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大附中创新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学情反馈物理试题1.(2025九上·福田月考)湿润蓝色石蕊试纸遇到二氧化碳会变红。把分别装有高纯度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玻璃瓶瓶口相对,用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两种气体均无色透明,且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氢气密度)。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B.抽去玻璃板之后,氢气也会进入下方的瓶子之中C.抽去玻璃板,没有马上看到石蕊试纸变色,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无法扩散到氢气中D.出现石蕊试纸变红的现象,是由于分子间有斥力2.(2025九上·福田月考)如图,对于图中所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增大B.图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温度升高C.图丙,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D.图丁,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这一过程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同3.(2025九上·福田月考)利用如图甲所示,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和烧杯分别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完成实验探究,应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体积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B.比较a和b的吸热情况,在第2min时a吸收的热量比b多C.比热容较大的是a,a是水,它更适合作冷却剂D.利用图乙中图像的数据,可计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4.(2025九上·福田月考)如图是一种用于粉尘、细菌收集的静电除尘装置原理图.含尘气体通过金属网前置过滤器进入到离子发生器,经过离子发生器后,尘粒会带正电,除尘过程中尘粒从左至右奔向积尘盘的负极,最终被吸附到积尘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被电离使尘粒带上了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B.带电尘粒被吸附到积尘盘负极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该静电除尘装置除尘时,尘粒产生的瞬时电流方向向左D.若某些轻小尘粒进入过滤器,但未经过离子发生器,直接到达积尘盘附近,一定不会被积尘盘吸引5.(2025九上·福田月考)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利用风力发电机组可以进行发电。如图是某城市风力发电系统,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对蓄电池充电,再由蓄电池为路灯供电的过程,对图示方框中能量形式判断正确的是( )A.甲和丙都是“电能”,而且大小相等B.甲和丙都是“电能”,而且大小不等C.乙是“电能”D.丁是“化学能”6.(2025九上·福田月考)如图甲所示,用干燥纸巾与亚克力板摩擦写出“人”字后(亚克力板带上正电荷),将亚克力板靠近不带电干燥纸巾泡沫小球,板上就留下了一个由小球组成的“人”字,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过程创造了电荷B.摩擦后,亚克力板得到了电子C.摩擦后,亚克力板和纸巾带上了异种电荷D.摩擦后,纸巾的正电荷转移到亚克力板,所以亚克为板带正电荷7.(2025九上·福田月考)如图是锂离子电池原理简图,其电池部分浸没在电解液中,当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会从右侧电极通过隔膜流向左侧电极,此时小灯泡发光,则( )A.左侧电极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B.电池放电时,电流从左侧电极经灯泡流向右侧电极C.锂离子电池内部电流从左侧电极流向右侧电极D.电池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8.(2025九上·福田月考)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同时给质量均为m且初温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甲物质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请在图中画出给甲物质加热10min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 9.(2025九上·福田月考)请根据图所示实物电路,在虚线框中用直尺画出对应的电路图。10.(2025九上·福田月考)《说文解字》记载: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炙”一字本义指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熏烤,是通过 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一过程 能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闻到扑鼻的肉香,这是 现象。11.(2025九上·福田月考)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如图甲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此时它正处在 冲程,如果此汽油机每秒内对外做功20次,则汽油机每秒内完成 个冲程,飞轮的转速为 r/min。12.(2025九上·福田月考)如图所示是由一个小灯泡、一个发光二极管(LED)、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组成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和LED发光,此时导线中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 (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如果将电源两极的接线对调,闭合开关后,LED和小灯泡都不亮,这是因为发光二极管具有 。13.(2025九上·福田月考)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如图甲所示;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的曲线是图乙中的 ;(填“A”或“B”)(2)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 ;(填“A”或“B”)(3)水的初温是 ℃,热奶的末温是 ℃,水的末温是 ℃;(4)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这个过程中热奶的内能 ,水的内能 。14.(2025九上·福田月考)如图是完全相同的装置甲、乙、丙,兴趣小组用这些装置来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或不同燃料的热值。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1)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实验通过 反映物体吸热的多少(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的时间”);(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选用合适装置加热相同一段时间后,绘制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丁),则液体a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b的比热容;(3)小华用图甲装置,根据酒精燃烧后水升高的温度,测出酒精的热值。这种方法测出的热值比“标准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理由是 ;(4)小明选用甲、乙两个装置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过程中,甲烧杯内液体沸腾时下面的燃料还未燃尽,而乙烧杯中液体在燃料燃尽时都未沸腾(两种燃料燃烧过程中都充分燃烧),你觉得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15.(2025九上·福田月考)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1)所示,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 (选填“蓬松”或“紧密”),而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2)如图(2)a、b所示装置均为比较简易的验电器,它们都可以用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由图中现象可知,图b装置是依据 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3)如图(3)所示,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 (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16.(2025九上·福田月考)吃早饭的时候,妈妈想用热水给小进加热如图所示的盒装牛奶,使牛奶的温度由22℃升高到42℃。 [已知c水=4.2×103J/(kg·℃),c牛奶=2.5×103J/(kg·℃),求:(1)牛奶吸收的热量?(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妈妈至少要用52℃的热水多少千克?(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17.(2025九上·福田月考)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作为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先行者,已在全国11个城市开展了载人测试运营服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主要依靠车内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某无人驾驶汽车沿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了,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为,消耗柴油2.1kg。[,]求:(1)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18.