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净丑荟精粹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生旦净丑荟精粹 素材

资源简介

课件5张PPT。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行当”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简称“行” 。
行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角色形象的分类,二是表演技能的分类。
生、净、丑指男性人物,旦指女性人物 。
生老生:指上了年纪的人,其中有老人,也有中年和壮年。
小生:扮演青少年男性,人物形象基调是清秀英俊,儒雅倜傥。老生小生旦花旦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净净,俗称“花脸”,男性。化妆极为夸张,发音方法比生行浑厚,高亮,动作造型刚劲有力,抑扬顿挫。丑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较滑稽的角色。文丑以做工为主,武丑以武打为主 。老生
老生又称须生,正生,或胡子生。胡子在京剧里的专有名词叫“髯口”。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真嗓)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绺的黑胡子,术语称“黑三”。另外还有灰色的,即花白的三绺胡子,专业名词叫“苍三”。白色的三绺胡子叫作“白三”。还有就是整片满口的胡子,不分绺,术语称"满"。
戏曲里区分人物,更多的是依据人物性格。老生是典型的中国人,正直、敦厚、博学迂腐,也不乏一些“黑色幽默”气。连老生的唱都讲究字正腔圆、韵味深厚,颇似喜欢含而不露、却又要耍一下小聪明的中国人。而小生的确是年轻人的写照,血气方刚,敢作敢当。这样长久地喜欢小生,也许是因为那时候还年轻,不管怎么说,小生的扮相毕竟要“风流倜傥”些。
老生一般分为文武两种,从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
唱工老生又称安工老生,以唱为主。其动作性较次要,态度安闲沉稳从容。如《捉放曹》中的陈宫,《洪羊洞》和《辕门斩子》的杨延昭,三国戏中的诸葛亮,《二进宫》的杨波等。介乎唱工戏和做工戏之间的以念白为主的戏,唱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可以兼演,如《审头刺汤》的陆炳,《夜审潘洪》的寇准等,其难度较唱工和做工戏大得多。做工老生是以表演为主,如《徐策跑城》的徐策,《坐楼杀惜》的宋江,《清风亭》的张元秀等。长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属于文老生的范畴。
武老生包括长靠和箭衣(俗称短打)两种。长靠老生又称靠把老生。("靠"是京剧的专门名词,即古代武将所穿的铠甲。身穿铠甲,在京剧里叫做披靠或扎靠。"把"是"把子"的简称,即兵器。)身披铠甲,手持兵器,擅长武功的老生角色,都叫作靠把老生。如《定军山》和《阳平关》的黄忠,《战太平》的花云,《失街亭》的王平等。还有一种穿箭衣的武老生戏,例如《南阳关》(伍云召)、《打登州》(秦琼)等。
对于老生,还有一种按照扮演角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所应该穿的服装的种类来划分的方法。这样的划分种类有:王帽老生(头戴王帽,身穿龙袍,扮演皇帝之类的角色,基本上以唱工为主);袍带老生(一种是头戴纱帽,身着蟒袍,如《二进宫》的杨波,《辕门斩子》的杨延昭等;另一种是穿官衣的,样式和蟒袍一样,但不带绣龙、绣花的,较素净,如《群英会》的鲁肃,诸葛亮也属此类);褶子老生(即着便服的老生,此类角色最多。褶子是一种服装的名称,式样颇像和尚、老道穿的那种,大斜领子,歇大襟,长袍大袖。分为花褶子和素褶子。如《捉放曹》的陈宫,《状元谱》的陈伯愚等);靠把老生(武老生,见前述);箭氅老生(箭衣外着开氅之类服装的角色,在戏里并不一定有武打,但多为武人出身,如《武家坡》的薛平贵,《汾河湾》的薛仁贵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