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4张PPT。1、读图,提取信息。BC771年,犬戎进攻镐京,西周灭亡。BC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2、思考这一事件的发生对周王室会产生什么影响?烽火戏诸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第2课时西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东周因孔子编写的记载这段历史的史书《春秋》而得名。由于各诸侯国以兼并或自保为目标,连年交战而得名。BC771年,西周灭亡;BC770年,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周朝1、阅读书本,思考东周又可以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2、请试着给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分别定一个主题词并说明你的理由。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时期:变法、统一野心总是随着实力的曾长不膨胀东周阅读下列资料:材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周本纪》
材料二: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农具的出现,出现了大量的私田,诸侯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大增,希望享有周天子那样的政治和经济特权。1、根据材料,说明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周王室衰微,失去了号令天下的实力,诸侯各自为政,征伐不断。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大大增强了诸侯的实力。一些诸侯通过征战,拥有了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希望获取过去周天子享有的政治和经济特权。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劳动效率提高,促进生产发展周天子经济实力衰落(王室衰微)诸侯日益强大诸侯争霸铁犁牛耕春秋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秦宋齐晋楚周吴越 说法一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说法二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1、最先称霸的是?2、阅读书本P14资料,分析齐桓公为何能率先称霸?背山靠海,资源丰富善于用人管仲改革尊王攘夷BC770——BC476战国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BC475——BC2211、观察地图,说说从春秋到战国有何变化?小国被大国兼并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经过长期的征战,最终形成了七个庞然大物。战争的目的也发生了根本转变。2、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何影响?促进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推动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变革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战国BC475——BC221"称霸诸侯" ——“一统天下” 战争已经从“荣誉之战”变成了生存之战。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战国时期的诸侯,面临着形势的巨大变化,你首先要考虑的是什么?变强井田制土地国有铁犁牛耕生产发展开垦荒地国有土地荒废地主阶级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变法成效措施国王国家商鞅变法 商鞅是卫国公子,姓公孙,名鞅。后因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所以又称商鞅。他非常推崇法家学说,立志革新政治,起初在魏国未受到重用。公元前361年,他来到秦国,曾三次向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变革政治主张,得到信任和重用,开始进行变法。材料一:秦国变法前的社会状况:
  1.平民弃农经商,土地荒芜,粮食歉收。
  2.奴隶主残酷剥削,奴隶消极怠工。
  3.奴隶主无功受禄,士兵无升迁机会。
  4.因权力过大,各地贵族叛乱经常发生。探究思考1、商鞅是如何针对性地解决秦国的社会问题的?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建立县制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
赏不私亲近。期年(一周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兵革大强。(《战国策》)商鞅变法严格贯彻法令2、结合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公平无私法令的变革符合历史发展潮流3、结合材料二说说变法成功的影响?符合人民大众的需要使得秦国社会稳定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资 料
  为了取信于民,在颁布新法前,商鞅在都城市场南门立了一根3丈长的木杆,并宣布:谁能够把木杆搬到北门,就赏十锭金子。百姓开始觉得奇怪,没有人尝试。商鞅又把赏钱提到五十锭金子。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木杆搬到了北门,商鞅如数发赏。从此,人们开始相信商鞅说话算数。新法颁布后,大家也相信它定能实行。  想一想,这个故事在今天是否还有意义。商鞅变法探究规律春秋第一任班长——小齐战国超神模式开启者——老秦思考:二者的成功之路是否有相似之路?都进行过改革改革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