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单元好好吃饭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一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单元好好吃饭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人教版一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二单元好好吃饭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内容与分析 本节课选取的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第二单元第3课《好好吃饭》,主要围绕食物分类、饮食多样、健康饮食和餐桌礼仪四个部分,让学生明白均衡饮食的重要性,不要暴饮暴食;引导学生通过分辨不良饮食习惯,反思自身的饮食结构,及时调整饮食生活方式。课堂教学基于数智赋能的多媒体交互设备创设小哪吒和敖丙闯关”的情境,建立了四个板块:“小小食品分类专家”“过目不忘”“我请你吃自助早餐”“火眼金睛辨对错”。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基础较为薄弱,对食物的判断多基于口味,且以形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抽象营养知识。他们虽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课堂上容易分心,但好奇心旺盛,对新奇的饮食知识充满兴趣。在习惯养成方面,学生的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普遍存在,课堂规则意识也有待培养。同时,学生对信息技术融合模式下的课堂情景比较感兴趣,创设基于多媒体交互设备的教学情境,能有效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知识、能力和素养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能了解健康饮食对身体的重要性,能掌握食物的五大分类(谷薯类、蔬菜水果类、鱼禽肉蛋奶类、大豆坚果类、油盐类)及其核心作用,并能在游戏中独立搭配出营养均衡的早餐。 2.能形成多样化饮食、合理搭配的意识,主动避免偏食、挑食,养成每天喝牛奶的习惯;同时养成饭前洗手、吃饭不分心的良好饮食习惯,掌握主动帮家人摆碗筷等餐桌礼仪,并能学着完成饭后擦桌子等简单家务。 3.能建立关注健康饮食的责任感,主动为家人分担摆碗筷、擦桌子等小事,逐步养成关注自身及家人饮食健康的意识,乐于参与家庭劳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食物的种类和怎么吃才健康等知识。 难点: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习惯。
教学方法
教法 小组合作、实践探究、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手段 创设情境进行小组讨论、互动、探究等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五类食物模型、“模拟餐盘”导学单、七台平板电脑、一块希沃白板。
教学过程
组织形式:
课的结构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准备部分 1.师生问好。 2.热身操《吃货进行曲》。 3.导入动画:《哪吒买苹果》。 4.依托彩虹桥元素,设计色彩选择互动环节。 1.课堂常规。 2.做《吃货进行曲》的准备活动。 3.播放哪吒买苹果的动画,同时提出相关问题。 师:同学们,超市里的食物很多,谁知道去超市哪个区域能够快速找到苹果吗 师:哪位同学知道除了水果,还有什么食物分类吗 4.借助巧妙设问,有条不紊地带领学生剖析彩虹桥的食物分类体系,梳理出五大类食物。 师:老师这里有这几种食物,同学们你们知道蘑菇、玉米、土豆红薯 属于哪一类吗 师:同学们,刚学完食物分类,那么神话故事里出现的食物分类题,你能轻松通关吗 今天,敖丙和哪吒就遇到了麻烦。我们一起去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1.规范课堂纪律。 2.以热身操为切入点,点燃学生上课热情,使其注意力迅速聚焦课堂;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健康离不开持续运动,更离不开科学饮食”,从引出本节课内涵。 3.哪吒买苹果的动画,迅速拉近师生距离,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出生活常识。 4.通过彩虹桥告诉同学们食物的分类,激发学生对食物分类的探索欲。 1分钟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基本部分 1.导入跨学科融合点: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大家来合作》的合作口诀。 1.以哪吒和敖丙的故事开篇,顺势导入闯关环节,同时点明,要团结合作才能闯关成功;融入《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大家来合作》的合作口诀。 合作口诀: 善分工,巧配合,生活处处有合作。遇问题,不埋怨,团结合作收获多。 1.开篇趣味引题:借哪吒故事趣味元素快速吸引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为教学铺垫。 3分钟
2.第一关:“食品分类专家”。 活动一:小组合作进行食品分类。 活动二:观看动画《哪吒生病》。 活动三:学生设计并表演各类食物自我介绍短剧。 2.第一关“食品分类专家”。 活动一: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各小组走进自家厨房,开展食品分类活动。 师: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可合作将食物平铺贴在五分类栏中。这么多的工作量,靠一个人的能力是完不成的,这就凸显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了。食物分类正确的小组,可每人获得积分。齐心协力完成这个挑战的小组可以获得一颗合作之星。 活动二:借助小哪吒因吃了过多的加工谷薯类食物与油炸食品而生病的情节,引出少吃不健康食物的饮食建议,同时倡导多在家就餐、少外出就餐的健康理念。 师:同学们是不是都吃过这些食物,吃完以后的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师:小哪吒生病了,我们一起看看小哪吒都喜欢吃什么 活动三:学生设计并表演各类食物自我介绍的短剧。 学生A:我是米饭,属于谷薯类,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学生B和C:我是香蕉,我是西蓝花,我们属于蔬菜水果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是膳食指南鼓励多摄入的食物。 学生D:我是猪肉,属于鱼禽肉蛋奶类,是优质蛋白质、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来源,是膳食指南推荐适量食用的食物。 学生E:我是大豆,属于大豆坚果类,是蛋白质、脂肪的良好来源,营养素密度高,是鼓励多摄入的食物。 学生F:我是油,属于油盐类,作为烹饪调料必不可少,满足人体对各种脂肪酸的需要,但建议尽量少用。 2.