阳第九小学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第九小学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期期中学业评价答案
四年级语文
第一部分【基础·运用】
一、(12分)
1.逐渐 稻花 滋润 舒适 探寻 茂盛 鹅卵(每个字0.5分,拼音1分,合计7分)
2. duó báo tí(每个1分,共3分)
3.③②① 3分。
二、(8分)
4.B 5.B 6.ACDB 7.C A 每题1分.
三、(20分)
(6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5分)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10.(2分)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4分)示例:故事名称《夸父追日》;神话人物:夸父;推荐理由:夸父为了追逐太阳,坚持不懈地奔跑,即使口渴难耐也不放弃,最后渴死在路上,他的执着和勇敢让人深受震撼,这种为了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理由合理即可。
11.(3分)示例:天空原本万里无云,忽然,乌云像被打翻的墨汁一样迅速蔓延。顿时,狂风呼啸,树枝疯狂摇摆,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一会儿功夫,天地间就像挂起了一道厚厚的雨帘,视线都变得模糊起来。句子通顺,用上一、两个词语即可。
第二部分【理解·感悟】
四、(一)选文一
12.①单片镜 ②13 世纪
③人们不知道怎样佩戴 ④长柄眼镜和夹鼻眼镜
⑤佩戴时间过长容易引发干眼现象,不适合儿童佩戴
13.功能齐全
14.BCA
【示例】B 为什么儿童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呢
(二)选文二
15.三;他观察到蜘蛛织网捕捉苍蝇,从中得到启发,想到了用葛藤编织渔网捕鱼的办法。(第一空1分,第二空2分,共3分)
16.示例:画出“伏羲把他的渔网拿到河边,放进水里,过了一会儿,他把渔网从水里提起来,渔网里竟然全是蹦跳的鱼,他欣喜地发现这可比以前用手捉的鱼的数量多十倍都不止呢!”
神奇之处:第一次使用简陋的渔网捕鱼,就捕到了比用手捉多十倍不止的鱼,体现了渔网捕鱼的高效,也凸显了伏羲想法的奇妙。
(划句子2分,神奇之处2分,共4分)
17.在河里捉鱼 捉鱼不能用手 蜘蛛织网捕虫 葛藤
织网和用网捕鱼 鱼就成为人类重要的食物之一
每空各1分
18.伏羲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人。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时,也应该像伏羲一样,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从生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灵感,并且积极尝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我们可以观察老师和同学的解题思路,借鉴方法并自己尝试解题。3分。酌情给分
第三部分【交流·表达】
五、
19.学校二至六年级学生的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上升。
20.示例:①每天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至少1-2小时,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②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0-40厘米的距离,不要在昏暗或晃动的环境中看书、写字;③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次使用不超过20分钟,休息时远眺远处的景物。
六.习作评分标准(总分25分)
聚焦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习作
一类文(22-25分):
1.题目与主题:题目补写完整新颖,如“最会‘说话’的老槐树”“最暖的冬日烤红薯”,精准贴合“最”的核心,主题鲜明且有独特视角。
2.内容表达:选材具体生动,围绕“最”展开丰富细节描写,能通过动作、语言、场景等展现特点(如写“最勇敢的小伙伴”,详细描述其帮迷路小孩找家长时的神态、对话);情感真实自然,融入具体事例中,不空洞说教。
3.语言与结构:语言流畅无病句,能灵活运用成语、比喻、拟人等(如“落叶像蝴蝶般飘落在肩头”);段落划分清晰,开头点题、结尾呼应,过渡自然(如“比起庭院里的热闹,老槐树的故事更让我着迷”)。
4.基础要求:字数不少于350字,书写工整,无涂改,标点符号使用准确。
二类文(18-21分):
1.题目与主题:题目补写完整合理,如“最难忘的生日会”“最可爱的小仓鼠”,主题明确,无偏离。
2.内容表达:选材较具体,有体现“最”的事例,但细节稍显不足(如写“最有趣的研学活动”,仅提及参观博物馆,未描述具体展品或互动过程);情感有体现,如结尾写“这次经历我很开心”,但未通过内容深度传递。
