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圆舞曲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花之圆舞曲 素材

资源简介

(共11张PPT)











1840—1893





1840—1893






梅克夫人
梅克夫人
柴科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
父亲是官办矿厂的采矿工程师,
母亲是父亲的3任妻子的第二任,法裔俄罗斯
人。  
5岁,开始学钢琴。
8岁,全家迁往彼得堡。
10岁,父亲被任命为圣彼德堡国立大学校长。
柴可夫斯基入法律学校。
18岁,毕业进入司法部做部长秘书,
22岁,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音乐。
26岁,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授,随后几年,创作
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包括《天鹅湖》、《小提
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
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在基辅附近卡明卡村妹妹家的庄园旅居,听到一个泥水匠演唱的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
记录后,立即配上和声,收入到钢琴二重奏的
《俄罗斯民歌五十首》。
两年后,写《第一弦乐四重奏》,很自然地运用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曲调。
1877年初,俄国大
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来到
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举行音乐晚会招待托尔斯泰。
听到《如歌的行板》,托尔斯泰感动得流下眼泪,
说:“我已接触到苦难人
民的灵魂的深处”。
36岁,得到富翁梅克夫人的资助。
37岁,与莫斯科音乐院女学生安东妮雅 米
露可娃结婚。蜜月之中,后悔、自杀、精神崩溃。
离开新婚妻子,再也没有见面,但定期寄生活费,
到死为止两人还保持著婚姻关系。
38岁,辞职专心作曲。
50岁,梅克夫人破产,终止与柴可夫斯基的联系。
51岁,访美演出,大获成功。
53岁,去世。
最重要的代表作:
、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
、幻想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
、《1812序曲》
、《意大利随想曲》
、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
、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第一钢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弦乐四重奏》第2乐章“如歌的行板”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风格:
民族性
悲剧性
浪漫主义
旋律《胡桃夹子》简介
《胡桃夹子》是柴可夫斯基编写的一个芭蕾舞剧。根据霍夫曼的一部叫作《胡桃夹子与老鼠王》的故事改编。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有“圣诞芭蕾”的美誉。它之所以能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一方面是由于它有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赋予舞剧以强烈的感染力。
特色
《胡桃夹子》是典型的柴可夫斯基后期作品,精巧地使用弦乐,使作品的背景光彩闪耀,而且展现出一般乐曲少见的逼真写实,尤其在《雪花圆舞曲》中的童声,和第一幕其他乐曲中的儿童乐器。为传统乐器所谱写的音乐,也是创意十足,尤其是第二幕的插曲,以西班牙舞代表巧克力,以阿拉伯舞代表咖啡,中国舞代表茶;但全曲最美妙之处仍在《糖果仙子》中钢片琴独奏,依照剧本的描写,迷人地暗示出水滴“从喷泉中溅出”。
在旋律较为平淡的地方,柴可夫斯基的处理方式仍然杰出。第二幕《双人舞》的动机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下降音阶,然而和声与分句方式以及温暖的弦乐音色,赋予它强大的情感。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在序曲中超越了题材:不用大提琴和低音乐器,而以小提琴和中提琴来划分六个声部,他加进三角铁和短笛来模拟古典乐派乐团的声音。这首序曲闪闪发亮、充满童趣,规模虽不大,但却充满清亮的音色,正适合圣诞夜前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