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10月月考试卷1.(2025七上·杭州月考)青少年在初中阶段已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2025七上·杭州月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3.(2025七上·杭州月考)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4.(2025七上·杭州月考)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是我们现阶段的唯一任务。5.(2025七上·杭州月考)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为我们引领方向,让我们获得生命的热情和勇气。6.(2025七上·杭州月考)现实是此岸,梦想是彼岸,两者无法相交。7.(2025七上·杭州月考)升入中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我们的品格会得到涵养,我们的兴趣会日益广泛……这说明初中阶段( )A.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B.可以让我们全部成才C.是人的一生中最简单枯燥的阶段D.我们的品格已经定型8.(2025七上·杭州月考)“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让我们在初中阶段,塑造全新的‘我’,勾勒出最好的模样。”这个模样可以有( )①越来越独立,唯我独尊②越来越上进,追梦远航③越来越包容,学会合作④越来越个性,冲动激情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9.(2025七上·杭州月考)古希腊德尔菲城的阿波罗神庙上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下列成语或古语与此箴言蕴含的寓意相一致的是(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5七上·杭州月考)“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意义?”这是我们每个人正确认识自己必须思考和回答的三个问题,而正确认识自己,可以( )①促进自我发展②让我们人生完美无缺③促进与他人的交往④仅从心理方面认识自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5七上·杭州月考)读书可以让你看到长城时,脑海中浮现的是“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而不是“长城真壮阔啊”;读书可以让你看到落日余晖时,脑海中浮现的是“夕阳余晖佳作众,怡心悦目爱心融”,而不是“夕阳真好看”。这启示我们( )①读书让我们体会到学习中的苦与乐②读书需要自觉行动,持之以恒③读书能够让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④读书能够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5七上·杭州月考)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5 年新春贺词中指出:“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①调适心态,随遇而安②磨砺意志,勇担重任③静待奇迹,期待好运④敢于追梦,坚持不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5七上·杭州月考)“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这说明梦想( )①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②与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③一定能变为现实④是前进的动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2025七上·杭州月考)小浙在演讲中引用“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一名言来说明( )A.学习需要自觉和主动 B.学习能让生活更充实C.学习能改变思维方式 D.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15.(2025七上·杭州月考)以下是两位同学关于未来的对话:小明 我未来干什么我家里人已经给我安排好了。我不需要那么刻苦。小亮 我未来要做医生,救死扶伤。所以我现在要不断努力拼搏,勇敢面对未来,才能实现我的梦想下列是对上述两位同学想法的点评,其中正确的是( )①小明的想法是错误的,没有意识到靠自己努力拼搏的重要性②小明的想法是正确的,遵循父母的意见行事是孝顺的表现③小亮的想法是错误的,只要有梦想就一定会实现,不需要拼搏④小亮的想法是正确的,他能够挖掘自己的力量,勇敢面对未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2025七上·杭州月考)用身边的材料做实验,进行一场科学探究;走进博物馆,当一名小小讲解员;学习制作一道菜品,请家人品尝;行走大好河山,了解国情民情……暑假期间,这些“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作业,能够帮助中学生( )①体验多样实践,提升综合素质②培养广阔视野,增强竞争意识③承担家务劳动,赚取劳动报酬④塑造健全人格,不断完善自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2025七上·杭州月考)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 小秦给自己的初中生活贴上了以下标签:你会给自己的初中生活贴上哪些标签?请写出两个。(要求:不得和以上重复)(2)材料二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结合学生生活,创设探究情境,组织开展探究式学习。情境一 小磊从今年开始就正式成为一名初中生了,进入初中,小磊感到家庭、学校、社会寄予了自己更高的期望。 任务一 请你帮他明确更高的期望: ①情境二 六年级的小兰向七年级学生小雨请教初中生活的不同,小雨告诉小兰,初 中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如…… 任务二 请你补充省略号处的内容: ②请你完成以上探究任务。(3)材料三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始终对自己的中学时代念念不忘。他每次路过中学母校都会说:“这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从基础科学知识体系到做人的伦理道德,中学教育为钱学森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如何度过初中阶段。18.(2025七上·杭州月考)某校积极开展“三好学生”评比活动,传递正能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评比现场】在推举三好学生时,同学们对候选人小玲进行了匿名评价:“她学习积极进取,成绩优秀”“她遇难题虚心求教,乐于助人并主动帮助同学解疑答惑”“她十分善良,遇到老人跌倒,在众人漠视的情况下,她毅然搀扶起老人”……小玲采用了什么途径来认识自己?她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2)【畅谈梦想】小玲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希望以后能成为一名工程师,制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让祖国在尖端科技上不再受制于人,正是这个梦想激励着小玲持续努力地学习和进步。从小玲身上,我们能够学习到该如何做一个有梦想的少年 (3)【坦白心声】接受校园小记者采访时,小玲说:“我很 我”在意同学的评价,所以觉得有些累;而且我长得也并不 漂亮,性格比较内向,没有特长,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我……”运用“正确认识自一课的相关知识,指出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19.(2025七上·杭州月考)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调整学习状态,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召开一次以“学海泛舟,不进则退”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1)【贫困生逆袭记】30多年前,有个连生存都很困难的大眼睛女孩苏某某,说出了她当时最大的梦想——“我要上学”。在许多好心人的捐助下,她读完了小学、中学,考上了大学,通过学习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改变了自身和家庭的命运。工作后的苏某某设立了助学基金,资助像她一样贫困的孩子们,让他们有读书的机会。如今,苏某某已成为共青团中央常务委员,并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根据材料,说明学习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2)【“学霸”经验谈】进入中学,小奇的学习渐入佳境,他跟同学分享了自己的两则学习印记:印记一 进入中学后,很多学科知识一齐向我袭来,我感到茫然无措。老师说“工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将我的学习渐渐引入正轨,我很快适应了初中生活。印记二 我相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把每天的学习看成一次快乐的探索之旅。根据学习印记,归纳小奇的学习经验。(3)【学习“加油站”】为更好地鞭策自己,请你写下自己的学习座右铭。20.(2025七上·杭州月考)本初子午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1.(2025七上·杭州月考)由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个半球。22.(2025七上·杭州月考)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23.(2025七上·杭州月考)启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24.(2025七上·杭州月考)桂陵之战中,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25.(2025七上·杭州月考)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26.(2025七上·杭州月考)可观测宇宙的天体系统中( )①地球是整个太阳系的中心②地球有适宜的温度,存在液态水③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④银河系仅包含太阳、地球和月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7.(2025七上·杭州月考)某日,北斗系统监测到,在(25.5°N,119.5°E)的某省道边坡有滑坡现象,该位置大概在( )A. B.C. D.(2025七上·杭州月考)2025 年 4 月 30 日 13 时 08 分,神州十九号载人飞船在东风着陆场东区成功着陆。下图为东风着陆场位置示意图及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读图,完成问题。28.东风着陆场的经纬度位置约为( )A.101°W,41°S B.101°E,41°SC.101°W,41°N D.101°E,41°N29.当宇航员在太空肉眼观测地球时,能看到( )A.交织的经纬网 B.巨大的球体C.道路上的行人 D.倾斜的地轴30.越来越强大的中国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上天的梦想。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主要意义是( )①提升国家战略安全②优先抢占太空资源③增强国家综合实力④推动科学技术进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1.(2025七上·杭州月考)下表两则资料可用来说明( )地点:云南元谋县 出土文物:粗糙的石器 史证价值: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 工具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出土文物:头盖骨化石、牙齿化石 史证价值: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A.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保存火种B.考古发掘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C.中国是原始人类的唯一起源地D.元谋人和北京人在体貌上具有相似性32.(2025七上·杭州月考)下图展示的是我国某一时期的权力交接情况。下列选项中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甲、乙、丙处传位都是禅让B.