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0.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教学设计
1.新课程标准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与外延,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2.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课时内容。教材围绕国家利益展开,先阐述国家利益的含义、涉及领域及核心利益内容,接着探讨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紧密联系。旨在让学生明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安全等内容奠定基础,引导学生从对社会的认识上升到对国家利益的深刻理解。
3.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对国家利益的概念较陌生,但对历史事件(如抗日战争)和现实新闻(如国际冲突)有一定了解,需从具象事例过渡到抽象理论。学生易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割裂,需通过生活化案例(如小区环境、学习进步)建立二者的联系。部分学生可能认为“国家利益宏大,与己无关”,需通过“小我融入大我”的情境设计激发责任感。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的核心利益。
(2)教学难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5.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抗美援朝事迹的分析,认同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坚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积极支持国家维护利益的各项举措,增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道德修养:通过议学活动的探究,将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内化为自身道德准则,展现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发展、为国家奉献的道德品质,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利益至上
(3)法治观念:通过相关案例的探析,树立依法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明白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5.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每人手中拿着一张通往70多年前烽火岁月的“车票”。现在,就让我们持票登车,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时刻,一起去探寻:当时积贫积弱的新中国,为何要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个伟大的抉择?!
新课讲授
环节一:保家卫国——悟志愿军为何远赴朝鲜前线?
教师:播放视频
议一议:结合视频,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我国当时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为什么还要抗美援朝?
2.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些志愿军?
学生:美军威胁我国边境安全,这是对国家核心利益的直接侵犯。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必然选择,只有守住国家利益,国内才能安心搞建设、谋发展。
学生:是浓厚的爱国情感。这份情感让志愿军不顾恶劣环境,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用生命践行对祖国的忠诚。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同学们的分析非常深刻。是的,国家利益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是国家兴亡的命脉。对于刚刚诞生的新中国而言,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权利,就是为国内的和平建设撑起一把“保护伞”。因此,这不仅是战略抉择,更是每一个公民责无旁贷的基本义务。
2.对祖国我们应怀有什么样的情感?
对伟大祖国,我们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教师:这些志愿军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他们是值得敬佩的。现在,假如有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你会为革命先烈讲述国家利益在哪些领域取得的新成就?如果有一天,你真的站在邱少云、黄继光先烈面前,你最想告诉他们今天祖国的哪个变化?
政治领域: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
文化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北京中轴线、春节等相继列入世界遗产或非遗名录。
经济领域:国家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增长,经济总量稳居世界前列。
3.什么是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
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议一议:习近平提到的“核心利益”指的是哪些利益?
学生:国家主权;国家安全 领土完整 国家统一
教师总结:4.国家核心利益的内容?
我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过渡语:理解了为何出发,我们更要直面如何坚守。前方,是AI技术为我们还原的战场实景——那是零下40度的严寒,是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补给。让我们屏息凝神,看一看,是怎样一种精神,能让血肉之躯在如此绝境中,铸成一道敌人无法逾越的‘钢铁长城’?
环节二:精神永存——析志愿军何以不惧牺牲?
教师:播放视频
议一议:为什么说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条红线一旦被跨越,对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5.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P88
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和灭亡。
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也是一个主权国家人民得以生息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教师:那国家又是如何对待这些志愿军的呢?(视频)
议一议:国家为什么要用最高礼迎接他们回家?
学生:因为他们维护了国家利益。
教师:是的。这些志愿军用青春与热血践行了对国家的担当,他们是人民艰苦奋斗的生动缩影。国家以最高礼遇迎接他们回家,既是对他们当年付出的致敬,更深刻揭示了一个道理:正是因为无数像志愿军这样的人民,在历史洪流中为国家利益拼搏奋斗,才换来了如今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这恰恰印证了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教师:(视频)
议一议:志愿军的付出与牺牲与今天国家的强大有何关联?
学生:个人与国家是分不开的。
教师:从赵连北老兵的牺牲,到国家以最高礼遇迎回英雄遗骸;从当年的钢少气多,到今天的国富民强,这条清晰的历史线索告诉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如同大树与土壤,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和坚实保障;而人民利益的实现,人民的艰苦奋斗,又是维护和壮大国家利益的力量源泉。二者高度统一,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
6.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P89
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②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过渡语:新时代的我们,该如何守护国家利益呢?
环节三:壮志千秋 —— 问吾辈如何担当使命?
教师:穿越时空,我们从历史走向现实。先烈们用生命回答了他们的时代之问;今天,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手中。吾辈如何担当?——这是我们必须用行动来回答的青春之问。现在,请走进英雄展览馆的留言区,写下你的誓言!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当国家需要时,我必将……
在平凡的学习岗位上,我将通过……方式来守护国家利益。
我承诺,绝不做任何有损于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事情,比如……
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这次纪念馆之旅即将结束,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应在我们心中永远定格。我们明白了,那条关乎主权与领土的红线,是先烈用生命划下的;我们懂得了,国家的大利益和我们每个人的小日子息息相关,血脉相连。致敬历史,最好的方式是创造未来。希望我们从今天起,能将这份感悟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用专注对待每一堂课,用敬畏对待国家的每一份荣誉。让我们心怀家国,躬身力行,成为这个时代国家利益坚定的守护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