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2 中国的水资源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商务星球版新教材八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3.2 中国的水资源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商务星球版新教材八上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第二节 中国的水资源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的水资源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八年级上(2024商务星球版) 节次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八年级上册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课标分解 1.指导学生运用中国水资源分布图、降水柱状图等资料,掌握图文分析方法,能清晰地描述水资源特征。2.明确中国水资源人均量低、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的核心特征;结合农业灌溉、南水北调等实例,厘清水资源与生产生活的关联。3.通过资源供需现状分析,认识合理开发与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树立人地协调的资源观。
教材分析 教材以 “分布 - 矛盾 - 对策” 为脉络:先通过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南北方降水数据对比,直观呈现 “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的空间与时间分布特征;再结合华北春旱、西北缺水等案例,分析水资源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城市供水的关联,揭示供需矛盾;最后聚焦南水北调工程、节水农业、阶梯水价等解决措施,渗透 “开源与节流并重” 理念。教学重点为水资源分布特征及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难点是理解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教材通过图文结合、案例探究的设计,既培养学生地理图表解读能力,又引导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契合课标 “人地协调” 核心素养要求。
学情分析 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知识基础:此前学习过中国气候类型分布、河流特征等内容,能初步关联 “降水多少与水资源分布” 的逻辑,且通过生活观察(如家庭节水、雨季积水)、新闻报道(如干旱灾害),对 “水资源” 有具象认知,这是学习的优势。 但存在明显认知局限:其一,抽象思维较弱,对 “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的时空分布特征,易停留在文字记忆,难以结合地图深入分析气候对水资源的影响;其二,对 “水资源供需矛盾” 的理解较片面,多关注生活用水,忽视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的巨大需求,且对南水北调等工程的必要性缺乏宏观认知;其三,图表解读能力不足,面对水资源数据图表时,易混淆 “总量” 与 “人均量” 概念。 教学需结合生活案例(如本地节水措施)、简化图表分析,搭建 “具象 - 抽象” 的认知桥梁,帮助突破难点,深化对资源保护的理解。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能说出中国水资源 “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的分布特征,列举 1-2 个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实例; 2.运用水资源分布图简单分析分布成因,结合生活或工程案例(如南水北调)说明水资源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3.通过案例感知水资源短缺问题,树立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通过对比中国南北方、东西部水资源分布图,能辨识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理解 “南多北少” 的区域特征,建立水资源分布与地理区域的关联认知; 综合思维结合气候(降水季节变化)、人类活动(工农业用水)等因素,分析水资源 “夏秋多冬春少” 及供需矛盾的成因,初步形成 “自然 - 人文” 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 人地协调观通过南水北调、节水农业等案例,认识人类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 “人地和谐” 的资源保护观念; 地理实践力尝试调查家庭或校园节水情况,设计简单节水方案,将水资源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评价任务 1.结合中国水资源分布图,简要分析南北方水资源差异及与降水的关联; 2.①设计 1-2 条家庭节水具体措施,②说明南水北调对缓解北方缺水的作用。
重点 1.举例说明水资源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2.描述中国水资源的特征。3.认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难点 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中国的水资源 看完宣传片认识到即将学习的内容是中国的水资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我国疆域相关问题进入课堂学习
任务一:水资源与我们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1.什么是水资源?2.说说水资源对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指人们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利用的淡水,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学生回答:生活饮用,农业灌溉,淡水养殖,水上交通。★一个国家河流径流量的多少,大体可以表明这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 考查水资源与我们(区域认知)(满分10分)1.什么是水资源?(5分)2.说说水资源对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影响?(5分)
任务二:水资源的主要特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新授课 【合作探究】1.读图,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总体特征。2.读图,简述长江宜昌站径流量的年变化和年际变化特点,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3.找出字母对应径流带,说说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4.比较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所处的径流带及水资源状况。5.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探究活动一】比较我国南方、北方地区耕地与水资源匹配状况(1)对比我国南方、北方地区耕地和水资源的匹配状况。(2)简述我国北方地区耕地和水资源的匹配状况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仅世界平均水平的1/3。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时间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年际变化大。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空间分布不均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华北平原:位于平水带,水资源较少长江中游平原:位于多水带,水资源较丰富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自然原因:降水较少,蒸发量大。社会经济原因:人口众多,耕地多,经济发达,工业用水量大学生讨论回答问题:(1)★南方地区:耕地少,但水资源丰富。★北方地区:耕地多,但水资源较少。(2)★影响:南方、北方地区水土状况整体匹配不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能力。尤其对北方地区而言,水资源不足,农业灌溉用水少,导致耕地潜力得不到发挥,进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 考查水资源的主要特征(区域认知和实践能力)(满分35分)1.读图,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总体特征。(5分)2.读图,简述长江宜昌站径流量的年变化和年际变化特点,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5分)3.找出字母对应径流带,说说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5分)4.比较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所处的径流带及水资源状况。(5分)5.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5分)6.比较我国南方、北方地区耕地与水资源匹配状况(10分)