(2025九上·福田月考)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悬浮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某大学的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1)风扇旋转吸入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很快会被金属网C吸引,这是因为 .颗粒物接触金属网C后会带上 电.(2)带电颗粒物很快又会离开金属网C,这是因为 .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很快又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粘住,这又是因为 .(3)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PM2.5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 .19.(2025九上·福田月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涡轮喷气发动机2023年5月28日上午,我国首架自行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客机,如图甲,历时2h从上海到北京,开启了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乙所示,为客机使用的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其结构是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组成,其中压气机与涡轮装在同一条转轴上工作,皀刉前先进入发动机的进气道,当飞机飞行时,由于飞机飞行的速度是变化的,而进入压气机气流速度有一定限制,使进入进气道的气体全部通过可调管道,空气流过压气机时被压气机的旋转叶片压缩后进入燃烧室,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流推动涡轮,一边带动压气机正常工作。客机搭载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其部分参数如下表,其中热效率是指涡轮喷气发动机获得的机械能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之比;推进效率指推力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与其获得的机械能之比。热效率 40% 推进效率 60% 航空燃油热值q(1)涡轮喷气发动机在工作中,空气流过压气机时用 方式改变空气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这部分气体与燃料混合后在燃烧室中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流推动涡轮;此过程的能量转化相当于热机的 冲程;(2)关于涡轮喷气发动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多选);A.进气道中吸入的是空气B.燃料耗尽后还可以利用压气机压缩气体推动涡轮转动C.燃烧室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尾喷管中喷出的高速气流对飞机做功(3)机舱内先进的“呼吸系统”使飞机在万米高空时,能将机外-50℃下的冷空气不断压缩,使送入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50℃以上。为确保机舱内的温度维持体感舒适值,机上空调需要不断 (选填“加热”或“制冷”);(4)已知,涡轮喷气发动机所受空气阻力与运行速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当飞机以200m/s的速度水平匀速巡航一小时的过程中,需要消耗 kg的航空燃油;(5)涡轮喷气发动机使混合气体压缩后在燃烧室燃烧直到膨胀的气体再从尾部喷出过程中,燃气的温度是不断变化的,下列能大致反映混合气体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是图______。A. B.C. D.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分子热运动【解析】【解答】A.在任何情况下,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抽去玻璃板之后,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在二氧化碳分子向上运动时,氢气也会进入下方的瓶子之中,故B正确;CD.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较小,则扩散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抽取玻璃板,不会马上看到试纸变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故CD错误。故选B。【分析】根据分子运动的知识分析判断。2.【答案】D【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的四个冲程【解析】【解答】A.图甲,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故A错误;B.图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B错误;C.图丙,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小,故C错误;D.图丁,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对筒内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一过程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同,故D正确。故选D。【分析】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2.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答案】D【知识点】比热容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解析】【解答】A.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求可知,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强弱时,应只改变物质种类,只控制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故A错误;B.根据题意可知,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则在第2min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故B错误;C.根据图片可知,当同时加热2min时,a、b吸收相同的热量,b的温度升高的少,故b的比热容大,b为水,b更适合做冷却剂,故C错误;D.根据图片可知,两种液体由20℃升高到40℃,煤油用时2min,水用时3min,所以它们吸收热量的关系为,根据可知,故D正确。故选D。【分析】A.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或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据此分析回答;BC.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根据图乙可知升高20℃a、b的加热时间(由转换法得出a、b吸热之比),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从而确定哪种物质吸热能力强;D.根据Q=cmΔt可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热与比热容成正比,据此可得食用油的比热容。4.【答案】B【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电流的方向【解析】【解答】A.空气被电离,是用电离的方法使正负电荷分开,而不是创造电荷,故A错误;B.含尘气体经过离子发生器,正离子使尘粒带正电奔向积尘盘的负极,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正确;C.根据题意可知,空气分子电离后的正离子向右运动才能吸附到积尘盘上,电流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所以图中电流方向向右,故C错误;D.未经过离子发生器的轻小尘粒会被积尘盘吸引,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D错误。故选B。【分析】A.根据物体带电的本质判断;B.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C.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D.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判断。5.【答案】B【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解析】【解答】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所以甲是电能;给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乙是化学能;蓄电池给路灯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丙是电能;路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所以丁是光能;甲和丙虽然都是电能,但电能在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中和化学能再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内能,所以甲和丙的大小不相等,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分析】风力发电系统,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对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再由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路灯供电,将电能转化为光能。6.【答案】C【知识点】两种电荷;摩擦起电的现象【解析】【解答】ABC.干燥纸巾与亚克力板摩擦后,克力板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纸巾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所以亚克力板和纸巾带上了异种电荷,摩擦过程中没有创造电荷,是电子发生了转移,故AB错误,C正确;D.摩擦起电过程中,发生转移的是电子,而不是正电荷,故D错误。故选C。【分析】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对电子束缚本领强的物质得到电子带负电,对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质失去电子带正电。7.