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社会责任我担当》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社会责任我担当》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9.1《社会责任我担当》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第9课“积极奉献社会”的第1课时,是在学生理解“人的身份与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延伸教学。教材以“责任”为核心,从“责任的内涵与表现”“承担责任的主体(对自己、他人、社会和国家负责)”“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三个维度展开,既衔接了前序“社会关系与身份”的知识点,又为后续“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等内容奠定思想基础。教材通过生活情景、典型人物事迹(如樊锦诗)等素材,将抽象的“责任”概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国家发展相结合,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责任”到“践行责任”,实现从个人层面到社会国家层面的责任认知升华,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行统一”的特点。
2.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生,其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具有以下特征:
(1) 已有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接触“责任”相关场景(如家务、学习、遵守规则等),对“责任”有初步感性认知,且前序课程已掌握“社会关系决定身份”的知识点,具备学习本课的基础。
(2) 认知难点:对“责任的层次性”(对自己、他人、社会国家负责的关联)理解不足,易将责任割裂看待;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缺乏辩证认知,可能存在“怕付出代价”“只看即时回报”的片面想法。
(3)行为特点: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但在践行责任时易受情绪、环境影响,缺乏主动担当的意识和持久动力。
3.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强国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责任”“樊锦诗守护文化遗产”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责任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增强“为民族复兴担当责任”的意识,认同“人人尽责,国家强盛”的理念。
(2).道德修养:结合“主动做家务”“对他人负责”等情景,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甘于奉献的道德品质,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观念。
(3)法治观念:明确责任的表现包含“遵守道德和法律”,引导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定义务,增强遵守规则、履行法定义务的法治意识。
(4)健全人格:通过分析“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帮助学生形成辩证看待得与失的思维,培养“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担当”的心理品质,避免因怕付出而逃避责任。
(5)责任意识:最终落实到行动层面,使学生明确不同身份对应的责任(子女、学生、公民),主动在生活中践行责任,从对自己负责做起,逐步承担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明确“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即从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和国家负责三个层面践行责任。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即从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和国家负责三个层面践行责任。
(2)教学难点: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的辩证关系,树立“我尽责,我无悔”的责任态度;理解“对自己负责”是承担其他责任的基础,把握不同层面责任的内在关联。
5.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播放短视频“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内容包含不同身份的人(学生、医生、消防员、志愿者等)承担责任的场景。
提问:同学们,视频中不同的人在做不同的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和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关系?”
引出课题:这就是责任的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九课第1课时——《社会责任我担当》,探索什么是责任、怎样做负责任的人。
新课讲授
环节一:思责任之源从何而来?
呈现生活情景:在不同的场合,我们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请大家结合生活经验,分别说说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中,我们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引导学生发言,对学生的答案,如“主动做家务”“认真学习”“遵纪守法”进行肯定和补充。
随后总结:这些都是我们在不同身份下的责任,那到底什么是责任?
大家还记得第一课学的人的身份由社会关系决定吗?不同的社会关系对应不同身份,而不同身份就意味着不同责任。比如作为子女要孝顺父母,作为学生要努力学习,作为公民要维护国家利益。”
1.责任的内涵及表现P75
它是一个人份内应该做的事情,表现为履行承诺、完成任务、遵守道德和法律等。
环节二:论担当如何做负责之人?
教师:青少年承担的角色及责任有哪些?
教师: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活动,你承担了哪些责任?
对你有何意义?(对个人、社会、国家)
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第一层次:对自己负责。
提问:“同学们,我们做过很多对自己负责的事,比如为班级打扫卫生、自己洗衣服、绿色出行。这些事情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第二层次:对他人负责。
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在为我们承担责任,比如父母、教师、解放军、清洁工。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第三层次:对社会和国家负责。
展示总书记的寄语:我希望同学们真心学习时光,多学知识,多学道理,多学文理,热爱劳动,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提问:总书记的话,对我们承担责任有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2.为什么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P76-P78)
总述: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美好社会。
(1)对自己:对自己负责,有助于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地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2)对他人:①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②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努力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才能增进友谊和团结,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社会生活。
(3)对国家和社会: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担当和奉献。
3.如何做负责任的人?
(1)对自己负责 P76
表现:我们要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负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规划时间,认真完成作业,等等。
教师:大家发现了吗?从我们青少年的“小角色责任”,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 “大岗位责任”,核心都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议一议: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没有老师的话,我们就没人教知识,不认识字、不会算数,也不知道怎么和同学相处、怎么分辨对错,就没法好好成长,以后也很难变成有能力的人。
(2)对他人负责P77
要求:要平等、真诚对待他人,公正处事,同时要心怀感恩、善待他人,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
教师:除了这些我们已经聊到的人,说到有贡献的劳动者,你还会想到哪些人呢?比如每天为我们做出热气腾腾饭菜的人,或者帮我们把快递准时送到手上的人,大家都可以说说自己想到的人哦。
议一议:说到有贡献的劳动者,你会想到哪些人?
学生:钟南山。
(3)对国家和社会负责P78
要求:要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大事,将个人成长进步与国家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过渡语:在这些劳动者中也有一位大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环节三:如何平衡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议学情境:(视频)
议一议:樊锦诗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是什么?结合樊锦诗的事迹谈谈怎样做到“我尽责,我无悔”。
学生:从小事做起。
教师总结:3.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P78
代价: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甚至可能会被误解和责备。
回报:会增长才干,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正确态度:我们要甘于奉献,勇于承担应尽的责任,不抱怨、不懈怠,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尽责,我无悔。
最后老师想问问大家:今天了解了这么多行业的担当,你们觉得自己现在能做些什么,来践行属于自己的“小责任”呢?希望大家课后也能多观察身边的劳动者,把这份对“责任”的理解,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里,这就是咱们这堂课最大的收获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