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水乡服饰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甪直水乡服饰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甪直水乡服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甪直水乡服饰的特点、研究价值、研究目的;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组讨论实践、由内往外了解水乡服饰的特点与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传承家乡传统,热爱家乡的情结。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水乡服饰的了解不够深入,服饰的研究价值不甚了解。亟待解决水乡 服饰的传承后继无人的问题。
三、教材分析:甪直水乡服饰各个部件的特点和价值。水乡服饰的传承需要每代人的努力。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水乡服饰的价值。为水乡服饰的历史和价值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2、本节主要内容:水乡服饰的特点和价值;水乡服饰的传承。
3、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水乡服饰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难点:如何穿戴水乡服饰;如何传承水乡服饰
4、课时要求:1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本课从4位水乡美女的T台秀开始,吸引学生的眼球,开始本节课内容。
[VCR引入]一段VCR,向我们展示甪直水乡的古往今来,从吴王夫差带西施赏荷叶到现在田间地头梳着髻髻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拼挡裤的甪直妇女服饰。展示甪直水乡服饰为什么被称为苏州“少数民族”的由来和传承。
[图片展示]课前拍照,图片展示水乡服饰的美。
[引入]水乡服饰中的头部装饰。
[互动活动1]1、为什么水乡妇女要将头部包裹起来?
2、水乡妇女如何装饰头部?
3、将本组模特头部装饰一下!
[VCR讲解]通过一段VCR,向大家展示正确的头部装饰方法。
[模特展示环节1]第一次互动PK,展示各组实践成果。
[讲解]ppt展示服饰各个部分
二、肚兜
用少许布料裁成菱形,将上角内折,左右端系上半圆形的环带,套在脖子上,左右两角系上带子,在背后打结,便成了肚兜。肚兜遮前不遮后,是最简单的内衣。古朴简洁,经济实用。
拼接衫
妇女在农田里劳作时,经常受到水生动植物的侵害,于是将衣袖口和裤脚口制作得很小,只能勉强穿进去;在插秧、耘稻、收割等时候,妇女常常会风吹日晒,手脚沾泥,于是包头、襡裙、束腰、拼接衫等服饰的应运而生,如拼接衫原本就是考虑到农作时要挑担、掼稻、割麦等,肩部、肘部和袖口等部位最易破损,就将破损部位换成新布,经济实惠又实用方便.
襡裙、襡腰头
襡裙
由两幅布前后叠制,蓝白相间,由前向后系在衣外,裙的长带在腰部绕一圈后在背后挽结,垂下成装饰,与包头上的流苏上下呼应。襡裙长度过臀,下田干活能挡风保暖,田野解便时还可以遮羞。
襡腰头
用两种颜色的布分三块拼成,边缘缝制滚边,里面为贴边。腰部两边用纽扣与“穿腰”相联接。是束在襡裙外面的围裙。
五、拼裆裤
拼裆裤多用蓝地白印花布或白地蓝印花布,裤挡用蓝或黑色士林布拼接。这些服饰最初由于受布幅的限制和省料而拼接,式样为裤裆较大,裤脚管短而且裤管小,以适应妇女下水田劳动需要。
绣花鞋
形式颇似小船,不分左右,故又称船形绣花鞋,鞋帮两块合成,一般用蓝、青或黑色的布料做鞋面,鞋面以绣花为主,色彩鲜艳,花样丰富多彩。船鞋的做工精细耐看,坚固实惠,是水乡妇女传统的礼鞋。
[互动活动2]每一组合作完成襡裙、襡腰头的穿着,完成后,模特进行展示!组内进行PK。
[模特展示环节2]各组完成后,互相PK、打分。通过比较,看看各组完成情况。
[过渡]通过各组PK展示,我们了解了水乡服饰的穿着和装饰。对于水乡服饰的价值,我们了解甚少。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水乡服饰价值的研究和探讨。
[讲解]现代甪直水乡服饰的价值
传承价值
在中国服饰文化中,渗透着政治的、阶级的、等级的内容。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是吴地劳动人民自己的服饰,但又明显区别于其他汉族地区的百姓服饰。这为研究中国传统服饰和民族民间文化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005年下半年,甪直文体中心继续向国家文化部申报,同年12月30日,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经国家文化部专家组论证后向社会公示得到认可。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国发(2006)18号]批准并公布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保护名录。
民族交流价值
