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25学年第一学期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期中联考高一年级物理学科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丽水市2025学年第一学期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期中联考高一年级物理学科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5学年第一学期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物理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无特殊说明,g取10m/s2。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
A.质量、速度 B.位移、时间 C.速率、路程 D.加速度、力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中研究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时,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
B. 乙图中研究列车从杭州到北京的路程时,可以把列车看作质点
C.丙图中研究雄鹰为什么能在空中翱翔时,可以把雄鹰看作质点
D.丁图中研究运动员起跑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3.高速公路的测速有两种:一种是定点测速,定点测速不超过限速的10 会被处罚;另一种是区
间测速,区间测速由两个测速点组成,分别是区间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在起点记录通过的时刻,
在终点再记录一次通过的时刻,根据区间的里程和前后两次时间间隔,确定该路段是否超速行驶。
某段高速路上的定点测速提示牌如图甲所示,该路段的区间测速提示牌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小型车大鳌车
甲 乙
A.图甲中82是指该车在该路段的平均速率
B.由图乙可知该路段小车的区间限速为120m/s
C.图乙中的100是指该区间大车行驶的最大平均速率
高一物理学科 试题 第1页(共8页)
D.在该路段,若小车某时刻速率达到35m/s,则该小车一定会受到处罚
4. 2024年4月25日20时58分57秒,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下列关于运载火箭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一定相同
5.关于下列教材中的插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F F
V F 6 N M
最 她 4 F
2
0 t 0 102030 40
甲 乙 丙 丁
A.利用甲图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时,主要体现的是极限法的思想
B.利用乙图探究合力与两个分力之间的关系时,主要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C.丙图说明了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D. 丁图桌面上的装置可以用于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
6.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某时刻两汽车经过同一位置并开始计时,
甲、乙两汽车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分别如图中曲线和直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A. 0-to时间内,甲、乙两车均做加速运动
x
B. to时刻之前,甲车始终在乙车前面

C. 0~to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 乙
0 to t
D.0~to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第6题图
7.一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为:x=8t-0.5t2,则( )
A.汽车刹车的初速度4m/s
B.刹车过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
C.汽车刹车后经过4s速度变为0
D.汽车停下来之前最后一秒位移为0.5m
8.小明在参观科技馆时观察到一个十分有趣的“锥体上滚”实验。如图,将一个双圆锥体轻轻放在
倾斜轨道的低端,就会看到它似乎在向“上”滚去,关于锥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圆锥体上滚实验中,虽然看到的现象好像是锥体在上滚,但
锥体重心其实是下移的
B. 双圆锥体所受重力方向指向地心
C.双圆锥体的重心在锥体的外部,不在锥体上
D.双圆锥体的重心是理想模型
第8题图
高一物理学科 试题 第2页(共8页)
9.如图甲所示,从运动员离开跳板开始计时,其
重心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
↑v/(m·s1)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空中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
B.运动员在t=1s时在空中到达最高点
0
C.在1s~2s时间内运动员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14 1 2 t/s
D.运动员离开跳板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m 甲 乙第9题图
10.一舞蹈者演示“功夫瑜伽”,用双脚撑墙,静止于两墙面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舞蹈者对墙壁的压力是由于墙壁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墙壁越粗糙,则舞蹈者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墙壁对舞蹈者的摩擦力方向沿墙面向上
