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川教版) 第一课 了解你的气质类型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川教版) 第一课 了解你的气质类型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一课 了解你的气质类型 教学设计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强度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这些相对稳定的心理动力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使人的日常活动带有一定的色彩。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情绪兴奋性的强度不同,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这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一般来说,气质类型极端的人情绪兴奋性太强或太弱,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差,容易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我们对这种极端类型的人应该给予特别的照顾,具有极端气质的人也应该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尽量避免强烈的刺激和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青少年时期称为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自我同一性可以理解为个体对于内部和外部的整合和适应感,要建立自我同一性就必须对内部的自我和外部的环境有充分的认识,否则便会造成自我同一性混乱。因此,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而气质是自我认识的重要部分。
本课属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中认识自我板块。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是认识自我的重要部分。本课依据气质类型理论,从认识气质类型、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明白气质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到明确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影响,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气 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有的孩子爱哭好动,有的孩子乖巧安静。
气质只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并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任何气质的人都有可能经过自己的努力在不同实践领域中取得成就。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程度以及动作的灵敏程度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
气质在社会所表现的,是一个人从内到外的一种内在人格魅力的升华。其中,人格魅力有很多,比如修养、品德、待人接物、说话的感觉等等,所表现的有高雅、恬静、温文尔雅、豪放大气、不拘小节等。所以,气质并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而是自己长期的内在修养以及文化修养的一种结合,是持之以恒的结果。
气质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点。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是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例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力时间的长短)、心理过程的强度(例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 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有的人倾向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有的人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等等。气质使一个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表现都涂上个人独特的色彩。
当然,心理活动的动力并非完全决定于气质特性,它也与活动的内容、 目的和动机有关。任何人,无论有什么样的气质,遇到愉快的事情总会精神振奋,情绪高涨,干劲倍增;遇到不幸的事情则会精神不振,情绪低落。但是人的气质特征对目的、 内容不同的活动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影响。换句话说,有着某种气质类型的人,常在内容全然不同的活动中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例如一个学生每逢考试就会表现出情绪激动;在等待与友人的会面时会坐立不安;参加体育比赛前总是沉不住气,等等。就是说,这个学生情绪易于激动的特点会在各种场合表现出来,具有相当固定的性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说,情绪易于激动是这个学生的气质特征。人的气质对行为、实践活动的进行及其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人的气质在教育工作、组织生产、培训干部职工、选拔人才、社会分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气质的概念和类型。
2.情感目标:通过导入和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气质、 自己的气质类型以及自己气质类型中存在的缺点和优点。
3.行为目标:对症下药,明白气质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明确气质在人实践活动中的影响。
重点:了解气质的概念和类型。
难点:对症下药,明白气质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明确气质在人实践活动中的影响。
课时:1 课时。
场地:心理活动室或教室。
课前准备:多媒体,活动单。
心灵困惑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小 A、小 B、小 C、小 D 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气质的人,面对同样的情况会有不同的表现。
教学步骤:
1.学生阅读小 A、小 B、小 C、小 D 的故事,教师提问:“面对不能进场看演出,四个人分别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四个人会有不同表现的原因,从而引出本课主题——气质类型。
2.教师讲解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3.教师提问:“同学们猜猜小 A、小 B、小 C、小 D 分别属于哪种气质类型,为什么? ”引导学生将四个人物与四种气质类型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气质类型的理解。
4.教师提问:“哪个人最像你?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将自己与气质类型联系起来。
教师总结: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与“脾气 ”“性情 ”相近,如活泼、沉默、好动、浮躁等。故事中四人的不同表现正是不同气质类型的表现。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不同性质的体液,四种体液的比例不同,人的气质也就不同,气质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故事中的小 A、小 B、小 C、小 D 分别属于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注意事项:
本环节中,学生在说四人的不同表现时,有些同学会加入评价,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尽量描述清楚,避免评价。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气质类型的表现,并能初步将自己及身边的朋友与气质类型对应起来。
教学步骤:
1.教师带领学生浏览四种气质类型的表现并进行讲解。讲解时注意不要仅限于书上描述的表现,而要结合身边的例子,让学生对于气质类型能够有更直观的理解。
2.学生完成教材中自己及好友的气质类型及表现的填写。
3.学生完成后,教师请部分学生分享。学生分享时,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阐明为什么认为他是这种类型,有什么表现形式。
4.学生分享完后教师进行简单归纳。
教师总结:首先,教师总结学生分享的内容。 如学生对于四种气质类型的了解是否全面、准确。其次,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分享针对气质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如:气质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是人格的先天基础。
注意事项:此部分学生对于气质类型只是初步了解,同时人的气质类型并非一种,学生在分享时,表述不准确是很容易发生的,教师应借学生分享中不准确的地方进一步讲解四种气质类型,加深学生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朋友、父母、老师眼中的样子。
教学步骤:
1.学生阅读并完成测试。教师给予提示,填写过程中不应考虑是非对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即可。
2.教师讲解气质类型测评中的注意事项、算分方法和评定标准。
3.教师请部分学生在班级分享自己的测试结果。学生分享完,可调查班上其他同学对该同学的认识是否一致。
教师总结:气质类型测试是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相对准确、客观的方式。了解气质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气质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也都有消极的一面。
注意事项:本环节题目较多,算分也较复杂,教师应留有充分的时间,或者让学生课前完成测试题,只在课堂上算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人际相处中的交往方式。
教学步骤:
1.教师提问:“对比猜一猜与测一测中的结果,看你猜得准确吗? ”教师请学生分享。
2.教师继续请学生分享“与不同气质类型的好友在交往中发生过的趣事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相处方式的差异。
3.教师可在同学分享的基础上引申主题“与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相处的注意事项 ”。此部分可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全班可分为四个组,每个组讨论“与一种气质类型的人相处的注意事项 ”。小组讨论完后,选代表进行全班分享。
教师总结:每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有其特点,其在人际交往中也常表现出特定的特征,了解气质类型,了解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人际交往中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注意事项:学生在分享与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相处的趣事时,容易把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的特质说成缺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了解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
教学步骤:
1.学生阅读教材中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和代表人物。学生学习完后教师可以以班级同学为例进行讲解。
2.教师引导学生将这部分内容与前面各项体验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并且结合班上同学的日常表现进行气质类型的讲解。
教师总结:教师可结合班上同学日常实际表现和自己的理解进行总结。
注意事项:教师可以不局限于此部分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扩展。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本课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步骤:
1.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分析父母气质类型特征。
2.如果课堂时间充足,教师可请学生阐明父母的哪些特征与气质类型相符。除了父母外,教师还可请学生分析老师的气质类型。
3.教师布置任务:请学生运用教材中的气质类型问卷,帮助父母测试气质类型,并且看看与自己的分析是否一致。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是相当密切而又相当复杂的。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具体地说,二者的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气质可按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例如,同是勤劳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表现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黏液质的人会表现出踏实肯干,认真仔细。同是友善的性格特征,胆汁质的人表现为热情、豪爽,抑郁质的人表现为温柔。
其二,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当某种气质与性格有较大的一致性时,就有助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相反会有碍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如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勇敢、果断、主动的性格特征,而黏液质的人要形成这类性格就比较困难。
其三,性格对气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改造气质,使气质符合生活实践的要求。如飞行员必须具有冷静沉着、机智勇敢等性格特征,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中,这些性格的形成就会改造胆汁质者易冲动、急躁的气质特征。
气质类型仅仅标志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而且同一种气质的人会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在各种活动中,不受活动内容的影响。因此,气质不具有社会评价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