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中国近代音乐--烽火岁月中的民族之声》教学课件(共21张PPT内嵌音视频)-2025-2026学年湘艺版(2019)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中国近代音乐--烽火岁月中的民族之声》教学课件(共21张PPT内嵌音视频)-2025-2026学年湘艺版(2019)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1.这是什么时期的歌曲?
2.其情绪是怎样的?
3.歌词中的“我们”指的是谁?
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历程
学堂乐歌(启蒙阶段)
“五四”运动至20年代末(北伐战争)
(逐步发展阶段)
20世纪30、40年代至解放前,专业音乐创作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全面提高阶段)
《黄河》1905
《问》1922
《教我如何不想他》1926
《开路先锋》1934
《嘉陵江上》1939
《黄水瑶》1939
《光明行》1931
《思乡曲》1937
——赏析《开路先锋》《黄水谣》《嘉陵江上》
烽火岁月中的民族之声
学习目标
1.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分享抗战时期音乐在时代中的价值与意义,感悟作品蕴含的民族精神。
2.通过学唱、朗诵等方式体验音乐片段,体会作品的情感内涵,深入感受作品的时代性与艺术性。
3.赏析《开路先锋》《黄水谣》《嘉陵江上》,对比歌曲的旋律、结构及情感,说出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特点。
聂耳(原名聂守信,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中国音乐家、作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开路先锋》是电影《大路》的插曲,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民族救亡运动高潮期,聂耳以工人阶级为主角,通过铿销有力的节奏,展现了中国无产阶级冲破黑暗的先锋形象。
活动一:劳动号子中的觉醒力量
《开路先锋》
赏析并体验:
音乐是如何表现工人阶级形象的?(旋律、节奏、歌词、演唱方式等)
开路先锋【劳动号子中的觉醒力量】
创作方法
“中(劳动号子)西(进行曲)合璧”
歌词
铿锵有力的旋律、附点节奏
“一领众和”
乐观:
积极:
团结:
聂耳借鉴民间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形式,结合西方进行曲节奏,创造出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感的音乐语言,奠定了中国群众歌曲的创作范式。作为左翼音乐运动代表作,其“破除障碍向前进"的音乐意象成为抗日救亡的精神符号。
活动二:黄河悲歌中的民族记忆
《黄水谣》
【赏析】聆听歌曲片段,选择合适的音乐情绪
旋律流畅,抒情、亲切
音区较低、音调悲痛
歌声平稳、情绪低沉
A
B
A’
《黄河大合唱》
【一部展现民族精神的气势恢弘的音乐巨作,一部影响深远的国家史诗,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争史和自强不息的民族英雄气节】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其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救国军歌》《游击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开拓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的新局面。
还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不朽名作,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抗敌救国的精神武器。
光未然(1913—2002),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著作有论文集《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文艺辩论集》《风雨文谈》,1939年创作了现代诗《黄河大合唱》。
1938年,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进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他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船夫号子的声音,这些经历深深触动了他,激发了他创作《黄河大合唱》组诗的灵感。
《黄水谣》
——《黄河大合唱》第四乐章




《黄河船夫曲》
突破惊涛骇浪般的困难
《黄河颂》
英雄的气魄民族的精神
《黄河之水天上来》
中国的大动脉,奔流的民族热血




《河边对口曲》
流亡的老乡在黄河边不期而遇
《黄河怨》
夫死子去悲恸哭诉投身滚滚黄河
《保卫黄河》
四面八方卷起复仇的巨浪
《怒吼吧黄河》
向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黄水谣》
妻离子散,一片凄凉
【体验】《黄水谣》A段描述了什么内容?
音乐片段A

朗诵歌词,视唱旋律,感受音乐情绪
B段

A’段
视唱旋律,感受与A段的情感变化

A段
完整欣赏,深刻感受歌曲的情绪变化与情感内涵。
“带着痛苦和呻吟的表情……充满着希望和奋斗”
结合课本听赏《嘉陵江上》
作品诞生于1939年重庆大轰炸期间,歌词“嘉陵江上”实指战时都城,以个人乡愁隐喻民族存亡,激发全民救亡意识。区别于同时期群众歌曲的集体主义表达,作品以第一人称独白形式呈现知识份子的家国忧思。
活动三:辩论
音乐是慰藉还是武器?
(音乐在时代中的作用)
音乐总与时代相伴,一个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总是既有连续性又有变异性的历史过程,学堂乐歌即属于这样一种文化现象,从学堂乐歌到艺术歌曲的转变,他们都在用音乐表达对时代的呐喊和对祖国的热爱。
《光明行》刘天华
《思乡曲》马思聪
音乐是穿透灵魂的柔光,抚慰创口;亦是无声惊雷,震颤时代的铁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