【答案】B【知识点】电流的方向;电源及其能量转化【解析】【解答】ABC.当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会从右侧电极通过隔膜流向左侧电极,锂离子电池内部电流从右侧电极流向左侧电极,所以左侧电极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电池放电时,电流从左侧电极经灯泡流向右侧电极,故AC错误,B正确;D.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B。【分析】1.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2.由电池内部锂离子运动方向可知电池内部电流方向,根据电流方向即可知电源的正负极;3.电池放电(对外供电)时,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出,经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4.电池放电(对外供电)时,消耗化学能转化为电能。8.【答案】 【知识点】比热容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解析】【解答】根据Q=cmΔt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甲物质,温度变化相同时,若甲物质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则甲物质吸收的热量是水吸收热量的一半,即甲物质的加热时间是水加热时间的一半,所以给甲物质加热10min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下图所示: 【分析】1.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可以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2.质量相同的水和甲物质,温度变化相同时,若甲物质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则甲物质吸收的热量是水吸收热量的一半。9.【答案】【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解析】【解答】据图可知,两灯泡串联,据此作图:【分析】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10.【答案】热传递;遵守;扩散【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解析】【解答】解:①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熏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肉的内能的;②木炭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传递给肉,能量形式发生改变但总量不变,因此遵守能量守恒定律;③闻到肉香是由于肉中香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故答案为:热传递;遵守;扩散。【分析】 ①熏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肉的内能的;②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③闻到肉香是属于扩散现象。11.【答案】做功;80;2400【知识点】热机的四个冲程【解析】【解答】由图甲可知,汽油机的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此时它正处于做功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2r,完成4个工作冲程,对外做功1次,所以汽油机每秒内对外做功20次,则汽油机每秒内完成80个冲程,飞轮每秒转40r,则飞轮每分钟转 20次×60=1200次,所以飞轮转速为2400r/min。【分析】1.根据汽油机气门的开闭情况和活塞的运动情况确定汽油机的工作冲程;2.汽油机的飞轮转2r,完成4个工作冲程,对外做功1次,据此进行分析。12.【答案】从B到A;单向导电性【知识点】电流的方向;电路的三种状态【解析】【解答】导线中是电子在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但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由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开关和LED灯后,流回负极,所以电流的方向从A到B,则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从B到A。如果将电源两极的接线对调,闭合开关后,电路中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LED和小灯泡都不亮,此时电路断路,说明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分析】1.导线中是电子在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2.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13.【答案】B;A;20;40;40;温度;减小;增加【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解析】【解答】(1)由图乙可知,相同时间内,图像B温度变化较小,比较平缓,所以温度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的曲线是图乙中的B。(2)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牛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由图乙可知,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A。(3)由图乙可知,图线B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水的初温是20℃,水的末温是40℃;图线A是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热奶的末温是40℃。(4)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温度。 这个过程中热奶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分析】(1)(2)(3)根据图像进行分析;(4)当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物体间将发生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减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14.【答案】甲、丙;加热的时间;大于;偏小;酒精未完全燃烧及酒精产生的热量部分被烧杯和石棉网吸收还有一部分被空气吸收;液体的质量和初温相同,甲装置中的液体升高的温度较大,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说明燃料1放出的热量较多,热值较大【知识点】燃料的热值;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解析】【解答】(1)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使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所以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相同的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可保证不同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实验通过加热时间反映物体吸热的多少。(2)由图丁可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液体a的加热时间较长,说明液体a吸收的热量较多,比热容较大,所以液体a的比热容大于液体b的比热容。(3)由于酒精未完全燃烧及酒精产生的热量部分被烧杯和石棉网吸收还有一部分被空气吸收,所以根据酒精燃烧后水升高的温度,测出酒精的热值,所以计算出酒精放出的热量比“标准值”偏小。(4)由题意可知,液体的质量和初温相同,甲装置中的液体升高的温度较大,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说明燃料1放出的热量较多,热值较大。【分析】(1)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使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相同的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可保证不同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实验通过加热时间反映物体吸热的多少。(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3)由于酒精未完全燃烧及热量散失,由Q=qm可分析;(4)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同、种类相同,甲烧杯内液体沸腾,说明甲装置中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装置中液体吸收的热量,据此可以判断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15.【答案】蓬松;异种;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不相同;负;得到【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摩擦起电的现象【解析】【解答】(1)用手向下捋几下后,干燥的手与塑料细丝相互摩擦,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而塑料细丝带的是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塑料细丝会向四周散开,所以塑料细丝越来越蓬松,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异种电荷。(2)图(2)中,图a装置是常用验电器,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图b装置是依据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所以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不相同。(3)图(3)中,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负电荷。带电物体所带的是负电荷,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电子电子。【分析】(1)(3)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对电子束缚本领强的物质得到电子带负电,对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质失去电子带正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16.