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19张PPT 内嵌视频 含导学案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19张PPT 内嵌视频 含导学案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三单元 第15课
01/
02/
掌握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了解造纸术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识记两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及其成就;知道《九章算术》、《氾fán胜之书》的内容及地位;识记《史记》的作者、体例、内容及历史价值,了解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等基本史实。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秦汉时期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学习目标
科技之星-造纸术的发明

Chapter I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
书写不便
利簋及铭文拓片金文
体积大且重
悬泉置遗址 简牍
不利于携带
马王堆汉墓帛书
昂贵
1、背景
科技之星-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史料:汉兴,有纸代简。
——张怀瓘《书断》
2.纸的发明
3、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简要 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原料
优点
意义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




医学农学之星
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人物 张仲景 华佗 数学 农学
时代 东汉 秦汉
成就
地位 总结了农业生产经验
东汉
①《伤寒杂病论》一书;
②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
③提出“治未病”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医圣”
东汉
①擅长针灸、汤药、外科手术
②发明“麻沸散”
③创编“五禽戏”
“外科圣手”
“神医”
《九章算术》
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氾胜之书》
二、医学农学之星 —— 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史学之星-司马迁与《史记》

ChapterⅢ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4FB01D43305A322617057C1A6AD70094BC5EEFB2DCB4678ECD7D04A3FD8C069DE2FB06B27937F5F7C25C2EAEB0178B85E8D56CFD0EA77B386A49C165F8F483F8
三、史学之星 司马迁与《史记》
1.《史记》(地位、时间段、司马迁身上感受到的精神)。
2.司马迁生平简介。
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黄帝到汉武帝
体例
三、史学之星 司马迁与《史记》
勤奋好学
饱读书籍
实地考察
搜集资料
继承父业
撰写史书
仗义执言
遭受酷刑
发愤著述
终成巨著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结合课本P87页内容和司马迁事迹你感受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追求崇高理想和献身伟大事业的精神
宗教之星-道教和佛教

