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杜甫的《八阵图》中写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北图在民间影响极为深远。一个人晨练,按图示路线做半径R=8m西南的八阵图运动,中央的“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DCOABC行进,则他第二次走到C点的过B--R程中的位移x为()A.x=16m,正南方向B.x=32m,东偏南45C.x=32m,正南方向D.x=16m,东偏南452.G20杭州峰会期间,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办了一场名为“最忆是杭州”的晚会,燃放了绝美的焰火.有关焰火腾空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火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焰火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焰火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3.如图甲所示,一个木棒受到三个拉力F1、F2、F3的作用,三个力的矢量恰好能围成一个正三角形,如图乙所示。则此三个力的合力是()A.3FB.√3F图甲图乙C.2FD.04.下列x一t图像中,能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n△5.跳水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如图所示,一运动员站在3m跳板上,图中F,表示人对跳板的弹力,F2表示跳板对人的弹力,G表示运动员的重力,则()A.先有F后有F2B.因人离开跳板前不是静止或者匀速运动,所以F可能大于FC.F1和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D.运动员静止站立在跳板上,F2与G是一对平衡力6.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0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第1页共4页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7.如图所示,汽车陷入泥潭时的俯视图,需要救援车救援车辆辆将受困车辆拖拽驶离。救援人员发现在受困车辆树桩受困车辆190泥的前方有一坚固的树桩可以利用,根据你所学过的拖拽缆绳知识判断,下列情况中,救援车辆用同样的力拖拽,受困车辆受到的拉力最大的方案为()固定点H固定点固定点州滑轮8.一辆汽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从=0时开始制动,汽车在第1s、第2s、第3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如图所示。某同学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猜想汽车在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可进一步推断,汽车由开始制动到静止,运动的距离为()02s77777777777元7777777777779m7m5mA.27mB.23mC.21mD.25m9.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猴子从绳子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10m/s2)()A.25m/s2B.5m/s2C.10m/s2D.15m/s210.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1、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己知重力加速度为g,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1,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当2 M→F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