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学案(含答案) 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青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学案(含答案) 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青海)

资源简介

专题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题组一 真题挑战
考点1 西安事变
1.(2021·青海)1936年在《张、杨对时局宣言》中提到“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学良等涕泣进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该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是(B)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考点2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
2.(2022·西宁)1938年4月,蒋介石在台儿庄战役大捷后的电报中提到:“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胜利。”台儿庄战役(C)
A.打破了日军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 B.彻底粉碎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C.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D.揭开了国共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3.(2023·西宁)“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八路军对敌占交通线和日伪据点进行大规模的反击作战,参战兵力共105个团,还有许多游击队和民兵参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材料描述的是(D)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考点3 全民族抗战
4.(2024·青海)歌曲是一代人的历史记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歌曲旨在(D)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打倒军阀 D.抗日救亡
考点4 中共七大
5.(2021·青海节选)在材料会议上把什么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肩负的革命任务是什么?
材料:
中共七大会场
理论:毛泽东思想。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考点5 抗日战争的胜利
6.(2025·青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部分重大历史事件示意图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处的历史事件名称。
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结合所学,选用材料一中的史实并说明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史实并说明: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 的信心;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 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材料三:80年前,包括中国、苏联在内的全世界正义力量同仇敌忾、英勇战斗,并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势力。……8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发展振兴的同行者、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摘自习近平《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俄罗斯报》,2025年5月7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举一例“全世界正义力量同仇敌忾”的史实,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做好“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
史实: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做法:铭记历史,将历史教训转化为维护和平的行动自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合作中推动公平正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发挥自身优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合理、公正的发展支持,助力国际社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繁荣,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世界各国人民,夯实国际公平正义的经济基础。
7.(2025·西宁)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标识中的光辉、长城、橄榄枝中任选其一作为“题眼”(也可自拟“题眼”),围绕“题眼”自拟一个小论题,列出史事并加以论述。(要求:①按“题眼[光辉/长城/橄榄枝……]——论题:__________________”格式写出“题眼”和论题,论题格式规范、观点贴题;②紧扣“题眼”和论题,准确列出至少2个相关史事;③论述紧扣“题眼”、论题和史事,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
2014年2月,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确立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25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标识中的历史元素,从上到下依次为光辉、长城、数字“80”、时间“1945—2025”和橄榄枝(如右图)。
题眼[光辉]——论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铸就中华民族复兴的光辉篇章。
论述:“光辉”象征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辉煌成就,更代表着这场胜利为中华民族带来的精神荣光与复兴希望。从正面战场来看,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让“抗战必胜”的信念成为照亮黑暗的第一道光辉。从敌后战场来看,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的胜利,让民族抗争的光辉愈发鲜明。1945年,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这场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战争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8.(2024·西宁节选)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并指出中国人民能创造“奇迹”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册)》
标志:七七事变。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题组二 模拟训练
1.[跨学科·音乐](2024·甘肃兰州)歌曲《长城谣》唱道:“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自从大难平地起……骨肉离散父母丧……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据此判断,“大难平地起”指的是(A)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七七事变
2.[情境化](2025·广东梅州一模)同学们根据某个历史事件编制了一部情景剧,剧目包括“风云骤起:民族危机下的暗流涌动”“兵谏临潼:爱国将领的果敢抉择”“和平解决:危机到转机的伟大转折”。据此判断,该情景剧演绎的是(C)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3.(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维护团结抗战大局。这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D)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4.(2025·四川夹江一模)中共中央曾在一份通电中,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中央的这份通电最有可能发表于(A)
A.七七事变后 B.五四运动期间
C.淞沪会战后 D.平津战役期间
5.(2024·山东东营)下列关于中国军队抗战的表述,对应正确的是(B)
A.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武汉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第三次长沙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
6.(2025·黑龙江建华三模)1937年9月,中国军队取得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时任八路军旅长的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意义是无穷的。”该胜利指的是(A)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7.[跨学科·音乐](2025·云南)1939年创作的一首陕西民歌唱道:“大脚参加自卫军,小脚参加慰劳队,男男女女都工作,生产劳动是第一。”这首民歌主要反映了(C)
A.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方式多样 B.农民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根据地把抗日与生产相结合 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8.(2025·青海海东一模)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承担了八路军的大部分重伤病员的医疗任务,还安置退伍残废军人1.5万余人,优待抗日军人家属8万余人,使前方将士无后顾之忧。这反映了(D)
A.全民族抗战爆发 B.八路军是抗战主力
C.正面战场的艰辛 D.敌后军民团结抗战
9.[跨学科·音乐](2025·四川自贡)红色歌曲唱响时代强音。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创作的《长城谣》中唱道:大家拼命保家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该歌词体现出(C)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国民革命高潮的出现
C.全民族抗战意识高涨 D.抗战反攻阶段的到来
10.(2025·江苏盐城三模)1945年,七百多名代表聚集延安,商讨中国的前途命运。这场历时50天的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指引中华民族由战乱积弱,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该会议是(D)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1.(2025·甘肃兰州)毛泽东说:“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斯大林曾言:“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避免两线作战。”这些论断一致认为中国抗战(A)
A.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B.助推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
C.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D.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2.(2025·智慧原创)某校八年级同学以“抗日战争”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摒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光明日报》:《抗战时期的民族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的原因,并概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材料二:抗日战争时期,青海军民通过报刊、剧社等形式广泛宣传,增强团结抗战意识。同时,组建以多民族为主体的抗日骑兵师,如马彪部在中原一带英勇抗战,赢得“恶战马彪”之名。青海人民节衣缩食,捐钱捐物,支援前线,还输送大批青年参军。西宁各校成立抗日宣传队,各界成立抗日团体,喊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口号,共同支援抗战。
(2)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军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
贡献: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增强民族团结和抗战意识;组建抗日部队,在战场上英勇奋战,打击日寇;广泛动员民众,捐钱捐物支援前线,输送青年参军,为抗战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材料三: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的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并谈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弘扬抗日精神。
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做法:我们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铭记历史,学习抗战历史,了解先烈事迹,珍惜今日和平生活,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弘扬团结精神,反对分裂;面对困难时保持顽强意志,勇于担当,传承 “血战到底”的抗争精神;践行和平理念,反对战争;立足当下,砥砺前行。专题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题组一 真题挑战
考点1 西安事变
1.(2021·青海)1936年在《张、杨对时局宣言》中提到“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学良等涕泣进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该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考点2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
2.(2022·西宁)1938年4月,蒋介石在台儿庄战役大捷后的电报中提到:“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胜利。”台儿庄战役( )
A.打破了日军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 B.彻底粉碎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C.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D.揭开了国共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3.(2023·西宁)“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八路军对敌占交通线和日伪据点进行大规模的反击作战,参战兵力共105个团,还有许多游击队和民兵参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材料描述的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考点3 全民族抗战
4.(2024·青海)歌曲是一代人的历史记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歌曲旨在(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打倒军阀 D.抗日救亡
考点4 中共七大
5.(2021·青海节选)在材料会议上把什么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肩负的革命任务是什么?
