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资源简介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写道:“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将青年类比为新鲜细胞,这是因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
A.结构基本单位 B.功能基本单位
C.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结构和功能唯一单位
2.(2024·江门期末)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学说认为一切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该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C.建立该学说离不开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
D.已被广泛接受的该学说没有进一步的发展
3.(2024·深圳期末)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B.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C.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运用了科学方法中的完全归纳法
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修正
4.新冠病毒不能被称为生命系统的主要依据是()
A.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不能繁殖
C.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D.能够致病
5.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容要点,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③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④魏尔肖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⑤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⑥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
A.5项 B.4项
C.3项 D.2项
6.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该生物最可能是()
A.衣藻 B.香樟树
C.长臂猿 D.云豹
7.(2024·深圳期末)每年10月至次年5月,黑脸琵鹭都会迁徙至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繁殖后代。与保护区内所有黑脸琵鹭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类似的是()
A.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红树
B.梧桐山上的所有二级保护动物领角鸮
C.仙湖植物园所有动物、植物与微生物
D.野生动物园大熊猫“秋浜”与“园舟”
8.(2024·广汕头期中)下图表示生命系统中的部分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戊
A.图中结构对应的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为甲、乙、丁、丙、戊
B.生物圈是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由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
C.绿色植物和熊猫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D.组成戊的细胞与甲细胞之间具有差异性,不具有统一性
9.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事实或证据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
B.快递物品表面可以携带新冠病毒,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C.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用手抓握物体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
10.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还有些学者观察了动物受精卵的分裂,在此基础上,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魏尔肖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A.观察法 B.归纳法
C.构建模型法 D.假说—演绎法
1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华南师范大学校园中的全部树木
②一块棉田中所有的幼年和成熟棉蚜
③一个果园中所有的苹果树及其无机环境
④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
⑤黄河中的全部生物
⑥某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②④③ D.①⑤③
1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一项是()
①核酸 ②肌细胞 ③呼吸道上皮 ④病毒 ⑤皮肤 ⑥野猪 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猪 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⑨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 ⑩一个池塘中所有生物
A.①④②③⑤⑥⑦⑨⑩⑧ B.①④②③⑤⑥⑦⑨⑩
C.②③⑤⑥⑦⑩⑧ D.②③⑤⑥⑦⑨⑧
13.(2025·广东大湾区期末)“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荷花与采莲人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B.荷塘中所有动植物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是细胞
C.荷塘中的鱼、水草、细菌等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D.荷花中的蛋白质等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4.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层中有一块腐木,在腐木上生活着一些细菌、蘑菇、苔藓、白蚁等生物,在其周围还有老鼠等。请你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生物在形态上千姿百态,但在结构上都是由__ __构成的。
(2)在这些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__ __,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__ __等。
(3)在这里所有的白蚁组成一个__ __,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__ __。
(4)这里所有的生物与其周围的阳光、土壤、水、空气等共同构成了__ __。
15.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植物茂盛,栖息着各种鸟,水中有藻类、虾类、鱼类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请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糖类__ 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明理由:__ __。
(2)假如你身处湿地保护区,看到一行白鹭飞上天空,该行白鹭__ __(填“属于”或“不属于”)种群。
(3)湖泊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__ __。
(4)与龟相比,柳树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不具有__ __。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C C D B B C B B B C B
1.C
