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我爱米兰》课堂教学设计(表格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我爱米兰》课堂教学设计(表格版)

资源简介

《我爱米兰》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 2 单元《我的学校我的家》
第 3 课时 ——《我爱米兰》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材分析
《我爱米兰》是花城版三年级上册 “我的学校我的家” 单元的经典欣赏课,以 “米兰花” 为喻体,赞颂老师默默奉献、清雅圣洁的品格,歌词简练纯朴、情感真挚深厚,是表达师生情的经典校园歌曲。歌曲为 1=F 调、4/4 拍、中速,情绪深情舒缓,采用单二部曲式结构。A 乐段由八个短乐句组成,旋律相似且音调平稳,清新流畅,传递出亲切自然的情感;B 乐段为二部合唱,曲调逐渐上行后回落,推向情感高潮,直白抒发对老师的爱戴与感激,整首歌曲大调式的明朗开阔与稳定的 4/4 拍节奏相结合,既易于学生理解演唱,又能精准传递尊师主题的文化内涵。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音乐活动抱有浓厚兴趣,尤其乐于参与演唱、表演类互动,但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需通过多样化教学形式维持学习热情。在音乐基础方面,学生已接触过基础节拍和简单演唱技巧,但对二部合唱的配合、装饰音的精准演唱仍存在难度,音准把控和情感细腻表达的能力有待提升。在情感认知上,学生能直观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对 “米兰花喻老师” 的象征手法理解较浅,且对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内涵缺乏深度认知,需通过歌曲赏析和情境引导深化理解。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深情舒缓的情绪基调,体会 4/4 拍 “强弱次强弱” 的韵律美感,建立对抒情类校园歌曲的审美认知。
区分 A、B 两个乐段的旋律特点与情感差异,感知歌曲从含蓄到直白的情感递进。
艺术表现
能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重点攻克装饰音、连音线的演唱技巧,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能参与二部合唱练习,做到声部协调,通过歌声传递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尝试用声势动作辅助表现歌曲情感。
创意实践
能小组合作,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节奏型伴奏或贴合歌词意境的肢体动作,展现对歌曲的个性化理解。
能主动参与舞台展示,大胆结合演唱、动作等形式,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内涵。
文化理解
理解 “米兰花喻老师” 的象征意义,知晓歌曲所承载的尊师主题与文化内涵。
体会老师默默奉献的精神,增强对老师的崇敬与感恩之情,传承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歌曲节奏与音准,尤其是装饰音、连音线的演唱,以及二部合唱的声部配合。
以深情舒缓的声音演唱歌曲,充分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 “米兰花喻老师” 的象征手法,将真挚情感自然融入演唱,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二部合唱时做到声部和谐统一,创意实践环节能结合歌曲特点进行有意义的创新表达,避免简单模仿。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邂逅米兰 1. 出示米兰花图片,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花?它给你怎样的感觉?”
2.结合学生回答,引出歌曲:“有一种花清雅芬芳、默默绽放,就像我们身边无私奉献的老师,今天我们就通过歌曲《我爱米兰》,感受这份特别的敬意”,板书课题并带领学生齐读。 1. 观察图片,分享对米兰花的直观感受。
2.齐读课题,初步建立 “米兰花 - 老师” 的关联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直观的图片素材创设情境,以比喻手法铺垫主题,自然引出教学内容,为情感体验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 走进音乐(1)—— 聆听感受,初识歌曲 1. 首次聆听:播放歌曲音频,提问:“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快是慢?”