乙处传位的原因之一是禹治水有功C.丙处传位是因启是贤德之人D.丙处传位后形成“公天下”33.(2025七上·杭州月考)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搜集了如下图片准备进行专题学习,图片中的考古发现共同体现的主题是( )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A.原始农业生产 B.中华文明源于浙江C.早期部落形成 D.南稻北粟格局形成34.(2025七上·杭州月考)西周的祭祀制度规定,天子祭祀用九鼎,第一个鼎内盛放牛肉,以下各鼎依次为羊、猪、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诸侯减少后两味,卿大夫减少四味,士用猪、鱼、腊三味,普通百姓只能望鼎兴叹。上述材料表明西周( )A.社会文化繁荣 B.分封制已瓦解C.社会等级分明 D.农耕经济发展35.(2025七上·杭州月考)根据规定,诸侯每 5 年就要朝觐周天子 1 次。据记载,终春秋之世,鲁国国君仅朝觐周天子 2 次,而朝见齐、晋等国竟达 30 余次。对此情况,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周王室地位逐渐衰落 B.社会经济稳定发展C.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36.(2025七上·杭州月考)G20 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下图中城市都曾经主办过 G20 峰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杭州的经纬度位置: 。(2)杭州位于大阪的 方向。(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 ,位于东半球的是 、 。37.(2025七上·杭州月考)下面是七年级小王同学以“中华文明的演进”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参与完成展板内容。(1)展板一 【原始农耕篇】北方原始农耕代表:① 流域:黄河流域生产生活状况:能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种植粟、黍;饲养家畜;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出土了骨针、纺轮。房屋类型:② 南方原始农耕代表:河姆渡遗址流域:③ 生产生活状况:制作磨制石器,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主要种植水稻;饲养家畜;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懂得使用天然漆等。房屋类型:④ 请按照要求将读书卡①②③④内容补充完整。(2)展板二 【文明起源篇】良渚古城遗址(距今 5300—4300) 陶寺古城遗址(距今 4300—4000)良渚古城遗址(距今 5300—4300)浙江良渚遗址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 随葬数十件至数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 而在普通墓葬中随葬品却十分稀少。 陶寺古城遗址(距今 4300—4000)山西陶寺古城遗址面积达 280 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城内有多处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往往随葬陶鼓、玉钺等器物,很多小型墓没有任何随葬品。根据展板二,运用遗址的考古发现说明古代良渚和陶寺古城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38.(2025七上·杭州月考)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文物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摘编自司马迁《史记》材料三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建造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我们可以推断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总结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错误【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据此可知,初中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馈赠的成长的礼物的认识,初中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2.【答案】正确【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在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我们要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发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的认识,人贵自知。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3.【答案】正确【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的认识,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用心聆听、勇于面对、注重沟通、理性应对。4.【答案】错误【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但学习不是我们的唯一任务,除了学习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品德修养、社会实践、体育锻炼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5.【答案】正确【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会有希望。梦想即使最终未实现,但追求过程中也能持续激发生命的热情,赋予人面对困难的勇气,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的认识,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6.【答案】错误【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梦想的产生往往基于现实,是对现实的期待与超越,并非完全脱离现实的空想。通过持续的行动、努力与积累,人们可以逐步缩小现实与梦想的差距,最终实现梦想。因此,题目中“两者无法相交”的表述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和努力的认识,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7.【答案】A【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所以A正确。B错误,“可以让我们全部成才”过于绝对,成才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仅由初中阶段决定。C错误,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不是最简单枯燥的阶段。D错误,品格在人的一生中会持续发展和完善,初中阶段的品格还没有定型。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馈赠的成长的礼物的认识,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8.【答案】C【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期待我们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越来越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取得更大进步,所以②③正确。①错误,唯我独尊”的意思是只考虑自己,不尊重他人,这不属于健康的人格。④错误,“冲动激情”冲动容易导致不理智的行为,做法不可取。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馈赠的成长的礼物的认识,初中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9.【答案】A【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强调自我认知、自我反省和自我了解的重要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是明智的。这与”认识你自己“的箴言相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强调客观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这与”认识你自己“的箴言相符。所以①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强调的是推己及人、待人接物的道德准则,与“认识自己”无关。④不符合题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与“认识自己”无关。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的认识,人贵自知。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10.【答案】B【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贵自知。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所以①③正确。②错误,“完美无缺”是一个绝对化的表述。正确认识自己可以帮助我们改善不足,但“完美无缺”是不现实的。④错误,仅从心理方面认识自己过于片面。正确认识自己包括心理、生理、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综合认识。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我们对自己的认识逐步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11.【答案】D【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题目描述了读书前后对“长城”和“夕阳”两种景象的不同感悟,表述了读书后能够联想到富有文化内涵的诗句,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感叹。这说明读书能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让我们对事物的感悟更深刻,让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所以③④正确。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提及读书过程中的苦与乐。②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强调读书的结果丰富认知,而非读书的过程要求。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12.【答案】C【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追梦和坚持的重要性,鼓励每个人在新征程中发挥主角作用,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磨砺意志,勇担重任,敢于追梦,坚持不懈,所以②④正确。①错误,“随遇而安”是被动适应的态度,与贺词中“追则能达”“持则可圆”强调的主动奋斗不符,应排除。③错误,“静待”“期待”是消极等待的心态,与贺词中主动“追”“持”的奋斗精神不符。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承担责任的认识,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有机结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13.【答案】C【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梦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说明梦想指引人们设定目标并为之努力,与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梦想可以激励人们前进,是推动个人努力的动力,所以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梦想并不一定能变为现实,实现梦想需要努力、条件和机遇等。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的认识,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14.