2.C 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A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错误;细胞学说已被广泛接受,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细胞学说会有进一步发展,D错误。
3.C 解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的是科学方法中的不完全归纳法。
4.C 
5.D 解析: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阐明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①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②错误;细胞学说没有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③错误;罗伯特·胡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④错误;魏尔肖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⑤正确;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从个体水平进入了细胞水平,⑥错误。
6.B 解析:衣藻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不具有组织、器官这个结构层次;香樟树属于植物,不具有系统这个结构层次,因此香樟树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长臂猿、云豹属于动物,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7.B 解析:保护区内所有黑脸琵鹭属于种群。A选项中保护区内所有红树不是同一物种,因此既不是一个种群,也不是一个群落;B选项中梧桐山上所有的领角鸮是一个种群;C选项中仙湖植物园所有动物、植物与微生物是一个群落;D选项中野生大熊猫“秋浜”与“园舟”属于个体。
8.C 解析:甲~戊对应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则从简单到复杂依次为甲、乙、丙、丁、戊,A错误;生物圈是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由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无机环境构成,B错误;与熊猫相比,绿色植物中没有系统这个层次,即不存在图丁对应的结构层次,C正确;组成戊的细胞是动物细胞,甲细胞是植物细胞,两者既具有差异性,也具有统一性,如两者都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等,D错误。
9.B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单个细胞就能进行运动和分裂,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人的个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缩手反射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
10.B
11.B 解析:①全部树木并既不是同种生物,也不是全部生物,所以华南师范大学校园中的全部树木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②一块棉田中所有的幼年和成熟棉蚜包括了一块棉田中的所有棉蚜个体,属于种群;③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的一个整体,而一个果园中所有的苹果树并不是生物群落,所以一个果园中所有的苹果树及其无机环境不属于生态系统;④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并没有包含该原始森林中的所有生物,不属于生物群落;⑤黄河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⑥某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是②⑤⑥。
12.C 解析:①核酸是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其不属于生命系统;②肌细胞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③呼吸道上皮属于生命系统的组织层次;④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⑤皮肤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⑥野猪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猪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属于生命系统的生态系统层次;⑨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⑩一个池塘中所有生物属于生命系统的群落层次。
13.B 解析:荷花与采莲人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前者没有系统层次,A错误;荷塘中所有动植物都是细胞生物,其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都是细胞,B正确;荷塘中的鱼、水草、细菌等所有生物构成群落,C错误;荷花中的蛋白质等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是细胞,D错误。
14.(1)细胞 (2)细菌 蘑菇、苔藓、白蚁、老鼠、草 (3)种群 群落 (4)生态系统
15.(1)不属于 因为蛋白质、糖类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不属于 (3)生态系统 (4)系统第1章 走 近 细 胞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目标一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1.阅读教材P3~4“思考·讨论”,完成下列连线:
2.科学方法
施莱登和施旺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组织,却提出了“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运用了什么方法?结果可信吗?有什么意义?
施莱登和施旺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组织,却提出了“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运用了__ __法。该方法得到的结论__ __,但要注意例外的可能。
二、细胞学说的内容
1.主要建立者(教材P2):施莱登、施旺。
2.要点(教材P2~3)
三、细胞学说的意义(教材P4)
[思考]
施莱登和施旺归纳出“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的意义:阐释了植物和动物在__ __上的一致性,推动了人们对__ __开展深入研究。
小结 细胞学说中2个“未涉及”和2个“统一了”
(1)2个“未涉及”:①未涉及病毒;②未涉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2)2个“统一了”:①统一了“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②统一了“细胞”(细胞均有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2025·广东大湾区期末)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细胞的多样性
B.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C.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暗示生物体内的细胞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
D.施莱登和施旺运用完全归纳法提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科学思维
(2024·江门调研)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菠菜、洋葱、玉米的叶肉细胞,发现这些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于是得出了植物叶肉细胞都有叶绿体的结论。他得出这个结论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完全归纳法 B.不完全归纳法
C.构建模型法 D.对比实验法
