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模)信息技术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模)信息技术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考试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
1.国家反诈中心APP是一款能有效预防诈骗、快速举报诈骗内容的软件。APP内有海量诈骗案例,情景再现事情经过;用户发现诈骗线索时,可快速使用APP的一键举报功能进行举报,同时,APP还支持远程身份账号验证,用户可对可疑网友的真实身份、社交账号和支付账户进行涉诈风险验证,有效降低网络交易风险:当用户收到涉嫌诈骗的电话、短信或者下载高风险APP时,该APP会发出预警劝阻提示。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诈骗案例“APP炒股”中平台显示的虚假收益金额“5000元”不是数据
B.剖析APP内的诈骗案例,对诈骗信息真伪性的辨识没有帮助
C.用户可以观看反诈APP中的诈骗案例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
D.给用户发送诈骗提醒信息不需要通过数据分析
2.国家反诈中心APP是一款能有效预防诈骗、快速举报诈骗内容的软件。APP内有海量诈骗案例,情景再现事情经过;用户发现诈骗线索时,可快速使用APP的一键举报功能进行举报,同时,APP还支持远程身份账号验证,用户可对可疑网友的真实身份、社交账号和支付账户进行涉诈风险验证,有效降低网络交易风险:当用户收到涉嫌诈骗的电话、短信或者下载高风险APP时,该APP会发出预警劝阻提示。关于信息安全与信息社会责任,下列行为不合适的是( )
A.收到疑似诈骗短信后,删除短信内容
B.用户安装陌生贷款APP时,忽略反诈APP弹出的诈骗风险预警继续安装
C.向陌生网友转账前,使用反诈APP的风险查询功能核验对方账号真实性
D.发现某可疑钓鱼网站后,通过反诈APP一键举报该网站
3.某连锁药店智能监管系统实现药品从入库到销售全程监管。入库区,智能扫码仪采集药品名称、批号、有效期等数据并保存;销售区,购药者需将身份证放入识别器的感应区并进行人脸识别,保证人证一致才能购买药品;若购药者未提供处方却试图购买处方药时会弹出警示窗;管理员可通过浏览器登录系统查看实时数据。下列关于该连锁药店智能监管系统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智能扫码仪可实现药品数据的收集和输入
B.该系统能实现人证合一的核验
C.违规购买处方药时,系统弹出警示窗,仅体现了系统的数据输出功能
D.管理员可通过浏览器查看药品销售情况等数据
4.某连锁药店智能监管系统实现药品从入库到销售全程监管。入库区,智能扫码仪采集药品名称、批号、有效期等数据并保存;销售区,购药者需将身份证放入识别器的感应区并进行人脸识别,保证人证一致才能购买药品;若购药者未提供处方却试图购买处方药时会弹出警示窗;管理员可通过浏览器登录系统查看实时数据。下列关于该连锁药店智能监管系统中硬件和网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身份证识别器不是该系统的硬件
B.智能扫码仪属于输出设备
C.可配置一个警示铃在系统发出警示弹窗时同时发出警示声
D.入库区和销售区必须搭建在同一局域网内
5.某连锁药店智能监管系统实现药品从入库到销售全程监管。入库区,智能扫码仪采集药品名称、批号、有效期等数据并保存;销售区,购药者需将身份证放入识别器的感应区并进行人脸识别,保证人证一致才能购买药品;若购药者未提供处方却试图购买处方药时会弹出警示窗;管理员可通过浏览器登录系统查看实时数据。下列关于该连锁药店智能监管系统中软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监管系统服务器属于系统软件
B.该软件应根据新的药品监管政策进行更新优化
C.购药者的身份核验功能需要软件支持
D.该系统的服务器和销售区终端可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
6.某连锁药店智能监管系统实现药品从入库到销售全程监管。入库区,智能扫码仪采集药品名称、批号、有效期等数据并保存;销售区,购药者需将身份证放入识别器的感应区并进行人脸识别,保证人证一致才能购买药品;若购药者未提供处方却试图购买处方药时会弹出警示窗;管理员可通过浏览器登录系统查看实时数据。智能识别终端的下列功能中,最能体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是( )
A.读取购买者出示的身份证号,并把后六位显示在屏幕上
B.购买者可通过人脸识别自动核验购药者身份信息
C.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最新药品监管规则
D.将违规购买记录按固定格式整理后上传至服务器
7.某BMP图像甲的每个像素颜色均不同,若甲为256*256像素的BMP图像,则图像甲的颜色位深度至少为( )
A.8位 B.16位 C.24位 D.32位
8.二叉树T的前序遍历序列为A-B-D-C-E-F,中序遍历序列为D-B-A-E-C-F。关于该二叉树T,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二叉树T的根节点为A B.节点E是节点C的左孩子
C.该二叉树T的高度为3 D.叶子节点的个数为4
9.出港集装箱运抵港口到装载上船需经过堆场与装船两个步骤,现有6个集装箱编号为a、b、c、d、e、f,在堆场与装船时都需逐箱叠放在一堆上,如图为集装箱抵港、堆场与装船时的部分堆放情况(堆场时不一定全部堆放完再装船)。若装船的第1个集装箱编号为c,且装船的第3个集装箱编号为b,则装船的第4个集装箱编号不可能是装( )
A.a B.d C.e D.f
10.a数组中有n个元素(n为偶数),现要将所有索引为奇数的元素循环右移两位,索引素为偶数的元素不变,如[1,2,3,4,5,6]处理后得到[1,6,3,2,5,4]。实现该功能的Python程序段如下:
n=len(a)
last=a[n-1]
for i in range(① )

