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分。
1.史学界认为,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才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此历史现象归结为“冲击一反应”模式。下列史实符合这一模式的是(  )
A. 鸦片战争——维新变法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C. 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D. 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2.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稿》中写道:“中国所以遭到失败,根本原因就是一条:掌握国家政权的是已经十分腐朽的地主阶级。它与人民群众尖锐对立,把自己从人民群众中最大限度地孤立起来。这是促使清政府对外投降的原因,也是决定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胡绳认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的原因是(  )
A. 清政府军备废弛 B. 清政府经济落后 C. 清政府政治腐败 D. 英国制度的先进
3.在梁启超看来,太平天国的失败还因为当时处于“外族势力侵入之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使得“旧政府借外族之力以倒革命军……李鸿章之以戈登灭洪秀全”。材料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
A. 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 B. 遭到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C. 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 D. 高层军事将领决策失误
4.恩格斯曾评论某场战争:“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俄国则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快结束时它才插手干预。但这场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 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 清政府增开汉门、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 俄国获得赔款最多 D. 俄国掠夺圆明园大量财富
5.阅读分析如下大记事表,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主题是(  )
时间 事件
19世纪60年代 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
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
19世纪70年代 日本借口琉球船民在台湾被杀,武力侵占台湾
俄国直接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
19世纪中后期 法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
A. 近代化早期探索 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近代的边疆危机 D. 近代追求独立民主的过程
6.甲午中日战争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额不过2亿~3亿美元;到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到15亿美元。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 B. 洋务运动未能取得成效
C.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停滞
7.义和团宣称:“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 推翻满清统治 B. 反抗外来侵略 C. 发展资本主义 D. 追求民主政治
8.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他们呼号奔走,著书立说(如图)。“他们”号召人们(  )
A. “扶清灭洋” B.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
C. 推倒旧文学,建立新文学 D.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9.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兴中会 B. 光复会 C. 华兴会 D. 中国同盟会
10.造成下列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时间 变化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 鸦片战争 B. 军阀割据纷争 C. 二次革命 D. 太平天国运动
1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可见北京大学
A. 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B. 诞生于新文化运动时期
C. 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D. 主要传授西方民主思想
12.陈独秀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在他们的共同推动下,这场“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A. 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开始出现 B. 诗词逐渐被杂文和小说所代替
C. 使用白话文写作逐渐普及开来 D. 建立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13.如图是1919年5月5日刊登于天津《益世报》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
A.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B. 辛亥革命的影响
C. 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 D. 北伐战争的背景
14.“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919年,一群学生高喊着这样的口号,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 民主科学时代
15.“学界、政界、商人、劳工、农夫、警察、当兵的、做官的、议员……都要站出来!……中国是我的中国,也是你的中国,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以上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
A. 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 B. 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 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6.中共二大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封建势力,因此反对这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其有意义的。为此中共(  )
A.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武装头脑 B. 重申了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 制定了明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D. 成立了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17.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以下历史事件中,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
A. 中共二大 B.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D. 四川保路运动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 A 图B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最初仅有3艘轮船,后来发展到30余艘,经营国内运输、兼营海外贸易,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1881年,开平煤矿投产,产煤除供应国内各工厂外,还远销海外,缓解了中国对外国煤炭的依赖。
材料三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变法期间,清政府设立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培养新式人才;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军队等。但变法仅持续103天,就因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1) 材料一图A所示事件为虎门销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意义。与图B所示人物相关的哪一事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开端?
(2) 材料二中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属于洋务运动中的哪一类型企业?结合材料,说说这类企业的创办有何作用。
(3) 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该事件在教育和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社会形势动荡不宁,人心思变的20世纪初,以① ______ 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斗士开始热情地向中国人民宣扬自由、民主和革命的思想。在② ______ 思想的指导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经过英勇的战斗,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
——摘编自方敏(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二: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随后,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和权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县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材料三: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除制。 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1) 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的信息填写完整,并概括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2) 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并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爆发了哪一事件?结合材料三,指出袁世凯死后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山河破碎、国家危亡、是非颠倒、民族蒙耻之际,中华民族积蓄已久的爱国激情猛烈地迸发出来。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中城市。据统计,运动波及全国 20多个省的100多个城市,处于抗争中心的山东、长期遭受日本侵略的东北和上海郊区等地的农民也参加了斗争。除少数亲日派当权者外,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
——摘编自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材料二 1919—1920年的中国部分大事记如下:
时间 大事记
1919年6月 上海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
1920年5月 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0年8月 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出版;此后,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被翻译出版。
1920年8月至次年春 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建立;《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工人周刊》等通俗读物纷纷创刊。
材料三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摘编自《信念永恒》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四运动的影响。
(2) 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的人物及文章。
(3) 材料三中的“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红船”与哪次会议有关?该会议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中国近代几位重要历史人物的语录:
“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兹局(福州船政局)之设,所重在学造西洋机器以成轮船。”
——左宗棠
“我立志杀敌(日军)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邓世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
选取材料中至少两个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为观点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顺畅,字数不少于100字)
观点: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C
6.A
7.B
8.B
9.D
10.B
11.A
12.C
13.A
14.C
15.C
16.C
17.B
18.【小题1】意义:打击了英国鸦片走私,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事件: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小题2】类型:民用企业。作用:打破外国资本垄断,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解国家对外国商品的依赖。
【小题3】事件: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教育措施:设立京师大学堂,废除八股文;经济措施: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19.【小题1】孙中山;三民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小题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政治上,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政体形式,否定了君主专制;思想上,传播了民主、自由的观念,推动了思想解放;制度上,为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初步框架。
【小题3】护国运动;国内陷入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各派系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相互征战,是半殖民地中国的典型特征之一
20.【小题1】特点:参与阶层广泛(学生、工人、农民等);波及范围广;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小题2】条件:工人阶级壮大;马克思主义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人物及文章: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小题3】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21.示例:选择林则徐和左宗棠。
论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他领导虎门销烟,打击英国鸦片走私,彰显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左宗棠面对边疆危机,收复新疆,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为边疆稳定作出巨大贡献。两人都以实际行动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践行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第3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