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学案(含答案) 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青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四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学案(含答案) 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青海)

资源简介

专题四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题组一 真题挑战
考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
1.(2025·西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备注:本题三则材料均根据姜振寰著《西方科技史通识课》和其他资料综合摘编)
材料一:历史上主导技术更迭的因素
因素 古代 近代 现代
材料 石器加工、金属冶炼 铁及其合金、化石能源 人工合成新材料、地球存在的各类元素
动力 人力、畜力、自然力 蒸汽动力、电力(煤电) 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能、核能
控制 人工控制 机械控制、机电控制 信息控制(电子计算机、微电子、人工智能)
(1)结合所学,在材料一表格中三种因素促进下,世界从“古代—近代—现代”依次发生了怎样的社会转型?
材料二:英国机械发明情况
发明家 身份 发明及时间 影响
约翰·凯伊 机械师和织布工 飞梭(1733) 引起纺织业变革
哈格里夫斯 木匠兼织布工 珍妮机(多轴纺纱机,1765) 提高纺纱效率
纽可门 铁匠 大气压蒸汽抽水机(18世纪初) 提高采矿效率
瓦特 徒工、仪器制造师 双向送气旋转式蒸汽机(1784) 为工厂提供万能动力机械
加勒特 农具制造商 可伸缩的金属播撒管(19世纪中叶) 促进作物种植机械化
惠特沃斯 工匠 提出螺纹标准并将标准化和精度引入机器制造业(19世纪中叶) 促进了机床工业和产品质量的标准化
(2)结合所学,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用“新技术发明离不开发明者的……”的句式概括。
材料三:18世纪的许多发明家都遭遇过这样的命运:发明珍妮机的哈格里夫斯因住所被人捣毁而被迫迁居诺丁汉,发明水力织布机的卡特赖特的工厂因织布工反对机械生产、破坏设备而倒闭。因为他们的发明使纺纱、织布效率大大增加而导致工厂用工量减少、工人收入下降。当今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催生了消费网付、商品网购、教育网课、医疗网诊、物流网联、服务网办、终端控制、无人机和机器人辅助生产服务等新业态和新就业,同时也使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种养殖业及其从业人员面临极大的挑战。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历史和现实中汲取智慧,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写2条你的看法。
2.(2023·青海节选)材料中人们为什么用爱迪生的名字来给城市命名?爱迪生的发明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这是一座用人名来命名的城市,它叫爱迪生市。今天这个城市平静而又安详,19世纪70年代末,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正是在这里开创了一个时代。
——《大国崛起》
3.(2022·青海节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列举表格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任意一位发明家的一项成就。
材料:
发明家 职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 哈格里夫斯 工人
瓦特
斯蒂芬森
第二次工业革命 法拉第 科学家/工程师
戴姆勒
诺贝尔
考点2 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化
4.(2024·青海节选)【探究近代科技变革】第二组同学以史料卡片形式呈现了学习成果。
主题一 蒸汽时代 主题二 电气时代
资料一: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 资料二:到19世纪70年代,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请你根据史料卡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科技变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考点3 近代科学文化
5.(2022·青海改编)历史上打破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伟大革命的著作是( )
A.《天工开物》 B.《物种起源》
C.《农政全书》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6.(2021·青海)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如《高老头》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对“拜金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部文学作品的作者是( )
A.巴尔扎克 B.伏尔泰 C.列夫·托尔斯泰 D.卢梭
题组二 模拟训练
1.(2025·宁夏银川三模)19世纪的欧美大学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源头,科学家们在大学实验室中刻苦研究,反复实践,在电磁学、化学和热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被不断转化为生产技术,体现了( )
A.大工厂制度开始取代手工工场 B.生产与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
C.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计算机网络渗透到社会生活
2.(2025·甘肃礼县一模)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电话进一步普及,电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发电站广泛建立,电风扇、电动缝纫机、电焊机也走进人们的生活。材料表明人类社会进入了( )
A.青铜时代 B.铁器时代 C.蒸汽时代 D.电气时代
3.(2025·江苏连云港)1891—1913年,德国电气工业总产值增加了28倍。1900年,美国汽车年产量不到4 000辆,到1914年猛增至56万辆以上。导致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殖民者的掠夺 D.“新经济”的成功实施
4.(2025·四川南充)煤不仅能生产焦炭和煤气,还能产生煤焦油,而煤焦油中藏着真正的宝贝:数百种染料、阿司匹林、消毒剂、香水、烈性炸药等。这些宝贝的出现是由于( )
A.蒸汽机的改良 B.电力广泛应用
C.化学工业建立 D.内燃机的发明
5.(2025·青海西宁二模)1750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比16%,农村人口占比84%;1851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占比分别为54%、46%;1870年分别为70%、30%。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 B.生态环境的改善
C.居民饮食结构的完善 D.工业革命的推动
6.(2025·广东饶平二模)据统计,在1870年到1910年间,英国制造业每小时所需劳动力从150人减少到80人;每台机器所需劳动力从500人减少到200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思想解放的推动 B.社会生活的变化
C.科学技术的发展 D.国家政策的调整
7.(2025·山东罗庄一模)19世纪中期,为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英国5—14岁儿童的入学率从1855年的11%提高至1902年的近74%。法国5—14岁儿童的入学率从1850年的52%提升至1901年的86%。此材料意在说明工业革命推动( )
A.大众教育普及 B.科学技术进步
C.城市人口增长 D.教育水平提高
