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08年芜湖市高三语文经验交流会论文身有彩凤双飞翼——从2007年高考作文中提炼的生活性与诗意性繁昌一中语文教师 刘建烟消云散尽,水落石又出。2007年高考作文露出真面目,好一派花开满园的景色。我试着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中提取点什么,一番思索,找到两个关键词语:生活性、诗意性。一、生活性: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考语文要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潜性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认知生活,感悟人生,渗透精神、伦理、道理等内在要求,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因为无论是作为一个接班人与建设者,还是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每一个青年学生都应当具备人性中真诚、美好、善良的元素。贴近现实社会、关注育人本真,是命题的良苦用心所在。从2007年及近五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的立意内核来看,我们也不难看出这种轨迹。2007年全国卷Ⅰ是漫画材料作文,漫画标题是“摔了一跤”,漫画中孩子踩住瓜皮摔倒坐在地上,代表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个人共同说“出事了吧!”寓意是孩子的成长环境存在问题——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教育态度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对孩子的成长过分关注不利与孩子的发展,家庭、学校、社会事无巨细都在替孩子操心,关注“无微不至”,使学生没有了独立自主锻炼成长的空间。在漫画讽刺的寓意基础上,只要抓住孩子成长与教育环境的关系,无论是顺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无论从孩子的角度,还是从家庭、学校、社会的角度构思作文都可以。今年不少考生准确的理解题意,有很好的命题,如顺向思维从家庭、学校、社会给孩子造就的环境辩证的谈看法:《留给孩子一片天》、《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爱,请别再沉重》、《爱的枷锁》等等。有的逆向思维从孩子的角度切入,谈孩子的成长经历不可能是以风顺的:《我们需要放飞的翅膀》、《蓝天下茁壮成长》、《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暖风吹人醉,疾风知劲草》、《山高路远我能行》等等。这些都得了高分甚至满分。2007年全国卷Ⅱ作文两则材料其实是在拷问人性:面对捐助者的病危与困顿,178名被捐助的贫困学生集体隐身,“知恩不报”,哪怕是片言关切都不曾慷慨奉献,有的只是对媒体的埋怨,希望小学的小学生却能“受恩知报”。两下比较,不知是要“救救孩子”,还是要让“孩子”救救“我们”。“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命题者通过童稚的声音来传达这两则对比性材料的显性主旨,也许比九天惊雷还震撼人心:做人要不要讲良心,要不要讲人格,要不要维护正义,要不要帮助别人……就这作文题来看,真像一面镜子,折射了社会和生活,其核心就是“高扬爱与道德的旗帜”。2007年天津卷的作文题目“有句话常挂嘴边”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有句话”,在文中这句话应当明确,“有句话”可以是口头禅,可以是俗语,可以是名言,只是要掌握好立意的角度和行文的分寸,而且成为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二是“常挂嘴边”,这说明这句话跟日常生活、跟人的思想言行有紧密的联系。2007年辽宁卷的作文以“我能”为题,文题来自广告语,简洁、醒目,含义一清二楚,降低了审题门槛,并且考生一接触问题时会产生亲切之感,情不自禁地与之融为一体,唤起了追忆自己往昔作为、审视自我本领的浓厚兴致和活跃心理。整个写作过程,便是自我欣赏、自我评价的过程,或是自我重新认识、重新定位的过程,其愉悦、惊异于激动之情,必将充溢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一言以蔽之,考生用自己的笔写亲历的事,以自己的话表自己的心,言随意遣,真情实感皆出于本然。由此可见,立足于考生主体又具有生活性的作文题,必将激活考生的文思,保障写作水平的正常的发挥。2007年上海卷的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沿袭了一贯的风格:平实、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也体现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生”的特点。比如个人青春的迷惘、出国留学的语言、独生子女的独立生活……这些都是人生道路上绕不过去的“坎”。人生之路不可能永远是布满鲜花的阳光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出现这道或那道必须跨过的坎。所以我们说,播下一种理想,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人的一生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演绎了多少美丽的故事。作文不仅需要学生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娴熟的表达及其技巧,更需要学生有鲜活的生活体验,独特的个性表现。2007年安徽卷作文考题“提篮春光看妈妈”,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人生为目标,很好的达到了选拔性考试的甄选目的,完成了一次检验高中学生语文能力和认知水平的考查。“提篮春光看妈妈”,直接一点看,就是写感恩这一主题。“感恩”这样一个话题,对今天的学生而言似乎很切近,却又似乎很遥远。学生可以写母爱,也可以写带着“春光”去看望自己的妈妈,也可以写以实际行动去热爱故土、大地、国家、民族,还可以探寻回报的意义。