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学案(含答案) 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青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一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学案(含答案) 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青海)

资源简介

二、中国近代史
专题一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题组一 真题挑战
考点1 大规模侵华战争
1.(2024·青海)某同学准备撰写题为“我心中的甲午战争英雄”历史小论文,可以参考的史实是( )
A.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B.1875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C.1894年邓世昌奋勇杀敌 D.1950年彭德怀抗美援朝
2.(2024·西宁)美俄在此次战争中以调停人的面目出现,攫取了大量权益,尤其是俄国乘机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此次战争(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2023·西宁)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期间组建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21·西宁)“中日两国同于七月初一宣战,(甲午)八月十八两国海军在高丽西北鸭绿江口相遇。那一次的海军之战是中华民族……最要紧的一个战争。”此次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宝贵 D.邓世昌
考点2 不平等条约
5.(2023·青海)该条约于1842年8月在南京签订,“是(西方列强)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2025·西宁)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此后,清朝海关被英国控制,进口货物只抽5%的税率,中国成为世界上税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这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A.破坏了中国完整的司法主权     B.侵害了领土完整和领海主权
C.冲击了民族工业和自然经济     D.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系
7.(2022·西宁)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2022·青海)晚清时期的外交机构经历了从五口通商大臣到总理衙门,再到外务部的变迁,是社会急剧变化的缩影。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的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
A.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9.(2021·青海)学习历史可以知往鉴今。1901年,当丧权辱国的某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条约是( )
A.《瑷珲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3 边疆危机
10.(2025·西宁)19世纪70年代,西北出现边疆危机,左宗棠受命收复新疆。他以国为重,自费采购新式武器运往前线。墓志铭上只写了“养廉不肥家,事国无私情”十个字。这体现了他( )
A.锐意改革富国强兵的勇气 B.清廉无私护国安邦的担当
C.投身洋务发展工业的实践 D.敢于创新引领风尚的作为
考点4 近代化探索
11.(2022·西宁)19世纪六七十年代,热心“洋务”的李鸿章兴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李鸿章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A.重整武备抵御外敌入侵 B.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统治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12.(2024·西宁)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1 300多名举人联合上书光绪帝,请求“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 )
A.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D.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题组二 模拟训练
1.(2025·湖北)下图是1839年林则徐给道光帝的一道奏折,道光帝在奏后朱批:“可称大快人心一事。”这“一事”指的是(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镇南关大捷
2.(2025·四川南充)1843—1853年,广州港生丝出口量从1 430担增加到3 662担,而上海生丝出口量则从零增加到46 655担。这缘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天津条约》
3.(2025·安徽淮上三模)战争的结果使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与主权,西方国家利用开辟到内地的通商口岸与世界少有的低税率,大量倾销其商品;教会势力在华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4.(2024·河南)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 )
A.维护了国家权益         B.创新了斗争方式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
5.(2025·广东广州)1887年,某刊物发表了《中国先睡后醒》一文,该文作者认为中国现在已有醒来的迹象,如展开海防建设,开办新的海军陆军,开工兴建铁路等。该作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闭关政策的实施
C.君主立宪的推行 D.清朝统治的覆灭
6.(2025·山东烟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处境和维持清王朝封建统治政权,一批当权官僚出面主持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自强”“求富”运动。该“运动”( )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D.使中国陷入到军阀割据纷争之中
7.(2025·江苏连云港)中法战争爆发后,业已退职的老将被清政府起用,参与抗法。他率清军于1885年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这员“老将”是( )
A.葛云飞 B.冯子材 C.左宗棠 D.聂士成
8.(2025·云南)1895年台湾人民在台北鸣锣罢市抗议清政府,并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该事件发生的背景是清政府签订(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9.(2025·陕西)刘古愚是近代陕西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办学校、出书报,认为只有行君主立宪之法,中国才能走上强国之路。这说明以刘古愚为代表的维新人士主张(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变法图强 D.民主共和
10.(2025·四川北川一模)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说:“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这一言论是基于( )
A.三元里抗英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1.[大单元](2025·吉林)梳理线索是学史方法之一。针对下列内容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B.各阶层人民的抗争
C.清朝统治的彻底终结 D.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12.(2025·江苏建邺一模)“在20世纪最初十年中,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压迫清朝政府让予铁路权益,已经无须动用炮舰了,只需它们的外交官作一吆喝,清朝政府就唯命是从。”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2025·智慧原创)某校八年级同学以“中国近代的抗争与探索”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虎门销烟浮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事件的领导者,并概述图1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并不是事前预料到各地需要而定一个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强运动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谈谈你对“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三:甲午战争后,国人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一时间,“知与不知,莫不争言变法”。维新派则看得更远,走得更快,他们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并用史实说明维新派为推动“制度变革”所做的努力。二、中国近代史
专题一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题组一 真题挑战
考点1 大规模侵华战争
1.(2024·青海)某同学准备撰写题为“我心中的甲午战争英雄”历史小论文,可以参考的史实是(C)