3.语言与结构:语言基本通顺,偶有1-2处轻微病句;段落划分合理,有开头、中间、结尾,但过渡稍显生硬;能使用简单修饰词(如“红红的苹果”“飞快地跑”)。
4.基础要求:字数300-349字,书写较工整,涂改不超过3处,标点符号偶有错误。
三类文(14-17分):
1.题目与主题:题目补写完整但较普通,如“最爱的玩具”“最好的朋友”,主题基本明确,偶有轻微偏离。
2.内容表达:选材笼统,仅简单提及“最”的对象,无具体事例支撑(如写“最美丽的公园”,只说“公园很美,有花有树”);情感表达空洞,仅重复“我很喜欢它”,无情感来源描述。
3.语言与结构:语言不够通顺,存在3-4处病句或语句重复(如“我来到公园,公园有很多人,人们在公园里玩”);段落划分较混乱,可能出现两段合并或随意分段的情况。
4.基础要求:字数250-299字,书写潦草,涂改4-6处,标点符号错误较多(如句号、逗号混淆)。
四类文(13分及以下):
1.题目与主题:题目未补写、补写残缺(如“最的”)或严重偏离(题目写“最香的饭菜”,内容写游戏经历),主题模糊或无关。
2.内容表达:选材与题目无关,或仅为零散句子堆砌(如“今天天气很好,我吃了早饭,然后看电视”),完全未体现“最”的核心特点;无任何情感表达,内容生硬。
3.语言与结构:语言混乱不通顺,病句超过5处,难以连贯理解;无段落划分,全文为一段,语句逻辑混乱。
4.基础要求:字数不足250字,书写难以辨认,涂改7处及以上,标点符号基本未正确使用。郑州市荥阳第九小学2025年秋期期中阶段测四年级语文
语文(R)·四年级 时间:80分钟 分数:100分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开展以“跟着书本去旅行”为主题的活动,让我们运用积累的语文知识一起完成研学任务吧!
第一部分【基础·运用】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13分)
登上高山,品味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凌云。立于云端,看夕阳西下,晚霞余晖zhú jiàn( )给云彩镀(dù duó)上闪闪金边;身处平原,感受辛弃疾“dào huā(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与祥和。新雨后的薄(báo bó)雾,
zī rùn( )万物,置身其中,何等shū shì( )惬意;漫步堤(dī tí)岸,欣赏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的波澜壮阔。徜徉乡间小路,tàn xún(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绝空灵。小路两旁是mào shènɡ( )的草木,踩在铺满é luǎn( )石的小路上,听流水潺潺,看炊烟袅袅,在新雨放晴后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林间的悠然自得。
1.读语段,认真看拼音,正确规范书写汉字。(7分)
2.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容易读错,请你用“\”划掉不正确的读音。(3分)
3.文中画横线的词语(新鲜)有多个意思,请你根据词典释义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怡当的解释。(填序号)(3分)
老师鼓励我们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这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
( )
(2)去郊外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整个人都感觉清爽了起来。
( )
(3)爸爸今天采买的食材都很新鲜,妈妈非常很满意。 ( )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每空2分,共8分)
4.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瑟(sè) 四肢(zhī) 兴隆(1ónɡ) 缘分(yuán)
B.溺水(nì) 返回(fǎn) 混浊(zuó) 混乱(hǔn)
C.天帝(dì) 巍峨( é ) 暮色(mù) 认输(shū)
D.一丈(zhànɡ) 裂缝(fènɡ) 躯干(qū) 投降(xiánɡ)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老鹰在空中翱翔,如腾云驾雾一般。
B.燕子对自己的窝很讲究,总是选择安全的地方,真是随遇而安。
C.猫头鹰火眼金睛,能够在黑暗中看到微弱的光线。
D.在风号浪吼的大海上,海鸥依然在展翅飞翔。
6.请你给语段中的动物选择合适的家,将选项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A.巢 B.圈 C.棚 D.厩
乡村的清晨多热闹啊!鸟儿们从______里飞出来,站在枝头快乐地唱歌;那头老牛似乎要出工了,在牛______里“哞哞”叫;那匹马迫不及待地从马______里出来,想去草原驰骋;隔壁的小猪一定是饿了,急哼哼地用嘴拱猪的______门。