材料:
中共七大会场
考点5 抗日战争的胜利
6.(2025·青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部分重大历史事件示意图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处的历史事件名称。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结合所学,选用材料一中的史实并说明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材料三:80年前,包括中国、苏联在内的全世界正义力量同仇敌忾、英勇战斗,并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势力。……8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发展振兴的同行者、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摘自习近平《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俄罗斯报》,2025年5月7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举一例“全世界正义力量同仇敌忾”的史实,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做好“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
7.(2025·西宁)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标识中的光辉、长城、橄榄枝中任选其一作为“题眼”(也可自拟“题眼”),围绕“题眼”自拟一个小论题,列出史事并加以论述。(要求:①按“题眼[光辉/长城/橄榄枝……]——论题:__________________”格式写出“题眼”和论题,论题格式规范、观点贴题;②紧扣“题眼”和论题,准确列出至少2个相关史事;③论述紧扣“题眼”、论题和史事,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
2014年2月,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确立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25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标识中的历史元素,从上到下依次为光辉、长城、数字“80”、时间“1945—2025”和橄榄枝(如右图)。
8.(2024·西宁节选)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并指出中国人民能创造“奇迹”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册)》
题组二 模拟训练
1.[跨学科·音乐](2024·甘肃兰州)歌曲《长城谣》唱道:“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自从大难平地起……骨肉离散父母丧……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据此判断,“大难平地起”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七七事变
2.[情境化](2025·广东梅州一模)同学们根据某个历史事件编制了一部情景剧,剧目包括“风云骤起:民族危机下的暗流涌动”“兵谏临潼:爱国将领的果敢抉择”“和平解决:危机到转机的伟大转折”。据此判断,该情景剧演绎的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3.(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维护团结抗战大局。这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4.(2025·四川夹江一模)中共中央曾在一份通电中,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中央的这份通电最有可能发表于( )
A.七七事变后 B.五四运动期间
C.淞沪会战后 D.平津战役期间
5.(2024·山东东营)下列关于中国军队抗战的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
A.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武汉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第三次长沙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
6.(2025·黑龙江建华三模)1937年9月,中国军队取得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时任八路军旅长的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意义是无穷的。”该胜利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7.[跨学科·音乐](2025·云南)1939年创作的一首陕西民歌唱道:“大脚参加自卫军,小脚参加慰劳队,男男女女都工作,生产劳动是第一。”这首民歌主要反映了( )
A.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方式多样 B.农民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根据地把抗日与生产相结合 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8.(2025·青海海东一模)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承担了八路军的大部分重伤病员的医疗任务,还安置退伍残废军人1.5万余人,优待抗日军人家属8万余人,使前方将士无后顾之忧。这反映了( )
A.全民族抗战爆发 B.八路军是抗战主力
C.正面战场的艰辛 D.敌后军民团结抗战
9.[跨学科·音乐](2025·四川自贡)红色歌曲唱响时代强音。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创作的《长城谣》中唱道:大家拼命保家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该歌词体现出( )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国民革命高潮的出现
C.全民族抗战意识高涨 D.抗战反攻阶段的到来
10.(2025·江苏盐城三模)1945年,七百多名代表聚集延安,商讨中国的前途命运。这场历时50天的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指引中华民族由战乱积弱,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该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1.(2025·甘肃兰州)毛泽东说:“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斯大林曾言:“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避免两线作战。”这些论断一致认为中国抗战( )
A.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B.助推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
C.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D.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2.(2025·智慧原创)某校八年级同学以“抗日战争”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摒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光明日报》:《抗战时期的民族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的原因,并概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材料二:抗日战争时期,青海军民通过报刊、剧社等形式广泛宣传,增强团结抗战意识。同时,组建以多民族为主体的抗日骑兵师,如马彪部在中原一带英勇抗战,赢得“恶战马彪”之名。青海人民节衣缩食,捐钱捐物,支援前线,还输送大批青年参军。西宁各校成立抗日宣传队,各界成立抗日团体,喊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口号,共同支援抗战。
(2)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军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
材料三: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的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并谈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弘扬抗日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