【答案】解:(1)牛奶吸收的热量为:Q吸=c牛奶m牛奶(t-t0)=2.5×103J/(kg·℃)×250×10-3kg×(42℃-22℃)=1.25×104J(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为:Q放=Q吸=1.25×104J热水的质量为:答:(1)牛奶吸收的热量为1.25×104J;(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妈妈至少要用52℃的热水0.3kg。【知识点】比热容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解析】【分析】(1)已知牛奶的比热容、质量、初温及末温,根据Q吸=c牛奶m牛奶(t-t0)求出牛奶吸收的热量;(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牛奶吸收的热量,根据水的比热容、初温及末温,利用求出热水的质量。17.【答案】(1)解: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Q放=mq柴油=2.1kg×4×107J/kg =8.4×107J答: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8.4×107J;(2)解: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牵引力做的有用功为:W=Fs=1.12×103N×3×104m=3.36×107J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答:汽车发动机的效率40%。【知识点】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分析】(1)已知柴油的质量和热值,根据Q放=mq柴油求出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2)已知发动机的牵引力和汽车行驶的距离,根据W=Fs求出牵引力做的有用功,根据求出汽车发动机的效率。(1)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Q放=mq柴油=2.1kg×4×107J/kg =8.4×107J(2)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牵引力做的有用功为W=Fs=1.12×103N×3×104m=3.36×107J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18.【答案】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不属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解析】【解答】(1)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会细小颗粒,导致 颗粒物很快会被金属网C吸引,不带电的颗粒与带负电的金属网接触后,颗粒带上负电;(2) 颗粒物接触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颗粒很快又离开金属网;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负电的颗粒物被带有正电荷的D牢牢吸引;(3)PM2.5不属于分子,不属于分子的运动,可通过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来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综上 第1空、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第2空、负; 第3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第4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第5空、 不属于;第6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分析】1、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19.【答案】(1)做功;做功(2)B;C(3)制冷(4)2160(5)B【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能量的存在形式【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空气流过压气机时,旋转叶片对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空气的内能。②四冲程热机中的做功冲程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 则这个过程相当于热机工作时的做功冲程。(2)A.根据题意可知,进气道中吸入的气体是空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题意可知,燃料耗尽后,不会产生高温高压气流,无法推动涡轮,故B错误符合题意;C.根据题意可知,燃烧室中的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D.根据题意可知,尾喷管中喷出的高速气流对飞机施加推力,且飞机在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燃气对飞机做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C。(3)根据题意可知,机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50℃以上,而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25℃,所以机体上的空调要不断制冷,使舱内气压和温度达到舒适值。(4)根据丙图可知,当飞机以200m/s的水平速度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为3.6×104N,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则推力F=f=3.6×104N;在巡航1h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推进效率为60%,获得的机械能;热效率为40%,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需要航空燃油的质量。(5)根据题意可知,内燃机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燃气的温度升高。当气体推动活塞对外做功时,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燃气温度降低,所以混合气体温度随时间而变化先升高后降低,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 (1)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减少;热机中的做功冲程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A.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进气道中吸入的气体类别;B.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压缩气体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尾喷管中喷出的高速气流推进飞机前进,对飞机做功;(3)将机舱内的温度与人体的适宜温度比较即可;(4)根据图乙判断出当飞机以200m/s的水平速度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根据飞机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平衡力判断出推力,由W=fs=fvt算出在巡航1h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根据效率的公式得到获得的机械能,根据放热公式得到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Q放=mq得需要航空燃油的质量;(5)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在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转化机械能为内能,据此分析燃气温度的变化。(1)[1]空气流过压气机时,被压气机的旋转叶片压缩 后进入燃烧室,因此旋转叶片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所以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空气的内能。[2]四冲程热机中的做功冲程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部分气体与燃料混合后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流推动涡轮,这一过程的能量转化,相当于热机工作时的做功冲程。(2)A.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进气道中吸入的气体是空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燃料耗尽后,不会产生高温高压气流,无法推动涡轮,故B错误,符合题意;C.燃烧室中,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D.尾喷管中喷出的高速气流推进飞机前进,对飞机做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C。(3)能将机外-50℃以下的冷空气不断压缩,导致送入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50℃以上,由于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25℃,所以机体上的空调要不断制冷,使舱内气压和温度达到舒适值。(4)由图丙f—v2的图像可知,当飞机以200m/s的水平速度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为3.6×104N,飞机受到推力和阻力是平衡力,所以推力F=f=3.6×104N在巡航1h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推进效率为60%,获得的机械能热效率为40%,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需要航空燃油的质量(5)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内燃机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燃气的温度升高;在做冲程中,气体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燃气温度降低,所以混合气体温度随时间而变化先升高后降低,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 / 1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大附中创新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学情反馈物理试题1.(2025九上·福田月考)湿润蓝色石蕊试纸遇到二氧化碳会变红。