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十四 理解权利义务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专题复习考点解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十四 理解权利义务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专题复习考点解读

资源简介

对比维度 2022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11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 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明确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在宪法中的核心地位。 理解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和维护权利的方式 :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知道不履行法律义务或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是违法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培养核心素养:重点培养 法治观念 (如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和 责任意识 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学业要求 1.需要掌握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如政治权利、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等)和基本义务。 2.明确权利行使的法定边界,知道如何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利。 3.认识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4.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尊重法律、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更侧重于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 知识性了解 ,强调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识记
核心素养目标 法治观念:学生需要理解权利行使的法治边界,掌握依法行使权利的具体要求,形成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这包括认识到权利既受法律保障,又受法律约束,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谨守边界、遵循程序。 责任意识:学生应认识到权利行使需承担相应责任,做到维护自身权利与尊重他人权利相统一 。这有助于培养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理解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道德修养:在权利行使中,学生应体现尊重、包容的道德品质,形成理性、合法的权利行使习惯。这有助于在矛盾情境中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实践逻辑,打破“权利绝对化”的认知惯性。 无具体相关内容
具体表现
题型分布 常见的考查形式包括 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评析题
考查形式 选择题 :主要考查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识记与理解,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条件、人身自由权的内容等。 简答题 :常要求列举公民的基本权利(如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权等)或说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材料分析题 :结合社会热点(如校园欺凌、网络言论等),分析材料中人物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 评析题 :需运用权利义务关系的知识,对某一行为或现象进行评价,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核心逻辑 。 综合应用类 :如设计宣传宪法权威的活动方案,或从立法、执法等角度说明如何加强宪法监督
考查重点 公民的基本权利、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
(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4)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2.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1)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维护权利守程序。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①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②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③维护权利可采用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进行。
3.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
方式 含义 实施方法
协商 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 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适用于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调解 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 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仲裁 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 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诉讼 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 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自诉
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
(1)基本义务: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
(2)其他义务:劳动、受教育、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5.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例如,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如何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2)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1.(2025·辽宁·中考真题)在五四青年节纪念活动中,某校朗诵社团表演了情景诗朗诵。他们将诗歌、戏剧等多种元素巧妙融合,用饱含深情的声音让观众领略朗诵艺术的魅力,获得“最佳创意奖”。这表明公民依法享有( )
A.文化权利 荣誉权
B.人身自由 监督权
C.受教育权 隐私权
D.政治权利 财产权
2.(2025·内蒙古·中考真题)针对案例,两位同学有如下对话。据此,请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案 例 在网络群聊中,马某使用了一个用同学李某照片制成的表情包。李某看到后,要求马某立即删除并道歉,却遭对方拒绝。 民法典(节选):未经肖像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人的肖像。
甲:小题大做,同学之间搞怪就是开个玩笑,李某没必要在意。
乙:我反对,未经本人同意使用人家照片,马某明显侵犯李某肖像权了。
甲:不用那么较真吧,否则,同学情谊在哪里?而且,马某想发什么是他的自由。
乙:现在是法治社会,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和解不成,可以调解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A.甲正确 B.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不正确
3.(2025·青海西宁·中考真题)下侧漫画内容旨在保障受助者的( )
A.隐私权 B.监督权 C.财产权 D.受教育权
4.(2025·四川南充·中考真题)以下是2025年南充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与其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相一致的是(  )
A.坚持就业优先,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文化权利
B.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93个——政治自由
C.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发放国家助学金——受教育权
D.改善交通出行体验,支持1428个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财产权
5.(2025·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漫画中“厚此薄彼”的行为( )
A.是错误的,先要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B.是错误的,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C.是正确的,坚持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D.是正确的,只想要权利而不想要义务
6.(2025·广东·中考真题)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展示了如下材料。据此,你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案例 法律规定
郑某入伍后拒绝继续服兵役,被部队除名,并受到罚款,两年内不得升学、复学,不得招录为公务员等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A.公民应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B.违反宪法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C.法律要求做的事尽力去做 D.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基本权利
7.(2025·内蒙古·中考真题)下列图片能直接体现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 B.