7.下面是拍摄爱好者在拍摄时写下的观察记录,请你给每个观察记录选择最恰当的观察方法。(填序号)(2分)
A.细致观察法 B.连续观察法紧 C.多角度观察法
(1)含羞草的花朵颜色粉嫩,形状呈半球形,大小一般在1—2厘米之间。 ( )
(2)萤火虫身上有一把钩子,这是它的武器。这把钩子尖利、细小,像一根毛发一样,在显微镜下面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把钩子上面有一条沟槽。 (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0分)
8.【诗中有景】最美的景是白居易在《暮江吟》中描绘了夕阳映照江面的绚丽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在《鹿柴》中则捕捉到了深林间,傍晚的阳光照在青苔上的幽静之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卢钺在《雪梅》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告诉我们万物各有长短,应该学会取长补短。(6分)
9.【学贵有疑】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困惑,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提醒我们,有疑惑就要发问。真正有智慧的人离不开学习和提问,就像王充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0.【学要有思】当读到李商隐《嫦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时,我想象到了精致华贵的屏风上投下深深的暗影,天上银河渐渐淡去,晨星低垂的景象。同时,你也一定想到了《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像这样的故事,你一定读过很多,请把你最喜欢的神话故事推荐给大家吧。(6分)
11.苏轼曾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来描绘雨前、雨中、雨后的西湖景色。请你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两个,来写一写雷雨来临时的情景。(3分)
忽然 顿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理解·感悟】
四、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29分)
(一)眼镜的“进化史”(15分)
①眼镜是玻璃国的“公民”。早在公元1世纪,世界上就有了单片镜,是用宝石制作而成的。那时,制作眼镜的原料加工不易且价格昂贵,拥有眼镜是有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②到了13世纪,真正的眼镜才出现,它是用玻璃水晶制作而成的。有了眼镜,人们却不知道怎样佩戴它,有人把它缝在布帽子上,有人把它装在铁圈里,还有人把它镶在皮带上。
③又过了五六百年的时光,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到了18、19世纪,出现了安上手柄的长柄眼镜和夹在鼻子上的夹鼻眼镜。那时,人们购买眼镜是到眼镜铺子里去自由挑选,并没有经过眼科大夫的检查,眼镜度数不太精准。
④现在有一种隐形眼镜,没有镜框,也不用架在鼻梁上,它是眼皮下面紧贴着眼球的一种镜片,方便美观,但这种眼镜佩戴时间过长容易引发干眼现象。儿童的眼睛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并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
⑤眼镜“进化”至今,始终为人类的视力服务。出现近视情况以后,是否需要马上佩戴眼镜呢?医生建议,在早期度数比较小的时候,如在100度以内,可以不用佩戴,平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即可。但是,如果近视的度数在200度以上,就需要及早佩戴,这样也能减缓近视发展的速度。
⑥科技日新月异,眼镜将逐渐变为多功能的高科技产品,如现在有一种智能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进行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等。未来还可能出现“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智能眼镜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12.眼镜是如何演变的?根据文中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把表格补充完整。(5分)
时间 眼睛的样子 缺点
公元1世纪 ①______________ 加工不易,价格昂贵
②________ 玻璃水晶制作的眼镜 ③_____________
