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十一中教育集团初2024级2025-2026学年度
八年级上期语文学科半期试题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任务一:语用实践·城市韵律
金秋十月,南岸区系列文体活动陆续开展。南滨路马拉松赛中,选手与市民
翘首以待。黄桷垭老街开放后,游客络绎不绝,非遗传承人以juān刻岁月的手
工技艺博得观众振聋发聩的称赞。南滨路灯光秀悄然点亮,与南山森林音乐会遥
相呼应,歌声抑扬顿挫,赢得不断掌声。为应对各类突发天气状况如zhòu雨,
工作人员殚精竭虑,日夜操劳。
本地媒体报道:①“本次南岸区金秋文体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南滨路马拉松、
黄桷垭老街游览、灯光秀及南山森林音乐会。”②评论指出:“它不仅提升了城
市形象:更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③市民感叹:“南岸区的秋天,不仅风景
宜人,文化活动也更加丰富了。”④报道最后提问:“你是更喜欢充满活力的南
滨路马拉松,还是偏爱韵味悠长的黄桷垭老街呢?”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

首以待juān
刻悄然
zhòu雨
2.文段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络绎不绝
B.振聋发聩
C.抑扬顿挫
D.殚精竭虑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①


D.④
4.请仿照下面例句,结合文段中的具体活动,再写一组句子,要求至少运用一种
修辞手法、语义连贯、贴合情境。(4分)
例句:山城的秋,是南滨路上被脚步惊醒的晨曦,它以奔跑的节奏,将江风
的微凉酿成了一杯名为活力的酒。
任务二:名著阅读·精神传承
5.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面题目。
(8分)
)(3分)
A.毛泽东在延安时,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的是打补丁的衣服,吃的是粗茶
淡饭,展现出共产党人朴素的生活作风。
B.周恩来初次会见斯诺时,身着褪色的灰色制服,谈吐从容温和,详细介绍
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C.红军长征途中,在遵义会议后,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这成为长征胜利的重要转折点。
D.彭德怀少年时因反抗地主压迫离家,后来加入红军,他曾带领红军战士“两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把菜刀闹革命”,建立了早期革命武装。
(2)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通过对红军的观察,发现他们身上有一种共
同的“东方魔力”。你认为这种“东方魔力”指什么?请结合书中内容简要分析。(5
分)》
任务三:综合探究·诚信之光
6.学校将举办“人无信不立”
探寻山城诚信之光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8
分)》
材料:南岸区“的哥”张涛月薪约四千元,近日在车内发现乘客遗落的手提
袋,内装19万元现金一一这相当于他全家三年多的收入。他毫不犹豫,立即上
报公司并多方联系,最终将巨款分文不少地归还失主。面对失主3000元的酬谢,
他婉言拒绝,坦言道:“要给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做个榜样,父亲的形象不能打折。
据了解,张涛驾驶出租车七年,每年都会捡到并归还数十件乘客物品,始终坚守
着“诚信”二字。
(1)学校广播站需要一则简讯来报道此事,请你提炼材料关键信息,用一句话
概括这则新闻。要求概括准确,不超过15字。
(2分)
(2)学校拟邀请张涛师傅作为嘉宾,在周会课上开展“诚信榜样面对面”主题
活动。请你以校刊小记者身份,完成以下采访内容。(6分)
采访目的,
(2分)
采访对话:
你:张师傅您好!我是校刊的小记者,非常荣幸能采访您。我们都听说了您
七年来坚持归还乘客失物的感人事迹,我的第一个问题是,
(2分)
张师傅:确实有过。记得有一次,乘客把装有笔记本电脑的公文包落车上了。
当时我要是给他送回去,就得放弃排队等来的客人,损失半天收入。但我想,人
家可能等着电脑急用呢!钱可以再赚,良心过不去不行。最后我立马暂停接单,
给他送去了火车站。
你:②
(2分)
张师傅:对。诚信不是大道理,是日常习惯。就像你们学生,考试不作弊、
说话算数、有错就认,这些都是诚信。小事上靠得住,大事上才敢担当。社会的
美好,不就是靠这点点滴滴的诚信积攒起来的吗?
你:谢谢张师傅!您的分享让我们对“诚信”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7.请按要求填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