C. D.
8.(2025·青海·中考真题)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下列选项匹配不正确的是( )
A.张某在网上购买到过期商品,与商家协商处理——采用诉讼的维权方式
B.严某在“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上缴纳税款——履行依法纳税义务
C.罗某反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不力问题——行使监督权
D.小新每天按时上学,并认真完成作业——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9.(2025·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民法典的这一规定表明( )
①饲养动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②动物饲养人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统一的
③公民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④饲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5·江苏徐州·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王在网络群聊中,将小张有搞怪动作的照片制成表情包。小张看到后要求小王赔礼道歉,立即删除表情包,并表示如若不删除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小王觉得小张小题大做,认为自己制成的表情包使用范围仅局限在群聊中,并没有构成侵权。
法律链接: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案例中小王和小张的行为进行评析。
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学生参与朗诵表演属于行使文化权利,获得“最佳创意奖”体现了荣誉权,故A符合题意;人身自由和监督权与题干中的文化活动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受教育权和隐私权未在题干中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政治权利和财产权与题干中的表演及获奖无直接关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B
【解析】甲:甲认为同学间开玩笑无需在意,但马某未经同意使用李某照片已侵犯肖像权,且自由有法律边界,同学的情谊不能超越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故甲说法错误;乙:乙指出马某行为违法,并提到合法解决途径,调解或起诉,符合民法典规定,故乙说法正确;故选B。
3.D
【解析】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漫画未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监督权是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与漫画内容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财产权是指公民对自己合法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漫画未涉及,故C不符合题意;漫画中“伞”象征保护,“关爱保护”“一个都不能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信息,体现了国家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旨在保障受助者的受教育权,故D符合题意;故选D。
4.C
【解析】就业属于劳动权,而文化权利主要指参与文化活动等,故A说法错误;城市更新属于改善居住环境,与政治自由无关,故B说法错误;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直接保障其受教育权,故C说法符合题意;交通建设属于公共服务,与财产权无关,故D说法错误;故选C。
5.B
【解析】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先后顺序之分,不能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故A说法错误;漫画中人物只重视“权利”而忽视“义务”,这种“厚此薄彼”的行为只强调权利、忽视义务,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故B说法正确;漫画行为只重视权利、忽视义务,没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故C不符合题意;只想要权利而不想要义务的做法,割裂了权利义务额一致性,故D说法错误;故选B。
6.A
【解析】案例中郑某因拒绝服兵役被处罚,直接对应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说明公民必须依法履行法定义务,否则需承担法律后果,故A说法正确;违反宪法的行为未必构成犯罪,故B说法错误;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而非"尽力去做",故C说法错误;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而非权利,故D说法错误;故选A。
7.D
【解析】漫画体现的是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虽然受教育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但漫画更多强调的是受教育权利,并不能直接体现基本义务;故A不符合题意;漫画体现的是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不能体现公民基本义务;故B不符合题意;漫画体现的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不能直接体现公民基本义务;故C不符合题意;漫画体现的是依法纳税基本义务,能直接体现公民基本义务;故D符合题意;故选D。
8.A
【解析】张某与商家协商处理属于协商的维权方式,而非诉讼,故A说法错误;严某缴纳税款属于履行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故B说法正确;反映国家机关履职问题属于公民行使监督权,故C说法正确;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按时上学和完成作业体现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故D说法正确;故选A。
9.C
【解析】饲养动物属于公民的权利,并非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故①说法错误;动物饲养人享有饲养权利的同时需承担管理义务,体现权利义务相互统一,故②说法正确;民法典规定,表明动物饲养需遵守法律规范,故③说法正确;都要,说法绝对化,若被侵权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饲养人可免责或减责,故④说法错误;故选C。
10.【参考答案】①小王的行为侵犯了小张的肖像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②小张的行为是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行为,不是小题大做。小王未经小张同意,就将其搞怪动作的照片制成表情包发到社交平台群聊中,这既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侵犯小张肖像权的行为。民法典保护公民的肖像权不受侵害,小张作为肖像权人,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小王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删除相关照片,在与小王协商解决纠纷,未能达成和解时,小张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依法行使权利、人格尊严权的有关知识,从评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小王将小张有搞怪动作的照片制成表情包,当小张维权时,小王觉得小张小题大做,认为自己制成的表情包使用范围仅局限在群聊中,并没有构成侵权→链接小王的行为侵犯了小张的肖像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②:小张看到后要求小王赔礼道歉,立即删除表情包,并表示如若不删除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链接小张的行为是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行为+民法典保护公民的肖像权不受侵害;依法维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