【答案】D【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一名言通过“少年、壮年、老年”三个不同人生阶段的学习比喻,强调学习不应受年龄限制,应贯穿一生,这告诉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所以D正确。A错误,名言未提及学习的态度,仅强调不同年龄阶段学习的价值。BC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学习能让生活更充实和改变思维方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的认识,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量巨大,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15.【答案】B【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小明将未来完全依赖家人安排,忽视自身努力的重要性,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没有意识到未来的发展需要个人主动拼搏,而非被动接受安排。小亮有明确的梦想要做医生,且清楚努力拼搏是实现梦想的必要条件,他能够挖掘自己的力量,勇敢面对未来,这种想法是正确的,所以①④正确。②错误,孝顺不等于放弃自主性。③错误,梦想的实现必须依赖实际行动,仅有梦想无法实现。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和努力的认识,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16.【答案】B【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这些“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作业,涵盖科学探究、文化传播、生活技能、社会认知等多个领域,能让学生在不同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和不断完善自我,所以①④正确。②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中所有作业均未涉及“竞争”相关内容,与增强竞争意识无关。③错误,博物馆讲解、科学探究不属于家务,且题干未提及赚取报酬的内容,应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及重要性的认识,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17.【答案】(1)绚丽多彩、有序、独立、自主、担当等。(2)①期望学习进步;健康成长;学习一项特长等。②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等。(3)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行动方案;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1)本题为开放性的试题,标签符合初中生活特点且不与材料中内容重复,言之有理即可,如:绚丽多彩、有序、独立、自主、担当等。(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明确更高的期望有: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等。(3)根据所学,如何度过初中阶段,可以从要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行动方案;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等方面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和中学生活馈赠的成长的礼物和规划初中生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18.【答案】(1)小玲采用了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还可以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社会实践认识自己。(2)①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②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我们要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问题 1: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缺乏自我认同和自信。建议 1: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问题 2:对自己缺乏积极的评价,不喜欢现在的自己。建议 2: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接纳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的。【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1)同学们对候选人小玲进行了匿名评价,这说明小玲采用了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根据所学,她还可以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社会实践认识自己。(2)根据所学,做一个有梦少年可以从要树立远大志向,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应当紧扣时代脉搏,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方面回答即可。(3)我很在意同学的评价,所以觉得有些累。这说明她不能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可以建议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我长得也并不漂亮,性格比较内向,没有特长,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我…,这说明她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缺乏自信,因此建议要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接纳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等。【点评】本题考查对认识自己的途径,少年梦想,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接纳欣赏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我们对自己的认识逐步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19.【答案】(1)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②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③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2)印记一说明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印记二说明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3)示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示例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1)在许多好心人的捐助下,她读完了小学、中学,考上了大学,通过学习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改变了自身和家庭的命运。这说明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工作后的苏某某设立了助学基金,资助像她一样贫困的孩子们,让他们有读书的机会。这说明学习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据此组织答案。(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将我的学习渐渐引入正轨,我很快适应了初中生活。这说明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把每天的学习看成一次快乐的探索之旅,这说明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据此组织答案。(3)本题为开放性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学习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20.【答案】错误【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国际规定的经度起算线,用于划分东经和西经,而非南北半球的分界。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21.【答案】错误【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国际上规定,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而不是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界。这样划分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将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内。22.【答案】正确【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赤道是0°纬线,是最大的纬线圈,其长度约为4万千米。纬线的形状是圆圈,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缩短,到南北两极时,纬线缩成一点。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赤道是地球上纬度为0°的纬线,是纬线圈中最长的,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赤道所在的平面与地轴垂直,周长最大。其他纬线圈向两极逐渐缩小。23.【答案】正确【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现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重要佐证。故该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现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重要佐证。24.【答案】错误【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 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发生在公元前354年,与商朝和周朝的更替无关。商朝灭亡的标志是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故该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牧野之战, 商朝灭亡的标志是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25.【答案】正确【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最终形成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故该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最终形成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26.【答案】C【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而非地球,故①错误;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故②正确;在太阳系中,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故③正确;银河系包含大量的恒星系,不仅仅是太阳、地球和月球,故④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星系,包含约1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太阳只是其中之一。地球和月球是太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的范围远超太阳系。27.