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八 东南亚、西亚 2026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考点解读(人教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八 东南亚、西亚 2026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考点解读(人教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对比维度 2022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5修订) 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以某地区的一种自然资源为例,说出该资源在当地的分布状况、对外输出地区以及对当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 结合实例,说明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学业要求 能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工具,描述并简要分析某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能够结合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物和现象,运用认识区域的方法,简要分析这些事物和现象发生的区域地理背景,形成从地理视角看待、探究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具备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建议:开展学习交流、角色扮演等活动。收集、整理资料,归纳某地区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予以展示
教学目标 形成从地理视角看待、探究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具备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无具体相关内容
维度 具体表现
题型分布 传统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基础知识(东南亚、西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简答题、材料分析题,侧重考查信息获取、知识迁移和综合阐述能力
考查形式 结合时事热点(印度尼西亚迁都、西亚石油开采、椰子经济等)设题;通过东南亚、西亚的地形地势特征分布图、气候特征分布图,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考查 人地协调观:结合东南亚、西亚的自然资源状况,考查学生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认识
综合思维:综合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来分析东南亚、西亚农业、水资源、石油现状和原因
区域认知:认识东南亚、西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
地理实践力:结合事实热点和特色生产活动,考察考生的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
一、东南亚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1.地理位置和范围:主要位于热带,地处亚洲东南部,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枢纽地域。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东南亚地形地势特征: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多山地,少平原。
东南亚的气候特征:中南半岛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有雨季和旱季之分;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东南亚的河流:中南半岛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水流平缓,泥沙沉积;马来群岛河流湍急。湄公河是东南亚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自然灾害:东南亚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多火山、地震。
(三)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分布:集中分布在河流形成的冲击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热带雨林区域人烟稀少。
居民:以黄种人为主,是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宗教:多信仰佛教,泰国把佛教定为国教;其他宗教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仰天主教。
旅游业: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泰国曼谷水上市场、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新加坡鱼尾狮公园、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等。
二、西亚(中东)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海陆位置: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5°N—45°N,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位于热带和北温带。
重要海上交通要道:
(1)土耳其海峡——连通黑海和地中海
(2)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3)苏伊士运河——红海和地中海
(二)自然地理特征
西亚的地形地势: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西亚的气候:气候干燥,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三)人文地理特征
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西亚降水稀少,农业多分布于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是西亚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
世界石油宝库:
(1)主要分布在
(2)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3)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石油资源不可再生,考虑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产油国家实施经济发展多样化战略。
(4)石油运输路线:
①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路程短);
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运量大)。
匮乏的水资源:
(1)原因:
①自然原因: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沙漠广布,水资源分布不均。
②人为原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多国共用。
(2)解决对策:海水淡化、建储水塔、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植物;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等。
人种和语言:主要为白种人,大多阿拉伯人,通用语言为阿拉伯语。
宗教: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犹太教的发源地,目前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西亚、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这类题目常结合西亚、东南亚地形地势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图、河流湖泊分布图,考查考生对西亚、东南亚自然地理环境的掌握情况。
西亚、东南亚的人文地理环境:通常给出一段关于西亚、东南亚石油资源、农业发展状况、水资源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要求分析西亚、东南亚经济发展的条件、现状、影响以及对策。
一、单选题
[2025年北京朝阳区中考真题]咖啡、床垫和椰子,看似不相关的物品背后藏着紧密的联系。在印度尼西亚,当地椰子的椰浆出口中国等国,制作生椰风味咖啡,椰丝制成排汗透气的床垫,走红西亚各国,形成特色的“椰子经济”。下图为印度尼西亚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印度尼西亚( )
A.河流密布,流速缓慢,流程较长 B.岛屿众多,是大西洋中的群岛国家
C.赤道横穿北部,主要位于北温带 D.位于板块交界地带,火山活动频繁
2.小小的椰子紧密联系三个区域,能够进行此类合作的原因是( )
①印度尼西亚的气候湿热,盛产椰子
②印度尼西亚平原广阔,适合建造工厂
③中国市场庞大,风味咖啡需求量大
④西亚气候炎热,对床垫排气性要求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椰子经济”可以( )
A.加强国家间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B.彻底解决印度尼西亚就业问题
C.减少中国生椰风味咖啡的销量 D.增加西亚各国床垫的出口量
[2025年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中东地区资源丰富,自然环境独特,有许多古老的特色建筑。伊朗亚兹德的风塔建筑独具特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空调”。风塔取当地黄土而建,高过屋顶的部分镂空,将风引入风塔下方的水池,改变风循环方向使凉风进入室内,室内的热空气被加速排出。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中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洲五海之地,隔苏伊士运河与欧洲相望
B.全部位于热带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C.石油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D.本地区河流稀少,均为内流河,流量较小
5.古老的风塔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体现在( )
①风塔通过巧妙设计起到了降温作用
②用黄土作材料,便于就地取材
③高过屋顶部分镂空主要是为了美观