A.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B.1875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C.1894年邓世昌奋勇杀敌 D.1950年彭德怀抗美援朝
2.(2024·西宁)美俄在此次战争中以调停人的面目出现,攫取了大量权益,尤其是俄国乘机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此次战争(B)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2023·西宁)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期间组建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C)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21·西宁)“中日两国同于七月初一宣战,(甲午)八月十八两国海军在高丽西北鸭绿江口相遇。那一次的海军之战是中华民族……最要紧的一个战争。”此次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是(D)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宝贵 D.邓世昌
考点2 不平等条约
5.(2023·青海)该条约于1842年8月在南京签订,“是(西方列强)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该条约是(A)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2025·西宁)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此后,清朝海关被英国控制,进口货物只抽5%的税率,中国成为世界上税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这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C)
A.破坏了中国完整的司法主权     B.侵害了领土完整和领海主权
C.冲击了民族工业和自然经济     D.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系
7.(2022·西宁)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2022·青海)晚清时期的外交机构经历了从五口通商大臣到总理衙门,再到外务部的变迁,是社会急剧变化的缩影。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的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是(D)
A.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9.(2021·青海)学习历史可以知往鉴今。1901年,当丧权辱国的某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条约是(D)
A.《瑷珲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3 边疆危机
10.(2025·西宁)19世纪70年代,西北出现边疆危机,左宗棠受命收复新疆。他以国为重,自费采购新式武器运往前线。墓志铭上只写了“养廉不肥家,事国无私情”十个字。这体现了他(B)
A.锐意改革富国强兵的勇气 B.清廉无私护国安邦的担当
C.投身洋务发展工业的实践 D.敢于创新引领风尚的作为
考点4 近代化探索
11.(2022·西宁)19世纪六七十年代,热心“洋务”的李鸿章兴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李鸿章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B)
A.重整武备抵御外敌入侵 B.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统治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12.(2024·西宁)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1 300多名举人联合上书光绪帝,请求“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A)
A.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D.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题组二 模拟训练
1.(2025·湖北)下图是1839年林则徐给道光帝的一道奏折,道光帝在奏后朱批:“可称大快人心一事。”这“一事”指的是(A)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镇南关大捷
2.(2025·四川南充)1843—1853年,广州港生丝出口量从1 430担增加到3 662担,而上海生丝出口量则从零增加到46 655担。这缘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天津条约》
3.(2025·安徽淮上三模)战争的结果使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与主权,西方国家利用开辟到内地的通商口岸与世界少有的低税率,大量倾销其商品;教会势力在华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场战争是(B)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4.(2024·河南)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A)
A.维护了国家权益         B.创新了斗争方式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
5.(2025·广东广州)1887年,某刊物发表了《中国先睡后醒》一文,该文作者认为中国现在已有醒来的迹象,如展开海防建设,开办新的海军陆军,开工兴建铁路等。该作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闭关政策的实施
C.君主立宪的推行 D.清朝统治的覆灭
6.(2025·山东烟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处境和维持清王朝封建统治政权,一批当权官僚出面主持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自强”“求富”运动。该“运动”(B)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D.使中国陷入到军阀割据纷争之中
7.(2025·江苏连云港)中法战争爆发后,业已退职的老将被清政府起用,参与抗法。他率清军于1885年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这员“老将”是(B)
A.葛云飞 B.冯子材 C.左宗棠 D.聂士成
8.(2025·云南)1895年台湾人民在台北鸣锣罢市抗议清政府,并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该事件发生的背景是清政府签订(B)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9.(2025·陕西)刘古愚是近代陕西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办学校、出书报,认为只有行君主立宪之法,中国才能走上强国之路。这说明以刘古愚为代表的维新人士主张(C)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变法图强 D.民主共和
10.(2025·四川北川一模)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说:“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这一言论是基于(C)
A.三元里抗英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1.[大单元](2025·吉林)梳理线索是学史方法之一。针对下列内容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B.各阶层人民的抗争
C.清朝统治的彻底终结 D.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12.(2025·江苏建邺一模)“在20世纪最初十年中,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压迫清朝政府让予铁路权益,已经无须动用炮舰了,只需它们的外交官作一吆喝,清朝政府就唯命是从。”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D)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2025·智慧原创)某校八年级同学以“中国近代的抗争与探索”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虎门销烟浮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事件的领导者,并概述图1事件的历史意义。
领导者:林则徐。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材料二: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并不是事前预料到各地需要而定一个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强运动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谈谈你对“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这句话的理解。
名称:洋务运动。理解: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材料三:甲午战争后,国人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一时间,“知与不知,莫不争言变法”。维新派则看得更远,走得更快,他们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并用史实说明维新派为推动“制度变革”所做的努力。
代表人物:梁启超、康有为。努力: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冲击了封建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