目标二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①__ __,②__ __,③__ __。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阅读教材P6~7“图1-3”,填写标号所代表的名称:
(1)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分别是[  ]和[  ]。(填标号)
(2)植物没有[  ]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  ]、器官、[  ]这三个层次。(填标号)
(3)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__ __形成一个种群。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 __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群落。
(4)生态系统是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  ]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填标号)
(5)叶的表皮细胞主要起__ __作用;大熊猫和冷箭竹繁殖后代的关键是__ __细胞。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地球上细胞的__ __作用和__ __作用有关。
(6)易错辨析[判断]
①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
②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
③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种群。()
诗句“彩蝶双起舞,蝉虫树上鸣”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下列关于蝶、蝉、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C.它们的生活会受到环境影响
D.地球上所有的蝴蝶构成了一个种群
(2025·广州期末)下列事实或证据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A.草履虫的运动依赖细胞的完整性
B.眨眼动作的完成离不开多种细胞的配合
C.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D.病毒在离开宿主细胞后不能正常繁殖
微课1 病  毒
1.病毒的基本特征
(1)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2)个体微小,20~30 nm,可通过滤菌器,大多数病毒必须用电镜才能看见。
(3)形态多样。有球形(大多数人类和动物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丝形(多见于植物病毒,如烟草
花叶病病毒)、弹形、砖形、蝌蚪形(如噬菌体)等。
      
艾滋病病毒    乙肝病毒    登革热病毒
      
埃博拉病毒     流感病毒     噬菌体
(4)只含有一种核酸,具有受体连接蛋白。
2.病毒部分内容归纳
特别提醒
(1)可以根据遗传物质对病毒进行分类,分为RNA病毒[如SARS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HIV)、新冠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DNA病毒(如噬菌体等)。
(2)并非所有病毒只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很多动物病毒在衣壳(即蛋白质外壳)之外还有一层由脂类双分子层构成的外衣,即囊膜。囊膜实际上来自寄主的细胞膜或核膜,其上有特异的糖蛋白分子,可和寄主细胞膜上的受体分子结合,使病毒颗粒进入细胞。
(3)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具有专一性。另外,不同的病毒入侵同一种细胞的方式不同。
病毒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能独立生活,具有传染性
B.病毒内携带遗传信息的是蛋白质
C.病毒一般只含有1种核酸
D.病毒是生命系统中的最基本层次
(2024·福州期中)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也能独立繁殖
B.病毒是最小的生命系统
C.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就能培养病毒
D.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一、知识构建评价
 
二、概念诊断评价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2.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生命活动基本单位。()
3.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构成了一个群落。()
4.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新细胞均由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
5.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三、学情随堂评价
1.(2025·广州期末)苏轼描绘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所呈现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2.细胞学说建立的重要意义在于()
A.揭示了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揭示了一切细胞的具体结构
C.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3.威尔逊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持他作出这一结论的是()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单细胞生物依靠一个细胞就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由每个细胞独立完成
D.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在细胞直接或间接参与下完成
4.(2025·深圳宝安区期末改编)2024年11月,小明慕名前往深圳宝安区勒杜鹃谷公园赏花游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勒杜鹃的受精卵属于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勒杜鹃的新生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C.该公园的所有勒杜鹃构成一个种群
D.勒杜鹃的生长发育与细胞增殖有关,与细胞分化无关
5.(2025·佛山期末)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一幅烟雨朦胧的江南诗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草和蛙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B.蛙发出叫声依赖多种细胞密切合作
C.梅和蛙共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池塘中存在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不属于生命系统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新知导学
目标一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一、 1.a—②—Ⅰ b—④—Ⅳ c—⑤—Ⅲ d—③—Ⅴ ①—Ⅱ
⑥—Ⅶ ⑦—Ⅵ
2.(不完全)归纳 可信
[思考] 结构 细胞
例1 C 解析:细胞学说并未揭示细胞的多样性,A错误;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B错误;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错误。
素养养成 B
目标二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①病毒 ②单个细胞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③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
2.①细胞 ②组织 ③系统 ④种群 ⑤群落 ⑥生态系统 ⑦生物圈 (1)① ⑦ (2)③ ② ③ (3)所有个体 所有生物 (4)⑤ (5)保护 生殖 呼吸 光合 (6)①√ ②? ③?
