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十五 中国的气候 2026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考点解读(人教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十五 中国的气候 2026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考点解读(人教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对比维度 2022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5修订) 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维度 具体表现
题型分布 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为主,搭配少量特色小题,整体围绕图表和基础知识点,同时侧重知识综合应用
考查形式 考查形式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为主,还会穿插少量特色变式题型,且多依托图表、结合多元情境设计
核心素养考查 人地协调观:适配气候特征发展农业,应对气象灾害实现人地和谐;
综合思维:明晰气候类型与分布,把握气温降水时空差异;
区域认知:分析纬度、地形等对气候及生产生活的关联影响;
地理实践力:判读气候图表,运用气候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
1.我国的气温
(1)冬季气温分布特征
①我国各地大多寒凉,气温显著低于世界同纬度地区的平均值。
②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一淮河一线分布,此线以北地区有结冰现象。
③南北气温差别大,漠河与三沙1月平均气温相差52℃以上
(2)夏季气温分布特征
①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暖热,7月平均气温超过20℃,高于世界同纬度地区的平均值。
②南北气温差别小,漠河与三沙7月平均气温相差不到 11℃。
2.我国的降水
(1)空间分布特征
受海陆位置和夏季风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①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②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段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
④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
⑤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内蒙古高原中西部—贺兰山—河西走廊—巴颜喀拉山脉西段—冈底斯山脉西段
⑥西北内陆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2)时间分配特征
我国年降水量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通常,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3.季风气候的影响
利: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暖热湿润,雨热同期,利于农业发展。
弊: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年际变化大,容易造成旱涝灾害。
二、气候类型多样
1.我国的温度带
(1)划分依据
根据气温的空间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独特的高寒区——青藏高原区。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寒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等
暖温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苹果、梨等
亚热带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甘蔗、柑橘、茶叶等
热带 一年三熟 水稻、芒果、香蕉、椰子等
青藏高原区 一年一熟 青稞、豌豆等
2.我国的干湿地区
(1)划分依据
根据干湿程度的空间差异,我国划分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四类地区。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决定气候的干湿状况,年降水量大于年蒸发量→湿润、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小于年蒸发量→干旱、半干旱区。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拓展 天然植被 主要农业
湿润区 年降水量一般多于800毫米,年蒸发量<年降水量 森林 水田农业
半湿润区 年降水量大致400~800毫米,年蒸发量<年降水量 森林 旱作农业
半干旱区 年降水量大致200~400毫米,年蒸发量>年降水量 草原 灌溉农业、畜牧业
干旱区 年降水量一般少于200毫米,年蒸发量>年降水量 荒漠、沙漠、戈壁 绿洲农业、畜牧业
3.我国的气候类型
(1)划分依据
根据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空间组合,将我国的气候概括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五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2)我国气候类型的划分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植被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雨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高原山地气候 全年低温,部分地区终年冰雪覆盖 高寒荒漠、冰川
三、影响因素复杂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自然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地理现象 影响因素
我国气候南北差异大 纬度位置
我国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西北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海陆位置
我国高原山地气候的形成 地形
气候:“气候”是中国的自然环境的重要内容,知识容量大,考查频率高,试题难度为难。考题中,结合我国的气温分布图、温度带划分图,考查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结合我国的降水量分布图、干湿地区图考查降水分布特点及原因、雨带的推移;结合我国的气候分布图与各地气候资料图,考查我国的气候特点、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与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025·四川达州·中考真题)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下图为我国4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冬季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2.北京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024·江苏淮安·中考真题)“龙舟水”是华南地区在端午节前后的一种自然现象,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南方的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广东、广西以及福建一带交汇,往往出现持续性、大范围的强降雨。读“龙舟水”成因示意图(图1)和我国夏季风示意图(图2),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龙舟水”时期,我国华南地区需要对可能发生的____灾害做好预防( )
A.干旱 B.洪涝 C.地震 D.寒潮
4.关于我国夏季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夏季风主要为西北风
B.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C.离海越远的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越小
D.夏季风来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
(2025·四川广安·中考真题)“金色的花海清香四溢,将油菜花事推向高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广州油菜开花时间比上海早,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季风
6.小明一家计划3月中旬外出观赏油菜花,下列地区观赏性最佳的是( )
A.成都 B.广州 C.武汉 D.重庆
(2025·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在我国,春季花粉过敏的过敏源以柏科等植物的花粉为主。下图为2025年3月13日我国春季柏科花粉始期(起始日期)预报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花粉始期大致( )
A.自南向北推迟 B.自北向南推迟 C.自东向西推迟 D.自西向东推迟
8.图示花粉始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势高低 D.人类活动
9.建议易过敏人群在花粉过敏季( )
①外出配带口罩②增加户外运动③穿着长袖衣物④使用空气净化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4·青海·中考真题)北京是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被称为“双奥之城”。当2008年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开始时,北京已夜幕降临,而新疆喀什仍阳光明媚;在2022年冬季奥运会期间,比赛场地河北张家口冰天雪地,而海南三亚却满目葱茏。读图“四地景象”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形成北京与喀什景象不同的原因是( )