这样的一个作文题目,对重温个体生命的精神体验,对注重真情实感的传达,对力矫虚假的文风,对回归常规的作文教学,不无积极的意义,进而引导高中生从根本上去改变自己的阅读面貌,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另外07年的其他试卷,如福建卷的作文题“季节”,江西卷的作文题“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山东卷的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重庆卷的以“酸甜苦辣说高考”为话题,四川卷的以“一步一生”为题……这些都很好的体现了作文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特点。作文不再一味地强调宏大叙事,不再有意无意地向政治生活靠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尤其是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是写作的永远的正确的方向。我认为,回归自我,塑造个性,表达真实的声音,是作文救赎的出路。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感受,写自己的认知,成为不少省市作文命题的不约而同的要求。二、诗意性:今年有两道题不约而同地在题目上出现了“诗意”的字眼:全国卷“人生,诗意还是失意”,湖南卷“诗意的生活”。这不仅仅是巧合,因该说体现出今年高考作文的一中追求。从荷尔德林到海德格尔,再到如今的中国社会,诗意的生存,已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处于诗情画意的年龄,寻觅诗意,应该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今年有好几道作文题很容易勾起写作的欲望,如江苏卷、浙江卷和江西卷。谈论语文问题,本是一个大众化的内容,但题目本身的诗意很动人,尤其是其中之一的“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如诗如画就在眼前。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也是诗意的表达。山东卷“记忆永远不会风化”,也能勾起写作的冲动,如果放在前些年,这个题目可能就是“请以记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多没味道。北京卷别出心裁,算是今年最有胆量的命题,直接把两句唐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作为写作的对象,是典型的诗化追求。当然高考题的诗意还不仅如此,它还体现了对文采的要求,这也是和学生的个性要求相呼应的。2007年全国卷Ⅰ有位学生以“谁为青春买单”题的满分作文写的很有诗意:“手牵手,父母伴我们启程走进青春;肩并肩,师长陪我们奔跑追逐青春;心连心,你我他在命运的琴弦上谱写青春。”“青春,要有保尔的精神,要能绝境中求生,要有爱有痛,不在爱的漩涡中丧生,只在激流中涌进,搏击一生!谁为青春买单?不是家庭,也不是学校,更不是社会,而是我们自己。”文章用充满诗意激情的呼告,不乏理智冷峻的批判,思绪飞扬,又能收放自如。用叠加的意象,再三点题,聚焦于“为自己的青春买单”,形象地譬喻,雄辩地论证,凸显了青年成长一个有助于励志的充满挑战的环境。2007年全国卷Ⅱ有位学生以“握住援助的手”为题写道:“大地为云朵献上一丝丝清凉的空气,云朵便为大地洒下一缕缕生命的雨滴。山林为鸟儿留守一片片翠绿的丛林,鸟儿便为山林奏出一曲曲美妙的乐曲。溪流流过干渴的荒漠,荒漠便长出片片绿意与溪流相伴相栖。……”小作者从一个中学生感性和理性的视觉出发,给我们一个最本真的回答和呼吁——握好友助的手,文章语言优美,富有文采,无论是开篇抒情性的拟人排比,还是中间精要的议论与记叙,抑或是结尾的总结升华,都能掐到好处的聚焦眼球,叩击高段得分点。2007年浙江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是中国文化积淀厚重的一部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这种文人情怀可以串起一部中国文学史。满分作文《行者无疆》中写道:“行走在昨日,昨日在我脚下凝成行吟的诗。行走在今日,今日在我眼前化作玫红的日。行走在明日,明日在我梦里延伸成万里无疆……”作者站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高度关照人类,从史前说到现在,在说到将来,最后点出“我们依然在行走,行走在消逝中,消逝在行走中,却永远不会停息”的题意,发人省醒。文章有诗一般的韵味,有诗一般的情意,优美的语言铺排叠唱,回荡着哀怨、缠绵,又有一些明快的旋律,像是在晨曦中唱着一首向消逝的岁月之歌。2007年安徽卷作文题“提篮春光看妈妈”中的“春光”诗意浓郁,富有象征意义,那“春光”决不仅仅是自然的春光,可以指成就,孝心,奉献,成功地经验,奋斗的历程。题中的“妈妈”是母亲,但“妈妈”又非仅仅限于母亲。一位考生的满分作文中写道:“我有一个梦想,碧蓝的天空鸟儿快乐地游嬉,蓝天下尽是那‘风吹草低见牛羊’,尽是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尽是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文章中心突出,主题明确。语句流畅,文采飞扬。文章中对比、排比、对偶、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行文语句流畅,文采斐然。长短句式,错落参差,富有变化。得了满分理所当然。2007年山东一位考生的作文《冲破记忆的茧》《往事不似烟云》、湖北一位考生的作文《还原汉语的甘醇》、广东考生的作文《薪尽火传》等等都得了满分,这些文章题目不仅的写的很有诗意,而且文章写得相当富有诗意。纵观近几年高考的满分作文,其亮点、诗意主要体现在:巧拟标题——一枝红杏出墙,雕饰凤头——春色满园关不住,题记警人——未成曲调先有情,立意求新——听取新翻杨柳枝,语言求美——语不惊人死不休,充实猪肚——为有源头活水来,结构曲折——文似看山不喜平,修饰豹尾——回眸一笑百媚生。例如07年湖南卷的命题作文《诗意的生活》我们可以这样写开头:“鸟在蓝天歌唱,那是它的诗意;鹰击长空,那是它的诗意;鱼翔浅底那是它的诗意。诗意的生活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穿过历史的美丽;诗意的生活是苏东坡日尝荔枝三百颗的豪放;诗意的生活是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的高雅。”总之,要想在高考写作中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就要全方位的加强知识储备和生活储备,就要用诗化的语言和鲜明的亮点去赢得高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