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全面抗战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全面抗战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全面抗战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台儿庄大战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领导该战役的将领是(  )
A.彭德怀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李宗仁
2.1938年10月底,武汉失守。日军虽然控制了中国的腹地,但并未实现“结束对中国战争”的狂妄野心,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这段文字是对哪次会战的评价(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武汉会战 D.平型关大捷
3.武汉会战期间,在一次局部战役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予以重创,歼灭日军3 000余人。这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万家岭战役 D.豫湘桂战役
4.英国《泰晤士报》评论道:“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该评论报道的事件是(  )
A.第一次长沙会战 B.第二次长沙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武汉会战
5.1944年国民政府损失50多万兵力,丢失拥有146座大小城市、6 000万人口的2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消极抗日 B.日军军事势力强大
C.指挥失当 D.失掉国际援助
6.小明梳理历史知识,主要内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这体现了(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战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7.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斗是(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8.毛泽东在1938年发表《论持久战》,主要是针对(  )
A.国民党内的“亡国论”思想
B.国民党内的“速胜论”思想
C.“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思想
D.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的“左”倾错误
9.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在(  )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B.晋绥抗日根据地
C.山东抗日根据地 D.陕甘宁边区
10.电影《地道战》《地雷战》等反映了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故事,从这几部电影中你可以了解到当时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采取的斗争方式是(  )
A.消耗战 B.阵地战
C.游击战 D.攻坚战
11、“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段报道反映的是哪场战役(  )
A.北伐战争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2下图所示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敌后战场抗日力量壮大
B.正面战场地位遭到削弱
C.全民抗战取得重大成果
D.日本“囚笼”政策破产
13.“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它描述的主要是(  )
A.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D.红军反围剿斗争
14.下图是在一张幻灯片上显示的信息,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  )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战役名称: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广州作战、长沙会战 抗战态度:积极抗日 结果:国民党军队大胜 军队精神:誓死卫国、英勇无畏 作用:打击日军侵略气焰,振奋民族精神
A.抗战态度 B.结果
C.军队精神 D.作用
15.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日本敢于侵略中国,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的人民之前。”最能证明材料观点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万家岭战役
C.抗战相持阶段到来
D.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游击战争
16.分析表格中的数字论证的问题是(  )
时间 日本对敌后战场作战兵力 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比例
1938.10~1939 54万人 62%
1939~1940 47万人 58%
1940~1941 46万人 75%
1941~1942 33.2万人 63%
1942~1943 35万人 58%
A.侵华日军数量变化 B.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C.共产党的作战方式 D.国际战场对中国战场的影响
17.蒋介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余以为吾人革命所争者,不在个人之意气与私见,而为三民主义之实现。在存亡危机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与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在这一思想影响下蒋介石(  )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
B.消极抗日,造成豫湘桂战役军队溃败
C.积极进攻抗日根据地,抗战幻想依赖英美
D.压制人民反日斗争
二、非选择题
18.填空
(1)1938年,__________指挥军队在台儿庄抵抗日军进攻,中国军队主力完成对日军包围,发起全面反攻,日军被迫撤退。
(2)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3)1938年6月,日军进攻武汉,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逐次抵抗,特别是在______________中,日军死伤惨重。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撤出武汉。日本企图________________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4)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________指挥下展开伏击,全歼敌军。
(5)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______________,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面战场抗战概况
时间 地位或态度 战果 伤亡
1937.7.7~1938.10 抗战主战场、积极抗战 毙伤日军250 730人,牵制70万人以上 1 044 268人
1939~1940 抗战较为积极 毙伤俘日军263 251人 1 019 911人
1941~1945.8 消极抗日 853 603人
材料二 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能够以民族利益为重,与共产党一起争取民族解放,力挽日本军国主义汹涌而来的狂澜。由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主导的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实际上应该看作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他们是互相依存的,抗击外敌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共同为抗战作出了贡献。
材料三 七七事变后的八年抗战中,中国国民党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为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这场规模空前的全民族抗战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材料一中国民党对日本法西斯的基本态度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3)我们评价历史事件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20.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中国各阶层民众奋起抵抗,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军队血战篇】
材料一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 800多次 4万多人 2 000多千米 近3 000个
(1)结合材料一,说出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是哪一场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战法创新篇】
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根据地军民抗击日军的战法,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战法?请你形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
【历史启示篇】
(4)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认识和感想?
答案
1-5DCCCA 6-10CBCDC 11-15DACDB 16-17BA
(1)李宗仁 (2)正面战场 (3)万家岭战役 迅速灭亡中国 (4)林彪 (5)第一个胜利
19.(1)坚持抗战。日本企图灭亡中国,损害了国民党利益;全民族都加入到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极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际形势使然。
(2)国民政府抗战维护了民族利益,配合了敌后战场,正面战场为抗战作出了贡献,成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事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百团大战。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麻雀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4)中国军民英勇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精神永垂青史;历史已经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我们应团结一切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