A.两地跨经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 B.两地跨纬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
C.两地跨经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 D.两地跨纬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
11.影响张家口与三亚形成不同景象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025·吉林·中考真题)《农言著实》中所载“麦黄种谷,谷黄种麦”,描述的是华北地区冬小麦与谷子互为前后作的复种情景。图中▲所在位置表示作物收获期。整地是对土地进行平整和耕、翻等播种前的准备工作。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农民整地的时间是( )
A.4月 B.6月 C.8月 D.9月
13.该地区农作物的熟制是( )
A.两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14.影响麦谷复种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 B.热量 C.河流 D.地形
15.(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2023年冬季,威海与哈尔滨因雪“火出图”,“北极图——威海分图”、“尔滨的冰”等成为网络热词。读我国北方局部图(图1)、威海多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图2)、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雕景观图(图3),完成下列各题。
(1)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的大型室外冰雪主题乐园,是冬季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根据气候条件分析威海不宜开发冰雪大世界的主要原因。
(2)旅游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为丰富外地游客的威海赏雪之旅,请结合生活经历,推荐一处威海冬季的特色旅游项目,并说明推荐理由。
(3)两地也是夏季避暑胜地。分别说出威海和哈尔滨夏季“凉爽”的主要影响因素。
(4)威海市文明办、旅游局联合向社会发出“做文明游客、当好客主人”的倡议。作为威海市民,你如何当好“好客主人”?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读四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可知,在 冬季时,哈尔滨气温曲线数值最低,其他的三个城市最低气温均高于哈尔滨,所以冬季气温最低的城市是哈尔滨,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答案:C
解析:读北京的降水量柱状图可知,7月对应的降水量柱子高度最高,说明北京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7月,C正确,排除ABD。故选C。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龙舟水”是华南地区在端午节前后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南方的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广东、广西以及福建一带交汇,往往出现持续性、大范围的强降雨”。持续性、大范围强降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故B项正确;而干旱是降水稀少导致,故A项错误;地震是地壳运动等原因引发,故C项错误;寒潮与这种冷暖气流交汇形成的强降雨天气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故选B。
4.答案:A
解析:我国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而不是西北风,故A项错误;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对农业生产有利,故B项正确;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离海洋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就越小,降水也就越少,故C项正确;我国夏季风来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来自太平洋的是东南季风,来自印度洋的是西南季风,故D项正确;根据题意故选A。
5.答案:A
解析:广州纬度比上海低,位于更南方,太阳高度角更大,热量条件更充足,因此油菜开花时间更早,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A正确;读图可知,油菜花开花日期线大致呈东西走向,说明同纬度沿海和内陆温差不大,B错误;地形主要通过海拔影响气温(如高海拔地区气温低),但广州和上海均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差异不大,C错误;季风影响降水或冬季气温,但两地均受东亚季风影响,对开花时间的直接影响较弱,D错误;故选A。
6.答案:C
解析:小明一家计划3月中旬外出观赏油菜花,观赏性最佳的是武汉,武汉油菜花开放时间为3月1日至4月1日,C正确;成都、广州、重庆油菜花开放时间在3月1日前,ABD错误;故选C。
7.答案:A
解析:柏科花粉的始期与气温密切相关,气温升高会促使花粉开始传播。春季南方地区气温回升快,北方地区气温回升慢,所以柏科花粉始期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自南向北推迟,A正确,B错误;东西经度差异不是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排除CD;故选A。
8.答案:A
解析: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导致热量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气温较高;高纬度地区热量较少,气温较低;这种热量差异直接影响了花粉的始期,使得花粉始期在不同纬度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影响柏科花粉始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A正确;海陆位置和地势高低不是影响柏科花粉始期纬度差异的主导因素,BC错误;人类活动不会影响柏科花粉始期,D错误;故选A。
9.答案:C
解析:对于花粉过敏人群,外出时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挡花粉进入呼吸道,①正确;增加户外运动时间会使人体更多地暴露在花粉环境中,从而加重过敏症状,②错误;而穿长袖衣物能减少皮肤与花粉的接触,有助于减轻花粉过敏症状,③正确;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过滤室内空气中的花粉等过敏原,有助于减轻花粉过敏症状,④正确。综上,C①③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答案:A
解析:由材料“当2008年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开始时,北京已夜幕降临,而新疆喀什仍阳光明媚”可知,两地时间差异大,是由于两地经度跨度大,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方时差异;与地球公转运动和跨纬度大无关。故选A。
11.答案:A
解析:由材料“在2022年冬季奥运会期间,比赛场地河北张家口冰天雪地,而海南三亚却满目葱茏”可知,张家口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冰天雪地;三亚纬度低,位于热带,满目葱茏,造成两地不同景象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2.答案:D
解析:整地是对土地进行平整和耕、翻等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华北地区农民整地的时间是9月,D正确。图中第一年4月—8月是早谷、高粱、豆的生长期;第二年4月—6月是冬小麦的生长期,6月-8月为晚谷、豆、晚黍的生长期。排除ABC。故选D。
1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北地区位于暖湿带,根据图中信息,第一年收获早谷、高粱、豆,第二年收获冬小麦和晚谷、豆、晚黍,农作物的熟制是两年三熟,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复种的核心是作物生长周期与当地气候条件的匹配,尤其是热量(积温)是否足够支撑作物生长,B正确。土壤、河流、地形不是决定复种可行性的主要因素,排除ACD。故选B。
15.答案:(1)威海冬季持续0℃以下低温天数少,冰雕存放时间短,经济价值低
(2)游览天鹅湖;理由:每年12月,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的天鹅都会飞到这里来过冬。
(3)威海:海陆因素;哈尔滨:纬度因素
(4)参与城市卫生公益活动,倡导文明用语,热心解答游客问题,维护好网络形象等
解析:(1)图2威海多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威海冬季持续0℃以下低温天数少,冰雕存放时间短,经济价值低。威海虽然是温带季风气候,但是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2)如游览天鹅湖,每年12月,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的天鹅都会飞到这里来过冬,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3)威海由于濒临海洋,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夏季相对气温低。而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
(4)当面对外来游客时,倡导文明用语,热心解答游客问题,提升城市形象。参与城市卫生公益活动,维护好网络形象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