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九 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 2026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考点解读(人教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九 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 2026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考点解读(人教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对比维度 2022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5修订) 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以某地区的一种自然资源为例,说出该资源在当地的分布状况、对外输出地区以及对当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 结合实例,说明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学业要求 能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工具,描述并简要分析某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能够结合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物和现象,运用认识区域的方法,简要分析这些事物和现象发生的区域地理背景,形成从地理视角看待、探究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具备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建议:开展学习交流、角色扮演等活动。收集、整理资料,归纳某地区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予以展示
教学目标 形成从地理视角看待、探究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具备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无具体相关内容
维度 具体表现
题型分布 传统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基础知识(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简答题、材料分析题,侧重考查信息获取、知识迁移和综合阐述能力
考查形式 结合时事热点(极地科考、北极航线等)设题;通过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分布图、气候特征分布图,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考查 人地协调观:结合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考查学生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认识
综合思维:综合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来分析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极地科考的探索。
区域认知:认识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
地理实践力:结合事实热点和特色生产活动,考察考生的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
一、欧洲西部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1.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
2.纬度位置:主要位于36°N—71°N,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
3.海陆位置:欧洲的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4.范围:
(1)主要岛屿: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
(2)主要半岛: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
(3)主要临海:波罗的海、北海、挪威海、地中海、黑海。
(二)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地势特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北部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部为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气候特征:海洋性气候显著,西部沿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河流:河网密布、水量大、长河少,多瑙河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注入黑海;莱茵河航运价值高,注入北海。
(三)人文地理特征
经济发展状况: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发达国家。
人口、人种及宗教:居民以白种人为主;人口稠密,人口老龄化严重;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大西洋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葡萄、橄榄等生长。
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工业工艺精湛,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高;工业中心众多,综合实力雄厚。
服务业:服务业体系完善,服务质量高,产值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旅游业:
(1)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有一定经济基础和闲暇时间的游客;当地经济发达,服务和接待设施完备,旅游接待能力强;交通便利。
(2)旅游资源:应该伦敦白金汉宫、英国伦敦塔桥、意大利罗马斗兽场、法国巴黎埃菲尔特塔,法国巴黎凯旋门。
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1.地理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赤道横贯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南北两侧,大部分位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西濒大西洋,东濒印度洋,东北临红海。
(二)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地势特征: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特征:以热带气候为主,大致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受地势影响,海拔高,气温低,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被称为“赤道雪峰”。
(三)人文地理特征
经济: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经济增长缓慢,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矿产资源: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人口与人种:以黑种人为主,是“黑种人的故乡”。
三、极地地区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1.地理位置和范围:北极地区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以陆地为主。
(二)自然地理特征
1.气候特征:北极地区冰雪覆盖,气候严寒干燥,年降水量比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干燥且有烈风,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之称。
