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部编版)九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知导入战争给人们带来无尽的伤害,家破人亡。人类的命运彼此相依,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守望,我们应该推动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观看视频 ,加沙地带的惨状,给你什么思考?政治认同:认识到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世界发展的坚定力量,增强对国家的认同;道德修养: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法治观念:热爱国家,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家的和平起而奋斗;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理解问题、 分析问题、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提高和同学合作的能力;责任意识: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责任,初步树立合作共赢的全球意识。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探究新知探究新知思考:结合以上内容,说一说战争带来的影响?叙利亚内战至少35万人丧生阿富汗战争200万人流离失所伊拉克战争920万民众沦为难民抗美援朝志愿军伤亡约36万人探究新知你知道吗 在有文字记载的5560年的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大小战争14531次,平均每年2.6次。据统计,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其中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是哪一场 "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1945)参战国和地区:61个卷入战争的人数:20亿以上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干米伤亡:9000余万人死亡:5100余万人经济损失:5万多亿美元探究新知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战火导致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也看到核武器的使用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思考:战争结束后,人民希望过怎样的生活?探究新知巴以冲突:冲突的背后隐藏着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当地时间。2025年7月27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布声明称,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大规模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导致59821人死亡,144851人受伤。俄乌战争:俄乌冲突三年多,从2014年埋下的火药桶到2025年的高科技‘蛛网行动’,已造成超100万人伤亡。乌克兰GDP暴跌40%,俄军10万阵亡背后是大国博弈与普通人灾难。标枪导弹与天竺葵无人机改写战争规则,而和平依旧遥不可及——这场战争提醒我们,地缘冲突的代价远超想象。探究新知探究新知局部战争与冲突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恐怖主义(主要障碍)(重要因素)探究新知探究新知《打结的手枪》是卢森堡于1988年赠送给联合国的青铜雕塑,外形为一支枪管被打成结的手枪。其寓意是不要武器,反对战争,渴望和平,表达了人们对非暴力的向往及珍惜和平的愿望。小组讨论:为维护世界和平,世界、中国政府、公民个人应该如何作为?探究新知2025年7月28日至30日,首次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解决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会上再次呼吁立即在加沙实现停火、释放所有人质,并确保人道主义援助能够安全、无条件、畅通无阻地进入。他强调,这些措施必须立即落实。他警告说:“我们必须在为时已晚之前重申对两国方案的承诺。必须明确:巴勒斯坦建国是权利,而非恩赐。”此言引发会场掌声。他补充道:“剥夺建国权利等于为极端主义提供土壤。没有两国并存,中东就不会有和平,激进主义将向全球蔓延。”思考:如何维护世界和平?探究新知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也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5周年。从1990年4月联合国维和行动简报上第一次出现中国军人的消息至今,中国军队已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足迹遍及柬埔寨、刚果(金)、黎巴嫩、南苏丹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和平的不懈追求与积极贡献。思考:如何维护世界和平?派驻维和部队探究新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1968年7月1日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该条约1970年3月正式生效。思考:如何维护世界和平?签署核不扩散条约探究新知材料: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实现“干年大和解”2023年3月10日,又是一个注定载入世界历史的重大日子。中东地区的两个千年世仇国家沙特和伊朗,在我国的主导倡议下,放下千年世仇,握手言和,三国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断绝七年的外交关系重新恢复。王毅说道:这是和平的胜利!思考: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了什么 ②中国政府:我国坚持对话协商、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探究新知2025年9月27日,德国首都的勃兰登堡门前黑压压一片,示威者高举的“停止种族灭绝”标语牌在人群中起伏,警方出动1800名警力维持秩序,仍难以完全隔绝抗议声浪穿透整个市中心。这场由德国巴勒斯坦社区和左翼党等团体组织的游行,直接指向德国政府的以色列政策。 抗议者明确要求停止与以色列的一切军事合作,并切断武器供应。柏林抗议并非孤立事件。 近几年来,欧洲多国持续出现声援巴勒斯坦的抗议浪潮。 2024年4月,德国波恩、多特蒙德、卡尔斯鲁厄等五个城市同时爆发游行,仅波恩一地就有1500人参与,远超组织者预期的500人。 同期法国巴黎有1.8万人走上街头,意大利罗马和瑞士伯尔尼分别有上万人和9000人集会。思考:反战游行的爆发说明了什么?探究新知探究新知探究新知2025 年发布的 MPI 提供了对 109 个发展中国家的估计,这些国家的总人口为 63 亿。结果显示,在63亿人口中,有11亿人(占18.3%)生活在严重的多维贫困中,其中超过一半是儿童。常见的匮乏包括缺乏清洁的烹饪燃料、住房、卫生设施、营养和电力。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是什么?探究新知当今世界,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划分,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GDP2万美元以下为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以上为低等发达国家,3万美元到6万美元为中等发达国家,8万美元以上为高等发达国家。2024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8.78万亿美元,非洲的40个发展中国家总和则不过是2.8万亿美元。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探究新知也门:人均GDP417美元,坐拥30亿桶石油储量和世界第五大天然气田,却让2100万人(占总人口80%)饿着肚子。2015年内战爆发后,胡塞武装和政府军把全国炸了个底朝天。