【答案】B【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解析】【分析】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AC图位于25.5°S附近,AC错误。D处于(25.5°N,118.5°E)附近,D错误;B处于(25.5°N,119.5°E),B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根据经纬度(25.5°N,119.5°E)定位,该位置最可能位于福建省。因此,选项中与福建省地形(如东南沿海、山地边坡)最匹配的图片是正确答案。【答案】28.D29.B30.D【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点评】太空探索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奥秘,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宇宙空间和太空资源。太空探索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例如,通过太空育种培育出的粮食作物新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有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28.图中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东风着陆场位于101°E附近;图中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东风着陆场位于41°N附近;所以东风着陆场的经纬度位置约为(101°E,41°N),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9.经纬网是人为划分的,太空肉眼无法直接看到交织的经纬网,A错误。从太空肉眼观测地球,能看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B正确。道路上的行人非常渺小,太空肉眼无法看到,C错误。地轴是假想的轴,太空肉眼无法看到倾斜的地轴,D错误。故答案为B。30.太空探索有助于维护国家在太空领域的战略安全,①正确。优先抢占太空资源,这种说法不符合和平利用太空的理念,②错误。太空探索需要强大的科技、经济支撑,也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③正确。太空探索涉及众多前沿科技,能推动科学技术进步,④正确。故答案为D。31.【答案】B【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 A: 题目中完全没有提到“火种”或“用火”的信息。资料中仅提到元谋人使用工具和北京人的体貌特征,与火无关,故A项错误。B:两则资料均是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器、化石)得出的结论(工具使用、体貌特征),说明考古发现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直接证据。故B项正确。C:原始人类的起源地是多元的,中国并不是是原始人类的唯一起源地,故C项错误。D:资料中关于元谋人的信息是“使用工具”,关于北京人的信息是“前额低平、眉骨粗大”,并未提及元谋人的体貌特征,因此无法比较两者的体貌相似性,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元谋人和北京人, 两则资料均是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器、化石)得出的结论(工具使用、体貌特征),说明考古发现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直接证据。32.【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A: 甲(尧→舜)、乙(舜→禹)两处是禅让制,但丙处(禹→启)是禹传位给儿子启,开启了世袭制,而非禅让,故A项错误。B:舜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禹,正是因为禹治水有功,得到各部落拥护,符合禅让制的原则,故B项正确。C:禹传位给启是家族世袭的结果,并非因启的贤德(尽管历史记载启有一定才能),这标志着“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故C项错误。D:丙处传位后实际形成了“家天下”(世袭制),而“公天下”指禅让制下的权力共有状态,故D项错误,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禅让制,舜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禹,正是因为禹治水有功,得到各部落拥护,符合禅让制的原则。33.【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A:稻粒是农业生产的直接证据,表明该地区已开始种植水稻, 蚕与丝绸生产相关,而丝绸生产需要养蚕,养蚕的前提是桑树种植,属于农业经济的一部分, 两幅图片分别展示了水稻种植和养蚕(农业相关活动),共同反映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B:牙雕蚕出土于河南,不能说明文明仅源于浙江,故B项错误。C:早期部落形成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D:牙雕蚕与粟无关,无法体现“北粟”,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原始农业, 稻粒是农业生产的直接证据,表明该地区已开始种植水稻, 蚕与丝绸生产相关,而丝绸生产需要养蚕,养蚕的前提是桑树种植,属于农业经济的一部分, 两幅图片分别展示了水稻种植和养蚕(农业相关活动),共同反映了原始农业的发展。34.【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A:社会文化繁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B:分封制已瓦解与题意不符,材料现象正是分封制实行的体现,故B项错误。C:材料详细描述了西周时期不同社会等级在祭祀用鼎数量及祭品内容上的严格区分, 这种金字塔式的差异规定充分体现了西周通过礼制强化社会等级秩序的特点,与分封制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的等级结构完全对应,故C项正确。D:农耕经济发展并非材料体现的重点,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 这种金字塔式的差异规定充分体现了西周通过礼制强化社会等级秩序的特点,与分封制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的等级结构完全对应。35.【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A: 根据规定,诸侯每 5 年就要朝觐周天子 1 次。据记载,终春秋之世,鲁国国君仅朝觐周天子 2 次,而朝见齐、晋等国竟达 30 余次,鲁国国君朝见齐国和晋国国君的次数远远高于朝觐周天子的次数,说明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逐渐衰落,诸侯势力日益壮大,故A项正确。B: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C: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并不是主要问题,故C项错误。D:中央集权制度的正式建立是在秦朝,当时诸侯势力壮大,周王室衰微,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瓦解, 根据规定,诸侯每 5 年就要朝觐周天子 1 次。据记载,终春秋之世,鲁国国君仅朝觐周天子 2 次,而朝见齐、晋等国竟达 30 余次,鲁国国君朝见齐国和晋国国君的次数远远高于朝觐周天子的次数,说明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逐渐衰落,诸侯势力日益壮大。36.【答案】(1)30°N,120°E(2)西南(3)①;④;③;④【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断,图中杭州的经纬度位置是30°N,120°E(或北纬30°,东经120°)。(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图中杭州市位于大阪市的西南方向。(3)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断,位于低纬度的是①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断,③④的经度在20°W~160°E范围内,位于东半球。【点评】(1)杭州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属于东八区。其经纬度大约为 北纬30.25°,东经120.17°(根据常见地理数据)。(2)大阪的经纬度约为 北纬34.69°,东经135.50°。- 杭州(120.17°E)在大阪(135.50°E)的西侧,纬度相近(30.25°N vs 34.69°N),因此杭州位于大阪的 西南 方向。(3)了解世界主要城市的经纬度即可。37.【答案】(1)半坡遗址;半地穴式;长江流域;干栏式(2)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大型墓葬的随葬品十分丰富,表明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私有制出现。大型墓葬(贵族墓葬)、小型墓葬(平民墓葬)的显著差别,表明社会阶级分化明显。古城有规模宏大的城墙、宫殿式建筑,表明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早期国家形成。【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1)①(北方原始农耕代表):半坡遗址。题目描述北方原始农耕的代表,黄河流域,生产粟、黍,使用彩陶等,符合半坡遗址的特征。 ②(房屋类型):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的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这种房屋适合北方较寒冷的气候。③(流域):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流域,是中国南方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 ④(房屋类型):干栏式房屋,河姆渡遗址的居民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中,这种房屋适应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2)古代良渚和陶寺古城进入“文明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大型墓葬的随葬品十分丰富,表明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私有制出现。大型墓葬(贵族墓葬)、小型墓葬(平民墓葬)的显著差别,表明社会阶级分化明显。古城有规模宏大的城墙、宫殿式建筑,表明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早期国家形成。【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和文明起源,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大型墓葬的随葬品十分丰富,表明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私有制出现。38.【答案】(1)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2)灌溉(或答有利于农业发展);防洪(或答防止水患)。(3)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制定合适的农业政策;政府的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1) 从材料一的文物图片可以观察到铁制农具的出现,这标志着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重大进步。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牛耕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这些现象共同反映了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2) 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包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统一度量衡)和“决裂阡陌”(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这些措施的影响是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家实力,为秦国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3)根据三则材料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材料二商鞅变法制定合适的农业政策;政府的重视,材料三说明水利工程的修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牛耕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这些现象共同反映了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1 / 1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10月月考试卷1.