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表格式)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表格式)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课题 促进民族团结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上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国家对内蒙古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并认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法治意识:通过分析“草原爱心团队”,懂得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 责任意识:通过了解都贵玛帮助“国家的孩子”的故事,自觉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重点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难点 民族团结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下面开始我的教学展示环节。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 今年的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杨玉妮身着民族服饰,向全国人民分享着民族团结进步的云南经验。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聚焦彩云之南的普尔。在这片热土上,坐落着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 让我们共同走进九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新授课的学习与探究。 同学们,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佳话代代相传。在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接下来老师想有请同学们依次来分享自己的故事。 首先我们来请一组同学进行分享,一组同学为我们聚焦了一条路,那么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呢?这位同学谈到这是一条在抗日战争特殊时期,各族人民用血肉之躯所共同修筑的抵抗外来侵略的滇缅公路。这也是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云南边疆的伟大实践,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共同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举。 感谢一组同学的精彩分享,二组同学为我们带来一张照片。同学们这张照片特殊在哪儿呢?我们来听一听二组同学怎么说。 二组同学谈到这张照片的主人公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75岁老人何万春、何万春老人家中四代同堂,25口人中有五个少数民族,一家人其乐融融,十分幸福。在谈到幸福的原因时,何万成老人谈到,根本在于党和国家民族团结好政策。 多年来,云南省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政策,全力帮扶云南少数民族人民脱贫攻坚、跨越发展。今天老师也要为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一座碑的故事。 这是一座怎样的碑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这是我们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 让我们一起通过观看视频来了解老师带来的一座碑的故事。这是我们走向新生活的历史。绵延不绝的澜沧江水就是历史的见证。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就在1951年1月1日,三千多名群众齐聚广场,共同参与了民族团结盟誓活动。来自48个民族的少数民族代表用汉文、傣文、拉祜文在盟誓碑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从此许下一心一德跟党走的誓言。 同学们,我们的民族团结故事已经分享完了。大家思考几十年过去了,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了?请小刘同学来分享。你说到时代变了,但是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精神没有变。是的,正如同学们所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那么,这样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将会迸发怎样的力量呢?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解成绩密码,悟共同体力量,从此一心一德跟党走。几十年前,盟誓代表们的誓言仿佛还在耳边。在盟誓碑下,代表们许下了这样的三个愿望,只要跟党走,总有一天公路会挖到山顶上,总有一天会用铁牛来犁地,总有一天会过上白天黑夜都光明的好日子。 同学们,几十年过去了,大家猜一猜蒙氏代表们的愿望实现了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聚焦今日的普洱,一起悟中华民族共同体力量可以迸发。 首先我邀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讲述今日的普洱。 你谈到普尔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GDP年均增长7.9%,6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同时各民族文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感受到普洱如今发生了沧桑巨变。现在请大家思考普洱沧桑巨变的密码是什么? 同学们近日一支由多群体组成的普洱民族盟誓碑代表们的宣讲团正在筹建,这些小宣讲团的成员将重走当年盟誓代表们进京观礼的路线,在我们的路途中,把我们普洱民族团结的佳话传播出去,助推普洱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那么同学们,如果你是我们小宣讲团的成员,你该如何写出宣讲词来体现与解读普洱民族团结、沧桑巨变的奇迹密码?现在我们展开这一活动。 首先老师请我们的评价小组宣读我们的评价细则。感谢我们的评价小组。 我们可以看到评价小组将从发言内容、展示过程以及合作探究三个方面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那么现在就请大家按照我们的小组分工,政策组、民生组、文化组以及经济组四个小组来依托我们所提供的素材,来解读我们普洱民族团结进步下沧桑巨变的奇迹密码。 老师给大家两分钟的讨论时间,现在大家开始我们的讨论。伴随大家热烈的讨论,我们的时间过得飞快。老师十分期待大家精彩的回答。 接下来有请四个小组的同学依次展示。首先我们有请政策组同学进行分享。政策组同学谈到几十年来,普洱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方针,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因此取得了沧桑巨变。感谢一组同学十分精准到位的分享。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有请二组经济组的同学进行分享。