例2 C
例3 C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运动依赖细胞的完整性,这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眨眼动作的完成离不开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等多种细胞的配合,这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叶绿体不是细胞,因此“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病毒在离开宿主细胞后不能正常繁殖,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微课1 病  毒
例1 C 解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例2 D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完成增殖等生命活动,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需要寄宿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最小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细胞,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随堂内化
一、 ①(不完全)归纳 ②基本的生命系统 ③细胞 ④组织 ⑤系统 ⑥种群 ⑦生态系统
二、 1.? 提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
3.? 提示: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群落应该包括一片森林中的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
4.? 提示: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并不是所有的新细胞均由老细胞分裂产生,如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来。
5.? 提示: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三、 1.D 解析:“春江水暖鸭先知”描述的是春天到来时,江水变暖,鸭子作为水生动物,最先感知到这种变化。这里不仅涉及鸭子(生物部分),还涉及江水(非生物部分),这种描述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符合生态系统的定义,D符合。
2.C 解析: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中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指出细胞的具体结构。细胞学说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但没有进一步指出动植物之间的差异性。
3.C 解析: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在细胞内进行;对于多细胞生物,其生命活动不仅仅在细胞内进行,如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消化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所以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4.D 解析: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簕杜鹃的受精卵属于细胞层次,属于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种群是同一区域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该公园内的所有簕杜鹃属于一个种群,C正确;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D错误。
5.D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动植物(草属于植物,蛙属于动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正确;蛙发出叫声这一行为需要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多种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B正确;梅(植物)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蛙(动物)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正确;池塘属于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中无机环境包含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所以池塘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D错误。(共70张PPT)
第1章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走近细胞
知识目标 素养目标
1.通过学习细胞学说的要点和意义,认识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重点); 2.理解细胞学说的意义(难点); 3.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阐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重点); 4.认识科学发现的基本特点,举例说出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细胞学说等内容,认识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初步形成生命的系统观;
科学探究:①通过资料中解剖观察和显微观察,认识观察法,并认识到科学探究是形成概念的重要途径;②通过认识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认识到科学的发展依赖技术的进步,以及科学需要不断修正完善;③理解并运用归纳法;
社会责任:“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模式图采用了我国珍贵的保护动物大熊猫,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渗透保护动物的情感
新知导学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1.阅读教材P3~4“思考·讨论”,完成下列连线: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目标

[讨论]
(1)________________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是第一个观察到__________的人。
(3)施莱登理论概括得出: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4)施旺理论概括得出:动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__________这个单细胞开始的。
(5)魏尔肖总结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罗伯特·胡克
第一个观察到死细胞
并命名细胞的人
活细胞
受精卵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思考]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细胞学说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众多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实验和思考逐渐积累的结果。②科学发现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③科学发现往往依赖于技术的进步。④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
2.科学方法
施莱登和施旺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组织,却提出了“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运用了什么方法?结果可信吗?有什么意义?
施莱登和施旺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组织,却提出了“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法。该方法得到的结论________,但要注意例外的可能。
(不完全)归纳
可信
二、细胞学说的内容
1.主要建立者(教材P2):施莱登、施旺。
2.要点(教材P2~3)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________发育而来,并由___________ _______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产生的。
细胞
细胞和细胞
产物
相对独立
老细胞分裂
三、细胞学说的意义(教材P4)
1.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__________,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__________。
2.打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促使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等学科获得了共同的基础,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
3.使生物学的研究________________,并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打下基础。
4.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____________,也为后来______________的确立埋下伏笔。
统一性
统一性
进入细胞水平
后来进入分子水平
个体发育
生物进化论
[思考]
施莱登和施旺归纳出“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的意义:阐释了植物和动物在________上的一致性,推动了人们对________开展深入研究。
小结 细胞学说中2个“未涉及”和2个“统一了”
(1)2个“未涉及”:①未涉及病毒;②未涉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2)2个“统一了”:①统一了“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②统一了“细胞”(细胞均有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结构
细胞
   (2025·广东大湾区期末)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细胞的多样性
B.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C.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暗示生物体内的细胞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