2.自然资源:
(1)北极地区: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等;生物资源:海豹、海狮、海象、北极狐等;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
(2)南极地区:固体淡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海洋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等;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
3.代表动物:北极——北极熊;南极——企鹅。
(三)人文地理特征
1.最佳科考时间及原因:北极——7月-9月;南极——11月-次年3月。该时期正值极地地区暖季,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利于开展科学考察工作
2.极地环境保护:
(1)存在问题:捕杀极地动物,破坏生物多样性;开采和加工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导致环境污染;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地区气温升高、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导致极地动物失去家园
(2)保护措施:各国加强合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极地环境;在极地地区科考、旅游时将生活垃圾打包好,带回站内处理或带出极地地区;不乱捕滥杀极地动物
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这类题目常结合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地形地势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图、河流湖泊分布图,考查考生对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掌握情况。
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通常给出一段关于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农业发展状况、水资源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要求分析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发展的条件、现状、影响以及对策;结合极地地区的探索,分析极地地区的环境特征。
一、单选题
[2025年山东泰安中考真题]近年来,肯尼亚鲜花产业发展迅速,主要销往发达国家,抢占了传统“鲜花之国”荷兰的部分鲜花市场。读荷兰和肯尼亚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荷兰和肯尼亚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荷兰位于欧洲西部中纬度大西洋沿岸,气候严寒
B.肯尼亚位于低纬度,地跨东西两半球
C.荷兰多数地区海拔在100米以下,地势低平
D.肯尼亚位于东非高原,全年高温多雨
2.与荷兰相比,肯尼亚种植鲜花的优势条件有( )
①纬度更低,热量充足②劳动力成本低③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先进④距离消费市场更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25年宁夏中考真题]2025年5月,由我国承建的非洲喀麦隆克里比港投入使用,该港口投入运营将助力喀麦隆经济发展。读喀麦隆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喀麦隆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海运便利 B.科技发达 C.资金充足 D.人才众多
4.港口投入运营对喀麦隆的有利影响是( )
A.控制人口增长 B.发展冰雪旅游 C.发展对外贸易 D.增加耕地面积
[2025年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在我国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破冰船护航下,我国于2025年首次实现了北极东北航线的冬季通航。下图示意北极东北航线与传统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与传统航线相比,本次航行航线的最大优势是( )
A.沿线风力小 B.航行路程短 C.白昼时间长 D.航行速度快
6.北极东北航线欧洲段海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较多 B.暖流增温 C.纬度较低 D.科考频繁
[2025年江苏宿迁中考真题]2026年第25届冬季奥运会将在意大利的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两地举办,科尔蒂纳丹佩佐是历史悠久的滑雪小镇。如图为两地位置示意图及米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米兰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8.科尔蒂纳丹佩佐小镇开展冬奥会雪上运动项目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 B.海拔较高,积雪量大
C.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D.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9.冬奥会的举办可以( )
A.增加参赛国间的空间距离 B.改变承办地的气候环境
C.促进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 D.阻碍全球冰雪运动发展
[2025年贵州遵义中考真题]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冬季寒冷而漫长,地表冰川广布。该岛西南部海域盛产冷水性鱼类,主要出口中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格陵兰岛冬季寒冷而漫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板块运动
11.格陵兰岛沿海地区常见的冰川地貌景观是( )
A.溶洞 B.峡湾 C.沙丘 D.海滩
12.我国从格陵兰岛进口冷水性鱼类的主要原因有( )
①距离格陵兰岛远②我国市场需求量大③我国生产数量少④冷水性鱼类品质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年四川资阳中考真题]某校地理社团利用虚拟现实(VR)设备模拟开展“数字南极科考”任务,学生化身探险者开启南极地区科考之旅,探索科考站,领略极地风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南极科考最佳时间及原因是( )
A.1~2月份,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高,白昼长
B.4~5月份,南极地区白昼渐长,气温回升较快
C.7~8月份,南极地区的夏季,气温相对较高
D.全年,位于南极圈以内,终年有极昼现象
14.在使用VR设备领略南极地区风光时,最有可能看到(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南极科考员在户外进行考察时,可能面临的自然困难有( )
A.干燥、极光 B.台风、冰雹 C.酷寒、烈风 D.暴雨、洪涝
二、材料分析题
[2025年宁夏中考真题]16.【中国担当北极航运】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传统的亚欧航线需经狭窄的苏伊士运河,而北极航道(尤其是东北航道)就像一条“捷径”。
(1)在图中绘制出从我国大连出发,经白令海峡,到鹿特丹的最优北极航线。
(2)推测北极航道的最佳通航时间。
(3)与传统航道相比,你认为北极航道的优势有哪些?(至少答两点)
(4)面对北极地区的开发与保护,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荷兰位于欧洲西部,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52°N~53°N,属中纬度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A错误;荷兰位于西欧平原,平均海拔在100米以下,地势低平,C正确;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上,位于低纬度地区,全部位于东半球,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BD错误。故选C。