把分别装有高纯度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玻璃瓶瓶口相对,用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两种气体均无色透明,且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氢气密度)。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B.抽去玻璃板之后,氢气也会进入下方的瓶子之中C.抽去玻璃板,没有马上看到石蕊试纸变色,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无法扩散到氢气中D.出现石蕊试纸变红的现象,是由于分子间有斥力【答案】B【知识点】分子热运动【解析】【解答】A.在任何情况下,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抽去玻璃板之后,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在二氧化碳分子向上运动时,氢气也会进入下方的瓶子之中,故B正确;CD.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较小,则扩散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抽取玻璃板,不会马上看到试纸变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故CD错误。故选B。【分析】根据分子运动的知识分析判断。2.(2025九上·福田月考)如图,对于图中所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增大B.图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温度升高C.图丙,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D.图丁,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这一过程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同【答案】D【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的四个冲程【解析】【解答】A.图甲,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故A错误;B.图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B错误;C.图丙,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小,故C错误;D.图丁,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对筒内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一过程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同,故D正确。故选D。【分析】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2.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2025九上·福田月考)利用如图甲所示,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和烧杯分别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完成实验探究,应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体积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B.比较a和b的吸热情况,在第2min时a吸收的热量比b多C.比热容较大的是a,a是水,它更适合作冷却剂D.利用图乙中图像的数据,可计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答案】D【知识点】比热容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解析】【解答】A.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求可知,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强弱时,应只改变物质种类,只控制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故A错误;B.根据题意可知,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则在第2min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故B错误;C.根据图片可知,当同时加热2min时,a、b吸收相同的热量,b的温度升高的少,故b的比热容大,b为水,b更适合做冷却剂,故C错误;D.根据图片可知,两种液体由20℃升高到40℃,煤油用时2min,水用时3min,所以它们吸收热量的关系为,根据可知,故D正确。故选D。【分析】A.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或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据此分析回答;BC.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根据图乙可知升高20℃a、b的加热时间(由转换法得出a、b吸热之比),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从而确定哪种物质吸热能力强;D.根据Q=cmΔt可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热与比热容成正比,据此可得食用油的比热容。4.(2025九上·福田月考)如图是一种用于粉尘、细菌收集的静电除尘装置原理图.含尘气体通过金属网前置过滤器进入到离子发生器,经过离子发生器后,尘粒会带正电,除尘过程中尘粒从左至右奔向积尘盘的负极,最终被吸附到积尘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被电离使尘粒带上了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B.带电尘粒被吸附到积尘盘负极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该静电除尘装置除尘时,尘粒产生的瞬时电流方向向左D.若某些轻小尘粒进入过滤器,但未经过离子发生器,直接到达积尘盘附近,一定不会被积尘盘吸引【答案】B【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电流的方向【解析】【解答】A.空气被电离,是用电离的方法使正负电荷分开,而不是创造电荷,故A错误;B.含尘气体经过离子发生器,正离子使尘粒带正电奔向积尘盘的负极,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正确;C.根据题意可知,空气分子电离后的正离子向右运动才能吸附到积尘盘上,电流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所以图中电流方向向右,故C错误;D.未经过离子发生器的轻小尘粒会被积尘盘吸引,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D错误。故选B。【分析】A.根据物体带电的本质判断;B.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C.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D.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判断。5.(2025九上·福田月考)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利用风力发电机组可以进行发电。如图是某城市风力发电系统,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对蓄电池充电,再由蓄电池为路灯供电的过程,对图示方框中能量形式判断正确的是( )A.甲和丙都是“电能”,而且大小相等B.甲和丙都是“电能”,而且大小不等C.乙是“电能”D.丁是“化学能”【答案】B【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解析】【解答】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所以甲是电能;给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乙是化学能;蓄电池给路灯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丙是电能;路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所以丁是光能;甲和丙虽然都是电能,但电能在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中和化学能再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内能,所以甲和丙的大小不相等,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分析】风力发电系统,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对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再由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路灯供电,将电能转化为光能。6.(2025九上·福田月考)如图甲所示,用干燥纸巾与亚克力板摩擦写出“人”字后(亚克力板带上正电荷),将亚克力板靠近不带电干燥纸巾泡沫小球,板上就留下了一个由小球组成的“人”字,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过程创造了电荷B.摩擦后,亚克力板得到了电子C.摩擦后,亚克力板和纸巾带上了异种电荷D.摩擦后,纸巾的正电荷转移到亚克力板,所以亚克为板带正电荷【答案】C【知识点】两种电荷;摩擦起电的现象【解析】【解答】ABC.干燥纸巾与亚克力板摩擦后,克力板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纸巾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所以亚克力板和纸巾带上了异种电荷,摩擦过程中没有创造电荷,是电子发生了转移,故AB错误,C正确;D.摩擦起电过程中,发生转移的是电子,而不是正电荷,故D错误。故选C。【分析】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对电子束缚本领强的物质得到电子带负电,对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质失去电子带正电。7.(2025九上·福田月考)如图是锂离子电池原理简图,其电池部分浸没在电解液中,当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会从右侧电极通过隔膜流向左侧电极,此时小灯泡发光,则( )A.左侧电极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B.电池放电时,电流从左侧电极经灯泡流向右侧电极C.锂离子电池内部电流从左侧电极流向右侧电极D.