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十四 中国的地形、地势- 2026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考点解读(人教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十四 中国的地形、地势- 2026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考点解读(人教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对比维度 2022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5修订) 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的特征;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维度 具体表现
题型分布 以客观题打基础、主观题做拔高,选择题占比高,聚焦基础与图表判读,综合题重应用,侧重影响分析与逻辑推导,且全程紧扣图表出题,同时穿插少量特色题型
考查形式 考查形式以常规题型为主,搭配少量特色题型,选择题聚焦基础,题型灵活,综合题侧重应用,设问多元,且普遍依托图表、结合多元情境出题,
核心素养考查 人地协调观:顺应地形特征发展产业,防范地质灾害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合思维:掌握地形地势分布与特征,明晰区域地形差异及影响;
区域认知: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与农业的关联作用;
地理实践力:读图辨识地形区与阶梯,运用地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1.地势特征
我国的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2.三级阶梯概况
阶梯 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平均4000米以上 高原、盆地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多在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多在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我国地势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为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带来丰沛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对交通的影响 一方面,我国向东奔流的大河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
对河流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得我国众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二、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1.地形类型齐全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兼备。
2.山区面积广大
(1)山区的概念
通常,将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2)多山的国家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区面积超过全国总面积的 2/3,平原面积仅占 1/10 多一点。
(3)山区开发利用的评价
①有利条件:在改善交通、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可以发挥山区资源优势进行综合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②不利条件: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不适宜大规模开垦,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骨架
1.我国山脉的分布
我国有众多高大绵长的山脉。这些山脉或大致呈南北向延伸,或大致呈东西向延伸,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的网格状“骨架”。
2.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其特点
在“地形”网格中,镶嵌着以高原、盆地、平原或丘陵等地形类型为主的地形区,山脉则常为不同地形区之间的分界。
(1)四大高原
高原名称 位置 主要特点
青藏高原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之间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 大兴安岭以西、祁连山以东,北至国界,南至长城 地面坦荡,一望无际,东西景观差异大
黄土高原 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云贵高原 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 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
(2)四大盆地
盆地名称 位置 主要特点
塔里木盆地 新疆境内天山与昆仑山之间 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周围高山环绕,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准噶尔盆地 新疆境内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 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也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多风蚀地貌,盆地西北部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相对较多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之间 内部多戈壁、荒漠,东部多沼泽和盐湖;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 四川省、重庆市,横断山脉、巫山之间 分布有肥沃的紫色土,有“紫色盆地”之称,西部是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
(3)三大平原
平原名称 位置和范围 平均海拔 地形特征
东北平原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 200米以下 以黑土著称,地势平坦、沃野千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华北平原 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黄海和渤海 大部分在50米以下 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是我国第二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起巫山,东抵海滨,东西狭长 50米以下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有“鱼米之乡”之称,是我国第三大平原
(4)三大丘陵
盆地名称 主要特征
辽东丘陵 位于辽东半岛
山东丘陵 位于山东半岛
东南丘陵 位于我国东南部,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又分为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和浙闽丘陵三部分,是我国丘陵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地形:是中国的自然环境的重要内容,考查频率高,需结合地图着重识记我国的主要山脉与地形区,试题难度为中等。考题中大多借助沿某条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考查我国的阶梯界线山脉、地势特点与影响;借助中国的地形图、山脉分布图、局部地区图、省区轮廓图等,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区、主要山脉、局部地区的地形类型、山脉与地形区和省区的关系、地形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2025·宁夏·中考真题)山,是我们大地的脊梁;河,是我们民族的血脉;诗,是我们文化的瑰宝。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诗句中山脉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
A.阴山天下险,鸟道上棱层 B.南山隔秦岭,千树龙蛇奔
C.矗矗贺兰山,黑山山之尾 D.赠我昆仑图,兼之青都书
2.“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海陆差异 C.地势差异 D.气候差异
(2025·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如图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
A.山地和高原 B.高原和平原 C.盆地和平原 D.山地和丘陵
4.我国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是( )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森林资源丰富
③旅游资源丰富
④交通十分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图示意我国植被不同的五个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图中山脉是阶梯分界线的是( )
A.贺兰山横断山脉 B.秦岭大兴安岭
C.昆仑山横断山脉 D.秦岭贺兰山
6.关于图示区域的资源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牧草资源主要分布在①②③区域 B.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④区域
C.煤炭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⑤区域 D.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③和⑤区域
(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浩瀚沙漠、空中草原、晶莹冰川……大美新疆,令人神往!读新疆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甲代表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柴达木盆地
8.阿尔泰山南坡海拔2000~2500米高度分布着高山草场,牧民在此放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4·江苏·中考真题)下图左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下图右为“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③大兴安岭 D.④华北平原
10.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的类型单一
11.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
A.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