2006年10月,首次应中央电视台、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邀请进京,参加首届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图为CCTV一号演播厅演出现场
2012年9月12日—20日,应邀前往德国、法国等地进行友好访问演出。
2014年6月8日全国连厢舞大赛照片
实用价值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已经成为苏州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鼓励并扶持甪直水乡妇女组建“挑花篮”、“打莲湘”等业余文艺团队,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视频展示]甪直水乡妇女打连厢舞蹈视频。
学术价值
今几年来,围绕甪直水乡服饰的价值以及如何拯救和传承甪直水乡服饰的学术交流经常在苏州各界展开活动。在探讨甪直水乡服饰价值的同时,也在传承和保护着水乡服饰。政府无论在政策还是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引导思考]甪直水乡服饰的未来之路
水乡服饰现状困惑
穿着人群减少
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迈进,从事传统农耕的人群日益减少,同时,农民也开始追求时尚,爱穿时装,穿着传统妇女服饰的人群濒临消失。受众年龄偏大,仅老年妇女仍穿着传统妇女服饰。
制作队伍衰退
20世纪末,制作甪直水乡服饰的专职老裁缝屈指可算,年龄大都在70岁以上,至今大多相继去世,后继者寥寥无几。其次,水乡服饰工艺复杂,做工精细,工时较长,整套水乡妇女服饰人工费,按2012年市场价位在1000元以上。现在市场经济,一般人真不愿制作。表演队的水乡服饰一般都是手工裁剪,机器缝制而成 ,纯手工的几乎很少。
功能性质转移
服饰失去了原来拼接的功能,由修补磨损而拼接向美观拼接理念转移,因而服饰的性质由水乡农民劳动服装向舞台展演服饰转移,文化内容弱化。
传承理念薄弱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成为甪直的一张文化名片,保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是已经摆上甪直镇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由于甪直水乡服饰制作技艺讲究,成套服饰构件众多,一般学期需要三年,周期较长。一些青年人传承理念薄弱,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至使该项目仍然存在后继乏人的危机。
[设问]同学们,我们能为甪直水乡服饰的未来做点什么?
甪直水乡服饰发展之路
(一)普及学校 传承范围从农村逐步深入校园,传承对象从农妇发展到学生,将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文化列入甪直小学的研究课程。推荐代表性传承人和地方优秀缝制高手作为学校辅导老师,推广和传授水乡服饰文化。同时成立水乡服饰学生表演队。目前,苏州市吴中中等专业学校(甪直成人教育中心校)已经把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文化列入教学课程。
(二)扩大队伍 车坊与甪直仅一河之隔,生活习俗和民间文化基本没有差异。在穿着的水乡服饰文化方面,可说是血脉相通,毫无差别。2006年,车坊7个行政村划归甪直镇管辖。目前,车坊地区的水乡妇女服饰表演团队极少,几乎为零。镇政府计划发展团队不少于10支,成为生态保护基地展演的主力军。近年来,车坊的老裁缝相继去世,传承队伍日益缩水,成为传承非遗文化的重大损失。为东西部文化平衡发展,在车坊片区计划培育10人以上的传承队伍。
(三)打造精品 甪直因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文化而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政府规划中,全力打造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品牌,由甪直水乡妇女服饰传习所负责生产制作精品服饰,向工商部门申报注册商标,设计豪华包装,市场化运作,成为高品位的文化产业。
同学们,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我们传承和保护甪直水乡服饰提供帮助。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为我们保护和传承水乡服饰提供便利。请同学们也来加入保护和传承水乡服饰的行列吧!
[模特展示环节3]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甪直水乡服饰的美,让我们一同为甪直水乡服饰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谢谢大家!
[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了解到甪直水乡服饰各个部件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而且能够体会到甪直妇女在劳作之时又能制作自己心仪的服饰,感受甪直妇女的勤劳与智慧。在领略到服饰的优美的同时,我们又能了解到水乡服饰的价值与传承。在学习的同时,我们又在为传承历史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