(2025七上·杭州月考)青少年在初中阶段已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答案】错误【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据此可知,初中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馈赠的成长的礼物的认识,初中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2.(2025七上·杭州月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答案】正确【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在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我们要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发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的认识,人贵自知。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3.(2025七上·杭州月考)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答案】正确【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的认识,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用心聆听、勇于面对、注重沟通、理性应对。4.(2025七上·杭州月考)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是我们现阶段的唯一任务。【答案】错误【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但学习不是我们的唯一任务,除了学习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品德修养、社会实践、体育锻炼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5.(2025七上·杭州月考)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为我们引领方向,让我们获得生命的热情和勇气。【答案】正确【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会有希望。梦想即使最终未实现,但追求过程中也能持续激发生命的热情,赋予人面对困难的勇气,所以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的认识,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6.(2025七上·杭州月考)现实是此岸,梦想是彼岸,两者无法相交。【答案】错误【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梦想的产生往往基于现实,是对现实的期待与超越,并非完全脱离现实的空想。通过持续的行动、努力与积累,人们可以逐步缩小现实与梦想的差距,最终实现梦想。因此,题目中“两者无法相交”的表述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和努力的认识,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7.(2025七上·杭州月考)升入中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我们的品格会得到涵养,我们的兴趣会日益广泛……这说明初中阶段( )A.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B.可以让我们全部成才C.是人的一生中最简单枯燥的阶段D.我们的品格已经定型【答案】A【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所以A正确。B错误,“可以让我们全部成才”过于绝对,成才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仅由初中阶段决定。C错误,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不是最简单枯燥的阶段。D错误,品格在人的一生中会持续发展和完善,初中阶段的品格还没有定型。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馈赠的成长的礼物的认识,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8.(2025七上·杭州月考)“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让我们在初中阶段,塑造全新的‘我’,勾勒出最好的模样。”这个模样可以有( )①越来越独立,唯我独尊②越来越上进,追梦远航③越来越包容,学会合作④越来越个性,冲动激情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期待我们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越来越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取得更大进步,所以②③正确。①错误,唯我独尊”的意思是只考虑自己,不尊重他人,这不属于健康的人格。④错误,“冲动激情”冲动容易导致不理智的行为,做法不可取。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馈赠的成长的礼物的认识,初中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9.(2025七上·杭州月考)古希腊德尔菲城的阿波罗神庙上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下列成语或古语与此箴言蕴含的寓意相一致的是(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强调自我认知、自我反省和自我了解的重要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是明智的。这与”认识你自己“的箴言相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强调客观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这与”认识你自己“的箴言相符。所以①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强调的是推己及人、待人接物的道德准则,与“认识自己”无关。④不符合题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与“认识自己”无关。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的认识,人贵自知。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10.(2025七上·杭州月考)“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意义?”这是我们每个人正确认识自己必须思考和回答的三个问题,而正确认识自己,可以( )①促进自我发展②让我们人生完美无缺③促进与他人的交往④仅从心理方面认识自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贵自知。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所以①③正确。②错误,“完美无缺”是一个绝对化的表述。正确认识自己可以帮助我们改善不足,但“完美无缺”是不现实的。④错误,仅从心理方面认识自己过于片面。正确认识自己包括心理、生理、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综合认识。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我们对自己的认识逐步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11.(2025七上·杭州月考)读书可以让你看到长城时,脑海中浮现的是“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而不是“长城真壮阔啊”;读书可以让你看到落日余晖时,脑海中浮现的是“夕阳余晖佳作众,怡心悦目爱心融”,而不是“夕阳真好看”。这启示我们( )①读书让我们体会到学习中的苦与乐②读书需要自觉行动,持之以恒③读书能够让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④读书能够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题目描述了读书前后对“长城”和“夕阳”两种景象的不同感悟,表述了读书后能够联想到富有文化内涵的诗句,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感叹。这说明读书能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让我们对事物的感悟更深刻,让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所以③④正确。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提及读书过程中的苦与乐。②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强调读书的结果丰富认知,而非读书的过程要求。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12.(2025七上·杭州月考)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5 年新春贺词中指出:“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①调适心态,随遇而安②磨砺意志,勇担重任③静待奇迹,期待好运④敢于追梦,坚持不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追梦和坚持的重要性,鼓励每个人在新征程中发挥主角作用,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磨砺意志,勇担重任,敢于追梦,坚持不懈,所以②④正确。①错误,“随遇而安”是被动适应的态度,与贺词中“追则能达”“持则可圆”强调的主动奋斗不符,应排除。③错误,“静待”“期待”是消极等待的心态,与贺词中主动“追”“持”的奋斗精神不符。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承担责任的认识,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有机结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13.(2025七上·杭州月考)“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这说明梦想( )①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②与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③一定能变为现实④是前进的动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梦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说明梦想指引人们设定目标并为之努力,与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梦想可以激励人们前进,是推动个人努力的动力,所以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梦想并不一定能变为现实,实现梦想需要努力、条件和机遇等。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的认识,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14.(2025七上·杭州月考)小浙在演讲中引用“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一名言来说明( )A.学习需要自觉和主动 B.学习能让生活更充实C.学习能改变思维方式 D.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答案】D【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一名言通过“少年、壮年、老年”三个不同人生阶段的学习比喻,强调学习不应受年龄限制,应贯穿一生,这告诉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所以D正确。