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代印度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7张PPT。地理环境1、读图,分析印度自然环境特点?大部分地区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南部以高原为主,北部山脉高耸,中部平原广阔;印度河、恒河平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2、试猜想,你认为早期印度文明会起源于哪里?理由是什么?早期印度文明达罗毗荼人达罗毗荼人是指南亚使用达罗毗荼语系诸语言各民族的统称,又称德拉维达人。达罗毗荼人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他们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在印度河流域有许多古代城市文化遗址,历史学家将它们称之为哈拉帕文化。这些古城中又以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两城规模最为宏大。从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两地的考古发掘中,已得到证明,达毗荼人从事灌溉农业,以大麦、小麦为主要作物。同时也驯养牛、羊、猪、骆驼和象等畜类。他们处在石器、金属并用时代,已经有了青铜器。达罗毗荼人的城市建设和手工艺品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房屋是用烧成的砖砌的,有的好几层,城市有完整的下水道设备,这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约BC2500年1、结合书本,读图说说你的发现。古代印度雅利安人自北向南入侵,一直抵达恒河流域。雅利安人入侵后在印度中北部出现了许多国家。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旁遮普人,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旁遮普人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西北部,这就是印度古文献中提及的雅利安人,他们往南驱逐古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种姓制度,把雅利安-旁遮普语族的语言带到了印度。最终古雅利安人和古达罗毗荼人融合成了今天体征独特的南亚次大陆人。文明在不断碰撞交流中进步约BC25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城市国家,主要有哈拉帕、摩亨佐.达罗种姓制度1、阅读书本,试着介绍种姓制度。将社会成员严格划分成四个等级祭司、贵族国王、武士平民被征服、贫困破产者2、不同等级,分别有什么不同权利或者义务?婆罗门掌握神权;刹帝利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吠舍要向国家纳税,为神庙上供;首陀罗几乎没有权利,从事最苦、最累、最脏的职业,受上层等级的剥削和奴役。3、阅读P8资料,思考书本问题利用宗教来维护种姓制度,给种姓制度赋予合理性、神圣性。等级之间壁垒森严。社会的不平等压抑人性。使得阶级固化,高级种姓不断腐朽;极大的不公使得社会发展受到抑制;导致印度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停滞不前。实质是严格的等级制度探究发现1、阅读材料,说明材料中哪些属于历史解释?哪些又属于历史事实? 一开始,各种姓之间的差距,还不是非常明显。它们很可能只是反映出分工的不同而已,国王的妻妾中,还有出身首陀罗的。前引十车王的祭仪里说:“请皇后和国王的其他老婆,出身吠舍的和出身首陀罗的,都来抚摸祭马的尸体。”婆罗门、国王对待各个种姓,也还是一视同仁的。到了《奥义书》时期及更晚的时候,确实存在严格的等级界限。虽然首陀罗也可以实现梵我合一的理想,但这一提法本身,就说明低级种姓地位的下降。“即使出身卑贱的人,妇女、吠舍和首陀罗,只要向我寻求庇护,也能达到至高归宿。” ——《世界文明史》2、试着从材料中提炼作者的观点。种姓之间的巨大差距不是一早就有一开始种姓的划分仅指社会分工到了《奥义书》时期及更晚的时候,种姓之间等级森严3、阅读这段材料让你对历史有了什么样的感悟呢?历史发展以渐不以骤佛教1、阅读书本,说明佛教诞生的背景。BC6世纪,古印度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2、找出佛教的创始人及创教时间?种姓制度激化社会矛盾,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BC6世纪3、依据书本,概括佛教的主要观点。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众生皆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主张苦修,消灭欲望,忍耐服从,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4、仔细对比佛教观点与阅读卡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个困惑。 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无与伦比的。阿育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5、结合佛教诞生的背景,谈谈你的感悟思想意识不是无根之花,新思想的萌发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2、回忆七年级所学,说说佛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有何发现?1、归纳佛教传播的路线?3、结合本课所学,思考佛教能够不断向外传播最终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