8.(2024·河南)19世纪中后期,美国、德国等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后,纷纷加入国际竞争,打破了英国一国独大的局面。这表明该时期( )
A.全球贸易发展迅速 B.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C.欧洲丧失优势地位 D.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9.[跨学科·物理](2025·四川自贡)17世纪的科学巨匠牛顿,通过研究发现宇宙间所有物体,无论是巨大的星体,还是微小的尘粒,都是相互吸引的。与此相关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 B.生物进化论
C.钋和镭的发现 D.电磁感应现象
10.(2025·吉林)提出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著作是( )
A.《哈姆雷特》 B.《物种起源》 C.《高老头》 D.《复活》
11.[大单元](2025·内蒙古)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比他稍晚一些,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描绘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两者共同之处在于( )
A.批判现实黑暗 B.赞美人性至上
C.抨击宗教神学 D.追求浪漫生活
12.请你从表格中任选两个及以上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不少于150字)
时间 历史事件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19世纪初 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工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1825年 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在铁路上试车成功,这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1866年 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第一部发电机
1870年 以后 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885年 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汽车
1903年 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1913年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专题四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题组一 真题挑战
考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
1.(2025·西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备注:本题三则材料均根据姜振寰著《西方科技史通识课》和其他资料综合摘编)
材料一:历史上主导技术更迭的因素
因素 古代 近代 现代
材料 石器加工、金属冶炼 铁及其合金、化石能源 人工合成新材料、地球存在的各类元素
动力 人力、畜力、自然力 蒸汽动力、电力(煤电) 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能、核能
控制 人工控制 机械控制、机电控制 信息控制(电子计算机、微电子、人工智能)
(1)结合所学,在材料一表格中三种因素促进下,世界从“古代—近代—现代”依次发生了怎样的社会转型?
古代以农业社会为主,依赖人力、畜力和简单工具,生产力水平较低。近代的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蒸汽机、电力等动力技术革新,机械化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大幅提升。现代的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成为核心生产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全球联系日益紧密。
材料二:英国机械发明情况
发明家 身份 发明及时间 影响
约翰·凯伊 机械师和织布工 飞梭(1733) 引起纺织业变革
哈格里夫斯 木匠兼织布工 珍妮机(多轴纺纱机,1765) 提高纺纱效率
纽可门 铁匠 大气压蒸汽抽水机(18世纪初) 提高采矿效率
瓦特 徒工、仪器制造师 双向送气旋转式蒸汽机(1784) 为工厂提供万能动力机械
加勒特 农具制造商 可伸缩的金属播撒管(19世纪中叶) 促进作物种植机械化
惠特沃斯 工匠 提出螺纹标准并将标准化和精度引入机器制造业(19世纪中叶) 促进了机床工业和产品质量的标准化
(2)结合所学,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用“新技术发明离不开发明者的……”的句式概括。
新技术发明离不开发明者的生产实践经验与专业技能。
材料三:18世纪的许多发明家都遭遇过这样的命运:发明珍妮机的哈格里夫斯因住所被人捣毁而被迫迁居诺丁汉,发明水力织布机的卡特赖特的工厂因织布工反对机械生产、破坏设备而倒闭。因为他们的发明使纺纱、织布效率大大增加而导致工厂用工量减少、工人收入下降。当今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催生了消费网付、商品网购、教育网课、医疗网诊、物流网联、服务网办、终端控制、无人机和机器人辅助生产服务等新业态和新就业,同时也使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种养殖业及其从业人员面临极大的挑战。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历史和现实中汲取智慧,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写2条你的看法。
认识:技术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既会推动生产力飞跃,也会对传统行业与从业者造成冲击,应理性看待技术变革的必然性。应对: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开展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个人也需主动突破认知局限,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2.(2023·青海节选)材料中人们为什么用爱迪生的名字来给城市命名?爱迪生的发明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这是一座用人名来命名的城市,它叫爱迪生市。今天这个城市平静而又安详,19世纪70年代末,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正是在这里开创了一个时代。
——《大国崛起》
原因:爱迪生的发明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他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
3.(2022·青海节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列举表格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任意一位发明家的一项成就。
材料:
发明家 职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 哈格里夫斯 工人
瓦特
斯蒂芬森
第二次工业革命 法拉第 科学家/工程师
戴姆勒
诺贝尔
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把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成就: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考点2 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化
4.(2024·青海节选)【探究近代科技变革】第二组同学以史料卡片形式呈现了学习成果。
主题一 蒸汽时代 主题二 电气时代