经济组的同学谈到,几十年来,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普洱因此才取得了经济的沧桑巨变。比如说上海28年来累计帮扶普洱各类资金达到36.0 9亿元。也感谢二组既有数据又有理论的分享。 接下来有请三组民生组的同学为我们继续破解普洱沧桑巨变的奇迹密码。三组同学谈到,几十年来,普洱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助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不断健全和完善我们的医疗保障制度,因此普尔在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事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三组同学也展现了非常好的素质与能力。 接下来有请我们最后一个小组文化组的同学进行分享。文化组同学谈到几十年来,普洱注重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助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抢救等等工作,因此普尔的文化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老师看到了四个小组的表现十分的精彩,但是老师说了还不算要有请我们评价组的同学给出你们的点评。 有请我们的五组评价组同学进行点评。评价组同学谈到我们大部分小组都能围绕所学内容,结合我们的相关材料进行全面到位的阐释,同时注重学科语言的运用。但是个别同学在发言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建议可以多多借助合作探究的力量来增强自信心,多多锻炼自己。 同时,我们的评价小组还选出了此次活动的最优小组,让我们也恭喜二组为我们的最佳小组同学们,至此我们完成了对于普尔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下沧桑巨变的奇迹密码。 正如我们习近平总书记所谈到的那样,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今天,我们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是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那么,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是不可能发展和进步的。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共同聚焦普洱沧桑巨变的奇迹密码,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力量。 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将普洱的奇迹密码运用于今后我们的民族地区的发展与进步之中呢?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汲榜样力量,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筑牢?让我们共同汲取共同体的力量。 同学们,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榜样。这是同学们在课前搜集的我们的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人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有请我们的小刘同学进行故事的讲解。你谈到同学们都搜集了将青春和热血献给各族群众大山的邮递员桑南才、书写着民族团结与墙边固防动人故事的哈尼族辅警朱国庆,以及边境线上默默守护我们历史文化遗产的活界碑的褚玉强。 那么现在从榜样人物身上你能汲取哪些精神力量呢? 好,有请我们后面的小朋同学来分享。你说他们始终坚持国家利益上维护民族团结,小龙同学来补充。 小龙同学说到他始终说维护我们民族团结时当民族团结问题出现时,能够始终站在国家利益的的基础之上,同一切损害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感谢同学们精彩的分享与表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汲取榜样的力量,将我们民族团结共同体的精神力量传承与发扬呢? 同学们,在2024年9月24日,我们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写了回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56个民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希望我们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续写好誓词碑的故事,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灿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 请写一下你们的回信。好,有请我们的小朱同学来分享。小朱同学谈到习近平爷爷,看到您的回信,我深受启发。关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将做出如下行动,一加强认知,了解我们的民族政策。二加强实践积极参与民族团结的活动与宣传。三关注政策关注我们西部大开发政策,思考自己的行动。那么同学们,维护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让我们共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上就是我的所有教学展示环节,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 接下来,我将进行我的教学阐释环节,精心描画思政课堂育人之美。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展开我的阐释。 一、高利益,深解读,把握思政课堂的教学入口。 首先是教学分析,一谈指导思想。本节课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受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本节课还落实到位法治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挥以评促学,以评育人的功能。 本节课还落实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我们要充分利用案例式、议题式、体验式的多种教学方法来推进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 二谈教学内容,本单元为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的相关内容,而本框题则围绕促进民族团结这一主题展开。那么,通过三个议题来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懂得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谈学情分析,在我的团队进行调查问卷以及我们的师生访谈之后,确立如下学情分析:一、优势点,九年级学生对于民族团结的相关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认知有感知,那么我们对于未来社会国家的发展也有美好的愿望。第二,困惑点,但是作为九年级学生,对于民族方针、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等内容思考研究不深刻。