2.再次聆听:带领学生用 “拍手 - 拍腿 - 拍肩 - 拍腿” 的方式打 4/4 拍节奏,讲解 “强弱次强弱” 的节拍规律,提问:“歌曲分为几个部分?两个部分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3. 出示歌词,带领学生逐句朗诵,强调语气深情真挚,结合节拍规律读出韵律感,体会 “米兰花喻老师” 的歌词意境。 1. 聆听音频,感受歌曲情绪与速度,举手回答问题。
2.跟随教师练习 4/4 拍节奏,感知节拍韵律,尝试区分歌曲段落及情感差异。
3. 逐句朗诵歌词,深化对歌词象征意义的理解,为演唱铺垫。 通过多次聆听、节拍练习和歌词朗诵,帮助学生从情绪、节奏、歌词三个维度初步认知歌曲,建立对歌曲结构的初步感知。
三、师生互动 走进音乐(2)—— 分析结构,分段学唱 1. 介绍歌曲结构:“这首歌是单二部曲式,分为 A、B 两个乐段,我们分段学习,感受不同的情感表达。”
2.分段教唱: - A 乐段:播放 A 乐段音频,讲解 “旋律平稳、情感含蓄” 的特点,带领学生跟琴哼唱简谱,重点指导装饰音和连音线的连贯演唱,再进行填词演唱,提醒学生保持声音轻柔自然。 - B 乐段:播放 B 乐段音频,讲解 “曲调上行、情感直白” 的特点,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二部合唱练习,指导声部协调配合,强调情感的递进表达,纠正音准问题。
3. 整体跟唱:播放完整歌曲音频,带领学生完整演唱,提醒学生注意两个乐段的情感转换与节拍稳定。 1. 了解歌曲单二部曲式结构,明确学习思路。
2.跟随教师分段学唱,专注攻克装饰音、连音线及二部合唱等难点,体会各乐段情感特点。
3. 跟随音频完整演唱,逐步熟练歌曲,强化情感表达的层次感。 分段教学降低学习难度,针对性指导技术难点和情感表达,二部合唱练习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确保演唱质量。
四、精彩演绎 创意绽放 1. 提出活动要求:“请小组合作,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声势动作或节奏型伴奏,动作要贴合‘米兰花’‘老师’的意境,节奏要符合 4/4 拍规律”。
2.给予 5 分钟准备时间,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重点关注二部合唱小组的配合与创意融合。
3. 邀请各小组上台展示,组织台下学生欣赏、鼓掌,教师对每组的演唱表现、创意设计给予肯定与针对性点评。 1. 小组合作创编动作或节奏型,结合歌曲意境和节拍规律进行练习。
2.上台展示表演唱,自信表达对歌曲的理解与情感。
3. 欣赏同伴表演,学习优秀创意,深化情感体验。 通过小组创编和舞台展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歌曲的理解,锻炼协作能力与自信心。
五、拓展思路 开阔视野 1. 播放尊师主题短视频(如老师日常工作片段、学生感恩瞬间),提问:“看完视频,你对老师的奉献有了什么新的认识?除了唱歌,我们还能怎样表达对老师的爱?”
2.结合学生回答,总结:“老师就像米兰花一样默默付出,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真学习、主动关心老师都是感恩的方式。” 1. 观看视频,分享对老师奉献的新认知,交流表达感恩的多样方式。
2.聆听教师总结,深化对尊师重道传统美德的理解,明确践行方向。 通过拓展视频,将歌曲学习与现实生活关联,拓宽学生视野,强化尊师感恩的情感目标,实现音乐教学与品德教育的融合。
六、结语与课堂小结 1. 引导学生分享收获:“这节课学习了《我爱米兰》,大家在演唱、合唱配合、创意实践和情感认知方面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深情的校园歌曲,掌握了二部合唱等演唱技巧,更读懂了米兰花背后老师的默默奉献。希望大家牢记尊师重道的传统,用实际行动感恩老师,让这份师生情温暖相伴。” 1. 主动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情感体验。
2.认真倾听总结,将情感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牢记尊师感恩的责任。 梳理学习内容,巩固知识与情感目标,升华主题,让学生在掌握音乐技能的同时,提升品德修养。
课堂达标
歌曲《我爱米兰》的情绪是__________,速度是__________。
歌曲《我爱米兰》的节拍是__________,强弱规律是__________。
歌曲中 “⌒” 是__________,演唱时要做到__________。
答案:1. 深情地 中速 2.4/4 拍 强弱次强弱 3. 连音线 连贯流畅
板书设计
《我爱米兰》
1=F 4/4 拍 中速 深情地
节拍规律:强弱次强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