A错误,名言未提及学习的态度,仅强调不同年龄阶段学习的价值。BC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学习能让生活更充实和改变思维方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的认识,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量巨大,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15.(2025七上·杭州月考)以下是两位同学关于未来的对话:小明 我未来干什么我家里人已经给我安排好了。我不需要那么刻苦。小亮 我未来要做医生,救死扶伤。所以我现在要不断努力拼搏,勇敢面对未来,才能实现我的梦想下列是对上述两位同学想法的点评,其中正确的是( )①小明的想法是错误的,没有意识到靠自己努力拼搏的重要性②小明的想法是正确的,遵循父母的意见行事是孝顺的表现③小亮的想法是错误的,只要有梦想就一定会实现,不需要拼搏④小亮的想法是正确的,他能够挖掘自己的力量,勇敢面对未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小明将未来完全依赖家人安排,忽视自身努力的重要性,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没有意识到未来的发展需要个人主动拼搏,而非被动接受安排。小亮有明确的梦想要做医生,且清楚努力拼搏是实现梦想的必要条件,他能够挖掘自己的力量,勇敢面对未来,这种想法是正确的,所以①④正确。②错误,孝顺不等于放弃自主性。③错误,梦想的实现必须依赖实际行动,仅有梦想无法实现。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少年梦想和努力的认识,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16.(2025七上·杭州月考)用身边的材料做实验,进行一场科学探究;走进博物馆,当一名小小讲解员;学习制作一道菜品,请家人品尝;行走大好河山,了解国情民情……暑假期间,这些“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作业,能够帮助中学生( )①体验多样实践,提升综合素质②培养广阔视野,增强竞争意识③承担家务劳动,赚取劳动报酬④塑造健全人格,不断完善自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这些“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作业,涵盖科学探究、文化传播、生活技能、社会认知等多个领域,能让学生在不同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和不断完善自我,所以①④正确。②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中所有作业均未涉及“竞争”相关内容,与增强竞争意识无关。③错误,博物馆讲解、科学探究不属于家务,且题干未提及赚取报酬的内容,应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及重要性的认识,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17.(2025七上·杭州月考)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 小秦给自己的初中生活贴上了以下标签:你会给自己的初中生活贴上哪些标签?请写出两个。(要求:不得和以上重复)(2)材料二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结合学生生活,创设探究情境,组织开展探究式学习。情境一 小磊从今年开始就正式成为一名初中生了,进入初中,小磊感到家庭、学校、社会寄予了自己更高的期望。 任务一 请你帮他明确更高的期望: ①情境二 六年级的小兰向七年级学生小雨请教初中生活的不同,小雨告诉小兰,初 中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如…… 任务二 请你补充省略号处的内容: ②请你完成以上探究任务。(3)材料三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始终对自己的中学时代念念不忘。他每次路过中学母校都会说:“这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从基础科学知识体系到做人的伦理道德,中学教育为钱学森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如何度过初中阶段。【答案】(1)绚丽多彩、有序、独立、自主、担当等。(2)①期望学习进步;健康成长;学习一项特长等。②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等。(3)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行动方案;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1)本题为开放性的试题,标签符合初中生活特点且不与材料中内容重复,言之有理即可,如:绚丽多彩、有序、独立、自主、担当等。(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明确更高的期望有: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等。(3)根据所学,如何度过初中阶段,可以从要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行动方案;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等方面回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和中学生活馈赠的成长的礼物和规划初中生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18.(2025七上·杭州月考)某校积极开展“三好学生”评比活动,传递正能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评比现场】在推举三好学生时,同学们对候选人小玲进行了匿名评价:“她学习积极进取,成绩优秀”“她遇难题虚心求教,乐于助人并主动帮助同学解疑答惑”“她十分善良,遇到老人跌倒,在众人漠视的情况下,她毅然搀扶起老人”……小玲采用了什么途径来认识自己?她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2)【畅谈梦想】小玲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希望以后能成为一名工程师,制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让祖国在尖端科技上不再受制于人,正是这个梦想激励着小玲持续努力地学习和进步。从小玲身上,我们能够学习到该如何做一个有梦想的少年 (3)【坦白心声】接受校园小记者采访时,小玲说:“我很 我”在意同学的评价,所以觉得有些累;而且我长得也并不 漂亮,性格比较内向,没有特长,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我……”运用“正确认识自一课的相关知识,指出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答案】(1)小玲采用了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还可以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社会实践认识自己。(2)①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②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我们要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问题 1: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缺乏自我认同和自信。建议 1: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问题 2:对自己缺乏积极的评价,不喜欢现在的自己。建议 2: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接纳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的。【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1)同学们对候选人小玲进行了匿名评价,这说明小玲采用了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根据所学,她还可以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社会实践认识自己。(2)根据所学,做一个有梦少年可以从要树立远大志向,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应当紧扣时代脉搏,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方面回答即可。(3)我很在意同学的评价,所以觉得有些累。这说明她不能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可以建议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我长得也并不漂亮,性格比较内向,没有特长,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我…,这说明她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缺乏自信,因此建议要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接纳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等。【点评】本题考查对认识自己的途径,少年梦想,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接纳欣赏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我们对自己的认识逐步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19.(2025七上·杭州月考)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调整学习状态,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召开一次以“学海泛舟,不进则退”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1)【贫困生逆袭记】30多年前,有个连生存都很困难的大眼睛女孩苏某某,说出了她当时最大的梦想——“我要上学”。在许多好心人的捐助下,她读完了小学、中学,考上了大学,通过学习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改变了自身和家庭的命运。工作后的苏某某设立了助学基金,资助像她一样贫困的孩子们,让他们有读书的机会。如今,苏某某已成为共青团中央常务委员,并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根据材料,说明学习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2)【“学霸”经验谈】进入中学,小奇的学习渐入佳境,他跟同学分享了自己的两则学习印记:印记一 进入中学后,很多学科知识一齐向我袭来,我感到茫然无措。老师说“工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将我的学习渐渐引入正轨,我很快适应了初中生活。印记二 我相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把每天的学习看成一次快乐的探索之旅。根据学习印记,归纳小奇的学习经验。(3)【学习“加油站”】为更好地鞭策自己,请你写下自己的学习座右铭。【答案】(1)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②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③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2)印记一说明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印记二说明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3)示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示例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1)在许多好心人的捐助下,她读完了小学、中学,考上了大学,通过学习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改变了自身和家庭的命运。这说明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学习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工作后的苏某某设立了助学基金,资助像她一样贫困的孩子们,让他们有读书的机会。