电池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B【知识点】电流的方向;电源及其能量转化【解析】【解答】ABC.当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会从右侧电极通过隔膜流向左侧电极,锂离子电池内部电流从右侧电极流向左侧电极,所以左侧电极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电池放电时,电流从左侧电极经灯泡流向右侧电极,故AC错误,B正确;D.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B。【分析】1.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2.由电池内部锂离子运动方向可知电池内部电流方向,根据电流方向即可知电源的正负极;3.电池放电(对外供电)时,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出,经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4.电池放电(对外供电)时,消耗化学能转化为电能。8.(2025九上·福田月考)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同时给质量均为m且初温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甲物质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请在图中画出给甲物质加热10min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 【答案】 【知识点】比热容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解析】【解答】根据Q=cmΔt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甲物质,温度变化相同时,若甲物质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则甲物质吸收的热量是水吸收热量的一半,即甲物质的加热时间是水加热时间的一半,所以给甲物质加热10min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下图所示: 【分析】1.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可以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2.质量相同的水和甲物质,温度变化相同时,若甲物质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则甲物质吸收的热量是水吸收热量的一半。9.(2025九上·福田月考)请根据图所示实物电路,在虚线框中用直尺画出对应的电路图。【答案】【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解析】【解答】据图可知,两灯泡串联,据此作图:【分析】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元件首位相连,用电器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元件首首相连,用电器互不干扰,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开关在支路上控制单个支路的通断。10.(2025九上·福田月考)《说文解字》记载: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炙”一字本义指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熏烤,是通过 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一过程 能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闻到扑鼻的肉香,这是 现象。【答案】热传递;遵守;扩散【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解析】【解答】解:①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熏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肉的内能的;②木炭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传递给肉,能量形式发生改变但总量不变,因此遵守能量守恒定律;③闻到肉香是由于肉中香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故答案为:热传递;遵守;扩散。【分析】 ①熏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肉的内能的;②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③闻到肉香是属于扩散现象。11.(2025九上·福田月考)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如图甲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此时它正处在 冲程,如果此汽油机每秒内对外做功20次,则汽油机每秒内完成 个冲程,飞轮的转速为 r/min。【答案】做功;80;2400【知识点】热机的四个冲程【解析】【解答】由图甲可知,汽油机的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此时它正处于做功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2r,完成4个工作冲程,对外做功1次,所以汽油机每秒内对外做功20次,则汽油机每秒内完成80个冲程,飞轮每秒转40r,则飞轮每分钟转 20次×60=1200次,所以飞轮转速为2400r/min。【分析】1.根据汽油机气门的开闭情况和活塞的运动情况确定汽油机的工作冲程;2.汽油机的飞轮转2r,完成4个工作冲程,对外做功1次,据此进行分析。12.(2025九上·福田月考)如图所示是由一个小灯泡、一个发光二极管(LED)、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组成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和LED发光,此时导线中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 (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如果将电源两极的接线对调,闭合开关后,LED和小灯泡都不亮,这是因为发光二极管具有 。【答案】从B到A;单向导电性【知识点】电流的方向;电路的三种状态【解析】【解答】导线中是电子在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但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由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开关和LED灯后,流回负极,所以电流的方向从A到B,则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从B到A。如果将电源两极的接线对调,闭合开关后,电路中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LED和小灯泡都不亮,此时电路断路,说明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分析】1.导线中是电子在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2.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13.(2025九上·福田月考)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如图甲所示;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的曲线是图乙中的 ;(填“A”或“B”)(2)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 ;(填“A”或“B”)(3)水的初温是 ℃,热奶的末温是 ℃,水的末温是 ℃;(4)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这个过程中热奶的内能 ,水的内能 。【答案】B;A;20;40;40;温度;减小;增加【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解析】【解答】(1)由图乙可知,相同时间内,图像B温度变化较小,比较平缓,所以温度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的曲线是图乙中的B。(2)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牛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由图乙可知,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A。(3)由图乙可知,图线B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水的初温是20℃,水的末温是40℃;图线A是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热奶的末温是40℃。(4)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温度。 这个过程中热奶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分析】(1)(2)(3)根据图像进行分析;(4)当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物体间将发生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减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14.(2025九上·福田月考)如图是完全相同的装置甲、乙、丙,兴趣小组用这些装置来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或不同燃料的热值。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1)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实验通过 反映物体吸热的多少(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的时间”);(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选用合适装置加热相同一段时间后,绘制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丁),则液体a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b的比热容;(3)小华用图甲装置,根据酒精燃烧后水升高的温度,测出酒精的热值。