D.无论舞蹈者对墙壁的压力有多大,其所受的最大静摩
擦力一定不变
第10题图
11.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 0 100
m=1.0kg的小球A,对小球施加恒力F,使细绳绷紧与竖直方向夹角为0=30°, θ L
且小球A处于静止状态,则F的最小值为( )
A
A. IN B.3N C.5N D.10N
第11题图
12.如图是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封面上的沙漏照片,若近似认为沙粒下落的初速度为0,出沙口到
落点的距离为20cm,忽略空气阻力,不计沙粒间的相互影响,设沙粒随时间均匀漏下,则( )
A.落点处沙粒的速度约为1m/s
B.出口下方8cm处的粒子速度约是4cm处的2倍
物理
C.出口下方0~2cm范围内的沙粒数约与2~8cm范围内的沙粒数相等
D.若出口下方0~5cm范围内有200颗沙粒,则出口下方5cm~20cm范
围内约有400颗沙粒
第12题图
13.如图甲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用一个轻质弹簧连接,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最初系
统静止。现用竖直向上的力缓慢拉木块A直到木块B刚好离开地面,测得木块B对地面的压力N相
对应两木块之间的距离L,作出N-L图像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像中No的数值等于mg
高一物理学科 试题 第3页(共8页)
B.图像中L =2LI A ↑N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H2 ww L N
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L2-L B
7#mm O LL L
甲 乙
第 13题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4.“电动平衡车”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如图所示,小朋友站在“电动平衡车”上在某水平地面上沿
直线匀速前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对平衡车压力的大小等于平衡车对人支持力的大小
B.人对平衡车的压力和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对平衡车的压力和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人对平衡车的压力和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第14题图
15.图甲所示为烤肠机,香肠放置在两根水平的平行金属杆中间,其截面图如图乙所示。假设香肠
可视为质量均匀的圆柱体,烤熟后香肠质量不变,半径变大,(烤熟前后金属杆静止不动)。忽略摩
擦及金属杆的热胀冷缩,则香肠烤熟后与香肠烤熟前相比( )
A.金属杆1 对其支持力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小 香肠
B.金属杆2对其支持力变大
C.每根金属杆对其作用力先变大再变小
D.两根金属杆对其合力不变 金属杆 金属杆2
图甲 第15题图 图乙
16.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轻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mB,由于B
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环A与球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轻绳的拉力T为mg cosθ A
B.球B受到的风力F为mg sinθ
C.杆对环A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保持不变 θ
→ O
D.环A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2+n分 B风
第16题图
高一物理学科 试题 第4页(共8页)
非选择题部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题,每空2分,共18分)
17.在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完成“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纸带
小车

甲 乙
打点计时器
钩码 图1 图2
(1)要用到打点计时器,如图2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两种计时器,其中甲装置用的电源是________;
A.交流220V B.直流220V C.低压交流 D.低压直流
(2)同学们在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单选);
A.小车从图示位置释放比较合理 B.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拉小车的细线应与木板平行 D.跨过滑轮所挂重物越重越好
(3)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选取一条
清晰纸带,并取其中的A、B、C、D、E、F、G七个计数点进行研究。利用刻度尺测量得到E点与零
刻度线的距离为:_____cm。则打点计时器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VD=_______m/s,小车的加
速度a=_____m/s2。(后面两空格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 B C D E F G
0 1 c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18.某同学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将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系
上两根细绳及绳套,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互成角度的拉动橡皮条,将结点拉到O点,如图
甲所示.