这说明学习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据此组织答案。(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将我的学习渐渐引入正轨,我很快适应了初中生活。这说明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把每天的学习看成一次快乐的探索之旅,这说明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据此组织答案。(3)本题为开放性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点评】本题考查对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学习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20.(2025七上·杭州月考)本初子午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答案】错误【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国际规定的经度起算线,用于划分东经和西经,而非南北半球的分界。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21.(2025七上·杭州月考)由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个半球。【答案】错误【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国际上规定,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而不是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界。这样划分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将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内。22.(2025七上·杭州月考)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答案】正确【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赤道是0°纬线,是最大的纬线圈,其长度约为4万千米。纬线的形状是圆圈,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缩短,到南北两极时,纬线缩成一点。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赤道是地球上纬度为0°的纬线,是纬线圈中最长的,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赤道所在的平面与地轴垂直,周长最大。其他纬线圈向两极逐渐缩小。23.(2025七上·杭州月考)启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答案】正确【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现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重要佐证。故该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现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重要佐证。24.(2025七上·杭州月考)桂陵之战中,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答案】错误【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 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发生在公元前354年,与商朝和周朝的更替无关。商朝灭亡的标志是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故该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牧野之战, 商朝灭亡的标志是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25.(2025七上·杭州月考)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答案】正确【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最终形成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故该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最终形成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26.(2025七上·杭州月考)可观测宇宙的天体系统中( )①地球是整个太阳系的中心②地球有适宜的温度,存在液态水③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④银河系仅包含太阳、地球和月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C【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而非地球,故①错误;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故②正确;在太阳系中,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故③正确;银河系包含大量的恒星系,不仅仅是太阳、地球和月球,故④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星系,包含约1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太阳只是其中之一。地球和月球是太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的范围远超太阳系。27.(2025七上·杭州月考)某日,北斗系统监测到,在(25.5°N,119.5°E)的某省道边坡有滑坡现象,该位置大概在( )A. B.C. D.【答案】B【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解析】【分析】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AC图位于25.5°S附近,AC错误。D处于(25.5°N,118.5°E)附近,D错误;B处于(25.5°N,119.5°E),B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根据经纬度(25.5°N,119.5°E)定位,该位置最可能位于福建省。因此,选项中与福建省地形(如东南沿海、山地边坡)最匹配的图片是正确答案。(2025七上·杭州月考)2025 年 4 月 30 日 13 时 08 分,神州十九号载人飞船在东风着陆场东区成功着陆。下图为东风着陆场位置示意图及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读图,完成问题。28.东风着陆场的经纬度位置约为( )A.101°W,41°S B.101°E,41°SC.101°W,41°N D.101°E,41°N29.当宇航员在太空肉眼观测地球时,能看到( )A.交织的经纬网 B.巨大的球体C.道路上的行人 D.倾斜的地轴30.越来越强大的中国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上天的梦想。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主要意义是( )①提升国家战略安全②优先抢占太空资源③增强国家综合实力④推动科学技术进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28.D29.B30.D【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点评】太空探索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奥秘,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宇宙空间和太空资源。太空探索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例如,通过太空育种培育出的粮食作物新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有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28.图中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东风着陆场位于101°E附近;图中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东风着陆场位于41°N附近;所以东风着陆场的经纬度位置约为(101°E,41°N),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9.经纬网是人为划分的,太空肉眼无法直接看到交织的经纬网,A错误。从太空肉眼观测地球,能看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B正确。道路上的行人非常渺小,太空肉眼无法看到,C错误。地轴是假想的轴,太空肉眼无法看到倾斜的地轴,D错误。故答案为B。30.太空探索有助于维护国家在太空领域的战略安全,①正确。优先抢占太空资源,这种说法不符合和平利用太空的理念,②错误。太空探索需要强大的科技、经济支撑,也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③正确。太空探索涉及众多前沿科技,能推动科学技术进步,④正确。故答案为D。31.(2025七上·杭州月考)下表两则资料可用来说明( )地点:云南元谋县 出土文物:粗糙的石器 史证价值: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 工具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出土文物:头盖骨化石、牙齿化石 史证价值: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A.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保存火种B.考古发掘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C.中国是原始人类的唯一起源地D.元谋人和北京人在体貌上具有相似性【答案】B【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 A: 题目中完全没有提到“火种”或“用火”的信息。资料中仅提到元谋人使用工具和北京人的体貌特征,与火无关,故A项错误。B:两则资料均是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器、化石)得出的结论(工具使用、体貌特征),说明考古发现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直接证据。故B项正确。C:原始人类的起源地是多元的,中国并不是是原始人类的唯一起源地,故C项错误。D:资料中关于元谋人的信息是“使用工具”,关于北京人的信息是“前额低平、眉骨粗大”,并未提及元谋人的体貌特征,因此无法比较两者的体貌相似性,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元谋人和北京人, 两则资料均是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器、化石)得出的结论(工具使用、体貌特征),说明考古发现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直接证据。32.(2025七上·杭州月考)下图展示的是我国某一时期的权力交接情况。下列选项中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甲、乙、丙处传位都是禅让B.乙处传位的原因之一是禹治水有功C.丙处传位是因启是贤德之人D.丙处传位后形成“公天下”【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A: 甲(尧→舜)、乙(舜→禹)两处是禅让制,但丙处(禹→启)是禹传位给儿子启,开启了世袭制,而非禅让,故A项错误。B:舜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禹,正是因为禹治水有功,得到各部落拥护,符合禅让制的原则,故B项正确。C:禹传位给启是家族世袭的结果,并非因启的贤德(尽管历史记载启有一定才能),这标志着“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故C项错误。D:丙处传位后实际形成了“家天下”(世袭制),而“公天下”指禅让制下的权力共有状态,故D项错误,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禅让制,舜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禹,正是因为禹治水有功,得到各部落拥护,符合禅让制的原则。33.