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回首古越 课件(4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回首古越 课件(44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44张PPT。回首古越读了课题后,大家有什么想问的?什么是古越?古越:古代越国,就是现在浙江一带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今天,就让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翻开历史的画卷,一起去探寻古越文化变迁的足迹 上古时候,中国南方有一个古老的民族,叫百越。商周秦汉时期,百越民族的各个分支系散居于南方各地,其中最著名的。也是出现较早的一支,叫“于越”。从考古资料看,古代于越人起源于当地土著,受江浙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等史前文化影响很深。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2)地点:浙江省余姚市
3)活动区域:长江流域
4)原始农耕:磨制石器,耒耜,种植水稻
5)住房:干栏式房子
6)原始养殖业:饲养牲畜
7)原始手工业:挖井、制陶器、玉器、乐器一、河姆渡原始居民1、生活的年代在长江流域2、使用磨制石器距今约七千年七千年前河姆渡生态环境骨耜(Si )3、水稻的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干栏式的房子干栏式房子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建筑形式 干栏式建筑
这种底下架空,带长廊的长屋建筑古人称为干栏式建筑,它适应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地理环境,因此被后世所继承,今天在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农村还可以见到此类建筑。建造庞大的干栏式建筑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要复杂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井架复原图会制作陶器简介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堆积厚度四米左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七千年,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第三、四文化层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和构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分布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文物 春秋时期,于越族由越王勾践统治,国号为“越”,国力日渐昌盛,崛起成为大国。当时,越国的政治中心即都成在会稽,也就是今天的绍兴市。越国统辖的区域非常广。 那时候,越国与邻国吴国时常发生战争,积怨很深。公元前494年,越国伐吴,被吴王夫差击败,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求和,并被囚禁于吴国3年。
勾践归国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以期东山再起。十余年后,越过重新崛起,并与公元前478年重整旗鼓,再次伐吴。公园前473年,吴国大败后灭亡夫差也自杀了。越王勾践 勾践 (古称“句践 ”,约公元前520年-前465年),大禹后裔,春秋末期越国的君主。越王允常之子。因“卧薪尝胆”而名垂千古。 有谁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视频——卧薪尝胆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的经典传说。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 西施故里 西施故里旅游区是诸暨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浣江·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西施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该区域将建设成为一处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游览设施健全、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时代活力的风景游览胜地.西施是一个大美女,西施故里也是一个“完美”的景区。 AABAA 秦统一中国后,建立郡县制,浙江属于当时的会稽郡。因为预约人的反抗精神一向较强,秦始皇担心预约人不服统治,就采用强制手段,将越国中心地区的于越居民迁移到浙西和皖南地区,并从北方迁入一部分汉族居民。
期间,有一些于越居民不接受强制移民,就开始向南方流散。 东汉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体恤民间疾苦,将百姓主组织起来,修筑堤坝,排洪蓄水,建成建湖。当时建湖可灌溉良田9000余顷,闪回平原因此逐渐成为了富饶的鱼米之乡。
但是,马臻却因建湖而触犯了地主豪强的利益,被诬告致死。百姓们感念他的恩德,将她的遗骸安葬在鉴湖之畔。(今绍兴偏门东跨湖桥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