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度11月份考试高三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一辆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初速度为20m/s,加速度大小为5m/s ,则汽车在刹车后4s内的位移与刹车后6s内的位移之比为A.1∶1 B.3∶4 C.2∶3 D.16∶252.同一乘客三次分别乘坐不同的电梯上楼,过程中都经历了电梯加速上升阶段,假设三次的加速度大小相同,且乘客相对电梯均静止,如图甲、乙、丙所示。在上述加速阶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方式乘客均受到了电梯地板的摩擦力作用B.只有在甲种方式中,乘客才受到了摩擦力作用C.在丙种方式中,乘客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最大D.三种方式中的乘客只有丙处于超重状态3.物体做平抛运动,其加速度大小a、速度大小v、位移大小x、动能Ek随时间t或下落高度h变化的规律正确的是A. B. C. D.4.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在O点的正下方钉一个钉子A,小球从右侧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后摆下,不计空气阻力和细绳与钉子相碰时的能量损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摆动过程中,所受合力的方向始终指向O点B.小球在左侧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可能大于在右侧释放时的高度C.当细绳与钉子碰后的瞬间,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变小D.钉子的位置越靠近小球,在细绳与钉子相碰时绳就越容易断5.某行星有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约为1∶2。根据以上信息可知这两颗卫星的A.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1∶2 B.周期之比约为1∶4C.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约为4∶1 D.向心力大小之比约为4∶16.下列对电场中的概念、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根据电容的定义式,电容器的电容与所带电荷量成正比B.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和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C.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和场源电荷的电荷量成正比D.根据公式,带电荷量为1C的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克服静电力做功为1J,则UAB=1V7.在氢原子模型中,电子绕核的运动可视为一个环型电流。设氢原子中电子以速率v沿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动,电子的电量为e,则其等效电流的电流强度等于A. B. C. D.8.质量为0.2kg的滑块a与静止的滑块b在光滑水平面上正碰,碰撞时间不计。滑块a、b碰撞前后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b的质量为1.2kgB.滑块b的质量为0.8kgC.滑块a、b构成的系统在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为1JD.滑块a、b构成的系统在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为0.6J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甲、乙分别是x轴上相距3m的A、B两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简谐横波的波长可能为2.4mB.该简谐横波的波长可能为3mC.该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为D.该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为10.如图,带电荷量为的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细绳通过光滑的滑轮与B相连,A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场强为E=3×104N/C。从O开始,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随的变化如图所示,取O点电势为零,A、B质量均为1kg,B离滑轮的距离足够长,则A.在O点的加速度为B.它们运动的最大速度为C.它们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为2mD.当速度为时,A的电势可能是二、实验题:共14分11.(6分)某同学利用在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球面上做简谐运动的匀质小球来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该实验条件下,小球在圆弧球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单摆。1)该同学首先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示数如图2所示,则小球的直径为d= cm。2)该同学在圆弧球面下方安装了压力传感器,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压力传感器的示数变化如图3所示,则小球摆动的周期为T= 。3)根据已知的物理量,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为g= (用d、t0、R表示)。12.(8分)一同学准备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物块A、B以及一根长轨道、一把刻度尺,长轨道一端倾斜,其余部分为水平直轨道,倾斜部分与水平部分平滑连接,轨道各处粗糙程度可认为相同,整个轨道始终在同一竖直面内。该同学借助这些器材设计“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设计步骤如下:①将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并在倾斜部分和水平部分适当位置分别做标记点P、Q,如图所示;②将小物块A从标记点P由静止释放,沿轨道运动,经过标记点Q后直到小物块A停止在水平直轨道上的M点;③将小物块B放置在标记点Q,将小物块A仍从标记点P由静止释放,物块A、B碰撞后最终分别停在水平轨道上的N点、K点;④用刻度尺分别测量QM、QN、QK的线段长度为。1)若发现小物块A停止位置M点很远,长度超过刻度尺一次性测量的范围。要使QM的线段长度在刻度尺测量范围内,下列操作可行的有______(填字母)。A.降低标记点P的高度B.改用同种材料但质量更大的物块C.改用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更大材料的物块2)等式 成立,可验证小物块A、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若两个小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此等式是否成立? (选填“是”或“否”)3)碰撞后,小物块A是否会被弹回? (选填“是”或“否”)三、解答题:共40分13.(12分)如图所示,把一带电荷量为Q=-5×10-8C的小球A用绝缘细绳悬起,若将带电荷量为q=+4×10-6C的带电小球B靠近A,当两个带电小球在同一高度相距30cm时,绳与竖直方向成45°角,重力加速度g=10m/s2,k=9.0×109N·m2/C2,且A、B两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求:1)A球受到库仑力的大小;2)细绳拉力的大小。14.(12分)一束初速不计的带电粒子,电荷量在经的加速电压加速后,在距两极板等距处垂直进入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若板间距离,板长,两个极板间电压为,已知,粒子的质量为。(重力忽略不计)求:1)粒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2)粒子射出电场沿垂直于板面方向偏移的距离。15.(16分)如图,在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两物块A和B,质量分别为、m,其中A带电量为,B不带电,开始时A与B相距,空间加有水平向右匀强电场E,此时物块A由静止释放,物块A、B发生弹性正碰且A电荷量不会转移,A与B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1)求物块A与B发生碰撞后瞬间物块B的速度大小;2)两物块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所用时间;3)若B的质量为m,A的质量为,,A所带电量为,求两物块第2025次碰撞后到第2026次相撞的时间间隔。物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D D C C A AD AD AC11.(1) (2) (3)12.(1)AC (2) 否 (3)否13.解;(1)A球受到的库仑力大小可由库仑定律计算,公式为 -----2分代入得 -----2分(2)对A球受力分析,其受重力、拉力和库仑力,三力平衡。竖直方向有水平方向有两式相除得 ----2分因,故 ----2分由竖直方向平衡方程得 ----2分14解;(1)粒子加速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 ----2分解得 ----2分(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分其中 ----2分联立解得粒子在偏转电场中的加速度 ----1分粒子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偏转电场中的飞行时间设为,则有 ----1分解得粒子飞出平行板时的侧移量 ---2分15.解;(1)A加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得---2分设A与B发生碰撞后瞬间,A与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对于A、B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分由机械能能守恒定律得---1分联立得--1分 --1分(2)若A、B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到恰好发生第二次碰撞,运动时间为,则A的位移大小为 --1分B的位移大小为 --1分且联立四式得--1分(3)若A、B两个物块的质量之比为k,A物块的加速度不变,则第一次碰撞前A速度仍为,碰撞后两个物块的速度分别为,,则出弹性碰撞知识得--1分--1分联立得 --1分由追及问题知识可知第二次碰撞时,A的速度为--1分此时两物块发生弹性碰撞,则由弹性碰撞知识得--1分联立得--1分联立可以发现依此类推,可以发现两物块每次碰撞后瞬时速度之差为,到下一次碰撞前速度差仍为,所以它们再次碰撞所需要时间是所以两物块第2022次碰撞后到第2023次相撞的时间是--1分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