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4张PPT。中古是历史学名词,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时代: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开始,此后数百年中,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据了统治地位,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以上便是备课学习的大致内容查理曼帝国的建立与分裂公元五世纪末的西欧1、据图概括五世纪西欧的状况政局纷乱、国家众多2、这些国家多属于哪一民族?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日耳曼人。不断入侵西罗马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3、这些国家中,哪一个王国最为强大?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的建立与分裂查理在位时期的法兰克843年的分裂1、阅读书本,据图1说说法兰克王国的变化图1图2疆域从西欧拓展至欧洲中部AD800年,查理接受教皇加冕,成为皇帝2、图2反映了能反映哪些历史事件?843,查理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签订合约,把帝国一分为三8世纪中叶,丕平献土3、这两个事件分别有什么样的影响?大致奠定了今天西欧的政权形势为教皇国(今梵蒂冈)的产生垫定基础丕平夺取王位、查理称帝都获得了教皇的认可。属于教会的中世纪1、法兰克国王与教会之间为什么会建立起合作关系?窥探历史真相的时刻到了 教会宣传“君权神授”观念来维护国王的权威;而国王通过物质、军事力量来维护教会的权威。它们之间相互利用,借助对方的力量巩固自己的地位。王权与教权结合起来,共同维持统治秩序。将神圣性赋予王权,这是古代社会极权的常见手法。2、查理在圣诞夜接受教皇的加冕,这事实上说明了什么?国王军事力量再强,也只是凡人;而教会则是沟通上帝与凡世的中介者。在中世纪,教会甚至凌驾于国王之上。3、阅读书本,归纳基督教会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表现。控制大量地产、什一税掌管神权,垄断教育与文化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属于教会的中世纪 材料一:天主教会拥有大量田产。此外,教民按照教会当局的规定或法律的要求,捐纳本人收入的十分之一供宗教事业之用,主要用于神职人员薪俸、教堂日常经费以及赈济。
材料二:德皇亨利四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教皇随即宣布开除亨利四世教籍,并策动德国贵族反叛。最后,亨利四世向教皇请求宽恕,他赤足披毡在城堡外的雪地里等候了三天,方得进见。
材料三:西欧中古时期,广大民众普遍没有文化,不少上层贵族也目不识丁,由教士垄断了文化教育。教皇宣称“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强调知识服从信仰,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主教神学。1、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教会在西欧被称为封建统治的中心?经济上:控制大量地产,征收什一税政治上:教皇权力极大,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经济上:控制思想文化,垄断文化教育2、为什么教会能够成为中世纪封建统治的中心?信众庞大信众群体是宗教力量的根本来源3、为什么基督教在中世纪的欧洲能够拥有如此庞大的市场呢?不仅要考虑基督教本身的特点,也要考虑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属于封建的中世纪1、法兰克王国的扩张战争,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使广大破产农民无地为生,被迫投靠封建主,变成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受其奴役。为了确保扩张的成功,土地与人民成为君主对部下的最合适封赏。由此,便构成了西欧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所谓封建,即封邦建国。西欧中世纪的封建与我国西周的分封制有类似之处,2、在这种等级体系下,土地所有权归谁所有?农民的地位如何? 属于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农民被束缚在封建主的土地上,受到封建主的压迫和奴役,成为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封建土地制封建等级制封建制度以土地为纽带属于封建的中世纪封臣向领主宣誓效忠封主和封臣之间的臣属关系建立封建等级制度的基本特征阅读P33资料,如何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反映了当时封建主之间一种比较混乱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务。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领主为封君,而对自己封君的封君却没有臣属关系。通俗点说就是:你爸爸的爸爸不是你的爸爸,是你爷爷。爸爸可以管你揍你,但爷爷不行,他能做的只有给你无条件的爱。属于封建的中世纪1、庄园中有哪些建筑?住着哪些人?城堡、教堂、磨坊、住宅西欧中世纪封建庄园2、庄园生产、布局的特点?农业为主农奴为劳动者设施齐备自给自足反映出严格的等级界限欧洲人也是从农村起步的。城市的复苏1、图片反映了什么?11世纪,西欧重新兴起了大量城市2、城市复苏的原因是?11世纪起,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的恢复,人们开始把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促使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不断涌现3、试着据图列举主要城市?巴黎、伦敦、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4、结合P34阅读卡与所学,说说为什么“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逻辑清晰) 中世纪西欧,在封建制度下,农民成为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失去了人身自由。但是在11世纪,欧洲的城市开始复苏,许多城市还通过赎买、起义等方式取得了自治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农奴逃亡到城市并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消与封建主的隶属关系,成为自由人。所以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5、城市与乡村人民的生活有何不同?(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思考)乡村:农业劳动。城市:手工业与商业乡村:没有自由。城市:拥有自由。城市的复苏1、右图是什么标志裁缝行会 材料一:手工业是城市的基础,手工业品往往由买主定做,订货者是封建主,订货也把城市经济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
材料二:行会是一种手工业同行组织,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会。它的产生,首先是为了抵制封建主的剥削,其次是为了防止同行竞争。
材料三:行会带有很强的封建性,学徒的技术是行东教的,行东剥削学徒,但学徒又似行东的家庭成员,行东供应他的饮食,负责他的教育,阶级关系隐蔽在家长制的外壳中。行会规定物品的价格、质量,这对保证质量,防止竞争,发展生产是有利的。但到生产发展后,行会反而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楷。 。2、据材料说明什么是行会?手工业同行组织3、结合材料1、2,说明行会出现的原因?手工生产的订货者主要是封建主,成立行会的目睹主要是抵制封建主的剥削的同时防止同行恶性竞争。4、据材料三分析行会出现的利与弊?行会的出现有力的确保了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延续;对于防止恶性竞争,推动手工生产的发展也有其积极作用。但是,行会的存在也限制了手工业者改进生产技术的积极性,反过来束缚了手工业的进步。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个事物的存在不可能有利无弊。城市的兴起
工商业发展市


级早期
资产
阶级市民阶级的产生新社会的萌芽俗话有云:闷声憋大招。欧洲人这个大招憋了几个世纪,练就了深厚的内功。导致后来甫一出手,世界就为它所左右。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一时期,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政治上:欧洲的封建农奴制度、封建等级制度
和封建土地制度逐步形成;
经济上:出现了封建大庄园经济(封建庄园制度),
11世纪起城市经济的繁荣;
文化上:基督教文化成为欧洲的统治思想。本课总结丕平献土 矮子丕平,又称丕平三世是公元751年至768年在位的法兰克国王,查理之父。矮子丕平一称出现在后期史书中。丕平是夏尔一世的父亲,加洛林王朝的创建者。 丕平献土,是发生于中古欧洲,促成教皇国成立的重要历史事件。751年,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朝。丕平即位后, 为了酬谢教会相助, 两次出兵意大利。 公元756年,丕平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地区,送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