2.答案: A
解析: 肯尼亚纬度更低,热量充足,有利于鲜花生长,①正确。肯尼亚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而荷兰是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②正确。荷兰农业技术发达,种植技术更先进,鲜花种植历史更久,肯尼亚种植技术相对落后,近年来才大力发展鲜花种植产业,③错误。荷兰距离欧洲消费市场更近,肯尼亚距离主要消费市场相对较远,④错误。故选A。
3.答案: A
解析: 喀麦隆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发展较低,B错误;资金短缺,C错误;教育经费较低,人才资源较少,D错误;据图可知,喀麦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海运便利,A正确,故选A。
4.答案: C
解析: 港口投入运营对喀麦隆的有利影响,跟人口的增长快慢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据图可知,喀麦隆属于热带国家,发展冰雪旅游受限,B错误;港口的建设运营不会增加耕地面积,没有关联性,D错误;港口投入运营对喀麦隆来说增加进出口货物,极大的发展了对外贸易,C正确,故选C。
5.答案: B
解析: 北极东北航线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北极沿岸航线,相较于传统航线(经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等),其航线更接近地球表面两点间的大圆劣弧,航程显著缩短。
6.答案: B
解析: 北极东北航线欧洲段(如挪威北部沿海)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显著,暖流带来大量热量,显著提升海水温度,抑制海冰形成。
7.答案: B
解析: 读米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米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B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都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AD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C错误。故选B。
8.答案: B
解析: 60°-90°属于高纬度地区,读两地位置示意图可知,科尔蒂纳丹佩佐在46°N纬线附近,位于中纬度地区,且“终年严寒”不符合其实际气候特征,A错误;雪上运动需要一定的坡度,地势平坦不利于开展。科尔蒂纳丹佩佐位于阿尔卑斯山脉附近,海拔较高,积雪量大,有利于开展冬奥会雪上运动项目,B正确,C错误;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是社会经济条件,不属于自然条件,D错误。故选B。
9.答案: C
解析: 空间距离是地理上的客观存在,冬奥会的举办不会改变国家之间的空间距离,A错误;冬奥会的举办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气候环境,B错误;冬奥会能够吸引各国参与,推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旅游发展,C正确;冬奥会的举办旨在推广冰雪运动,不会阻碍其发展,D错误。故选C。
10.答案: A
解析: 格陵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导致冬季寒冷漫长,A符合题意;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或温差,但寒冷的主因是纬度,B不符合题意;地形地势可能加剧寒冷,但并不是根本原因,C不符合题意;板块运动与气候无直接关联,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答案: B
解析: 溶洞属于流水溶蚀地貌,与冰川无关,A错误;峡湾是冰川侵蚀形成的被海水淹没的典型地貌,格陵兰岛沿海常见,B符合题意;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C错误;海滩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D错误。故选B。
12.答案: D
解析: 距离远会增加运输成本,并不是进口主因,①错误;我国人口多,对水产品需求量大,②符合题意;我国冷水性鱼类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数量较少,③符合题意;格陵兰岛海域洁净,冷水性鱼类品质优良,④符合题意。综上,D②③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答案: A
解析: 1—2月份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且白昼长,有利于开展科考活动,故A正确。4—5月份南极地区白昼渐短,气温下降,不适合前往考察,故B错误。7—8月份是南极的寒季,气候恶劣且存在极夜现象,不适合开展科考活动,故C错误。南极并非全年都适合科考,极圈以内并非终年有极昼现象,故D错误。BCD错误,故选A。
14.答案: B
解析: ①图是大熊猫,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稀动物,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省区,不会出现在南极,故A错误。②图是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故B正确。③图是斑马,主要分布在非洲的草原地区,不在南极,故C错误。④图是北极熊,分布在北极地区而不是南极,故D错误。ACD错误,故选B。
15.答案: C
解析: 极光不是考察时面临的自然困难,故A错误。台风主要发生在热带海洋上,不会出现在南极,故B错误。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故C正确。南极地区降水以降雪为主,不会有暴雨、洪涝,故D错误。ABD错误,故选C。
16.答案:
(1)图中为从我国大连出发,经白令海峡,到鹿特丹的最优北极航线,如下图:
(2)北极航道的最佳通航时间是每年的7—9月。
(3)航程更短,能节省运输时间和成本;避开一些海盗猖獗的区域,安全性更高;减少对苏伊士运河等人工运河的依赖,降低通航限制。
(4)应在保护北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北极航道。理由: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但北极航道的开发,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所以,在开发过程中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保护北极的生态环境,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
解析:
(1)从大连出发,向东北方向,经白令海峡,沿北冰洋沿岸,最终到达鹿特丹,用实线清晰绘制出这条航线即可。
(2)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大部分时间被海冰覆盖。7-9月是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海冰融化较多,航道的通航条件较好,便于船舶航行。
(3)传统亚欧航线需经苏伊士运河等,路线长。北极航道作为“捷径”,大大缩短了大连到鹿特丹等港口的距离,减少船舶航行时间与燃油消耗,降低成本。同时,传统航道部分区域海盗活动频繁,北极航道相对更安全,且无需受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如大型船舶可能受限于运河宽度、深度)、通行费用等因素制约。
(4)应在保护北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北极航道。理由: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但北极航道的开发,能为全球航运提供新的高效通道,缩短航程,节省运输时间和成本,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所以,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开发过程中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如使用低排放船舶、加强船舶垃圾和污水管理、建立生态保护区等,保护北极的生态环境,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