18、19世纪 ④______________ 眼镜度数不太精准
现在 隐形眼睛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画“﹏﹏﹏”的句子写出了智能眼睛_________的特点。(2分)
14.下面是一个小组列出的问题清单。先选一选这些问题的提问角度,再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填序号)(6分)
A.联系生活经验 B.针对文章内容 C.针对文章写法
问题清单 提问角度
①画“——”的句子中“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
②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③“食品识别眼镜”等智能眼镜的出现,可能会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通过阅读,我想从________(填序号)的角度提出问题: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伏羲结网捕鱼(14分)
①有一天,伏羲(xī)正带着部落里的人在河里捉鱼。突然,河水汹涌澎湃,龙王站在浪尖上,恶狠狠地喝(hè)道:“谁叫你们捉鱼的?你们是要让我断子绝孙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个约定:捉鱼可以,但不能用手。
②龙王走了以后,部落里的人躁动起来,开始向伏羲抱怨:“不用手,我们怎么能捉到鱼呢?”伏羲平静地说:“不着急,让我想想,办法肯定会有的。”第一天,伏羲没有想出办法。第二天,伏羲还是没有想出办法。第三天,伏羲有些烦闷,一心想着如何才能不用手就把鱼从水里捉上来。
③天气已经有些炎热了,他慢慢走到一棵大树底下,倚靠在树干上,半躺在那里。这时,他看到一只蜘蛛从树枝后面钻出来,开始在两根树枝之间织网。蜘蛛左一下,右一下,很快就织成了一张小小的网。网织好后,蜘蛛爬到角落里耐心地等着猎物落网。很快就有一只苍蝇嗡嗡嗡地飞过来,一头扎进网里。它拼命挣扎,却怎么也无法从网中脱身。这时,蜘蛛从角落里爬过来,苍蝇便成了它的一顿美餐。
④伏羲目睹(dǔ)了整个过程,脑子里灵光一闪,兴奋地跳了起来,喊道:“有了,我有办法了!”旁边的人忙问:“什么办法?你有什么办法?”伏羲说:“蜘蛛就是我的师傅,它已经告诉我办法了。”旁边的人感到莫名其妙,伏羲顾不上解释,迫不及待地跑到山上,找到一种有韧(rèn)性的葛藤。他把葛藤交叉编织,织成蜘蛛网的样子,又在网的两端各绑上一根树枝,这样一张简陋的渔网就完成了。
⑤伏羲把他的渔网拿到河边,放进水里,过了一会儿,他把渔网从水里提起来,渔网里竟然全是蹦跳的鱼,他欣喜地发现这可比以前用手捉的鱼的数量多十倍都不止呢!周围的人又惊又喜,高呼起来。
从此,伏羲就教人们如何织网,如何用网捕鱼。他部落里的人学会了,周边部落里的人也学会了。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人都学会了。从那之后,鱼就成为人类重要的食物之一。
15.伏羲在第__天想出了结网捕鱼的办法,他之所以说“蜘蛛就是我的师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从故事中找出一处你认为最神奇的地方,用“___”画出来,并写一写它神奇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根据提示梳理故事的脉络。(6分)
故事脉络 起因 伏羲带部落的人 被龙王阻止,要求 。
经过 伏羲受 的启发,用 编成渔网。
结果 伏羲教人们 ,人们学会之后, 。
18.读了故事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伏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交流·表达】
五、口语交际。(5分)
在身边,你也许会发现,不少小学生都戴上了眼镜。请根据“实验小学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练习。
学校二至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调查统计表
年级 二 三 四 五 六
近视率 13% 19% 31% 42% 48%
19.用一句话概括上述调查统计表所揭示的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针对同学们的情况,对“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提出你的建议,至少三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习作。(25分)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最”,比如最喜欢的地方、最熟悉的家人、最难忘的旅行……请以“最 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需要将特别之处或者印象最深的特点写清楚,不少于350字。
35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