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地球 —— 我们的家园 —— 我们生存的家园》希沃教学课件(智能体+游戏)+PPT课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地球 —— 我们的家园 —— 我们生存的家园》希沃教学课件(智能体+游戏)+PPT课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让教学更有效
www.21cnjy.com
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4.1 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我们生存的家园
让教学更有效
Contents
目录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小结
06
板书设计
01
教学目标
道德素养:培养珍爱地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品质,树立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健全人格:形成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人格特质,提升环境认知和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增强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意识,主动践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
美丽的自然风光视频
星球 温度情况 氧气情况 水的情况
地球 全球平均约 15℃,温度波动在 - 88℃至 58℃,适配生物生存 大气层中氧气占比约 21%,可直接满足人类呼吸需求 表面 71% 被海洋覆盖,江河、湖泊、地下水构成完整水循环,液态水充足且稳定
火星 平均温度 - 63℃,赤道白天可达 20℃,夜晚骤降至 - 73℃,冬季极地低至 - 143℃ 氧气含量不足 0.15%,大气主要为二氧化碳,无法供人类呼吸 极地有冰盖(含少量水冰),仅存液态水痕迹,地表无稳定液态水,易冻结或升华
月球 表面温度极端,范围在 - 170℃至 110℃,无大气调节昼夜温差极大 几乎不含氧气,无能支撑人类呼吸的大气层 无液态水,仅极地永久阴影区等极少数区域发现微量固态冰,无可用水资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月球和火星适合人类生存吗?为什么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02
新知导入
月球和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二者温度极端、氧气匮乏且缺乏稳定可用的液态水,无自然条件支撑人类存活。而地球平均温度适宜生物生存,21% 的氧气占比能直接满足呼吸需求,液态水充足且循环稳定,这三大关键生存条件完美适配人类需求,因此地球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家园。
智能体
环节一:认识地球 —— 人类的唯一家园
03
新知讲解
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宇宙空间很大,
那里有数不清的星
球。如果地球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
我们能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呢?
宇宙空间很大,
那里有数不清的星
球。如果地球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
目前来看,地球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后,人类难以移居其他星球。从表格数据可知,月球和火星温度极端、氧气匮乏、缺乏稳定液态水,无自然生存条件。宇宙中虽有无数星球,但已知星球均未具备人类生存的关键要素,且星际移居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难度极大。因此,保护地球、守护现有家园才是当下核心。
我们能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呢?
理论上可通过高科技尝试创造宜居空间,比如在火星建造封闭生态舱,模拟地球温度、人工制氧并循环利用水资源。但目前技术仍面临巨大挑战:维持长期稳定的生态循环、抵御极端环境、降低建造运营成本等难题尚未攻克。且这种人造空间规模有限,远不及地球的天然宜居条件,因此保护地球仍是当下最现实、最迫切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圈2号”。八名科研人员计划在这个封闭的系统中生活两年,为今后人类登陆其他星球建立居住地进行探索。一年多以后,“生物圈2号”实验宣告失败。
环节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
我国浙江乌镇随处可见依河而建、枕水而居的小桥流水人家。
在乌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现出一幅动人画卷。人在屋中恬淡生活,屋在水中悠然漂浮,依河而建、枕水而居,小桥流水人家,宛如世外桃源。居民们顺应自然,与水为邻,享受着自然赋予的宁静与美好,共绘和谐生态新篇章。
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冰砖垒砌防风雪、御严寒的冰屋。
因纽特人巧妙地利用北极丰富的冰雪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出既能防风雪又能御严寒的冰屋。他们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与严酷环境和谐相融,体现了人类适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生存之道。
环节三:珍爱地球的实践意义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 的结论,提问:“我们为什么要珍爱地球?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我们要珍爱地球,因为它是目前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有着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和稳定的水资源,这些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用点滴行动守护地球环境,让家园永远宜居。
04
课堂练习
选择题
下列星球中适合人类生存的是( )
A. 月球
B. 火星
C. 地球
D. 以上都适合
地球为人类提供了( )
A. 空间、环境和资源
B. 只有空间
C. 只有资源
D. 什么都没有
下列属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
A. 乱砍滥伐森林
B. 乌镇依河而建
C. 随意排放污水
D. 过度开采矿产
C
A
B
04
课堂练习
地球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还有其他星球可以移居。( )
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珍爱地球。( )
乌镇依河而建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
×


06
课堂小结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唯一的生存家园,它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环境和资源。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珍爱地球。希望大家从现在起,做地球的小卫士,保护我们的家园。
课件工具
08
板书设计
4.我们生存的家园
地球的独特性:提供空间、环境、资源,是人类唯一家园
和谐相处:
乌镇:依河而建 因纽特人:冰砖建屋
哈尼族:森林 — 村寨 — 梯田 — 水系
实践:珍爱地球,从小事做起
让教学更有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量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下节课,再见!
