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古代西亚国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 古代西亚国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古代西亚国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西亚国家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了解古代西亚国家的社会结构,想象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内外图文资料讨论、分析,了解两河流域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及让学
生认识当时社会与当前社会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西亚两河流域所呈现的早期文明,感受人类文明的传承
承和发展。
教学重点: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及影响意义。
教学难点:《汉莫拉比法典》的内容、实质等。




备注
一、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问题:古埃及的地理位置 说一说古代埃及统一奴隶制国家建立的时间及人物、强盛衰落的时间及标志?古代埃及的主要文明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2、关注叙利亚时事热点(引出古代西亚国家)二、讲授新课生:快速阅读课文自学思考问题:结合图1-5新月沃地,说一说古代西亚国家的分布情况。(自然条件、河流、民族、重要城市)说一说两河流域国家的产生、统一情况?说一说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历史地位?说一说西亚地区的主要文明成就?1、古代西亚国家的分布情况生:结合课文图1-5及出示地图回答问题:位置、气候条件、河流、主要民族、城市
2、讲述两河流域发展史(参见教材p5第二语段
略)3、古代西亚的文明成就(1)《汉谟拉比法典》
生讨论:阅读课本第6页“《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某些条文规定”思考问题:从这些法律条文中简单分析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为什么要制定《汉谟拉比法典》?它的实质是什么?这些规定与现代法律精神相比有什么不同刚?师:结合课文P6法典内容引导分析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并补充法典其它内容阅读。小结:《汉莫拉比法典》问题:目的、制定者、地位、内容、实质(2)文字——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文字过渡:《汉莫拉比法典》石柱上法典具体条文使用的是什么文字?生:结合课文图1-7及阅读出示的地图思考问题:楔形文字的发明者是?你还知道在“新月沃地”上的其他古老民族吗?这些古老民族居住的区域,今天大致在哪一带?楔形文字发明使用的区域。楔形文字发明的作用。腓尼基人创造的腓尼基字母文字意义。小结:古代北非和西亚产生过哪些古老的文字?它们对世界语言文化的发展有什么贡献?三、课堂小结用以下的关键词总结本课内容。“新月沃地”、两河流域、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字母文字)
作业或活动设计:
1、复习完成作业本本课练习(拓展提升题有条件的同学独立完成)
2、熟记课文标志的基础知识点,预习“古代印度”
板书设计:
二、古代西亚国家1、古代西亚国家的分布情况2、两河流域发展史3、古代西亚的文明成就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