D.施莱登和施旺运用完全归纳法提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
C
解析:细胞学说并未揭示细胞的多样性,A错误;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B错误;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错误。
(2024·江门调研)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菠菜、洋葱、玉米的叶肉细胞,发现这些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于是得出了植物叶肉细胞都有叶绿体的结论。他得出这个结论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
A.完全归纳法 B.不完全归纳法
C.构建模型法 D.对比实验法
B
       科学思维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资料1】 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运动、分裂、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目标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资料1】 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运动、分裂、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资料2】 多细胞生物的生理活动、生长发育、遗传变异。
缩手反射
细胞分化
【资料3】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不同病毒寄生在不同宿主细胞内。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总结
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毒
单个细胞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阅读教材P6~7“图1-3”,填写标号所代表的名称:
细胞
组织
系统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1)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分别是[  ]和[  ]。(填标号)
(2)植物没有[  ]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  ]、器官、[  ]这三个层次。(填标号)
(3)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____________形成一个种群。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_____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群落。





所有个体
所有生物
(4)生态系统是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  ]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填标号)
(5)叶的表皮细胞主要起________作用;大熊猫和冷箭竹繁殖后代的关键是________细胞。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地球上细胞的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有关。

保护
生殖
呼吸
光合
(6)易错辨析[判断]
①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 (  )
②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 (  )
③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种群。 (  )

×
×
   诗句“彩蝶双起舞,蝉虫树上鸣”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下列关于蝶、蝉、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C.它们的生活会受到环境影响
D.地球上所有的蝴蝶构成了一个种群
2
C
   (2025·广州期末)下列事实或证据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  )
A.草履虫的运动依赖细胞的完整性
B.眨眼动作的完成离不开多种细胞的配合
C.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D.病毒在离开宿主细胞后不能正常繁殖
3
C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运动依赖细胞的完整性,这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眨眼动作的完成离不开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等多种细胞的配合,这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叶绿体不是细胞,因此“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病毒在离开宿主细胞后不能正常繁殖,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病毒的基本特征
(1)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2)个体微小,20~30 nm,可通过滤菌器,大多数病毒必须用电镜才能看见。
微课1 病  毒
乙肝病毒
登革热病毒
艾滋病病毒
埃博拉病毒
流感病毒
噬菌体
(3)形态多样。有球形(大多数人类和动物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丝形(多见于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弹形、砖形、蝌蚪形(如噬菌体)等。
2.病毒部分内容归纳
(4)只含有一种核酸,具有受体连接蛋白。
特别提醒
(1)可以根据遗传物质对病毒进行分类,分为RNA病毒[如SARS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HIV)、新冠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DNA病毒(如噬菌体等)。
(2)并非所有病毒只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很多动物病毒在衣壳(即蛋白质外壳)之外还有一层由脂类双分子层构成的外衣,即囊膜。囊膜实际上来自寄主的细胞膜或核膜,其上有特异的糖蛋白分子,可和寄主细胞膜上的受体分子结合,使病毒颗粒进入细胞。
(3)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具有专一性。另外,不同的病毒入侵同一种细胞的方式不同。
   病毒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病毒能独立生活,具有传染性
B.病毒内携带遗传信息的是蛋白质
C.病毒一般只含有1种核酸
D.病毒是生命系统中的最基本层次
1
C
解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2024·福州期中)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HIV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也能独立繁殖
B.病毒是最小的生命系统
C.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就能培养病毒
D.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2
D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完成增殖等生命活动,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需要寄宿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最小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细胞,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随堂内化
一、知识构建评价
(不完全)归纳
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
二、概念诊断评价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  )
提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生命活动基本单位。 (  )
3.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构成了一个群落。 (  )
提示: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群落应该包括一片森林中的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
×
×
×
4.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新细胞均由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 (  )
提示: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并不是所有的新细胞均由老细胞分裂产生,如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来。
5.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  )
提示: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
×
三、学情随堂评价
1.(2025·广州期末)苏轼描绘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所呈现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 (  )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D
解析:“春江水暖鸭先知”描述的是春天到来时,江水变暖,鸭子作为水生动物,最先感知到这种变化。这里不仅涉及鸭子(生物部分),这种描述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符合生态系统的定义,D符合。
2.细胞学说建立的重要意义在于 (  )
A.揭示了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揭示了一切细胞的具体结构
C.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C
解析: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中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指出细胞的具体结构。细胞学说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但没有进一步指出动植物之间的差异性。
