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都市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水上都市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1张PPT。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上帝将眼泪流在了这里,却让它更加晶莹和柔情,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
它享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等美称。意大利的威尼斯傍水而居
之水上都市说一说意大利在世界的位置位于欧洲南部,
三面被地中海包围,
坐落于亚平宁半岛。位于意大利的东北部,
亚得里亚海的西北岸,
地中海的北岸。
坐落在威尼斯潟湖
的118个小岛上。潟湖(旧称泻湖),海岸带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常可形成离岸坝-潟湖地貌组合。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在潮流作用下,可以冲开堤坝,形成潮汐通道。涨潮流带入潟湖的泥沙,在通道口内侧形成潮汐三角洲。潟湖沉积是由入潟湖河流、海岸沉积物和潮汐三角洲物质充填,多由粉砂淤泥质夹砂砾石物质组成,往往有黑色有机质粘土与贝壳碎屑等沉积物。说一说威尼斯的气候特点。威尼斯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威尼斯的祖先在118个小岛上建立起来的城市,岛与岛之间建起桥梁,这样一座城市就逐渐形成了。有401座石拱桥,177条水道,总长45千米的运河,2300条水巷。岛以桥连,水为通道城市特点:威尼斯人的祖先为什么选择在此建设他们的家园威尼斯祖先是如何建城的, 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威尼斯建筑的方法,事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桩,填上土,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
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
177条大小运河相通,
有样式各异的桥梁401座。
主要交通工具为船。因水而生威尼斯为什么能曾一度成为欧洲最大的商业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运交通。因水而兴阅读卡
威尼斯城的兴起
600多年前,地中海是连接亚、非、欧三洲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位于其北岸的威尼斯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为东西方商品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后来,威尼斯成为地中海沿岸著名的商业港口,还一度是欧洲最大的商业城市。这里的居民多以商业和航海业为主。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著戏剧) 威尼斯是一座文化艺术名城。全城有教堂、钟楼、修道院、宫殿、博物馆等艺术及历史名胜450多处。 共有120座各式教堂,120座钟楼,64座修道院,40多座宫殿 。因水而美 雄伟壮丽的圣马可大教堂始建于829年,重建于1043到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据说其中埋葬了耶稣门徒圣马可而得名。
威尼斯共有400余座各式各样的桥。
这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古迹之一——叹息桥。(此桥为当年犯人被押赴刑场时的必经之路,故称为“叹息桥”。)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第四章第一段作者:拜伦
我站在威尼斯的叹息桥上,
一边是宫殿,一边是牢房。
举目看时,许多建筑物忽地从河里升起,
仿佛魔术师挥动魔棍后出现的奇迹。
千年的岁月用阴暗的翅膀将我围抱,
垂死的荣誉还在向着久远的过去微笑,
记得当年多少个藩邦远远地仰望,
插翅雄师之国的许多大理石的高房:
威尼斯庄严地坐镇在一百个岛上。威尼斯有一条长4公里、宽30~60米的主运河,与177条支流相通,城市里共有2300多条水巷。在这座水上城市里,汽车、摩托车、甚至自行车都是被禁止的,威尼斯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船,而贡多拉则充当了自行车的地位。
游客乘火车或驾着汽车来到桥头,就要下车,即使是国家元首也要弃车入市,或安步当车,或搭上每10分钟一班的公共汽船,或多花几个钱雇一条私人快艇,或乘长11米、宽1.4米的“贡多拉”单桨平底木船邀游水域。
贡多拉威尼斯 (朱自清)
威尼斯(Venice)是一个别致地方。出了火车站,你立刻便会觉得:这里没有汽车,要到哪儿,不是搭小火轮,便是雇“刚朵拉” (Gondola)。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 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刚朵拉”是一种摇橹的小船,威尼斯所特有,它哪儿都去。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哪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可是轮船中人还是很多,“刚朵拉”的买卖也似乎并不坏。
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利亚海。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威尼斯不单是明媚,在圣马克方场走走就知道。这个广场南面临着一道运河;场中偏东南便是那可以望远的钟楼。威尼斯最热闹的地方是这儿,最华妙庄严的地方也是这儿。除了西边,围着的都是三百年以上的建筑,东边居中是圣马克堂,却有了八九百年--钟楼便在它的右首。再向右是“新衙门”;教堂左首是“老衙门”。这两溜儿楼房的下一层,现在满开了铺子。铺子前面是长廊,一天到晚是来来去去的人。紧接着教堂,直伸向运河去的是公爷府;这个一半属于小方场,另一半便属于运河了。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纪,原是卑赞廷式,以直线为主。十四世纪加上戈昔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十七世纪又参入文艺复兴期的装饰,如阑干等。所以庄严华妙,兼而有之;这正是威尼斯的漂亮颈儿。2月的威尼斯还是冬天,少许有些寒意,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人们此时都脚步匆匆,奔向同一个目的地——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一年一度的“水城”狂欢节正在那里达到高潮。
让中国游客感到亲切的,应该还有每年8、9月份的中国电影屡次获奖的威尼斯电影节。做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所设最高奖为“圣马可金狮奖”。金狮奖的由来是因为圣.马可,圣.马可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他是威尼斯的保护神。 赞美威尼斯水淹圣马可广场搭“桥”行走水




广
场威尼斯的灭顶之灾水的威尼斯城目前每年有200天被浸泡在水里,而在17世纪初,这一数字只有7天。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持续的降雨使得威尼斯泻湖地区海水涨潮时发生倒灌,游客只能踮起脚尖漫步著名的圣马可广场。许多古老的建筑物的地下基础结构被腐蚀,变得不坚固,造成大批古建筑下沉。2001年,科学家们发现,威尼斯自1727年以来的275年间下沉了67厘米。下沉的原因:除了海平面升高的影响外,也有人为的原因,那就是在近代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岩石层塌陷,整个水城正一点点没入水中。有人甚至预言说,80年后的威尼斯将成为水下之城。 材料一:1966年,威尼斯发生大洪灾,城内水位升高了1
米。2001年,威尼斯又遭受了 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水灾,
洪水持续四天四夜,使城市的大半部分都淹在水中,威尼
斯最大的广场20世纪每年遭遇洪水袭击10多次,近些年
来,每年遭受100多次洪水袭击。
材料二:根据地球板块理论,威尼斯每100年大约下沉1.3
厘米,但是二战后,为满足发展需要,威尼斯人大量开采
地下水,致使整个城市在20年内下降30厘米。
材料三:威尼斯面积不到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不到6万
人,然而每年到此旅游的人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他们为
此带来的生活垃圾,令威尼斯不堪承受。回答:⑴三则材料分别反映出威尼斯忧在何处?
⑵通过三则材料分析威尼斯的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治理水灾 请同学们结合上述三则材料,以四人为一讨论小组,提出一些治理威尼斯水灾的建议,畅想威尼斯美好的未来。。 “摩西”工程于2003年开工,计划修建79道水下屏障。当涨潮威胁威尼斯时,可以将这些水下屏障升高。整个工程预计在2010至2011年间完成,总耗资52亿美元。?
“摩西”工程:海水灌注法 :?这项计划总耗资1.17亿美元,需要挖12个直径为30厘米、深为700米的大洞,再将海水注入其中。这项计划将使“水城”升高30厘米,几乎相当于威尼斯在过去300年中下沉的水平。 ??
威尼斯古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忧因水再兴拓展延伸请为我市的合理用水设计一条公益广告。“五水共治”好比五个手指头,治污水是大拇指,摆在第一位;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分别是其他四指,分工有别、和而不同,捏起来就形成一个拳头。 谢谢各位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