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账更正法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错账更正法说课稿

资源简介

错 账 更 正 法
?错 账 更 正 法 说 课 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下午好,在我说完这句话后,大家肯定意识到了我的错误,出错在实际生活、工作中都是在所难免的,但要能够及时改正,那么会计人员在登记账簿过程中出错该采用哪些正确的更正方法呢?这就是我今天说课的主题。
错 账 更 正 法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我们采用湖南省统编的《基础会计》教材,错账更正法为第六章会计账簿最后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和红字更正法等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操作方法。该内容无论在学科中还是从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全过程来看都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我在处理这节内容时本着两个指导思想:一是注意条理清晰,使教材知识体系化;二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方便学生记忆。
准备利用一课时完成该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账簿登记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中心环节,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将直接影响到登账的质量。这就要求学生能针对各种具体情况选用恰当的更正方法进行正确更正,这也是专业培养目标之一。为此,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认知目标:
(1)熟悉三种错账更正方法的适用范围;
(2)掌握各种错账更正方法及步骤。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熟练运用相应的错账更正方法来更正记账错误的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树立学生敬业、求实、勤奋、廉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错误判别应使用的更正方法及每一种更正方法的具体操作
难点:正确判定错账类型?
(四)、教具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电教设备、记账凭证、 账簿。
学生用:记账凭证、账簿、红笔等。
二、说教法
为了体现学科特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在教法上经过教师导入、自学探究、课堂讨论、归纳总结的教学过程,教师导入时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同学们平时出现的错误,采用创设问题情境法,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课堂讨论解决问题,采用比较分析法,对各种错误类型和更正方法、步骤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方法的操作要领。
教 师 导 入???自 学 探 究???课 堂 讨 论???归 纳 总 结
?
案例教学法?????创设情境法????启发发现法????比较分析法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职业中专学生基础差,学习不够主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理想,但对学专业课感兴趣,思维活跃,乐于实践,因此,可通过课件展示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专生认知水平,突出动手能力培养。
(二)、学法指导?
第一、 通过教师演示课件,结合学生动脑、动眼,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明确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在联系,系统整理所学知识。
第二、 在教师对错账更正方法讲授的基础上,结合练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深入理解各种方法,增强学生的判别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 学生通过带着问题自学教材、讨论问题,以及对各种方法的对比分析等自主学习,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三)、学习目的
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掌握观察、探究、归纳等学习方法,奠定学法基础,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职业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包括情景引入、探究新知、巩固内化、梳理迁移四个阶段
(一)、情景引入(约4分钟)
1、设计意图:教学内容心理化,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学习动机,诱发探究欲望,唤起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2、
要求学生根据展示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登记账簿。
3、通过展示以往学生凭证、账簿中出现的错误,要求学生归纳出错误的类型,(解释幻灯片的内容)由此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会计工作中究竟可以使用哪些更正方法?它们分别应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又应如何操作?随即引出新课,如此一来,既明确了学习目的,也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求知欲。
(二)、探究新知(约20分钟)
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约需要20分钟。
1、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三种错账更正方法的适应范围及更正步骤。
2、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记忆深刻,思维活跃,增强学生操作技能。
要求学生带着刚才的问题自学教材,并作出适当的标记,教师来回巡视辅导,并重点辅导一些学困生,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课件,从实际会计核算工作出发,结合记帐凭证的填制、帐簿的登记等旧知识的再现,为学生创设学习的环境,其中
(1) 划线更正法
通过演示课件,让学生领会操作的要领,注意划线的方法及文字、金额更正的方法。
(2) 补充登记法
通过展示凭证与账簿之间的错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补充登记法的使用范围,结合错误所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练习领会其更正方法,再由教师结合演示,指明操作要领,做到讲练结合。
(3) 红字更正法
通过实例及时演示操作过程,突出红字的用法,给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
?
(三)、巩固内化(约18分钟)
利用预先准备的讲义,鼓励学生练习,为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将练习分为三个阶段,
1、三个阶段:
(1)基本练习: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凭证、一张账簿进行基本操作;
(2)变式练习:判断题、选择题、综合题巩固所学知识;
(3)提高练习:归纳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三者出错时各自的处理方法。
再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作业成果。激发学生对此进行讨论并评价,最后由教师加以总结。通过“讲—看—练—议—评”的形式分解了难点,突出了重点,这样既体现了分层施教,也是活动原理的运用。
2、设计意图: 有坡度、有密度的练习体现了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有利于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调动学习积极性。 ?(四)、梳理迁移(约3分钟)
1、具体任务包括:
(1)完成配套习题册。
(2)启发学生思考下阶段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编制会计报表 。
(3)查找相关资料,使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2、设计意图: 能将知识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习乐趣,开阔学生视野。
五、板书设计
为了使知识能够更清晰,更系统,我将三种错账更正方法进行了比较归纳,设计成表格,方便学生记忆。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