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心机的老师,上有心机的复习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做有心机的老师,上有心机的复习课

资源简介

课件36张PPT。 做有心机的老 师,
上有心机的复习课

路桥蓬街私立中学王玉梅学生成绩考试要求初高中教材中考复习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朱熹学习方法之二十四字: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

虚心涵泳,切已体察、
著紧用力、须教有疑。”
”即从基础知识读起,一本本读通,,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有系统、有步骤地从低向高、从浅入深的进行阅读。
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具体做法是依据考试说明和学生实际将各种知识进行整合设置一些基础填空图,待学生完成填空题后,再通过幻灯展示资料分析重点知识。所谓分析重点知识一是讲易考点,二是讲易错难懂点,三是讲内容间的关系和线索归纳点。 心机复习之一考点13古希腊罗马的文明,我就出了以下题目:①人类文明的开端有两类,一是( 海洋 )文明,其主要表现是以古代(希腊 )和(罗马 )为代表的西 方文明;二是(大河)文明,其主要表现是四大文明古国,其中最具代表的又是(中华)文明。②古希腊罗马文明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其(政治体制),而它们政治体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民主性)。③古代希腊的政治体制是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其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我国当前最高的权力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④古希腊最重要的代表是(雅典)和(斯巴达),雅典的民主制度确立是在(克里斯提尼)在位时,(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的民主制度达到黄金时期。其民主制的特点一是(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与国家政治,二是实行(陶片放逐法),保护公民的利益。三是还享有各种优惠权利。⑤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是从(共和制)到(元首制)。罗马的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公元前27年,屋大维表面上自称共和国的(元首),从此,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地中海被人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476)年,罗马帝国灭亡。⑥古希腊罗马的文明成就有:现代西方的“哲学”一词就来自于古(希腊语),其哲学上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文学上的成就有(《荷马史诗》和戏剧,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是(阿里斯多芬)。表现了古希腊人对精神和肉体协调统一的理想追求艺术是(《掷铁饼者》,在体育方面,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也是古希腊。罗马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境内被征服地区使用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⑦古希腊,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西方文明的根(源)是(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明。古希腊对西方文化作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罗马法》)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被称为是拉丁美洲,其原因这些地区大部分使用(拉丁语),这种语言最早来源于(古罗马)。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和最通用的字母是(拉丁字母)。:1、 《罗马法》)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不是《十二铜表法》
2、《十二铜表法》的地位: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不是世界。
3、古希腊罗马文明和中国时间对照,相当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这说明人类文明同一时间产生于不同空间。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同时出现。
4、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被称为是拉丁美洲,其原因这些地区大部分使用(拉丁语),这种语言最早来源于(古罗马)
5、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和最通用的字母是(拉丁字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6、古希腊罗马民主制 的特点及异同
7、古希腊罗马文明各自对后世的影响和共同对后世的影响。

