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讲座提纲(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讲座提纲(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资源简介

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讲座提纲
一、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内涵
1、学校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场所。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且还是学生生活、成长、成才、成人的场所。学校不仅鼓励学生个人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还提倡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组织合作性探究,并通过对话深入学习。
2、学校是教师作为教育专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场所。提倡教师在教学上公开授课,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建立合作式的同事关系。
3、学校也是家长及社区居民参与学习的场所。
二、关于教师间合作的问题
(一)内涵:是指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技能主动的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共同进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研究 。
(二)意义
1、 利探索并解决较复杂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2、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有效促进教师个人和导体的共同成长。
(三)途径与方式
1、对话
(1)信息交流
(2)经验共享
(3)专题讲学
2、协作
(1)同伴现场互助。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现场对同伴教学的观摩和指导。
(2)同伴教学协作。这是指集备组内的教师,通过共同的阅读、讨论、设计课程、准备材料、观摩教学、示范教学以及课后反馈和讨论的方式来相互学习,相互纠正,以改进教学策略与成效的发展过程。 形式
①一课多研
②大组备课
③同题异上
④同课接力
(3)合作研究。教师即研究者,这是现代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要求,是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教师的研究有各种方式,在各种研究中可以展开合作。
三、怎样开展教科研
教科研工作要做到
“六结合——六探究”:
(1)与贯彻校、组教学模式结合——探究教与学方法的变革;
(2)与信息化教学结合——探究课程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整合;
(3)与各种形式的公开课结合——探究青年老师“教研先行、课题引路”专业成长之路;
(4)与各教研活动结合——探究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路子;
(5)与老师专题讲学结合——探究青年教师学术素养的提升;
(6)与教学论文撰写结合——探究教学与科研合璧的最佳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