资料一: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 资料二:到19世纪70年代,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请你根据史料卡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科技变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影响:拓宽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考点3 近代科学文化
5.(2022·青海改编)历史上打破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伟大革命的著作是(B)
A.《天工开物》 B.《物种起源》
C.《农政全书》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6.(2021·青海)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如《高老头》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对“拜金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部文学作品的作者是(A)
A.巴尔扎克 B.伏尔泰 C.列夫·托尔斯泰 D.卢梭
题组二 模拟训练
1.(2025·宁夏银川三模)19世纪的欧美大学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源头,科学家们在大学实验室中刻苦研究,反复实践,在电磁学、化学和热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被不断转化为生产技术,体现了(C)
A.大工厂制度开始取代手工工场 B.生产与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
C.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计算机网络渗透到社会生活
2.(2025·甘肃礼县一模)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电话进一步普及,电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发电站广泛建立,电风扇、电动缝纫机、电焊机也走进人们的生活。材料表明人类社会进入了(D)
A.青铜时代 B.铁器时代 C.蒸汽时代 D.电气时代
3.(2025·江苏连云港)1891—1913年,德国电气工业总产值增加了28倍。1900年,美国汽车年产量不到4 000辆,到1914年猛增至56万辆以上。导致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B)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殖民者的掠夺 D.“新经济”的成功实施
4.(2025·四川南充)煤不仅能生产焦炭和煤气,还能产生煤焦油,而煤焦油中藏着真正的宝贝:数百种染料、阿司匹林、消毒剂、香水、烈性炸药等。这些宝贝的出现是由于(C)
A.蒸汽机的改良 B.电力广泛应用
C.化学工业建立 D.内燃机的发明
5.(2025·青海西宁二模)1750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比16%,农村人口占比84%;1851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占比分别为54%、46%;1870年分别为70%、30%。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D)
A.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 B.生态环境的改善
C.居民饮食结构的完善 D.工业革命的推动
6.(2025·广东饶平二模)据统计,在1870年到1910年间,英国制造业每小时所需劳动力从150人减少到80人;每台机器所需劳动力从500人减少到200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
A.思想解放的推动 B.社会生活的变化
C.科学技术的发展 D.国家政策的调整
7.(2025·山东罗庄一模)19世纪中期,为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英国5—14岁儿童的入学率从1855年的11%提高至1902年的近74%。法国5—14岁儿童的入学率从1850年的52%提升至1901年的86%。此材料意在说明工业革命推动(A)
A.大众教育普及 B.科学技术进步
C.城市人口增长 D.教育水平提高
8.(2024·河南)19世纪中后期,美国、德国等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后,纷纷加入国际竞争,打破了英国一国独大的局面。这表明该时期(B)
A.全球贸易发展迅速 B.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C.欧洲丧失优势地位 D.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9.[跨学科·物理](2025·四川自贡)17世纪的科学巨匠牛顿,通过研究发现宇宙间所有物体,无论是巨大的星体,还是微小的尘粒,都是相互吸引的。与此相关的是(A)
A.万有引力定律 B.生物进化论
C.钋和镭的发现 D.电磁感应现象
10.(2025·吉林)提出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著作是(B)
A.《哈姆雷特》 B.《物种起源》 C.《高老头》 D.《复活》
11.[大单元](2025·内蒙古)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比他稍晚一些,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描绘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两者共同之处在于(A)
A.批判现实黑暗 B.赞美人性至上
C.抨击宗教神学 D.追求浪漫生活
12.请你从表格中任选两个及以上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不少于150字)
时间 历史事件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19世纪初 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工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1825年 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在铁路上试车成功,这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1866年 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第一部发电机
1870年 以后 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885年 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汽车
1903年 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1913年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观点: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论述: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了人类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在铁路上试车成功,这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加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市场和生产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1885年,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使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普通家庭的交通工具。
综上所述,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领域的变革,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使世界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