A 0 S
0
C F B 力
F
徊 F VF'
甲 乙 丙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两根细线必须等长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宜太小
C.两条细线的夹角尽可能大一些
D.在确定细线拉力方向时,所取两个点适当远一些
(2)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F'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
高一物理学科 试题 第5页(共8页)
图示,则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
(3)丙图为本次实验中右侧的弹簧测力计,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如图甲所示,两条细线
的夹角是90°,若本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均为5N,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右侧差不多,你
认为本次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四、计算题(本题共3题,19题9分,20题11分,21题11分,共31分)
19.冰壶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为冬奥
会比赛项目。在某次比赛中,冰壶以2m/s的速度被运动员水平推出后在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s末速度为1.8m/s,求:
(1)冰壶的加速度大小;
(2)冰壶的滑行时间;
(3)推出后11s内位移大小。
高一物理学科 试题 第6页(共8页)
20.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木块,恰好能沿倾角为θ=37°的斜面匀速下滑。已知sin 37°=0.6,
cos37°=0.8,g=10m/s2,木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1)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2)如图所示,用一轻质弹簧将木块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弹簧伸长了4cm,求此弹簧的劲度系数
(3)如图所示,要让木块静止在斜面上,水平推力F的大小应在什么范围内 (结果可用分数表示)
E
088880
F
θ θ
高一物理学科 试题 第7页(共8页)
21.很多城市开通了“绿波速度”,是在一定的范围能统一协调了红绿灯信号,使得车辆能够在这个
划定的范围减少等红绿灯的时间。如图在一条限速80km/h平直的道路上有三个红绿灯A、B、C,其
中AB间距L =560m,BC间距L=167.5m。三个灯都是绿灯持续20s,红灯持续10s,假设红绿灯切换
不需要时间。有可视为质点的汽车在距A灯L=40m处以8m/s匀速行驶,显示还有5s绿灯结束,他
立刻匀加速行驶(不计反应时间),刚好在绿灯还有1s时通过A灯,求
(1)求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若通过A灯后继续匀加速前进,加速度不变,达到20m/s 后匀速前进,他预判无法绿灯通过B,
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前进,恰好停在B,求A到B的总时间;
(3)若三灯同步变灯,某车在A灯处恰好红灯停下,变灯后立即以5m/s2匀加速到“绿波速度”,接
着以“绿波速度”能较快地绿灯通过B、C,求“绿波速度”的范围。
A B C
8 ●o o
甲 乙
40m 560m 167.5m
高一物理学科 试题 第8页(共8页)
2025学年第一学期丽水发展共同体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物理学科参考答案
命题:松阳一中 庆元中学 龙泉中学
审稿:松阳一中 庆元中学 龙泉中学
选择题部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C D A B D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C C C AC AD CD
非选择题部分
17.(每空2分,共10分)(1)C(2)C(3)①.9.10~9.20②0.61~0.63③.2.0~2.5
18.(每空2分,共8分)(1)BD(2)F(3)4.30;不正确
19.(共9分)(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关系可得冰壶的加速度为
a=Y-Ye=18mS-2m=-0.2m/s2 3分
则冰壶的加速度大小为0.2m/s2。
(2)冰壶的滑行时间为: =0-。=-02m/s=10s 3分
(3)由(2)问可知冰壶被推出10s后停下来,则推出后11s内位移大小等于推出后10s内
位移大小,即 x=°- 10m 3分
20.(共11分)(1)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有
mg sinθ=μmg cosθ 2分
解得
μ=0.75 1分
(2)将木块匀速向上拉时有
F=mg sinθ+μmg cosθ 1分
根据胡克定律有
F=kx 1分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600N/m 1分
(3)木块即将沿斜面下滑而未下滑的临界状态时,水平推力最小,此时斜面对木块的摩擦
力沿斜面向上,设水平推力为F,则有
F cosθ+μ(mg cosθ+F sinθ)=mgsinθ 1分

F=0 1分
木块即将沿斜面向上滑而未上滑的临界状态时,水平推力最大,此时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沿
斜面向下,设水平推力为F ,则有
F cosθ=μ(mg cosθ+F sinθ)+mgsinθ 1分
得F 480n 1分
综上,水平推力的范围为 0≤F≤480n 1分
21.(共11分)
(1)由题可得
L= a2 1分
a=1m/s2 1分
(2)设加速时间为t ,由题可得
V =v +at =12m/s
="=Y=8s 1分
X =v2 +2a3
解得
x =128m
=2=100m 1分
x =L —x —x4=332m
=Y=166 1分
V2=a2L4
t4=10s 1分
ta=12+1s+14=34.6s 1分
(3)最快30秒到B,最慢50秒到C,由题可得
x 1分
把t=30s,x=560m代入得
v=20m/s 1分
把t=50s,x=727.5m代入得
v=15m/s 1分
绿波速度为15~20m/s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