(2025七上·杭州月考)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搜集了如下图片准备进行专题学习,图片中的考古发现共同体现的主题是( )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A.原始农业生产 B.中华文明源于浙江C.早期部落形成 D.南稻北粟格局形成【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A:稻粒是农业生产的直接证据,表明该地区已开始种植水稻, 蚕与丝绸生产相关,而丝绸生产需要养蚕,养蚕的前提是桑树种植,属于农业经济的一部分, 两幅图片分别展示了水稻种植和养蚕(农业相关活动),共同反映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B:牙雕蚕出土于河南,不能说明文明仅源于浙江,故B项错误。C:早期部落形成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D:牙雕蚕与粟无关,无法体现“北粟”,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原始农业, 稻粒是农业生产的直接证据,表明该地区已开始种植水稻, 蚕与丝绸生产相关,而丝绸生产需要养蚕,养蚕的前提是桑树种植,属于农业经济的一部分, 两幅图片分别展示了水稻种植和养蚕(农业相关活动),共同反映了原始农业的发展。34.(2025七上·杭州月考)西周的祭祀制度规定,天子祭祀用九鼎,第一个鼎内盛放牛肉,以下各鼎依次为羊、猪、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诸侯减少后两味,卿大夫减少四味,士用猪、鱼、腊三味,普通百姓只能望鼎兴叹。上述材料表明西周( )A.社会文化繁荣 B.分封制已瓦解C.社会等级分明 D.农耕经济发展【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A:社会文化繁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B:分封制已瓦解与题意不符,材料现象正是分封制实行的体现,故B项错误。C:材料详细描述了西周时期不同社会等级在祭祀用鼎数量及祭品内容上的严格区分, 这种金字塔式的差异规定充分体现了西周通过礼制强化社会等级秩序的特点,与分封制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的等级结构完全对应,故C项正确。D:农耕经济发展并非材料体现的重点,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 这种金字塔式的差异规定充分体现了西周通过礼制强化社会等级秩序的特点,与分封制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的等级结构完全对应。35.(2025七上·杭州月考)根据规定,诸侯每 5 年就要朝觐周天子 1 次。据记载,终春秋之世,鲁国国君仅朝觐周天子 2 次,而朝见齐、晋等国竟达 30 余次。对此情况,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周王室地位逐渐衰落 B.社会经济稳定发展C.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A: 根据规定,诸侯每 5 年就要朝觐周天子 1 次。据记载,终春秋之世,鲁国国君仅朝觐周天子 2 次,而朝见齐、晋等国竟达 30 余次,鲁国国君朝见齐国和晋国国君的次数远远高于朝觐周天子的次数,说明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逐渐衰落,诸侯势力日益壮大,故A项正确。B: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C: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并不是主要问题,故C项错误。D:中央集权制度的正式建立是在秦朝,当时诸侯势力壮大,周王室衰微,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瓦解, 根据规定,诸侯每 5 年就要朝觐周天子 1 次。据记载,终春秋之世,鲁国国君仅朝觐周天子 2 次,而朝见齐、晋等国竟达 30 余次,鲁国国君朝见齐国和晋国国君的次数远远高于朝觐周天子的次数,说明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逐渐衰落,诸侯势力日益壮大。36.(2025七上·杭州月考)G20 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下图中城市都曾经主办过 G20 峰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杭州的经纬度位置: 。(2)杭州位于大阪的 方向。(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 ,位于东半球的是 、 。【答案】(1)30°N,120°E(2)西南(3)①;④;③;④【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断,图中杭州的经纬度位置是30°N,120°E(或北纬30°,东经120°)。(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图中杭州市位于大阪市的西南方向。(3)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断,位于低纬度的是①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断,③④的经度在20°W~160°E范围内,位于东半球。【点评】(1)杭州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属于东八区。其经纬度大约为 北纬30.25°,东经120.17°(根据常见地理数据)。(2)大阪的经纬度约为 北纬34.69°,东经135.50°。- 杭州(120.17°E)在大阪(135.50°E)的西侧,纬度相近(30.25°N vs 34.69°N),因此杭州位于大阪的 西南 方向。(3)了解世界主要城市的经纬度即可。37.(2025七上·杭州月考)下面是七年级小王同学以“中华文明的演进”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参与完成展板内容。(1)展板一 【原始农耕篇】北方原始农耕代表:① 流域:黄河流域生产生活状况:能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种植粟、黍;饲养家畜;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出土了骨针、纺轮。房屋类型:② 南方原始农耕代表:河姆渡遗址流域:③ 生产生活状况:制作磨制石器,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主要种植水稻;饲养家畜;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懂得使用天然漆等。房屋类型:④ 请按照要求将读书卡①②③④内容补充完整。(2)展板二 【文明起源篇】良渚古城遗址(距今 5300—4300) 陶寺古城遗址(距今 4300—4000)良渚古城遗址(距今 5300—4300)浙江良渚遗址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 随葬数十件至数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 而在普通墓葬中随葬品却十分稀少。 陶寺古城遗址(距今 4300—4000)山西陶寺古城遗址面积达 280 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城内有多处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往往随葬陶鼓、玉钺等器物,很多小型墓没有任何随葬品。根据展板二,运用遗址的考古发现说明古代良渚和陶寺古城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答案】(1)半坡遗址;半地穴式;长江流域;干栏式(2)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大型墓葬的随葬品十分丰富,表明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私有制出现。大型墓葬(贵族墓葬)、小型墓葬(平民墓葬)的显著差别,表明社会阶级分化明显。古城有规模宏大的城墙、宫殿式建筑,表明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早期国家形成。【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1)①(北方原始农耕代表):半坡遗址。题目描述北方原始农耕的代表,黄河流域,生产粟、黍,使用彩陶等,符合半坡遗址的特征。 ②(房屋类型):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的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这种房屋适合北方较寒冷的气候。③(流域):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流域,是中国南方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 ④(房屋类型):干栏式房屋,河姆渡遗址的居民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中,这种房屋适应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2)古代良渚和陶寺古城进入“文明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大型墓葬的随葬品十分丰富,表明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私有制出现。大型墓葬(贵族墓葬)、小型墓葬(平民墓葬)的显著差别,表明社会阶级分化明显。古城有规模宏大的城墙、宫殿式建筑,表明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早期国家形成。【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和文明起源,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大型墓葬的随葬品十分丰富,表明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私有制出现。38.(2025七上·杭州月考)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文物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摘编自司马迁《史记》材料三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建造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我们可以推断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总结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2)灌溉(或答有利于农业发展);防洪(或答防止水患)。(3)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制定合适的农业政策;政府的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1) 从材料一的文物图片可以观察到铁制农具的出现,这标志着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重大进步。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牛耕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这些现象共同反映了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2) 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包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统一度量衡)和“决裂阡陌”(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这些措施的影响是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家实力,为秦国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3)根据三则材料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材料二商鞅变法制定合适的农业政策;政府的重视,材料三说明水利工程的修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牛耕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这些现象共同反映了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10月月考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10月月考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