西方文明之源易错,易混,难懂点心机复习之二从学科素养的角度来夯实基础。学科素养是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及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专业性思维和专业性学习和研究方法。社会是一门综合学科,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专业素养,下面就以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为例分析:
1、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地理)其学科素养重点在于地图,所以培养读图能力,提高地图的有效性也就是这一学科重要的要求。要达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画图填图。图绘百遍,自然熟练。这种熟练不仅体现在对图本身的熟练,而且还能明白其中的小概念及各事物间的关联,更有助于提高地图使用的有效性。
落实地图的三个方法:
1、画图(画空白图,描图)
2、填图
3、归图总合七年级地理部分,其实就是五张图,一是世界图,包括世界政区图和地形图,二是中国图,包括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地形,气候,河流分区等,三是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四是区域地图,五是经纬网图对着此图,学生能明白任何一个国家的纬度带,温度带,所属半球山等高线稀疏缓 坡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坡度的识别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只适用于同一幅图 中 -200m-100m0m100m200m300m300m200m100m0m100m200m等高线等深线最高处[300,400)最低处(-400,-300]等高线剖面图的画法●●●●●●●●●●●●●●心机复习之二从学科素养的角度来夯实基础。
2、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历史)犹如一遍遍的记叙文,其重点在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过程和影响,所以教学中我注重两点:一是提高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二是注重线索的讲解和归纳。心机复习之二从学科素养的角度来夯实基础。
3、思想品德部分:我认为这一部分实质上就是一种行为教育。所以在复习时主要通过行为分析来落实。复习时强调落实对行为分析的思维过程:主要是四方面,判断对错,性质,分析理由,得出启示。1、于欢案件
2、湖北面条店杀人案,学生杀师案
3、辩论题 :一火车进站,前方有两有腿疾的残疾 人在走,偏轨旁边又有几个小孩在玩,火车该朝哪里走。
正方:朝残疾人 反方:朝小孩心机复习之三从目录解读的角度来夯实基础。读书有个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如果说前面所做的是由薄到厚的阶段,如果这时自己以为就懂了,那是自欺欺人,实际上这还不能算懂。而真正懂,还有一个由厚到薄的过程。也就是全书经过分析,扬弃枝节,抓住要点,甚至于来龙去脉都一目了然了,这样才能说是开始。所以说中考要考好,解读目录就相当重要。解读目录从三方面做,一是解读目录间的联系,二是解读单条目录的含义和要求,三是解读目录内的标题。对单个考点的解读主要就是找出每个考点的关键字,考试要求,
比如:第二篇专题二:
考点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的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考试要求a),这一考点就是要求学生知道夏朝到清代每个朝代出现的时间及先后顺序,通过各朝代的重大事件,重要特征从而展现出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脉络,中华文明产生及传承。
考点16: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为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评价他们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c)。这一考点隐藏的要求有:1、学生要知道这四个帝王在位时采取的措施。2、他们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加强统治。3、他们采取的每一个措施对历史分别有何影响。4、总体上说这些帝王对历史进程各自产生的怎样的影响。
考点17、概述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b)。这一考点至少对学生有以下要求:1、元明清在中华文明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元明清时期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元明清时期我国是怎样的国家
考点18、列举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马可·波罗来华,郑和下西洋,“东学西渐”“西学东渐”等实例,知道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a)。这一考点的要求有:1、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关系,2、体现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关系的实例。3、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马可·波罗来华,郑和下西洋,“东学西渐”“西学东渐”这里每个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况。
对单个考点的解读:明白考点内的词性,换个角度理解考点。
比如考点24,学会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其中行使,履行是动词,体现了公民
的行为做法,从权利和义务角度,所以可以换题为:从公民权利和义务角度谈如如何规范自己 的行为。解读目录间的关系:
第4讲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下属有考点13概述古代希腊罗马和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考点14知道百家争鸣及其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从以上目录可看出,
1、人类文明开端有两类,一是( 海洋 )文明,其主要表现是以古代(希腊 )和(罗马 )为代表的西 方文明;二是(大河)文明,其主要表现是四大文明古国,其中最具代表的又是(中华)文明。而古希腊罗马文明中最突出的就是其(政治体制),而它们政治体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民主性。大河文明(东方文明)最具代表的是中华文明,而中华文明又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人类文明开始于农业文明。(?)
3、人类文明同一时间产生于不同空间。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同时出现。
第六讲西方的兴起和近代世界的变迁,
这一讲下含7个考点,所包含的内容有:1、西方的兴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考点19—新航路开辟)2、西方主要通过哪两次革命兴起的?(考点21和22—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考点20)3、西方兴起有何影响?—近代世界的变迁
变迁的具体表现有:1、对世界的认识。(局部到整体)2、政治上由封建君主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制,由封建国家转为资本主义国家3、经济上由农业文明转为工业文明,经济走向全球化4、东西方关系由东方强于西方到东方从属于西方,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考点19,21,22的影响和考点23,24,25)解读目录内正文的标题:
如考点7世界典型区域有一子标题为干旱的宝地,干旱说明当地的气候要么是沙漠气候,
要么是大陆性气候,这样的气候本不适合发展生产,但却是宝地,为什么?他有什么宝?
为什么?心机复习之四从专题归纳的角度来夯实基础。依据中考说明的考点要求,再结合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的内容,可分成很多专题 来讲解:1、年代尺小结,具体又可分性质,主要矛盾,任务年代尺,近代中国革命发展年代尺,古今中外大事对照年代尺等等。2、古今中外文明的传递专题。3、民生专题。4古今中外经济的变化专题 。5、古今中外的政治变化专题 。6、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的演变情况。7、法律专题。8、古今中外的改革专题。9、区域专题。10、和谐社会专题,11、疆域专题,12国家安全专题等等1、法律的特征(思品考点10):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法律的作用
(思品考点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考点11)4、违法行为的分类(考点13、14) 法 律 教 育规范作用保护作用权利考点23 义务考点23 2、政治权利(思品考点35 )3、经济权利(思品考点第9和11讲)4、文化教育权利(思品第10讲)1、人身权利(思品考点第8讲)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考点24)①要尊重他人权利②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③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④要以合法行使权利方式。1、法定义务①受教育义务;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③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④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⑤依法纳税等2、道德义务自觉履行公民义务?(考点24)①法律鼓励的我们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的我们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考点2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基本内容:(考点12)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
自己(考点13)诉讼手段非诉讼手段一般违法行为考点13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考点14学会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考点15)3、法律 的分类途径: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按内容分刑法,婚姻法,教育法等等按地位分普通法等子法5、法律对我们的要求对党和国家:依法治国对政府:依法行政对个人:P145和谐世界专题提出及思想根源(和合思想)古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含义人与自然和谐:PRED问题,可持续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心理健康教育人与人的和谐:个人之间:法律,道德国与国之间: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古代有和谐思想的思想家基本特征
一、认识区域(考点9)