④风塔下面的水池是为了收集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25年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伊拉克气候干旱,经济以出口石油为主。读伊拉克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6.伊拉克地势( )
A.西北高,东南低 B.南高北低 C.东高西低 D.东南高,西北低
7.为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伊拉克可以( )
①推广节水灌溉农业②增加石油开采量③引进石油加工技术④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25年吉林中考真题]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中,为促进农业生产,人们抽取地下水进行喷灌,形成以抽水井为中心,以喷灌所达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农田,从高空俯瞰像一张张“绿色唱片”。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8.麦地那位于沙特阿拉伯的西部,其气候特点是终年( )
A.高温多雨 B.温和湿润 C.高温少雨 D.寒冷干燥
9.人们抽取地下水喷灌农田,可以缓解( )
A.农业用水短缺 B.海洋资源短缺 C.森林资源短缺 D.矿产资源短缺
10.大规模“绿色唱片”的出现导致地下水枯竭,为缓解这一问题合理的做法是( )
①提高节水意识②扩大种植规模③建立引水工程④合理控制“绿色唱片”数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025届·云南红河州·三模]11.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了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震中位于实皆市(25°N,95.95°E),距中国边境线最近约294公里,本次地震是2025年以来的最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材料二:“震中在东南亚区的相对位置图”
材料三: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沃土,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产区。
(1)缅甸所在的中南半岛因在我国南边而得名,与我国山水相连,陈毅元帅的诗句“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描述的就是该地区的地势特征。
(2)缅甸发生地震的原因是地处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3)该次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极大,原因是震中位于人口稠密的区域。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这样分布的自然原因有哪些?(答两点)
(4)说说东南亚是世界最大天然橡胶产区的原因。(答两点)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尼西亚为群岛国家,岛屿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河流流程较短、流速较快,A错误;印度尼西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属于马来群岛),而非大西洋,B错误;赤道横穿印度尼西亚,该国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C错误;印度尼西亚地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D正确。故选D。
2.答案: C
解析: 读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尼西亚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盛产椰子;中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对风味咖啡的需求量大,市场庞大;西亚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对床垫排气性要求高;小小的椰子紧密联系三个区域。①③④正确。印度尼西亚为群岛国家,地形主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有狭窄平原,②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3.答案: A
解析: 读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椰子经济涉及跨国生产、贸易或技术合作,可能加强国际合作并实现互利共赢,A正确。椰子经济可能提供就业机会,但无法“彻底解决”国家就业问题,排除B。“椰子经济”会促进销量,而非减少,排除C。西亚国家主要主导产业为石油,床垫出口与椰子经济无直接关联,排除D。根据题意,故选A。
4.答案: C
解析: 中东“三洲五海之地”的地理位置正确(亚、非、欧三洲,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但与欧洲相望的是土耳其海峡,而非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连接红海与地中海,是亚非分界线),A错误;中东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热带沙漠气候区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如阿拉伯半岛),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或地中海气候,并非“全部位于热带”,B错误;中东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如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等国),是世界石油宝库,C正确;中东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但并非全部,如尼罗河(流经埃及,注入地中海,为外流河),D错误。故选C。
5.答案: A
解析: 风塔通过“将风引入下方水池,改变风向使凉风进入室内,热空气排出”,利用水的蒸发吸热实现降温作用,适应中东炎热气候,①正确;中东地区黄土广布,风塔“取当地黄土而建”,体现就地取材,减少运输成本,与自然环境协调,②正确;风塔“高过屋顶部分镂空”的主要功能是引入高处凉爽空气,而非“美观”,这是实用设计而非装饰,③错误;中东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塔下的水池主要作用是配合风塔降温(水汽蒸发吸热),而非“收集雨水”(收集雨水并非其主要功能),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波斯湾,可判断出伊拉克地势西北高,东南低。A正确,排除BCD。故选A。
7.答案: A
解析: 伊拉克气候干旱,推广节水灌溉农业有利于节约水资源,①正确;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增加石油开采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②错误;引进石油加工技术可以带动装备制造、化工、运输等关联产业发展,可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③正确;扩大耕地面积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及自然灾害频发等系统性环境问题,④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8.答案: C
解析: 从图2麦地那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中可以看到,麦地那各月气温都较高,大部分月份气温在20℃以上,同时各月降水量都很少。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应该是各月气温高且降水量丰富,麦地那降水少,不符合,A错误;温和湿润一般是指气温变化较为温和,降水适中且湿润,麦地那气温高且降水少,不符合,B错误;麦地那气温高且降水少,符合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的特点,C正确;寒冷干燥是指气温低且降水少,麦地那气温高,不符合,D错误。故选C。
9.答案: A
解析: 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面临用水困难的问题。人们抽取地下水喷灌农田,主要是为了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问题。抽取地下水喷灌农田可以直接为农作物提供水分,缓解农业用水短缺的状况,A正确;抽取地下水喷灌农田与海洋资源短缺没有直接关系,海洋资源短缺主要涉及海洋生物、海洋能源等方面,B错误;抽取地下水喷灌农田对缓解森林资源短缺没有作用,森林资源短缺主要与森林砍伐、破坏等因素有关,C错误;抽取地下水喷灌农田和矿产资源短缺无关,矿产资源短缺主要是矿产的开采和储量等问题,D错误。故选A。
10.答案: D
解析: 大规模“绿色唱片”(即抽取地下水灌溉形成的农田)导致地下水枯竭,需要采取合理措施缓解。提高节水意识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农业生产和其他用水环节中更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有助于缓解地下水枯竭问题,①正确;扩大种植规模会需要更多的灌溉用水,会进一步加剧地下水的开采,导致地下水枯竭问题更严重,②错误;建立引水工程可以从其他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引水,补充当地水资源的不足,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依赖,缓解地下水枯竭问题,③正确;合理控制“绿色唱片”数量,即减少过度依赖地下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可以降低地下水的开采量,缓解地下水枯竭问题,④正确。所以合理的做法是①③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1)答案: 北高南低
(2)答案: 印度洋
(3)答案: 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4)答案: 高温多雨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解析:(1)“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描述的是河流自北向南流,反映出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
(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缅甸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所以多地震。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水源充足,能够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4)东南亚是世界最大天然橡胶产区,原因一是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符合橡胶树喜高温、高湿的生长习性;二是东南亚多火山,火山灰在地面形成肥沃的土壤,能满足橡胶树对沃土的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