3.威尔逊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持他作出这一结论的是 (  )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单细胞生物依靠一个细胞就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由每个细胞独立完成
D.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在细胞直接或间接参与下完成
C
解析: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在细胞内进行;对于多细胞生物,其生命活动不仅仅在细胞内进行,如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消化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所以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4.(2025·深圳宝安区期末改编)2024年11月,小明慕名前往深圳宝安区勒杜鹃谷公园赏花游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勒杜鹃的受精卵属于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勒杜鹃的新生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C.该公园的所有勒杜鹃构成一个种群
D.勒杜鹃的生长发育与细胞增殖有关,与细胞分化无关
D
解析: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勒杜鹃的受精卵属于细胞层次,属于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种群是同一区域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该公园内的所有勒杜鹃属于一个种群,C正确;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D错误。
5.(2025·佛山期末)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一幅烟雨朦胧的江南诗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草和蛙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B.蛙发出叫声依赖多种细胞密切合作
C.梅和蛙共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池塘中存在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不属于生命系统
D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动植物(草属于植物,蛙属于动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正确;蛙发出叫声这一行为需要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多种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B正确;梅(植物)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蛙(动物)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正确;池塘属于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中无机环境包含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所以池塘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D错误。
教材参考答案及详解
问题探讨(P2)
1.可以将大熊猫和冷箭竹几种器官、组织制成装片或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是否由细胞构成;或者,查阅科学研究文献,把科学家已经获得的研究结果作为证据。
2.评价略。评价时注重证据获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思考·讨论(P4)
1.通过对动植物体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2.可信。因为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不仅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还揭示了动植物的个体与细胞的内在规律性关系(如细胞是动植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动物体是由受精卵这个细胞发育而成的),这样的科学归纳比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更具可信度。这一结论,实际上是阐释了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的一致性,由此突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也推动了人们对细胞开展深入的研究。
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暗示着人的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因为它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的特点:
(1)科学发现需从观察入手。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旁栏思考题(P6)
一个原子或一个分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不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
思考·讨论(P7)
1.叶的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心肌细胞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心肌细胞收缩、舒张使心脏得以搏动。
2.冷箭竹的光合作用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如叶肉细胞;大熊猫的血液运输氧的功能是靠红细胞完成的。
3.大熊猫和冷箭竹繁殖后代,关键靠生殖细胞。
4.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都有关系,因为基本上每个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和某些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正因为有了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才能保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练习与应用(P8)
一、概念检测
1.(1)√ (2)√
(3)× 解析:叶绿体是一种细胞器,而不是一种细胞。若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说明这一生理过程单个叶绿体也能完成,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
(4)√
2.C 解析:多细胞生物的每个细胞只能完成特定的生命活动。
3.(1)人体皮肤:本切片图中可见上皮组织的细胞、角质保护层细胞(死亡)和皮下结缔组织中的多种细胞;迎春叶:表皮细胞(保护)、保卫细胞(控制水分蒸发和气体进出)、叶肉细胞 (光合作用)、导管细胞(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细胞(运输有机物)等。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共同点: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有些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3)因为人体皮肤和迎春叶都是由多种组织组成的。例如:人体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组成,这些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行使保护等功能的器官。
二、拓展应用
1.可用已学过的植物或动物的分类、细胞所具有的结构进行举例,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举例。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时,要审慎地接受所得出的结论,归纳时需要注意抓住所归纳对象的本质特征。
2.病毒尽管没有细胞结构,但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胞中生活,依靠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自己需要的物质,离开了细胞,病毒就不能长时间生存,因此说,病毒的生活是离不开细胞的。
3.如果“新细胞都是从老细胞中产生的”不成立,细胞一直可以从无机环境中自然发生,生物进化论中生物都起源于共同原始祖先的观点就会受到质疑。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说明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这也支持生物有着共同起源的观点。
课时作业
1.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写道:“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将青年类比为新鲜细胞,这是因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 (  )
A.结构基本单位 B.功能基本单位
C.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结构和功能唯一单位
C
2.(2024·江门期末)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学说认为一切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该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C.建立该学说离不开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
D.已被广泛接受的该学说没有进一步的发展
C
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A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错误;细胞学说已被广泛接受,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细胞学说会有进一步发展,D错误。
3.(2024·深圳期末)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B.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C.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运用了科学方法中的完全归纳法
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修正
C
解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的是科学方法中的不完全归纳法。
4.新冠病毒不能被称为生命系统的主要依据是 (  )