任务三: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新授课 【合作探究】1.根据三峡水利枢纽和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作用,说出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探究活动二】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材料: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战略性工程,旨在将南方的水资源调至北方水资源匮乏的地区。(1)找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的取水地和受水区,说出其优劣势。(2)从我国水土资源匹配状况的角度,说说实施南水北调的必要性。2.除了南水北调工程,说说我国还有哪些重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三峡水利枢纽是全球最大水利工程,除了可以防洪、灌溉,还具有发电、养殖、旅游等作用。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关键工程,核心作用为防洪减淤、供水灌溉,还承担发电功能,保障黄河安澜。时间分布不均:兴建水库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1)东线:线路:从长江下游扬州送达山东、天津。优势:有京杭大运河利用,修建较快,靠近长江口抽水有保障困难:地势北部较高,需要梯级抽水,费用较高。中线:线路: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天津。优势: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困难:线路较长,新挖渠道工程大。西线:线路: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规划阶段)优势:水质好,距离短困难:地形复杂,穿过山区多,工程量过大,沿途地区生态脆弱。(2)★华北平原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大,但水资源不足,导致生活用水困难、农业生产受限,许多工业建设项目受阻,生态环境建设难以落实,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和生态建设的发展。★南水北调工程可大大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学生按要求回答问题:如引滦入津;滇中引水工程,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工程 考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满分20分)1.根据三峡水利枢纽和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作用,说出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5分)2.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10分)3.除了南水北调工程,说说我国还有哪些重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5分)
任务四: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新授课 1.说说我国在水资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说说我国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3.面临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从生活、农业、工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实践活动】了解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的措施随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国家节水行动的深入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取得积极进展,我国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1)寻找、记录学校和家庭等生活场所采取的节水措施。(2)查阅资料,结合实例说明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学生按要求回答问题:如水浪费,水污染。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我国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生活:★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减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农业:★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工业:★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1)学校:安装感应龙头、节水花洒,回收雨水用于绿化灌溉;家庭:淘米水浇花、洗衣水冲厕,用节水器具,随手关紧水龙头。(2)工业循环用水(如美锦华盛化工零排放)、农业滴灌(山东 25 万亩地亩均节水 40 立方米)、家庭器具改造(超市月节水 20 立方米)和污水回用(工地月节水 5000 吨)通过减少新水取用量、提高利用率和增加非常规水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考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满分35分)1.说说我国在水资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分)2.说说我国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5分)3.面临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从生活、农业、工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5分)4.了解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的措施(20分)
课堂拓展 三峡水库 三峡水库,是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正常蓄水位为175米高程,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21个县市,串流2个城市、11个县城、1711个村庄,其中有150多处国家级文物古迹,库区受淹没影响人口共计84.62万人,搬迁安置的人口有113万,淹没房屋总面积3479.47万平方米。2015年10月7日8时,三峡水库水位突破170米。2021年10月31日,三峡水库水位蓄至175米,这是2020年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后,转入正常运行期首次蓄至正常蓄水位。
课堂小结 说出中国的水资源 学生口头说出中国的水资源
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
累计总分(90) 54——63 64——71 72——90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2025湖南长沙中考)自2012年实行阶梯水价后,长沙市城区于2024年8月1日起执行新的供水价格(下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长沙市城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与人口数量统计1.表中数据显示,与2012年相比,2024年长沙市城区居民用水( )A.第一阶梯价格维持不变 B.第二阶梯价格下调C.第三阶梯价格上调最少 D.各阶梯价格均上调2.调整长沙市城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有利于( )①增强公民的节约意识②缓解人口增加导致的用水紧张局面③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④彻底解决长沙城区水资源短缺问题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D A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中国水资源特色:总量丰富但人均仅为世界 1/4,时空分布不均 ——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夏秋多、冬春少。技术手段: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平衡空间分布,修建水库调节季节差异,农业推广喷灌滴灌、工业循环用水,助力节水护水。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通过水资源分布图、南水北调工程视频直观呈现核心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时空分布差异。但部分学生对 “人均不足” 的体感不深,节水意识渗透较浅。后续需增加本土缺水案例、节水实验互动,用生活化场景强化认知,同时优化习题设计,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知识,深化人地协调观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