www.21cnjy.com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围绕 “我们生存的家园” 展开,通过地球的独特性、离开地球的生存可能性分析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空间、环境和资源,同时人类需与自然和谐相处。教材注重从科学事实和人文案例两方面,建立学生对地球家园的珍视意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地球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地球作为人类唯一家园的不可替代性理解不深,且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案例感知不足。需通过数据、案例对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地球的独特价值,以及和谐共处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分析
道德素养:培养珍爱地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品质,树立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法治观念:无直接关联。 健全人格:形成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人格特质,提升环境认知和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增强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意识,主动践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
教学重点
认识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理解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生存条件。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地球的不可替代性,从内心认同并践行珍爱地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教具准备
希沃课件、地球与其他星球(月球、火星)对比表格卡片、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案例卡片(乌镇、因纽特人冰屋、哈尼族村寨)、“地球资源” 数据图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5 分钟) 教师活动:呈现教材中 “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 的问题,展示月球、火星与地球的温度、氧气、水对比表格,提问:“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月球和火星适合人类生存吗?为什么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学生活动:观察表格后自由发言,分析地球的独特性。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对比引发学生思考,引出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话题,激发探究兴趣,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地球的不可替代性。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环节一:认识地球 —— 人类的唯一家园(10 分钟)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地球为人类提供了什么?为什么它是我们的唯一家园?”,结合教材中 “提供空间、环境和资源” 等内容,引导学生总结。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阐述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发言,强调地球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随后发起希沃游戏 “星球生存大挑战”,将不同星球的生存条件(如地球、月球、火星)展示在希沃白板上,学生判断哪些星球适合人类生存,并说明理由,用时最短且理由充分的小组获胜。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游戏,深化对地球作为唯一家园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游戏,让学生明确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生存条件,认识到其不可替代性。 环节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10 分钟) 教师活动:呈现教材中乌镇、因纽特人冰屋、哈尼族村寨的案例卡片,提问:“这些地方的人们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开展希沃游戏比赛 “和谐相处案例大分析”,学生分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创意最佳的小组获胜。 学生活动:参与游戏,深入分析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做法,理解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和游戏竞赛,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进而反思自身行为,树立和谐共处的意识。 环节三:珍爱地球的实践意义(5 分钟) 教师活动:呈现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 的结论,提问:“我们为什么要珍爱地球?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并发言,分享珍爱地球的原因和自身可践行的行动。 设计意图:将认知转化为实践意识,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践行珍爱地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
三、课堂练习 四、作业练习(7 分钟) 选择题 下列星球中适合人类生存的是( ) A. 月球 B. 火星 C. 地球 D. 以上都适合 答案:C 地球为人类提供了( ) A. 空间、环境和资源 B. 只有空间 C. 只有资源 D. 什么都没有 答案:A 下列属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 A. 乱砍滥伐森林 B. 乌镇依河而建 C. 随意排放污水 D. 过度开采矿产 答案:B 判断题 地球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还有其他星球可以移居。( ) 答案:× 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珍爱地球。( ) 答案:√ 乌镇依河而建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 答案:√ 教师活动:利用希沃游戏功能,将作业题设置为 “地球家园知识竞赛”,学生分组答题,统计分数,颁发 “地球小卫士” 虚拟奖章。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化作业巩固学生对地球家园的认知,提升学习趣味性和参与度。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唯一的生存家园,它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环境和资源。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珍爱地球。希望大家从现在起,做地球的小卫士,保护我们的家园。
板书设计
我们生存的家园 地球的独特性:提供空间、环境、资源,是人类唯一家园 和谐相处: 乌镇:依河而建 因纽特人:冰砖建屋 哈尼族:森林 — 村寨 — 梯田 — 水系 实践:珍爱地球,从小事做起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数据对比、案例分析和游戏竞赛,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唯一家园,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学生在 “星球生存挑战” 和 “案例分析” 活动中参与度较高,对地球家园的认知较为深入。但在引导学生将珍爱地球的意识转化为长期行为习惯方面,还需在后续教学中通过 “地球保护” 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护绿)进一步强化,同时可结合时事新闻,让学生了解地球环境的现状,增强保护的紧迫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