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 8 单元《雪花》课堂教学设计(表格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 8 单元《雪花》课堂教学设计(表格版)

资源简介

《雪花》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花城版二年级上册第 8 单元《相约北京》
第 2 课时 ——《雪花》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三角铁、碰铃等简易乐器、绘画工具
教材分析
《雪花》是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题曲,由张帅作词作曲,北京爱乐合唱团演唱。创作以 “一朵雪花”“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下一家” 为核心关键词,经多轮评选确定为主题歌,在冬奥会开闭幕式上奏响。歌曲采用 G 大调、3/4 拍、中速,曲式接近二段体结构,整体风格浪漫空灵。旋律以长线条为主,第一乐段平缓舒展、以级进为主,营造纯净静谧的氛围;第二乐段旋律略有上扬并从 G 调转为 A 调,情感更显饱满,随后回归平缓,余韵悠远。全曲配器简约,突出合唱的和声层次,用人声与伴奏交织展现雪花汇聚的意象,以浪漫空灵的旋律讲述文化自信的中国故事,串联起全世界的情感联结,传递全人类团结共生的美好愿景。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音乐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模仿能力。他们能准确分辨欢快与舒缓的音乐情绪,可跟随简单节奏拍手、跺脚,但对复杂节奏型的把握不够精准。演唱方面,能自然发声、完整演唱简短儿歌,不过气息控制较弱,音准稳定性有待提高,识谱能力仅处于萌芽阶段,仅认识简单音符。课堂上,学生乐于参与律动、表演等互动活动,但注意力易分散,持续专注时长较短。在认知层面,他们对 “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下一家” 等抽象概念理解较浅,需借助具象的奥运场景素材建立情感共鸣,教学中需通过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资源、游戏化活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逐步提升音乐感知与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 3/4 拍的韵律与中速、浪漫空灵的风格,辨别二段体结构的旋律差异与转调带来的情感变化。
体会合唱音色的纯净质感,通过联想雪花飘落、奥运场景,感知 “纯洁、团结” 的音乐情感,建立对抒情风格音乐的审美认知。
艺术表现
能用轻柔、真挚的声音演唱歌曲,做到节奏平稳、音准基本正确,重点把握转调处的自然过渡。
能根据歌曲段落特点调整演唱状态,第一乐段平缓舒展,第二乐段情感饱满,保持气息连贯。
能尝试二声部合唱,模仿原曲和声效果,或用三角铁、碰铃等乐器为歌曲编配简易伴奏。
创意实践
能根据歌曲意象,小组合作创编简单肢体动作,如模仿雪花飘落、汇聚的姿态。
能用绘画形式表现 “雪花汇聚” 的画面,或通过声势动作、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创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文化理解
了解歌曲与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关联及创作背景,知道 “雪花” 象征全世界人民团结的内涵。
通过学唱与实践活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初步认知 “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下一家” 的理念,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轻柔、真挚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控舒缓空灵的风格,重点唱准转调处音准,传递歌曲 “纯洁、团结” 的核心思想。
了解《雪花》与北京冬奥会的关联,理解 “雪花” 承载的文化内涵,感受其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价值。
教学难点
演唱时保持气息支撑,避免因速度舒缓出现音准偏差,在长音与转调处保持音色统一。
能将雪花意象与团结主题深度结合,用肢体动作、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表现歌曲的情感与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问题导入 1. 提问:“同学们,冬天里会有很多神奇的小使者,今天老师带来一段视频,大家看看画面里轻盈飘落的是什么呀?”
2. 播放冬奥会开幕式雪花汇聚的片段,结合学生回答补充:“这些雪花是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连接全世界的‘和平使者’,当时还有一首特别的主题曲,就以‘雪花’为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
3. 板书课题《雪花》,带领学生齐读。 1. 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问题。
2. 齐读课题,初步建立对歌曲的认知与期待。 通过奥运视频直观呈现 “雪花” 意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出教学主题,为后续理解歌曲文化内涵铺垫基础。
二、师生互动 走进音乐(1)—— 聆听感受,初识歌曲 1. 首次聆听:播放歌曲音频,提问:“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快是慢?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2. 结合学生回答,明确歌曲 “中速、浪漫空灵” 的特点,讲解 3/4 拍 “强弱弱” 的节拍特点,带领学生边听音乐边打节奏(拍手、跺脚)。
3. 再次聆听:介绍歌曲背景,提问:“这首歌是由什么声部演唱的?歌词传递了怎样的情感?”
