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践行平等课件(共25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践行平等课件(共25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新课导入
视频:《女子嫌农民工太脏》
女中学生说的哪句话让你印象深刻?如果是你,会有同样的举动吗?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7.2 践行平等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认同平等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道德修养: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的道德品质,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平等原则,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
法治观念: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平等权利。
健全人格:通过学习平等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形成积极向上、包容差异的生活态度。
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敢于并善于抵制生活中的不平等行为,为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贡献力量。
自学导航-问题指引
1.平等的内涵?
2.平等的价值/作用?
3.如何践行平等?
议学情境一:社会热议
小李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热议:
部分网友评论:“学校也是无奈,一个‘问题学生’会拖累整个班级的进度。”
教育专家观点:“将小李拒之门外,是剥夺其平等受教育权,也是对社会包容性的伤害。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教育的意义在于发现并成就这种价值。”
公益组织发声:“平等受教育权是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一个文明的社会,不应以任何理由将任何一个孩子边缘化。
议学任务:
1.结合材料和生活经验,谈谈你心目中的平等是怎样的?
问题1
看图思考:平等的表现。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②人格平等。
③权利义务平等。
人格尊严强调每个人都应被当作“人”来对待,无论其职业、职务、政治立场等有何差异,其人格尊严都应得到平等的尊重。(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权利义务平等”是指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和“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否矛盾?
老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给生命让路
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贴,保障其受教育权
这些“差别对待” 是否违反了平等原则和精神?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由于他们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获得社会帮助等方面,会享有一定的优先权,获得特别的关照。这种差别对待的做法,并没有违反平等原则和精神,相反,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平等,是人类文明的体现。
问题2
1.平等的内涵?(P62-P63)
①平等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②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生活中,人们在人格上是一律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不容亵渎和侵犯。
③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笔记】1.平等的内涵? P62-63①②③
问题3
看图思考:平等的重要性。
从“三纲五常”到人人平等,从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从民族歧视到民族平等,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1954年,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自由平等被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们很早就有了平等的理想(战国提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把平等变为现实,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今夕女性地位对比
清朝大臣面见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
(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重要内容。p62
新征程上,千千万万中国女性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半边天”作用在各领域充分彰显。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妇女占就业人员比重保持在43%左右,国产大飞机、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都展现出女性的卓越贡献。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平等参与。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女性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居委会、村委会成员中女性分别占54.3%和26.1%。
在文化繁荣发展中展现风采。国家文化英才项目入选人员中女性占45.2%,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女性占25%。越剧演员陈丽君推动百年越剧“破圈”,女性文化人才及精品力作层出不穷。
结合材料,谈谈平等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意义。
(2)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
生活观察:谈谈你对男女平等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取得了旧中国不可比拟的成就和进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完善,妇女的各项权利得到了很好保障。
今天,妇女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中性别差距基本消除;妇女在各类社会保险中平等参保、平等享受待遇,美好生活更有保障。我国妇女权益保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每一位妇女获得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p62
(2)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p63
【笔记】2.平等的价值/作用? P62-63(1)(2)
简历打开3分钟就被拒:“我们想招一位男同志”
小丽(化名)是某大学应届毕业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上海某公司发布的职位与自身条件十分匹配,且公司对求职者的性别未作要求,于是她投递了简历。
然而,根据招聘平台的系统显示,公司在浏览简历的3分钟后,就回复称“简历未通过筛选”。感到疑惑的她主动询问原因,公司表示“我们想招一位男同志”。小丽继续追问,公司却再无回应。
议一议:(1)如何评价该公司的做法?侵犯了小丽的什么权利
(2)你能结合所学知识帮她想想办法吗?
环节三:争做平等卫士,共赴平等未来
(1)践行平等需平等对待他人
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人格,不欺生、不凌弱。
任务三:关注“社会热点”,自觉践行平等
内蒙古一单位2023年人才引进被举报存在“萝卜坑”嫌疑,该人才引进中止一年后重启,原三人仍入围且年龄放宽了2岁。
经联合调查组调查,认定存在因人设岗、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议事决策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处理结果为: 认定2025年讲师团人才引进招考结果无效; 依规依纪对讲师团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处理,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降级处分; 对人才引进相关负责人给予诫勉处理。
面对网友的积极举报以及最终结果,给我们践行平等有何启示?
(2)践行平等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
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
利用社会关系想方设法逃避法律的制裁
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毎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特 权
(3)践行平等要增强平等意识,坚决反对特权。
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践行平等呢?
在学校:
在家庭:
在社会:
尊重父母和长辈,主动做家务,为父母分忧。
遵守社会规则,尊老爱幼,关爱弱势群体。
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遵守校纪校规,勇敢抵制不平等行为。
(4)践行平等,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总结】 3.★如何践行平等?
(1)平等对待他人。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尊重他人人格,不欺生、不凌弱。
(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
(3)践行平等要增强平等意识,坚决反对特权。
(4)增强平等意识,坚决反对特权。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建设平等有序的社会。
践行平等
①平等对待他人。
②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③要坚决反对特权。
④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
认识
A.平等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
C.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
践行
价值
人类的崇高理想,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2025 长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内容体现这一规定的是(   )
A.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B.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岳阳举行
C.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来自不同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D
2.(2024 淄博)轮椅出行,缘石坡道基本“零高差”;居家养老,起夜行走有扶手……近年来,我国积极打造连续贯通、安全便捷、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无障碍环境,让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生活出行更加“无障有爱”。“无障有爱”是(   )
A.创建绝对公平环境 B.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C.伤害人们的自尊心 D.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D
3.(2025 大东区模拟)“我扫你”变“你扫我”,我是某市在全域推出了场所码代扫功能,为部分老人,未成年人及无智能手机人群提供“反向扫码”便捷通行服务。此举(   )
A.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在生活中的体现
B.表明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
C.纯属资源浪费,牺牲了其他市民的利益
D.违背了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A
4.(2024 郑州一模)剖析观点发表看法
小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小明:“法律只是用来约束普通老百姓的行为规范,对于位高权重者,它并不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一句口号。”
小红和小明谁的观点正确?请说明理由。
小红的观点是正确的。
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②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