创设角色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参与食物分类的学习热情。 活动一:这一环节学生先尝试分类,培养观察能力。同时教师组织“食品分类”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分辨食物的种类。 活动二:渗透健康教育,兼顾趣味性与教育性:以故事为载体,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接受饮食健康教育,使其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 活动三:通过设计并表演各类食物自我介绍的短剧,让学生亲自参与短剧表演,促使他们快速融入课堂,在趣味互动中,深化对不同食物作用的认识。 4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第二关“过目不忘”。 3.第二关设置“过目不忘”挑战。 活动一:在限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快速背诵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内容,借此锻炼瞬时记忆能力,随机抽取一名同学进行作答,检验记忆成果。 师:膳食算盘上的量是每天应进食的量,每餐均摄入5类食物最健康饮食模式,但如果某餐未吃某类食物,其他餐吃也可以,保证5类食物每天摄入的总量与膳食算盘上的量基本相符即可。 3.本关的设计。 一是让学生快速记住平衡膳食算盘内容。二是锻炼瞬时记忆和专注力。三是通过抽查检验记忆效果,为后续讲解打基础。 3分钟
4.第三关“自助早餐”游戏。 4.第三关“自助早餐”游戏,以小组为单位,由小主人带领组员模拟选餐,再进行评分。游戏过程中,学生运用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知识,明确每日食物摄人量。 师:很多人觉得准备一份“营养早餐”难度很大,但掌握好“四格餐盘”公式,就能轻松完成一顿家庭高质量早餐,并且省时省力。 师:同学们注意!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中的量是日摄入量。早餐供能占全天的25%~30%,大家挑自助早餐时把控好量,别浪费粮食。4格餐盘中白子2格放新鲜蔬果,增加膳食纤维、矿物质和补充维生素;1格放主食,保障能量摄入,1格放肉蛋奶,确保蛋白质足量。 师:“小主人”带领你们的家庭成员到自助餐厅吃早餐吧,看看哪家最有秩序,开始吧! 4.第三关“自助早餐”游戏,是在上个环节基础上,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助力知识理解与运用。 4分钟
5.第四关“火眼金睛”挑战。 5.开展第四关“火眼金睛”挑战,涉及“吃多样的食物”“怎么吃才健康”与“餐桌礼仪”设置。这一环节迅速点燃课堂氛围,让孩子们在趣味闯关过程中玩得开心,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师:我们每人仅抽取一张牌,大声说出该页的几号即可,其他同学认真听,帮老师监督回答的对不对。如果抽到与“好好吃饭”这节课相关的题目,答对的人就在你们小组“火眼金睛辨对错”这里加1分;若抽到不相关的题目,就按要求完成任务。 5.设置知识挑战:通过“火眼金睛”挑战,借健康饮食、餐桌礼仪题目,巩固知识,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锻炼其思维敏捷性、记忆力和反应力,巩固课程重点知识。 9分钟
结束部分 1.齐唱洗手歌。 1.“火眼金睛”挑战中,让挑战失利同学带动全班齐唱《洗手歌》,借学生喜爱的歌曲,营造欢乐氛围,助力学生复习健康饮食,正确洗手知识,让复习更有趣。 1.观察唱歌环节学生的配合程度,评估团队协作能力。 1分钟
2.课堂回顾并总结课堂表现。 2.运用AI软件,对各合作小组的课堂表现展开量化统计,同步精准记录每位同学获得小花朵的数量,选出表现最突出的同学。 2.课堂提问,统计学生答题正确率,分析他们对健康饮食、餐桌礼仪知识的掌握状况,找知识薄弱点。 1分钟
3.布置作业宣布下课。 3.为巩固课堂知识,设计两道贴合课程的趣味作业,同学们任选其一完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3.通过分层作业,系统强化学生对健康饮食和餐桌礼仪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助力他们准确区分正确和错误的健康生活理念,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 2分钟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主题情境创设富有吸引力:借助希沃白板和平板电脑创设情境,充分利用两者的课堂交互功能,以小哪吒闯关作为教学主线,极大地激发了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与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沉浸式情境中主动学习饮食健康知识,显著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专注度。 2.多维度评价体系行之有效:构建“学一练一赛一评”一体化模式,将“团结合作”和“知识掌握”作为评价核心,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也让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调整教学策略。 3.跨学科融合拓展学习深度:整合体育、道德与法治、音乐等多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健康饮食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存在问题: 1.知识深度把控欠佳:一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部分抽象的营养知识讲解过于深入,导致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影响知识吸收效果。 2.小组合作引导不足: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均衡,未能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教师对小组合作的组织和引导有待加强。 3.技术应用不够成熟:虽然运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和AI辅助教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技术环节出现问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教学效率。 三、改进措施: 1.优化教学内容: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简化抽象知识,采用图片、儿歌等更直观、有趣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2.强化小组合作指导:在小组合作前,明确分工,加强对学生合作技巧的培训;合作过程中,教师加强巡视,及时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3.提升技术运用能力:课前作好充分的技术调试和准备工作,熟悉技术操作流程,提高应对突发技术问题的能力,保障教学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