a[i]=last
则划线处应填入的正确代码为( )
A.①n-3,0,-2 ②a[i+2]=a[i] B.①n-1,1,-2 ②a[i-2]=a[i]
C.①1,n-1,2 ②a[i+2]=a[i] D.10,n-2,2 ②a[i-2]=a[i]
11.有如下Python代码段:
#’a’的ASCII码值是97
arr=['a','d','d','r','e','s','s']
n=len(arr)
for i in range(n-1,0,-1):
for j in range(n-2,n-i-2,-1):
if ord(arr[j])%3>ord(arr[j+1])%3:
arr[j],arr[j+1]=arr[j+1],arr[j]
print(arr)
则运行程序后,arr的值是( )
A.['e','a','d','d','s','s','r'] B.['e','s','s','d','d','a','r'] C.['r','a','d','d','s','s','e'] D.['r','s','s','d','d','a','e']
12.有一个数字传送带每秒匀速向左移动1个数字,如第12题图所示。其上方有观察数字传送带的固定窗口,宽度为k(即可以看到k个数字)。操作员需每秒一次记录窗口中的最大值,例如图中的数字每秒记录下来的结果依次为“3 3 5 5 6 7”。现在已知数字传送带的所有数据nums和窗口宽度k,操作员编写了记录每秒窗口最大值的Python代码如下,方框中应填入的正确代码为( )
nums=[1,3,-1,-3,5,3,6,7]
k=int(input()) #输入固定窗口大小k
n=len(nums)
q=[0]*n
head,tail=0,0
ans=[]
#处理前k个元素
for i in range(k):
while head < tail and nums[i] >= nums[q[tail-1]]:
tail-=1
q[tail]=i
tail+=1
ans.append(nums[q[head]])
#处理剩余元素
for i in range(k,n):
while head < tail and nums[i] >= nums[q[tail-1]]:
tail-=1
q[tail]=i
tail+=1
#移除超出窗口范围的队列头部元素

print(ans) #若k为3,输出应为[3,3,5,5,6,7]
A. while tail < head and q[head] <= i-k: head+=1 ans.append(nums[q[tail]])
B. while tail < head and q[tail] <= i+k: tail+=1 ans.append(nums[q[head]])
C. while head < tail and q[tail] <= i-k: tail+=1 ans.append(nums[q[tail]])
D. while head < tail and q[head] <= i-k: head+=1 ans.append(nums[q[head]])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
13.空调作为现代家庭的必备家电,从部件加工到组装完成需经过多道工序。每个工序可能有多个不重复的前置工序,且必须完成其所有前置工序后才能开始当前工序,若无前置工序则可直接开始,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个工序。现在已知每个工序完成所需的时间(单位:分钟,简称工时),需编写程序模拟这一流程,根据输入的工序信息(包含工序编号、工时及其前置工序列表),计算完成指定编号为m的工序所需的总工时(含所有前置工序用时及当前工序用时)。
(1)如图所示,完成工序2需先完成前置工序0和1,总工时为(3+7+5=15)。则完成工序5的总工时为 。
工序编号 工时 前置工序
0 3 1
1 7 无
2 5 0
3 4 无
4 2 3
5 5 2、4
6 8 无
7 6 6
8 5 5、7
(2)以下是实现上述功能的Python程序,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代码。
def cal(hours,pre,m):
need=[m]
i=0
while i if need[i] in pre:
for j in pre[need[i]]:
need.append(j)

total=0
for i in need:

return total
#hours[i]存储工序i的工时
hours=[3,7,5,4,2,5,8,6,5]
#键值对2:[0,1]表示工序2的前置工序为工序0和工序1
pre=[0:[1],2:[0],4:[3],5:[2,4],7:[6],8:[5,7]}
m=int(input("请输入工序编号:"))
total_time=③
print("完成该工序及其全部前置工序所需总工时为:",total_time)
14.某研究小组为监测校园空气质量,在5栋教学楼各设置1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至少布置一个采集点。智能终端连接PM2.5传感器,每隔2小时采集1次PM2.5浓度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分析数据发现超标情况时,会通过智能终端控制执行器触发预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搭建该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时,为了可以让每个监测点都能独立完成“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的基础功能,PM2.5传感器与智能终端的配备总数量合理的是 (多选,填字母)。
A.5个PM2.5传感器和5个智能终端
B.5个PM2.5传感器和1个智能终端
C.10个PM2.5传感器和5个智能终端
D.10个PM2.5传感器和1个智能终端
(2)系统设定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为2小时,不能够实现采集时间控制功能的设备是 (单选,填字母:A.传感器/B.智能终端)。
(3)编写智能终端数据传输相关程序时,不需要了解的信息有 (多选,填字母)。
A.与PM2.5传感器连接的智能终端引脚定义
B.服务器的硬盘剩余存储空间
C.服务器的IP地址及通信端口号
D.传感器的生产年份
(4)当服务器判定PM2.5浓度超标后,可通过智能终端控制指示灯发出闪烁预警监测1点位的工作人员,现在服务器端也需要定位是哪个监测点的PM2.5超标,请写出两种预警定位方式。
(5)将系统中某年度的监测数据导出到文件air_data.x1sx中,如图a所示,部分数据包含序号、监测点编号、月份、日期、时、实测PM2.5浓度。现需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9月份各监测点PM2.5的平均值,再用柱形图来显示9月份各监测点PM2.5的平均值,如图b显示。
图a 图b
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选择合适的代码填入划线处(单选,填字母)。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pd.read_excel("air_data.xlsx")
df1=①
df2-df1.groupby("监测点编号",as_index=False)["实测PM2.5浓度"].mean()
df2=②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9月份各监测点PM2.5的平均值,代码略
plt.bar(df2.["监测点编号"],df2["实测PM2.5浓度"]) #绘制柱形图
#设置绘图参数,并显示柱形图,代码略
①②处可选代码有:
A.df[df["月份"]==9]
B.df["月份"==9]
C.df1[df1["月份"]==9]
D.df2.sort_values("实测PM2.5浓度")
E.df2.sort_values("监测点编号",ascending=False)
F.df2.sort_values("实测PM2.5浓度",ascending=False)
15.某晋级赛有36名选手,将晋级28人。规则如下:1、团队赛,将选手分成6个团队,每队6人。团队之间两两对决,每队各派一名选手进行1V1比拼,高票者晋级,低票者进入待定。晋级人数共计18人;2、进入待定区的选手根据比赛得分进行排序,高票者晋级,晋级10名(如有同票选手,同样晋级,最后晋级总人数可能超过28人)。
(1)团队赛。团队A的6名选手初赛票数为(178,159,167,188,193,168),团队B的6名选手初赛票数为(194,166,165,152,186,196),对决时的票数可能会在初赛的基础上上下浮动5票,对决一共进行6次。现在假设团队B获得了安排两队选手对决顺序的资格,该队至少能获得的胜利次数是 次。
(2)待定选手排序。待定的选手数据存放于waiting中,每个选手数据包含选手姓名、选手票数、晋级与否三项数据,如['hd',189,False]表示选手’hd’获得了189票未晋级。下面的代码实现了待定选手数据按选手得票升序排序,运行结果如图所示。请补全程序代码。
待定名单(按得票升序):
[['lm',150,False],['xzy',155,False],['ljy',157,False],
['xtt',160,False],['zxy',174,False],['fh',174,False],
['zj',174,False],['lhh',174,False],['xrr',174,False],
['zyy',175,False],['lj',177,False],['wjy',177,False],
['wxy',177,False],['lxx',182,False],['lyy',185,False],
['syy',191,False],['wyx',192,False],['1xy',192,False]]
#确定所有选手的最高得票maxscore和最低得票minscore,代码略
count=[0]*(maxscore-minscore+1)
for p in waiting:
count[p[1]-minscore]+=1
for i in range(1,len(count)):
count[i]=①
#创建一个waiting长度的空列表sortwait存储排序后的待定选手
sortwait=[None]*len(waiting)
for p in waiting:
idx=count[p[1]-minscore]-1
sortwait[idx]=p

#打印待定名单
print("\n待定名单(按得分升序):")
print(sortwait)
(3)补位晋级。根据比赛规则补位晋级,若待定名单sortwait中选手补位晋级时最后一名晋级选手有相同票数,则一同晋级。实现以上功能的代码如下,请回答问题。
#从高到低补位晋级
current=18 #已晋级人数
for i in range(len(sortwait)-1,-1,-1):
#若最后一名晋级选手有相同票数,则一同晋级
lastscore=sortwait[i+1][1]
for j in range(i,-1,-1):
if :
sortwait[j][2]=True
current+=1
else:
break
①交换加框的两部分代码,该程序功能 (会/不会)发生变化。
②请补全程序代码。
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A
6.B
7.B
8.D
9.B
10.A
11.C
12.D
13. 26 i=i+1或i+=1或其他等价答案 total+=hours[i]或total=total+hours[i]或其他等价答案 cal(hours,pre,m)或其他等价答案
14. AC A BD 可参考下列方向:
1.设备唯一标识与位置绑定:比如为每个监测点的智能终端分配唯一的设备硬件ID(如硬件序列号、出厂编号等)、为智能终端分配唯一的IP等
2.数据携带位置信息:比如智能终端在传输PM2.5监测数据时,在数据中额外包含自身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预设的区域编码等) A F
15. 3 count[i]+count[i-1]或其他等价答案 count[p[1]-minscore]-=1或其他等价答案 会 sortwait[j][1]==lastscore或其他等价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