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稽阳多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信息技术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稽阳多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信息技术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
1.某校建设了食堂智能就餐系统。每个餐盘内置RFID芯片,师生就餐时选择菜品并放在餐盘中,收费时智能终端识别菜品,师生刷卡或刷脸支付费用。通过后台消费大数据分析,食堂会根据消费情况调整菜品,最大程度满足师生的需求。下列关于食堂就餐系统中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个学年的数据没有使用价值 B.就餐系统中的数据都以数字的形式存在
C.该系统数据量较传统就餐模式有所增长 D.一般抽取部分数据做后台分析
2.某校建设了食堂智能就餐系统。每个餐盘内置RFID芯片,师生就餐时选择菜品并放在餐盘中,收费时智能终端识别菜品,师生刷卡或刷脸支付费用。通过后台消费大数据分析,食堂会根据消费情况调整菜品,最大程度满足师生的需求。关于该系统的信息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餐卡规定必须实名登记 B.在大屏幕展示本周消费最多的同学名单
C.家长可远程在家查看全班同学的消费情况 D.该系统服务器供大家开放使用
3.某校建设了食堂智能就餐系统。每个餐盘内置RFID芯片,师生就餐时选择菜品并放在餐盘中,收费时智能终端识别菜品,师生刷卡或刷脸支付费用。通过后台消费大数据分析,食堂会根据消费情况调整菜品,最大程度满足师生的需求。为了提升收费人脸识别系统的准确率,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增大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 B.提升识别所用电脑的运行速度
C.增加摄像头的数量 D.优化识别算法模型后再投入使用
4.某校建设了食堂智能就餐系统。每个餐盘内置RFID芯片,师生就餐时选择菜品并放在餐盘中,收费时智能终端识别菜品,师生刷卡或刷脸支付费用。通过后台消费大数据分析,食堂会根据消费情况调整菜品,最大程度满足师生的需求。下列关于该系统数据管理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使用Excel表格存储学生信息并转为数据库数据
B.把就餐卡的消费数据存在U盘
C.相关软件从网络下载后先进行数据校验再安装使用
D.将墙上的餐厅管理条例拍摄为图像,再用OCR技术识别为文本保存
5.某校建设了食堂智能就餐系统。每个餐盘内置RFID芯片,师生就餐时选择菜品并放在餐盘中,收费时智能终端识别菜品,师生刷卡或刷脸支付费用。通过后台消费大数据分析,食堂会根据消费情况调整菜品,最大程度满足师生的需求。关于该系统功能与硬件设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系统的用户不包括食堂工作人员 B.断电导致系统瘫痪说明系统自身有安全隐患
C.餐费结算只在智能终端独立完成 D.该系统的输入设备有餐卡、键盘、鼠标等
6.某校建设了食堂智能就餐系统。每个餐盘内置RFID芯片,师生就餐时选择菜品并放在餐盘中,收费时智能终端识别菜品,师生刷卡或刷脸支付费用。通过后台消费大数据分析,食堂会根据消费情况调整菜品,最大程度满足师生的需求。关于该系统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系统网络具有数据通信功能,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B.餐卡与智能终端的通信属于4G技术应用
C.该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由传输介质和多个网络互联设备组成
D.该系统只在校园内使用,不需要网络协议的支持
7.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若输入n的值为63,则输图出s的值不可能是( )
A.67 B.77 C.1171 D.111111
8.有一颗深度为4的二叉树,已知其根节点左侧的节点总数比右侧的节点总数多1,则关于该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肯定是一棵完全二叉树 B.根节点右侧可能只有1个节点
C.可能共有16个节点 D.可能共有7个叶子节点
9.栈s的初始状态为空,经过一系列入栈、出栈操作后。元素的入栈顺序为a,b,c,d,e,f,g,出栈顺序为b,e,d,c,f,a,g,则栈s的容量至少是( )
A.2 B.3 C.4 D.5
10.定义如下函数:
def f(n):
if n==1:
return1
if n % 2=1:
return f(n-1)
else:
return n-2*f(n//2)
执行语句k=f(11)后,k的值为( )
A.0 B.2 C.4 D.8
11.用python程序处理字符串,程序如下:
s="info-Tec"
st=[];key=1
for c in s:
if"a"<=c<="z": #st.append(h)给列表st增加一个元素h
st.append(chr((ord(c)-ord("a")+key)%26+ord("a")))
else:
st.pop()#st.pop()删除st的最后一个元素
key=key%3+1
while len(st)!=0:
print(st.pop(),end="")
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A.effd B.hpfe C.efpj D.fgpipj
12.用链表实现数组的升序排序,Python程序如下:
#生成无序数组,元素如[3,-1],分别表示数值和指针(指针初值均为-1),代码略
head=0
for i in range(1,len(a)):
q=head
p=a[head][1]
if a[head][0]>a[i][0]:
a[i][1]=head
head=i
else:
a[q][1]=i;a[i][1]=p
方框处应填入的代码是( )
A. while p!=-1 and a[p][0]C. while p!=-1 and a[q][0]A.A B.B C.C D.D
二、操作题
13.有两个内部都已经升序排列的数组n1和n2。现要找出一条得分最高的路径。选择两数组最小数作为起点,若遇到共同元素,可以从当前数组切换到另一个数组继续遍历(重复元素只计算一次得分)。现需找出所有可能路径中的最高总得分。
如下所示,最大得分为30,该路径为[2,3,6,8,11]
(1)若n1=[1,3,5,7,9,11,13],n2=[3,6,7,8,11,15],则可能路径中最高总得分为 ;
(2)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输入数组nl、n2的值,代码略
s1,s2,i,j=0,0,0,0
while i if n1[i] < n2[j]:
sl+=nl[i]