4. 出示歌词,带领学生逐句朗诵,强调语气轻柔、真挚,体会歌词意境。 1. 聆听音频,感受歌曲情绪、速度,联想相关画面并回答问题。
2. 跟随教师学习 3/4 拍节奏,边听音乐边打节奏,感受节拍韵律。
3. 聆听歌曲背景介绍,再次聆听歌曲并关注演唱声部与歌词情感。
4. 跟随教师朗诵歌词,调整语气与情感表达。 通过多次聆听建立对歌曲的初步认知,节拍练习帮助感受韵律,歌词朗诵熟悉文本,为后续学唱与情感表达奠定基础。
三、师生互动 走进音乐(2)—— 分析结构,分句学唱 1. 分析第一乐段:播放第一乐段音频,提问:“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让你想到了怎样的雪花场景?” 结合学生回答,总结 “平缓舒展、以级进为主” 的特点,带领学生跟琴哼唱,重点练习气息连贯。
2. 分析第二乐段:播放第二乐段音频,提问:“这段旋律和上一段有什么不一样?情绪有什么变化?” 总结 “旋律上扬、转调升华、情感饱满” 的特点,重点指导转调处音准,带领学生跟唱,强调情感递进。
3. 整体跟唱:播放完整歌曲音频,带领学生完整演唱,提醒学生注意两段体的情绪转换与转调处的自然过渡。 1. 聆听乐段音频,思考并回答教师问题,感受两段旋律的差异与对应的场景意象。
2. 跟琴哼唱、跟唱各乐段,专注纠正气息、音准问题,尤其是转调处。
3. 跟随音频完整演唱,尝试转换两段情绪,保持演唱的连贯性。 分段分析降低学唱难度,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结构与情感关联,针对性练习突破教学难点,整体跟唱形成完整的音乐感知。
四、精彩演绎 自由发挥 1. 提出活动要求:“请同学们分组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 可以创编肢体动作模仿雪花飘落、汇聚,可用绘画表现‘雪花汇聚’的画面,也可用三角铁、碰铃等乐器编配伴奏。”
2. 给予 5 分钟准备时间,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意。
3. 邀请各组上台展示,给予肯定与表扬,组织台下学生欣赏并鼓掌。 1. 小组合作,选择心仪的表现形式进行准备,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2. 主动上台展示作品或表演,自信表现对歌曲的理解。
3. 欣赏同伴展示,给予掌声鼓励。 通过多元创意实践,让学生深度参与音乐表达,锻炼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上台展示锻炼心理素质,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当中。
五、拓展思路 开阔视野 1. 播放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雪花》演唱的完整视频,提问:“观看视频后,你对‘雪花汇聚’‘天下一家’有什么新的感受?这首歌在冬奥会上播放传递了中国怎样的愿景?”
2. 结合学生回答,总结:“雪花象征着全世界人民,汇聚在一起就是团结的力量,这首歌传递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共处、团结共生的美好愿望。” 1. 观看视频,感受歌曲在奥运场景中的氛围,思考并回答教师问题。
2. 聆听教师总结,深化对歌曲文化内涵与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的理解。 通过奥运实景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歌曲的应用场景与文化价值,深化情感共鸣,落实文化理解目标,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六、结语与课堂小结 1. 引导学生分享收获:“这节课学习了《雪花》,大家学会了什么?对雪花、对冬奥会有什么新的认识?”
2.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演唱浪漫空灵的《雪花》,了解了它与北京冬奥会的故事,知道了雪花象征着团结与美好。希望大家记住这份‘天下一家’的愿景,珍惜团结、热爱和平,做传递美好的小使者。” 1. 主动分享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梳理所学知识与情感体验。
2. 认真倾听总结,牢记歌曲传递的美好理念与自身责任。 梳理学习内容,巩固知识与情感体验,升华主题,落实文化理解与情感培养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课堂达标
《雪花》是( )开幕式主题曲,由( )作词作曲,采用( )大调、( )拍。
歌曲《雪花》以( )为核心意象,传递出( )的美好理念,第二乐段通过( )手法升华情感。
答案:1.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张帅;G;3/4
2. 雪花;人类命运共同体(或 “天下一家”“团结共生”);转调
板书设计
《雪花》
1=G 3/4 拍 中速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主题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