ChapterⅣ
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4FB01D43305A322617057C1A6AD70094BC5EEFB2DCB4678ECD7D04A3FD8C069DE2FB06B27937F5F7C25C2EAEB0178B85E8D56CFD0EA77B386A49C165F8F483F8
四、宗教之星 道教和佛教
道教 宗教 佛教
兴起时间
创始人
发源地
代表场所
影响
宗教
兴起时间
创始人
发源地
代表场所
影响
公元前6世纪
古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
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东汉末年
张角创立太平道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为下层民众所信奉
中国
四川成都青城山
河南洛阳白马寺
课堂小结
领域 时代 人物 成就
造纸
东汉
医学 东汉
数学 东汉
农学 秦汉
历史学 西汉
宗教 东汉
西汉
发明造纸术
改进造纸术
麻沸散;
五禽戏
《伤寒杂病论》、治未病思想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佛教传入中原
太平道教
五斗米道教
蔡伦
华佗
张仲景
司马迁
张陵
张角
《九章算术》
氾胜之
《氾胜之书》
西汉
小组讨论:本节课带大家学了秦汉时的“顶流明星”,哪一位明星让你们印象最深刻?把他成就或者是喜欢他的理由写下来。(3分钟)
问题探讨
示例
氾胜之 西汉著名农学家,著作《氾胜之书》,这部书总结了农业生产经验,提出多种农业生产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1.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
A.西汉时人们懂得造纸 B.蔡伦用树皮、麻头等为造纸原料
C.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一生广泛收集民间药方,总结前人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辨证诊断、对症治疗的理论与方法,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他留给后世的医学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C
B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年级 七年级 上/下 册 上册
单元名称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课题 第 15 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地位 本课选自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大一统格局在科技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造纸术的改进推动了文明传播,医学、数学等成就反映了实用科技的发展,《史记》奠定了中国史学传统,道教兴起与佛教的传入则丰富了社会思想。这些内容既展现了秦汉时期的文化繁荣,也为理解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节点,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关键素材。 内容结构
本课以分为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 “造纸术的发明”: 讲述西汉早期纸的出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原料、优点,以及造纸术对中外文明的影响。 第二板块 “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介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治未病”、华佗 “麻沸散” 与 “五禽戏” 的医学贡献,《九章算术》的数学地位,以及《氾胜之书》的农学价值。 第三板块 “司马迁与《史记》”: 阐述《史记》的作者、体例(纪传体通史)、内容(黄帝至汉武帝史事)及史学与文学价值。 第四板块 “道教和佛教”: 对比道教(本土宗教,东汉张角、张陵创立)与佛教(古印度传入)的兴起背景、教义及影响。
学习者分析 认知基础: 学生对部分成就有初步认知,但对具体成就的细节(如蔡伦造纸的原料、《史记》的体例)缺乏系统了解,对宗教的概念较为模糊。 思维特点: 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提取能力,但对抽象词语理解较弱,对 “纪传体通史”“辨证施治” 等专业术语理解困难。 学习障碍: 易混淆 “西汉造纸” 与 “蔡伦改进造纸术” ;难以区分道教与佛教的相关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1. 唯物史观 认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科技文化繁荣的基础。 2. 时空观念 梳理核心成果的时间脉络:西汉掌握造纸基本方法→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华佗行医、《九章算术》成书→东汉末年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并发展。 3. 史料实证 能依据具体史料(如《后汉书》中蔡伦造纸的记载、天水放马滩西汉纸地图),印证“西汉有纸、蔡伦改进造纸术等史实,学会从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 4. 历史解释 能结合时代背景,解释秦汉科技文化成就的历史意义:如造纸术“便利典籍流传、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史记》“为后世史书编撰确立体例”,道教与佛教“丰富中国思想文化体系”。 5. 家国情怀 感受秦汉时期造纸术、医学、史学等领域的辉煌成就,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及影响;张仲景、华佗的医学成就;数学、农学的核心成就;《史记》的体例与价值;道教和佛教的核心史实。 难点: 理解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史记》体例; 分析道教的产生、佛教的传入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宗教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甲骨文、汉简、蔡伦画像、青城山、白马寺等图片,《后汉书》《书断》等史料引文,造纸术、五禽戏视频; 2. 导学案。 3. 竹简、书籍《伤寒杂病论》和《史记》
教学环节 具体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提问激趣:“画面中人山人海,一片沸腾,他们在做什么?今天我们跨越时空回到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追一追那时的‘顶流明星’ 2. 出示课题:《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明确学习目标。 用“顶流明星”贴近学生认知,激发学习兴趣,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快速切入课题
新课讲授 1. 科技之星——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背景:展示甲骨文、金文、汉简、帛书等图片,引导总结书写材料局限; 西汉造纸:出示史料“汉兴,有纸代简”及天水放马滩西汉纸地图,明确西汉掌握造纸基本方法; 蔡伦改进:结合《后汉书》引文,用表格梳理时代、原料(树皮等植物纤维)、对比前面书写材料得出优点(原料易找、价廉、易推广)、教师讲解引出意义(便利典籍流传,推动世界文明),播放造纸术视频,直观感受这套造纸工艺的神奇,贴近生活。 借助直观素材,辅助学生理解知识
医学农学之星——医学、数学与农学成就: 导学案表格归纳:让学生自主填写表格(代表人物、著作、成就、地位),分组回答,利用举例方式带学生理解陌生词语。带学生练五禽戏。 名词解释能加深印象,学生活动能带动课堂氛围,缓解紧张情绪。
史学之星——司马迁与《史记》: 自主学习后,分组一半学生完成《史记》地位、记载时段(黄帝-汉武帝)明确体例(纪传体通史)、价值(史学+文学价值),他身上感受到的精神; 另一半学生完成生平梳理,由学生讲解:梳理“饱读典籍→实地考察→遭酷刑→发愤著书”经历, 教师带领“人固有一死……”感悟坚韧精神; 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由感悟精神和学生讲解生平,加强学生对史学家印象。
宗教之星——道教与佛教: 分组梳理:学生分两组完成表格(宗教、兴起/传入时间、创始人、发源地、代表场所、影响),小组展示后补充讲解。 现代学生对宗教认知少,教师讲解才能更深入。
小结 带领学生完成表格,“四大领域+核心成就”(造纸术→医学农学→《史记》→宗教),梳理知识点。升华:秦汉有那么辉煌成就,因秦汉统一的政治环境,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是中华文明的骄傲,希望同学们能从本节课明星身上汲取力量,长大后为祖国科技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强化重点,升华主题,强化家国情怀目标,能让学生学习本课后有骄傲、自豪感。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3分钟):哪一位明星让你们印象最深刻?把他成就或者是喜欢的理由写下来。(参考氾胜之示例); 让学生在协作中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发散思维。为训练人物小传打基础。
习题训练 完成2道选择题 巩固知识点,讲解易错点
板书设计 科技之星 蔡伦 改进造纸术 医学农学之星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治未病”思想 华佗 麻沸散 五禽戏 氾胜之《氾胜之书》 史学之星 司马迁《史记》 宗教之星 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 课堂的视觉化知识框架,有助学生同步记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