三,我们的发展点,我们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那么通过教学增强爱国之情,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分有必要。 四谈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核心素养目标,分别是政治认同、道德修养以及责任意识。 五谈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为认同、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本节课的难点为增强爱国之情,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最后谈一谈我的教学策略。本节课的教法为议题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而本节课的学法为活动探究法和情境体验法。 二、明思路 设议题 铺设思政课堂的实践路径。 我将谈一谈我的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遵循的总体思路为着眼学科任务设置议题,选取典型案例,创设真实的情境。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序列化的活动,最后进行量尺,也就是评价,完成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那么我是如何将总体思路贯彻落实的呢?本节课我采用四条线的形式来落实核心素养。 在议题式教学中,如果说议题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线,那么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将问题寓于活动之中,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悟、体验、发现与探索。以春风化雨润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能力。在这样的活动之中,议题越辩越明,我们的价值导向也愈发坚定,我们的核心素养也越加能够落地与落实。 那么怎样将这种思想落实到我们具体的课堂环节之中呢?接下来我谈一谈我的具体环节设定。 首先是课堂导入环节,时政热点作为重要的学科素材,它契合学生的发展,也体现我们学科的特点。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我设置了时政导入的形式,选取主题鲜明的时政素材,引导学生感受时代发展脉搏。同时契合本节课的主题,很好的进入我们的课堂导入环节,让同学们对本课题有基本认识的同时也为后续课题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二,在议题一的环节,我们说要想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需要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历史和现实中去挖掘民族文化,十分的有必要。因此我将抽象的知识寓于民族故事之中,实现从知识到情感的提升,学生在讲述民族故事中获得思考与感悟,从而培育情感,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第三,在议题二的环节之中,我选取了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这对于我们讲民族团结故事十分具有典型性、探究性、思辨性的情节素材,设计了真问题,开展真探究,分享真观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通过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在讨论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落实核心素养,来达到知识教学和学生素养共同培育的目标,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在议题三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在思政课堂中我们需要榜样的引领和示范。因此在汲取榜样力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环节,我通过榜样示范,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实现知识到情感的提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的拓展和深化认识,从而自觉地传承理想信念,从而产生思政课的情理,讲好思政课的故事。 那么,引导学生将榜样的品质践行在实际行动中,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给习总书记写回信的形式,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思维路径。 在本节课作业的环节,我们都知道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作业是课堂内容在课外的有效延伸。我设计了展示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的这样的一个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实践作业的同时实现知识内化理解和运用,从而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双减的要求,从引导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以及素养的培育。 在评价这一环节之中,我们都知道新课标倡导教学评一体化。在本节课的设计之中,我运用了评价小组的形式呈现。它既可以优化教师教学,它也可以检验我们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同时它也可以体现我们评价的及时性和反馈性。学生在活动进行之后,就可以立马得到他们关于素养、能力、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从而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助推学生的发展。 三、搭台阶 优评价,追求思政课堂的高阶出口。 我将谈一谈我的教学反思。首先我谈一谈我这节课所呈现的教学特点。 一、于故事中“认知共识” ,织就认同经纬。我认为,要想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那么我们将要给学生一个框架,让学生们明白是什么和为什么。那么如何搭建学生的认知框架?我认为应该通过将宏大的叙事转化为可传播、易传播、学生容易打动的民族团结故事,让同学们在故事的聆听与思考之中,织就认同经纬。 第二,于悟镜中”心灵共情”,绘就同心丹青。我选择了我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同时设置了相关的活动内容,让同学们在活动的探究与体验中达到心灵的共情,从而绘就童心丹青。 最后,于探究中“价值共振",共筑我们的命运丰碑。 作为一名年轻的思政课教师,这节课我还有一些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的改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越是伟大的事业是充满挑战的,越是要忍辱负重。今后我将不断的完善自我发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展示内容。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