这种方法测出的热值比“标准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理由是 ;(4)小明选用甲、乙两个装置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过程中,甲烧杯内液体沸腾时下面的燃料还未燃尽,而乙烧杯中液体在燃料燃尽时都未沸腾(两种燃料燃烧过程中都充分燃烧),你觉得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答案】甲、丙;加热的时间;大于;偏小;酒精未完全燃烧及酒精产生的热量部分被烧杯和石棉网吸收还有一部分被空气吸收;液体的质量和初温相同,甲装置中的液体升高的温度较大,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说明燃料1放出的热量较多,热值较大【知识点】燃料的热值;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解析】【解答】(1)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使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所以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相同的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可保证不同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实验通过加热时间反映物体吸热的多少。(2)由图丁可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液体a的加热时间较长,说明液体a吸收的热量较多,比热容较大,所以液体a的比热容大于液体b的比热容。(3)由于酒精未完全燃烧及酒精产生的热量部分被烧杯和石棉网吸收还有一部分被空气吸收,所以根据酒精燃烧后水升高的温度,测出酒精的热值,所以计算出酒精放出的热量比“标准值”偏小。(4)由题意可知,液体的质量和初温相同,甲装置中的液体升高的温度较大,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说明燃料1放出的热量较多,热值较大。【分析】(1)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使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相同的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可保证不同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实验通过加热时间反映物体吸热的多少。(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3)由于酒精未完全燃烧及热量散失,由Q=qm可分析;(4)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同、种类相同,甲烧杯内液体沸腾,说明甲装置中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装置中液体吸收的热量,据此可以判断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15.(2025九上·福田月考)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1)所示,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 (选填“蓬松”或“紧密”),而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2)如图(2)a、b所示装置均为比较简易的验电器,它们都可以用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由图中现象可知,图b装置是依据 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3)如图(3)所示,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 (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答案】蓬松;异种;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不相同;负;得到【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摩擦起电的现象【解析】【解答】(1)用手向下捋几下后,干燥的手与塑料细丝相互摩擦,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而塑料细丝带的是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塑料细丝会向四周散开,所以塑料细丝越来越蓬松,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异种电荷。(2)图(2)中,图a装置是常用验电器,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图b装置是依据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所以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不相同。(3)图(3)中,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负电荷。带电物体所带的是负电荷,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电子电子。【分析】(1)(3)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对电子束缚本领强的物质得到电子带负电,对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质失去电子带正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16.(2025九上·福田月考)吃早饭的时候,妈妈想用热水给小进加热如图所示的盒装牛奶,使牛奶的温度由22℃升高到42℃。 [已知c水=4.2×103J/(kg·℃),c牛奶=2.5×103J/(kg·℃),求:(1)牛奶吸收的热量?(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妈妈至少要用52℃的热水多少千克?(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答案】解:(1)牛奶吸收的热量为:Q吸=c牛奶m牛奶(t-t0)=2.5×103J/(kg·℃)×250×10-3kg×(42℃-22℃)=1.25×104J(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为:Q放=Q吸=1.25×104J热水的质量为:答:(1)牛奶吸收的热量为1.25×104J;(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妈妈至少要用52℃的热水0.3kg。【知识点】比热容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解析】【分析】(1)已知牛奶的比热容、质量、初温及末温,根据Q吸=c牛奶m牛奶(t-t0)求出牛奶吸收的热量;(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牛奶吸收的热量,根据水的比热容、初温及末温,利用求出热水的质量。17.(2025九上·福田月考)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作为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先行者,已在全国11个城市开展了载人测试运营服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主要依靠车内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某无人驾驶汽车沿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了,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为,消耗柴油2.1kg。[,]求:(1)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答案】(1)解: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Q放=mq柴油=2.1kg×4×107J/kg =8.4×107J答: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8.4×107J;(2)解: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牵引力做的有用功为:W=Fs=1.12×103N×3×104m=3.36×107J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答:汽车发动机的效率40%。【知识点】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分析】(1)已知柴油的质量和热值,根据Q放=mq柴油求出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2)已知发动机的牵引力和汽车行驶的距离,根据W=Fs求出牵引力做的有用功,根据求出汽车发动机的效率。(1)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Q放=mq柴油=2.1kg×4×107J/kg =8.4×107J(2)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牵引力做的有用功为W=Fs=1.12×103N×3×104m=3.36×107J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18.(2025九上·福田月考)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悬浮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某大学的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1)风扇旋转吸入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很快会被金属网C吸引,这是因为 .颗粒物接触金属网C后会带上 电.(2)带电颗粒物很快又会离开金属网C,这是因为 .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很快又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粘住,这又是因为 .(3)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PM2.5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 .