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第十一课 确立人生目标11.2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一、课程标准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的“健全人格”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课程内容”中的“第四学段”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二、教材分析第四单元《追求美好人生》以“人生”为主题,围绕“我所追求的美好人生”展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一课《确立人生目标》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阐述了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一方面要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知道应该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要能够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国家、民族、人民、人类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三、学情分析已知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初中学生开始思考和规划人生;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困惑点:由于自身认知水平有限,部分学生对怎样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缺乏系统思考,确立人生目标时更多地停留在关注自我的心理状态。发展点:经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青少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未来职业选择也有差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明确人生目标,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好人生道路。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教学难点: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五、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人生目标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去家(2)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责任担当: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建设祖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4)人格健全: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为实现人生目标不懈奋斗。六、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提问:结合以上讨论,说说你的人生目标。设计意图:通过热烈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自主学习:3分钟阅读教材P87-89,自主预习。(三)新课讲授总议题:人生如船,如何锚定航向?子议题一:于“群己之间”如何找准人生坐标?子议题二:以“榜样之光”如何引领航行之路?子议题一:于“群己之间”如何找准人生坐标?【议学情境一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观看视频和阅读黄旭华的颁奖词“在时代的波澜壮阔中,你选择了沉默,成为了稳固的支柱;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你挺身而出,化作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你的一生,宛如深海中的潜艇,静默却蕴含无尽的力量。即便年华老去,依旧散发着微光,用那历经风霜的手,书写着人间的大爱篇章。身体虽弱,但心灵却无比高贵。”【议学任务】1.黄旭华的人生目标因为什么而改变了?2.这对我们树立人生目标有何启示?你能举其他例子说明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的区别吗?【议学小结】(1)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明确人生目标,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好人生道路。设计意图:通过观看黄旭华确定人生目标的视频,感受到黄旭华在早年看到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导致人民生活的贫困,以至于他自己不能安安心心地读书,最后他改变了人生目标,让学生明确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议学情境二 屠呦呦与中医药学的不解之缘】【议学任务】阅读材料,哪些因素影响了屠呦呦,使她立志于中医药学?【议学小结】(2)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知识能力、家庭环境等,都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影响因素。我们要综合评估,全面考虑,以客观务实的态度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材料,分析屠呦呦是如何确定目标的,来得出我们在确定目标时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知识能力、家庭环境等因素,综合评估,全面考虑。子议题二:以“榜样之光”如何引领航行之路?【议学情境三 屠呦呦与中医药学的不解之缘】【议学任务】程开甲的目标是什么?他是如何树立人生目标的?【议学小结】(3)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我们要把个人的发展牢牢植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设计意图:通过程开甲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我们在树立目标时要心中有“大我”,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议学情境四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教授的“禾下乘凉梦”——“我曾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籽粒像花生米一样大。我和助理们一块在稻田散步,在稻穗下乘凉。”袁隆平教授的“覆盖全球梦”——让超级稻走出国门、造福更多的人。【议学任务】袁隆平的“两个梦”是什么?对你树立人生目标有何启发?【议学小结】(4)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个人的追求与进步,只有与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生才能焕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设计意图:用袁隆平的两个梦想感染学生,让学生去理解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议学延展】请写一句青春寄语,勉励自己不负韶华。例如:带着自信,以青春为帆,不负光阴,踏上新的征程;发扬实干精神,谱写青春华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奋斗;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以梦为马,不负青春!设计意图:用寄语勉励自我,增强树立人生目标的动力,调动积极性。(四)板书设计总议题:人生如船,如何锚定航向?子议题一:于“群己之间”如何找准人生坐标?子议题二:以“榜样之光”如何引领航行之路?七、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讲述树立人生目标。选取的材料是对中国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四个名人事例。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活动的设计考虑到更多孩子的参与,能够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很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