2024年联合国报告显示,这里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达45%,每天有200个孩子死于饥饿。尼日尔:80%国土是沙漠,52%的人在饿肚子。人均GDP477美元,撒哈拉沙漠占了国土面积的80%,每年还在以12公里的速度扩张。全国52%的人口缺粮食,孩子们瘦得像"行走的骷髅",胳膊比成年人的手腕还细。农业全靠"望天收",2024年干旱导致小米减产50%,市场上出现了"人吃骆驼饲料"的新闻。塞拉利昂:非洲西部的一个小国家,该国的国土面积为7174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为740万,人均GDP为496美元。塞拉利昂的居民受教育水平极为低下,整个国家有一大半的人都是文盲。思考:阻碍人类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探究新知探究新知2000年联合国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2000--2015)联合国确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2030)◇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普及初等教育。◇促进两性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孕妇保健。◇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可持续农业。◇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儿童的权利。◇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思考:两个目标有何异同 说明什么 提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探究新知了解各国脱贫举措:中国:中国采取 精准扶贫 策略,通过识别贫困户并实施产业扶持、教育支持、健康保障等措施,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政策注重 区域协调发展 ,例如东西部扶贫协作、易地搬迁等,并建立防止返贫监测机制。 孟加拉国:以 小额信贷 为核心,通过提供低息贷款帮助贫困家庭发展微型企业。其"七个世界级减贫成功案例"中,乡村银行模式覆盖全国,有效改善了农村贫困状况。 哥伦比亚:实施 家庭行动项目 ,通过现金转移支付、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支持,帮助城市低收入家庭提高收入水平。其"联合起来战胜贫困(UNIDOS)"战略强调多部门协作和社会动员。 柬埔寨:聚焦 农业合作社 和土地改革,通过合作社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和市场化服务,改善农民生产条件。 思考:从各国减贫措施中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各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探究新知中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大大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大大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到2020年底,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探究新知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联合国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确保尊重和有效支持家庭,消除社会性和制度性虐待”。思考:联合国设立“国际消除贫困日”的目的是什么?探究新知做法:珍惜、爱好 、维护和平原因:消除贫困,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原因:饱受战争之苦,深感和平可贵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威胁和平的因素:恐怖主义等做法:消除贫困,促进发展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月14日报道,美国官员要求乌克兰把未开采矿产的50%资源权力授予美国,理由是俄乌战争期间美国对乌克兰有援助。这一事件表明( )A.贫穷是影响和平的决定性因素B.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国家间军事力量的较量C.和平与发展不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D.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重要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D课堂练习2.“国家和,则世界安;国家斗,则世界乱。”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战争、冲突、动乱是人类社会的浩劫,战火导致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是人类难以抹去的伤痛。据此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态势说法正确( )①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②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③各国要坚持交流互鉴,才能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对话协商C课堂练习3.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面对贫困问题,世界各国应该做到( )①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②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③人类对于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④我国应以以一己之力承担全球全部减贫责任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B表述错误课堂练习4.某中学学生发起“和平心愿接力”活动,绘制反战漫画、撰写和平倡议书,并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交了《青少年和平宣言》。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①和平来之不易,要珍惜今天的和平②爱好和平的愿望需要积极表达③青少年要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并积极行动④国际争端应通过对话协商由儿童基金会解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国际争端应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外交对话或国际法等和平方式解决课堂练习5、2024年2月17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中发言,谈及中美关系时,他引用了这样一句露骨的“老话”: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对此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A.对抗与竞争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的常态B.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正在不断削弱C.威胁世界和平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D.中美关系已经完全恶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不符合题意观点绝对化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九下推动和平与发展2025.ppt 美军原子弹对日本广岛展开核打击.mp4 视频巴以战争.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