【答案】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不属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解析】【解答】(1)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会细小颗粒,导致 颗粒物很快会被金属网C吸引,不带电的颗粒与带负电的金属网接触后,颗粒带上负电;(2) 颗粒物接触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颗粒很快又离开金属网;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负电的颗粒物被带有正电荷的D牢牢吸引;(3)PM2.5不属于分子,不属于分子的运动,可通过严厉查处焚烧垃圾、秸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来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综上 第1空、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第2空、负; 第3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第4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第5空、 不属于;第6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分析】1、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19.(2025九上·福田月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涡轮喷气发动机2023年5月28日上午,我国首架自行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客机,如图甲,历时2h从上海到北京,开启了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乙所示,为客机使用的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其结构是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组成,其中压气机与涡轮装在同一条转轴上工作,皀刉前先进入发动机的进气道,当飞机飞行时,由于飞机飞行的速度是变化的,而进入压气机气流速度有一定限制,使进入进气道的气体全部通过可调管道,空气流过压气机时被压气机的旋转叶片压缩后进入燃烧室,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流推动涡轮,一边带动压气机正常工作。客机搭载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其部分参数如下表,其中热效率是指涡轮喷气发动机获得的机械能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之比;推进效率指推力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与其获得的机械能之比。热效率 40% 推进效率 60% 航空燃油热值q(1)涡轮喷气发动机在工作中,空气流过压气机时用 方式改变空气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这部分气体与燃料混合后在燃烧室中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流推动涡轮;此过程的能量转化相当于热机的 冲程;(2)关于涡轮喷气发动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多选);A.进气道中吸入的是空气B.燃料耗尽后还可以利用压气机压缩气体推动涡轮转动C.燃烧室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尾喷管中喷出的高速气流对飞机做功(3)机舱内先进的“呼吸系统”使飞机在万米高空时,能将机外-50℃下的冷空气不断压缩,使送入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50℃以上。为确保机舱内的温度维持体感舒适值,机上空调需要不断 (选填“加热”或“制冷”);(4)已知,涡轮喷气发动机所受空气阻力与运行速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当飞机以200m/s的速度水平匀速巡航一小时的过程中,需要消耗 kg的航空燃油;(5)涡轮喷气发动机使混合气体压缩后在燃烧室燃烧直到膨胀的气体再从尾部喷出过程中,燃气的温度是不断变化的,下列能大致反映混合气体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是图______。A. B.C. D.【答案】(1)做功;做功(2)B;C(3)制冷(4)2160(5)B【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能量的存在形式【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空气流过压气机时,旋转叶片对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空气的内能。②四冲程热机中的做功冲程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 则这个过程相当于热机工作时的做功冲程。(2)A.根据题意可知,进气道中吸入的气体是空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题意可知,燃料耗尽后,不会产生高温高压气流,无法推动涡轮,故B错误符合题意;C.根据题意可知,燃烧室中的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D.根据题意可知,尾喷管中喷出的高速气流对飞机施加推力,且飞机在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燃气对飞机做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C。(3)根据题意可知,机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50℃以上,而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25℃,所以机体上的空调要不断制冷,使舱内气压和温度达到舒适值。(4)根据丙图可知,当飞机以200m/s的水平速度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为3.6×104N,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则推力F=f=3.6×104N;在巡航1h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推进效率为60%,获得的机械能;热效率为40%,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需要航空燃油的质量。(5)根据题意可知,内燃机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燃气的温度升高。当气体推动活塞对外做功时,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燃气温度降低,所以混合气体温度随时间而变化先升高后降低,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 (1)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减少;热机中的做功冲程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A.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进气道中吸入的气体类别;B.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压缩气体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尾喷管中喷出的高速气流推进飞机前进,对飞机做功;(3)将机舱内的温度与人体的适宜温度比较即可;(4)根据图乙判断出当飞机以200m/s的水平速度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根据飞机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平衡力判断出推力,由W=fs=fvt算出在巡航1h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根据效率的公式得到获得的机械能,根据放热公式得到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Q放=mq得需要航空燃油的质量;(5)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在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转化机械能为内能,据此分析燃气温度的变化。(1)[1]空气流过压气机时,被压气机的旋转叶片压缩 后进入燃烧室,因此旋转叶片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所以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空气的内能。[2]四冲程热机中的做功冲程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部分气体与燃料混合后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流推动涡轮,这一过程的能量转化,相当于热机工作时的做功冲程。(2)A.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进气道中吸入的气体是空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燃料耗尽后,不会产生高温高压气流,无法推动涡轮,故B错误,符合题意;C.燃烧室中,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D.尾喷管中喷出的高速气流推进飞机前进,对飞机做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C。(3)能将机外-50℃以下的冷空气不断压缩,导致送入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50℃以上,由于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25℃,所以机体上的空调要不断制冷,使舱内气压和温度达到舒适值。(4)由图丙f—v2的图像可知,当飞机以200m/s的水平速度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为3.6×104N,飞机受到推力和阻力是平衡力,所以推力F=f=3.6×104N在巡航1h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推进效率为60%,获得的机械能热效率为40%,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需要航空燃油的质量(5)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内燃机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燃气的温度升高;在做冲程中,气体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燃气温度降低,所以混合气体温度随时间而变化先升高后降低,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大附中创新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学情反馈物理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大附中创新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学情反馈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