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1 中国的土地资源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商务星球版新教材八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3.1 中国的土地资源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商务星球版新教材八上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 第一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的土地资源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八年级上(2024商务星球版) 节次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八年级上册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课标分解 本课标明确 “地图 + 资料” 的核心学习工具,要求学生借助图文载体,提炼中国土地资源 “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如耕地集中东部、草地分布西部)、人均占有量少” 等特征,培养图文分析能力。通过举例(如耕地支撑农业生产、建设用地保障居住需求),建立资源与生产生活的关联认知。最终引导学生理解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需平衡需求与保护,树立节约集约、可持续利用的观念,契合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的课程理念。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中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围绕土地资源的类型、特征、分布、利用与保护展开。通过图文资料、探究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土地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而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教材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对土地资源有一定的生活感知,但对其系统的地理知识了解较少。他们具备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资料的能力,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通过有趣的导入和多样的探究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深入理解知识。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认识土地资源的概念、不同利用类型,以及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类型多样、分布不均、生产能力区域差异大的特征。2.了解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具体分布,以及耕地资源稀缺的表现(占比小、人均少、质量不高等)。3.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认识我国土地的不同利用类型和特点,形成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分布及利用问题,培养综合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3.地理实践力:通过读图、探究活动等,提高读图分析和地理实践操作的能力。4.人地协调观: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土地资源的协调发展关系。
评价任务 1.通过填图题(标注耕地、林地、草地分布区)、简答题(简述土地资源主要特征),评估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 2.依据 “分析家乡土地利用现状” 活动报告,判断学生图文分析、资料整合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 “耕地保护” 辩论或倡议书撰写,考察学生是否树立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观念,契合课标要求。
重点 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2.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3.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难点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材料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土地的告白的视频 看完视频认识到即将学习的内容是中国的土地资源。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精彩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任务一:土地资源与我们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什么是土地?说说你们身边的土地有什么用途探究活动一:认识土地资源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1)结合自身体验,说明我们的衣食住行与土地资源的关系。(2)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土地资源与生产活动的关系。2.说说土地的分类 学生思考后回答:土地资源是指可供农业、工业或其他人类活动利用的土地,包括已经被人类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1)衣:棉花等纺织原料产自土地,土地孕育的作物为制衣提供材料。食:土地种植粮食、蔬菜、养殖牲畜,是食物来源基础。住:土地是建造房屋的基础,提供建房空间与场地。行:道路修建在土地上,土地为交通设施建设提供载体。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农业生产:农民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养殖家禽,如农田种小麦、果园栽果树。土地支撑工业布局与原料获取工业生产:工厂厂房建在土地,部分工业原料(如矿产)从土地开采,如采矿区、工业园区依托土地开展生产。土地是服务业空间载体服务业:旅游景区依托土地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发展,商业店铺、酒店等建在土地上开展经营,如景区开发、城市商圈建设。土地是万物生长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资源。在土地上,人们可以种植庄稼、放牧牛羊、修筑道路、开发矿藏、建造房屋……学生回答:耕地(水田和旱地)、林地、草地、园地(果园、茶园、橡胶园和其他园地)、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考查土地资源与我们(区域认知)(满分20分)1.什么是土地?说说你们身边的土地有什么用途(5分)认识土地资源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10分)3.说说土地的分类(5分)
任务二: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新授课 【合作探究】1.读图,说说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2.找出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并说出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地形类型。3.找出我国林地的集中分布区。4.找出我国草地的集中分布区,并说出我国草地集中分布区地形类型。结合两图,说出我国草地集中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说说我国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探究活动二:说明我国耕地资源的稀缺性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和保障。尽管我国土地面积广大,但可以用于耕种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少。这对保障14亿人的粮食安全形成巨大的压力。(1)比较中国、美国、俄罗斯人均耕地面积的大小。(2)比较中国、美国、印度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学生读图回答:★中国国土面积广大,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各地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全国林地、草地比重较大,耕地比重较小。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学生读图回答: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学生读图回答: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学生读图回答: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地区学生读图回答:我国草地集中分布区(如西部、北部)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降水相对稀少。学生回答:★中国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黑土、紫土、水稻土),土地生产能力高。西北地区:光热条件好,但水资源匮乏,土地生产能力受制约。(沙漠、戈壁多))青藏高原:光热条件好,水资源匮乏,土地生产能力受制约。(冻土广布)学生讨论后回答:(1)俄罗斯人均耕地面积>美国人均耕地面积>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中国耕地的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2)印度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美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中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中国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小。 考查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满分40分)1.说说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5分)2.找出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并说出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地形类型。(5分)3.找出我国林地的集中分布区。(5分)4.找出我国草地的集中分布区,并说出我国草地集中分布区地形类型。。(5分)5.结合两图,说出我国草地集中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分布状况。(5分)6.说说我国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5分)7.说明我国耕地资源的稀缺性(10分)
任务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新授课 【合作探究】1.如果你是土地医生,请诊断我国土地资源的问题及原因。探究活动三:认识珍惜和保护耕地的紧迫性城镇规模扩大、交通设施建设等都会占用耕地,为此,我国出台了占补平衡政策。即各地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就应该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等现象突出。(1)说说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2)结合实际,谈谈城镇规模扩大对耕地质量的不良影响。2.针对土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出切实有效的“处方”。3.说说我国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措施。 学生按要求回答问题:★水土流失★原因:乱砍滥伐★土地沙化★原因:气候干旱,过度放牧★土地污染★原因:工农业排污、生活垃圾★乱占耕地★原因:工业、交通、城市建设需求增长。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1)★1996 - 2022年,我国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2)★城镇扩张面积逐渐增大,占用了优质耕地。★城镇建设产生污染,破坏耕地土壤结构与生态。学按要求完成任务:(学生完成表格)学按要求完成任务:★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考查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满分40分)1.如果你是土地医生,请诊断我国土地资源的问题及原因。(10分)2.认识珍惜和保护耕地的紧迫性(10分)3.针对土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出切实有效的“处方”。(10分)4.说说我国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措施。(10分)
课堂拓展 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于1949年10月1日首次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曾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21年连续十八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25年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
课堂小结 说出我国的土地资源。 学生口头说我国的土地资源
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
累计总分(90) 54——63 64——71 72——90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于2021年8月25日联合公布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耕地191792.79万亩,林地426188.82万亩,草地396795.21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2595.5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14329.61万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本次公布的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中,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2.根据数据分析可知,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总量很少C.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D.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3.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C.科技兴农,提高土地生产力 D.大力开发滩涂、湿地,扩大耕地答案:B D C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中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含耕地、林地、草地等),但人均占有量少,区域分布不均(东部耕地集中,西部草地、未利用地居多)。技术上借助遥感、GIS 动态监测,结合实地勘测开展资源普查,为土地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通过地图、遥感影像辅助讲解,让学生直观感知土地资源分布特点,但对 “人均少” 的具象化理解不足,互动讨论深度不够。后续需增加生活案例和小组探究,结合乡土地理,强化学生资源保护意识,优化课堂反馈节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