A.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不能繁殖
C.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D.能够致病
C
5.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容要点,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③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④魏尔肖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⑤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⑥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
A.5项 B.4项
C.3项 D.2项
D
6.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该生物最可能是 (  )
A.衣藻 B.香樟树
C.长臂猿 D.云豹
B
解析:衣藻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不具有组织、器官这个结构层次;香樟树属于植物,不具有系统这个结构层次,因此香樟树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长臂猿、云豹属于动物,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7.(2024·深圳期末)每年10月至次年5月,黑脸琵鹭都会迁徙至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繁殖后代。与保护区内所有黑脸琵鹭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类似的是(  )
A.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红树
B.梧桐山上的所有二级保护动物领角鸮
C.仙湖植物园所有动物、植物与微生物
D.野生动物园大熊猫“秋浜”与“园舟”
B
解析:保护区内所有黑脸琵鹭属于种群。A选项中保护区内所有红树不是同一物种,因此既不是一个种群,也不是一个群落;B选项中梧桐山上所有的领角鸮是一个种群;C选项中仙湖植物园所有动物、植物与微生物是一个群落;D选项中野生大熊猫“秋浜”与“园舟”属于个体。
8.(2024·广汕头期中)下图表示生命系统中的部分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结构对应的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为甲、乙、丁、丙、戊
B.生物圈是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由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
C.绿色植物和熊猫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D.组成戊的细胞与甲细胞之间具有差异性,不具有统一性
C
甲       乙       丙      丁     戊
解析:甲~戊对应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则从简单到复杂依次为甲、乙、丙、丁、戊,A错误;生物圈是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由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无机环境构成,B错误;与熊猫相比,绿色植物中没有系统这个层次,即不存在图丁对应的结构层次,C正确;组成戊的细胞是动物细胞,甲细胞是植物细胞,两者既具有差异性,也具有统一性,如两者都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等,D错误。
9.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事实或证据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
B.快递物品表面可以携带新冠病毒,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C.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用手抓握物体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
B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单个细胞就能进行运动和分裂,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人的个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缩手反射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
10.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还有些学者观察了动物受精卵的分裂,在此基础上,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魏尔肖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
A.观察法 B.归纳法
C.构建模型法 D.假说—演绎法
B
1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
①华南师范大学校园中的全部树木
②一块棉田中所有的幼年和成熟棉蚜
③一个果园中所有的苹果树及其无机环境
④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
⑤黄河中的全部生物
⑥某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②④③ D.①⑤③
B
解析:①全部树木并既不是同种生物,也不是全部生物,所以华南师范大学校园中的全部树木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②一块棉田中所有的幼年和成熟棉蚜包括了一块棉田中的所有棉蚜个体,属于种群;③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的一个整体,而一个果园中所有的苹果树并不是生物群落,所以一个果园中所有的苹果树及其无机环境不属于生态系统;④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并没有包含该原始森林中的所有生物,不属于生物群落;⑤黄河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⑥某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是②⑤⑥。
1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一项是 (  )
①核酸 ②肌细胞 ③呼吸道上皮 ④病毒 ⑤皮肤 ⑥野猪 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猪 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⑨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 ⑩一个池塘中所有生物
A.①④②③⑤⑥⑦⑨⑩⑧ B.①④②③⑤⑥⑦⑨⑩
C.②③⑤⑥⑦⑩⑧ D.②③⑤⑥⑦⑨⑧
C
解析:①核酸是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其不属于生命系统;②肌细胞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③呼吸道上皮属于生命系统的组织层次;④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⑤皮肤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⑥野猪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猪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属于生命系统的生态系统层次;⑨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⑩一个池塘中所有生物属于生命系统的群落层次。
13.(2025·广东大湾区期末)“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荷花与采莲人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B.荷塘中所有动植物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是细胞
C.荷塘中的鱼、水草、细菌等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D.荷花中的蛋白质等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
解析:荷花与采莲人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前者没有系统层次,A错误;荷塘中所有动植物都是细胞生物,其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都是细胞,B正确;荷塘中的鱼、水草、细菌等所有生物构成群落,C错误;荷花中的蛋白质等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是细胞,D错误。
14.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层中有一块腐木,在腐木上生活着一些细菌、蘑菇、苔藓、白蚁等生物,在其周围还有老鼠等。请你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生物在形态上千姿百态,但在结构上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在这些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_______,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在这里所有的白蚁组成一个________,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________。
(4)这里所有的生物与其周围的阳光、土壤、水、空气等共同构成了______ ______。
细胞
细菌
蘑菇、
苔藓、白蚁、老鼠、草
种群
群落
生态
系统
15.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植物茂盛,栖息着各种鸟,水中有藻类、虾类、鱼类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请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糖类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身处湿地保护区,看到一行白鹭飞上天空,该行白鹭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种群。
(3)湖泊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__。
(4)与龟相比,柳树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不具有________。
不属于
因为蛋白质、糖类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不属于
生态系统
系统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