二、区域的发展
考点9和考点38)
三、中国区域的划分

区域专题




四、世界典型区域
(考点7)
1、确定区域位置2、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3、关注区域人文特色 1、区域发展的内容(政治,经 济,文化)考点92、区域发展的方法,原则: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考点38按自然要素分:
四大地理区域
(社会考点6)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
三个经济带(社会考点38)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东部经济带中部经济带西部经济带按综合要素分
思品考点29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草原人家干旱宝地启示:1、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人文特色),人们也通过自己的行为改造自然环境。2、区域发展应遵行因地制宜原则,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3、各地区间要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4、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人类文明的开端有两个:一是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后发展成为欧洲文明的(西方文明),一是以中华文明为代表后发展成为亚非文明的(东方文明)。第一类文明源于海洋,被称为是(海洋文明),第二类文明源于大河,被称为(大河文明),其发展文明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①河流灌溉便利,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③气候温暖湿润。),其中中华文明的思想来源是百家争鸣。
2、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关系是(互相影响),这两类文明影响(传播)的方式在两种:一是(战争)方式,如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各国的侵略,导致被侵略国家被迫走向近代化。如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文化方面出现了(西学东渐)局面,在政治上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经济上出现(洋务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日本也进行了明治维新等等都体现了这一点。二是(和平友好)的方式,具体形式又分为官方和民间,其具体代表实例有(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来华)(东学西渐)等。
3、中华文明内部传承一是通过朝代更替来实现,二是各民族间不同文明进行融合。不同民族交融时期主要有:(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4、中外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发展历程的特点):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中外经济文明的特点或发展历程的特点是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古代文明从经济内容上说主要是(农业)文明,政治内容是(专制)。近代文明从经济内容上说主要是(工业文明),政治内容是(民主)。
中外文明的演进专题将重点朝代的疆域全印在一张纸上,引导学生看首都,看边界,看少数民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