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学校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走进新学校 教案

资源简介


走进新学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新学校知多少”等活动,观察、分析、思考中学和小学的差异,对因为不适应造成的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并找出解决方法。
在辅之以理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超级访问”的活动,更深入地思考怎样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与同学分享。
通过“感悟生命”,感悟学会适应的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分析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教学方法
谈话法、活动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告别小学,步入新的初中校园,同学们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面对新的环境、新老师、新同学,要尽快熟悉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走进新学校”
二、活动过程
(一)明确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2、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3、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二)校园印象
小组比拼:同学们用成语、短语、简单的句子来描述我们的校园
目的: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
(三)新发现
走进新学校园,你会发现初中生活和以前的小学生活有了很大的不同,你有哪些新发现,有什么新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明确中学与小学有什么差异
(四)“新学校知多少”竞猜活动。
竞猜题目:
①我校建于哪一年?
②我校有多少位教师?现任校长是谁?
③我校的校训是什么?
④你对我校老师和同学有何印象?
⑤我校有哪些主要建筑?
⑥我校共有多少班级?(初中部、高中部各几个?)有哪些实验室?
⑦我校的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值班室分别在哪?
⑧我校的办公室、卫生室、图书馆、实验室分别在哪?
⑨我校的校徽有什么寓意?
⑩我校获得了哪些荣誉?
第一步: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给予引导和鼓励同学发言。
第二步:开展竞猜活动,教师主持小组之间的竞猜活动,鼓励同学提问和回答;
第三步:教师小结。
(五)“超级访问”交流活动
活动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
活动过程:
第一步:教师解释活动内容和步骤。
①步骤:一生发表入学以来生活学习各方面的不适应,它生帮助他想想办法。对于学生没有提到的内容教师补充、引导学生发言。
②发言内容:
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各方面对我们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你要去适应不同的生活,这样你的路才会更宽、更广。谈谈你在新的环境中还有哪些不适应?
第二步:教师引导活动。
①教师启发各小组同学发言,并物色在全班交流中发言的同学。
②教师主持全班交流发言:
A. 对学生发言的主动性、积极性表示肯定,注意启发发言不完整的同学说完整。
B.对学生发言内容不作评价,但要根据其内容表示理解或给予适当的鼓励,并启发和引导学生将打算、决心或愿望化为学生的动力和新的行为习惯。
C .对有负性情绪的同学,在表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但不强求其转变。
第三步:小结。
指点迷津:
1、自主学习;2、做好吃苦准备;3、尽快适应新的环境;4、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六)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尽快适应中学生活的小计划
通过此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自己的计划,并要按照计划进行,力争实现。
(七)展望未来
身为一中优秀集体的一员,我们能为一中做些什么?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主人翁的精神,热爱学校,更努力地为学校的明天做贡献。
(八)生命感悟
通过阅读“感悟生命”让学生谈感受,进而了解适应的重要性
三、总结
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悟。
教师最后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点评优秀的活动小组。
板书设计:
一、中学生活新变化
1、中学的课程内容增加
2、中学的课程难度加大
3、中学的课时密度增大
4、中学的教学方法有别与小学
二、积极适应新生活
1、自主学习 2、做好吃苦准备
3、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4、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