B.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C.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
D.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
(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仰望山接山,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是我国横断山区的真实写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横断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①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
②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明显
③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④全年阴冷潮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横断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有( )
A.地震、洪涝 B.滑坡、干旱 C.滑坡、泥石流 D.泥石流、台风
14.横断山区自然景观独特,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需优先( )
A.利用多样的土地资源,种植多种经济作物
B.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扩大木材加工业
C.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
D.大力修建水电站,尽可能开发水能资源
15.(2024·山西·中考真题)【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探究资料:
资料一 地势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资料二 地形特点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资料三 阅读示意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
探究思考:
(1)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任选一个阶梯,写出其主要地形类型。
(2)简要分析我国地势对河流、降水的影响。
(3)指出我国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与地势的关系。
(4)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中,任选两方面简要说明我国地形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选项A阴山、B秦岭、C贺兰山都不是我国地势阶梯的分界线,故ABC错误。D中的昆仑山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D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使得我国大多数河流(如长江)自西向东流,所以会有“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现象,这是地势差异导致的。C正确,纬度差异、海陆差异、气候差异与“滚滚长江东逝水”无关,ABD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山地占比33%、高原26%、盆地占比19%、平原占比12% 、丘陵占比10%。故面积最大的地形类型是山地,最小的是丘陵。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答案:B
解析: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①错误;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林业,②正确;山区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旅游业,③正确;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④错误。综上所述,B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排除ACD。故选B。
5.答案:C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陆地地势可划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和⑤区域耕地资源丰富,D正确;③区域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地区,牧草资源不丰富,A错误;④区域海拔高,远离海洋,水资源不丰富,B错误;⑤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南方地区,煤炭和石油资源不丰富,C错误。故选D。
7.答案:C
解析:新疆的地形特点是 “三山夹两盆”,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图中甲位于天山山脉以南,昆仑山脉以北,代表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C正确,B错误;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AD错误。故选C。
8.答案:B
解析:阿尔泰山南坡海拔2000~2500米高度分布着高山草场,夏季气温较高,高山草场水草丰美,适合牲畜生长,牧民可以在此放牧,B正确;春季气温较低,草场还未完全复苏;秋季草类开始枯黄;冬季气温极低,有积雪,不适合在该海拔的高山草场放牧,排除ACD。故选B。
9.答案:B
解析:读图结合所学,①地海拔约为6000米,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A叙述错误; ②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且海拔低于东西两侧,是四川盆地,B叙述正确;③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为巫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叙述错误;④地海拔较低,且地势低平,距离海洋比较近,为长江中下游平原,D叙述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读“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正确,A错误;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D错误。故选C。
1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而平原仅占总面积的12%,不利于发展耕种业;我国山区面积广,自然条件差异大,有利于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A错误,B正确;我国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C错误;我国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使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河流流速快,不利于航运,D错误。故选B。
12.答案:A
解析:横断山区山高谷深,起伏大,海拔高,①正确;从山麓到山顶,海拔差异大,气候差异明显,②正确;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③正确;该地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气候温暖,④错误。故选A。
13.答案:C
解析:横断山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由于山高坡陡,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正确,洪涝、干旱、台风属于气象灾害,ABD错误。故选C。
14.答案:C
解析: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交通运输业具有先行发展的特征。所以,发展交通运输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桥梁,横断山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需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而种植业、木材加工业和水能水电等其他产业都需要依靠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支持才能获得发展。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答案:(1)第一级阶梯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为主。
(2)对河流的影响:很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对降水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沛降水。
(3)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4)农业: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资源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等。采矿业:山区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业的发展等。交通运输业:山区面积大,地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等。旅游业:地形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等。
解析:(1)根据我国地形图可知,第一阶梯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的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的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第三级阶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读图可知,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特点对河流的影响是很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对降水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沛的降水。
(3)读图可知,我国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4)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有利于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资源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等。山区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业的发展等;山区面积大,地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等;地形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