elif n1[i]>n2[j]:
s2+=n2[j];j+=1
else:#遇到共同元素
if :
sl=sl+nl[i];s2=s1
else:
s2=s2+n2[j];s1=s2
i+=1;j+=1
while :
if i < len(nl):
sl+=n1[i];i+=1
else:
s2+=n2[j];j+=1
print('最大得分为",max(s1,s2))#函数max可求得所有参数中的最大值
14.某校发起了激情早读活动。该校建设了覆盖每个班级的音量监测系统,智能终端通过有线通信方式连接服务器,并在教室大屏幕实时反馈音量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系统中的执行器是 (单选,填字母:A.话筒/B.教室屏幕/C.智能终端)。
(2)在早读过程中,其他班正常,只有二(1)班的大屏幕音量提示一直没有变化维持在最低级。以下故障与该现象无关的是 (单选,填字母)。
A.该班音量传感器故障 B.该班智能终端与服务器连接故障 C.服务器硬件故障
(3)下列关于该系统设计与搭建的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填字母)。
A.整理数据时应删除数值相同的多条记录
B.智能终端可临时存储音量数据
C.可以基于Flask Web框架编写智能终端程序
D.系统在搭建完成后需进行软硬件测试
(4)该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一(10)班反映监测结果比实际音量要低,若无法更换硬件设备,请你想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30字以内) 。
(5)通过整理某日5个时刻的数据制作了表格,部分数据如图a所示。并利用表中数据编程绘制了如图b所示各年级早读音量前三名的柱形图。
图a 图b
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程序如下:
#导入模块,解决中文乱码,代码略
df-pd.read_excel(早读音量监测表.xlsx) #导入Excel文件
df["平均音量"]=0*len(df)#新增“平均音量”列
s=["6:20","6:25","6:30","6:35","6:40"]
for i in df.index:
t=0
for j in range(5):
t+=df.at[i,s[j]]
df.at[i,"平均音量"]=t/5

#设置绘图参数,显示如图b所示的柱形图,代码略
方框中应填入的语句依次为 (单选,填字母)。
①df2=df2.head(3)
②df=df.sort_values("平均音量",ascending-False)
③df2=df.groupby("年级",as_index=False)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6)观察图a和图b,回答下列问题。
①高二早读音量第3名的班级的是 (填班级名称)
②把一(6)班6:40的音量更改为90,运行后图表是否会发生变化? (选填:会/不会)
15.小棋同学设计了一个模拟跳棋的算法。在一个矩形区域内,有若干棋子,初始位置在0-1行,要移动到完成线之后(完成线在5-6行之间)。规定棋子一次移动可以连续跳跃或爬1格(落点必须为空),方向只能纵向前进。其中2-5行有若干固定障碍物。当跳跃时,其他棋子和障碍物均可做为支撑点跳跃到对称位置,但中间不能有其他障碍物或棋子。若移动后落点在完成线后,统一设置落点为6行且忽略落点是否为空。每颗棋子有唯一编号,跳跃时选择能跳最远距离的棋子行棋(距离相同则选择编号最小的棋子),爬动时则选择编号最小的可爬动棋子,直到全部棋子移动完成。
例:如图所示,3号棋子一次移动经(3,2)后继续跳到(7,2),因(7,2)在完成线后,故实际最后落点是(6,2),一次完成移动。
实现上述算法的python程序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根据规则3号棋子共需要移动几次,才能移动到(6,1) ;
(2)函数jump的功能是判断now位置棋子是否可跳跃,now位置为棋子坐标,如3号棋子图中位置[1,1],划线处应填入的代码是 ;
def jump(qp,now):
t1=now[0]+1;t2=now[1];t=1
while tl<6:
if qp[t1][t2]==0:
t1+=1;t+=1
else:#找到支撑点
if tl+t>5:
last=6
else:
last=_________
for i in range(t1+1,last+1):
if qp[i][t2]>0:#路上有第二个障碍物
return 0
else:
return min(2*t,last-now[0])#返回实际跳跃距离 return 0
(3)实现算法的主要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使程序完整。
def find(qp,t):
#寻找编号为t的棋子,返回坐标如[2,3]或False,代码略
def findmove(qp,t):
#寻找编号最小的可爬行棋子,返回坐标如[2,3],代码略
#生成8行4列棋盘数组qp,4颗棋子编号1-4,障碍物编号9,代码略
c=0
while c<4:
max=0
for i in range(4):#遍历所有的棋子,找到能走最多路的棋子并行棋
now=find(qp,i+1)
if now!=False:
t=jump(qp,now)
tmp=
while t>0:
tmp=[tmp[0]+t,tmp[1]]
t=jump(qp,tmp)
if tmp[0]-now[0]>max:
n2=now
max=tmp[0]-now[0];maxi=i+1
if max==0:#所有未完成棋子均不能跳跃,选择一颗棋子爬动一格
t=findmove(qp)
i=t[0];j=t[1]

print(qp[i+1][j],"号",i,j,"->",i+1,j)
qp[i][i]=0
if i==5:
c+=1
else:
qp[n2[0]][n2[1]]=0
=maxi
if n2[0]+max>5:
c+=1
print("所有棋子均已进入目标区域,游戏结束")
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D
6.C
7.A
8.D
9.C
10.B
11.C
12.A
13. 52 i+=1 sl>s2 i14. B C BD 调整话筒位置或人工设置一个纠正值 B 二(9) 不会
15. 2 t1+t now qp[i+1][j]=qp[i][j] qp[n2[0]+max][n2[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